人生的路會越走越寬,
越走越長,
好的、壞的,
在路上品,在腳下磨。
世界上最美好的相遇就是,不期而遇
王平(KING)讀書時是個「學霸」,小小年紀時,他就對父親說,「我以後要成為生物學家!天文學家!」父親含蓄的笑著摸著他的頭說「讀個博士回來,給爸掙面子!」
世事突變,父親生意上的意外破產,導致了王平「大大的夢想」直接受挫,那段日子,王平的父親開始把自己關在房間裡,整夜整夜地抽菸,不知是無法面對自己的失敗,還是為了逃避兒子的目光。王平決定放棄學業上的繼續深造,選擇儘快就業,早點幫家裡人減輕負擔,從此踏上了鞋類設計之路。
說起和鞋的相遇,這個外表粗獷的男人還有點動容。
「那時候真不喜歡做鞋,但沒想到一做就是20年。」
當世界對你關上一扇門,不要生氣,那是讓你練習生存能力。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無非難一步佳一步
有人總說,「我這一輩子就差個機遇了」。而王平卻認為,足夠努力,才能換來幸運。
設計學院剛畢業,王平在一家鞋廠做設計助理,每天早上準時七點起床工作,直到凌晨2點結束。公司不允許員工加班到這麼晚,他就偷偷拿了鑰匙,為了不讓人發現,他關了燈,用一隻手電筒照亮工作檯,借著微弱的光線一筆一畫完成設計稿,一針一線縫製鞋底。某天凌晨,老闆有事折返公司時,看到他認真的背影,默默地走到他身後說了句「瘋子!」就在王平一臉錯愕的時候,老闆拍了拍他肩膀說,「好好幹」。
「人可以慢慢變老,鬍子可以花白,頭髮可以掉光,但提升藝術造詣,永無止境。」
生活原本就是一層又一層的關卡,就像鞋一樣,不一定每一雙都合腳。
你所付出的,歲月都會回報給你
入行之初,王平連參加公司高層例會的資格都沒有,但他總能在隔壁聽到領導對他的讚揚,他也總是暗暗在心裡發誓:我還可以更好。
一路拼命地奔跑與尋找,08年王平做起中國第一個鞋類整體原創設計。在後來的10年時間裡,王平不斷在原材料、工藝和設計等方面投入大量精力,將「無限、藝術、極致、適意」的品牌哲學融入到他的每一個作品中。王平一直懷揣著一個大大的中國夢,帶領著他的匠人設計師們不斷的潛心專研,他要讓中國質造、中國的品牌驚豔全球,讓中華民藝、時尚、藝術重新領先世界。是的,他做到了:
2015年代表中國製鞋業的最高水平展現在米蘭世博會上
2016年KING PING作品在米蘭時裝引起轟動
2017年KING PING在巴黎時裝周榮獲最具實力設計師品牌
原創設計大賽暨時尚國際精英模特大賽評委
「真皮標誌杯」中國鞋類設計大賽評委
中國皮革創意設計大賽評委
為了尋找最好的原材料,王平每年都會遠赴義大利材料展,在25個展館裡進行地毯式搜索,緊密的行程讓翻譯直呼「受不了」。08年王平做鞋類整體原創時,中國在這方面還前無古人,許多他的設計構想對技術、工藝和供應商來說都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傳統的鞋匠製鞋有300多道工序,但是王平追求的更多是新工藝的突破,因為他把每一雙鞋子都當作是藝術品一樣去創作。
這一路走來,王平說不上來有多辛苦,也沒有太多的恃寵而驕。真正觸碰到他心底最柔軟的地方,是來自於他帶著歷經千辛所設計的作品走出國門時,國際友人一句肯定的話語,一個虔誠的鞠躬,一個禮貌的敬禮,竟讓他熱淚滿盈,這是一種作為中國的鞋類原創設計開拓者、匠人藝術家深深的民族自豪感。
「歐洲人、日本人向我鞠躬,他們並不認識我,但是她們認識時尚,認識鞋子,他們是在向時尚鞠躬。」
時光不盡如水,生命必定如歌,只要用心唱過,總會有人和。
香港電影《歲月神偷》裡,
任達華飾演的鞋匠和兒子有過這樣的對話:
「老爸,不如給這雙鞋取個名字吧?」
「改什麼名字?」
「左邊這隻叫『難』,
右邊那隻叫『佳』。」
兒子穿上了父親做的皮鞋:
「老爸,你看。一步難,一步佳。
難一步,佳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