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波長輸電技術簡介

2021-01-17 輸配電線路

輸配電線路 公眾號 編制

(圖文點擊放大閱讀)

半波長輸電是一種概念型的大容量、超遠距離的輸電技術。由於我國電網的額定頻率為50Hz,對於工頻電網的電磁波波長計算公式為

由計算公式可知,電磁波的半波長λ/2約為3000km。當建設的特高壓交流線路的輸送距離達到了半波長的時候,其輸送功率和其他特性就會發生與一般輸電線路明顯不同的變化。根據之前的研究表明,當半波長輸電採用1000kV的交流方式時,輸送功率可達6700MW左右,大約是現在普通1000kV特高壓交流輸電輸送功率的1.34至1.68倍。

上可知,半波長交流輸電是指交流線路的電氣距離接近一個工頻半波,即3000公裡(50赫茲)或2600公裡(60赫茲)時超遠距離的三相交流輸電。輸送功率極限可以達到無窮大這一特性而確定的輸電方式(適用於理想的無損線路)。

 我國的能源基地與負荷中心相距甚遠,如雲南、四川、西藏的水電基地、新疆煤電基地到負荷中心的距離較遠。對超遠距離、超大容量的電力輸送,半波長輸電技術具有經濟性和穩定性等優勢,是一種可行的解決方案。

半波長輸電最早由前蘇聯專家WOLF A A和SHCHERBACHEV O V在1940年的時候提出。在1956年的時候,IEEE的成員F.J.Hubert和M.R.Gent做出了新的研究,他們在文獻中模擬了一條500kV超高壓交流的半波長輸電方式,對線路模擬潮流與暫態穩定等特性做出了系統的分析。國內現在對於半波長輸電的研究還處於初始階段,在2009年我國第一條特高壓交流試驗線路晉東南-南陽-荊門成功投運以後,國家電網公司開始組織研究半波長輸電的運用、經濟效益和關鍵技術等方面開展了初步研究工作。對於像我國這樣能源分布不均勻,負荷中心離大型能源基地距離過遠,需要遠距離、大容量輸電的方式,半波長輸電技術具有極為良好的應用前景。

輸配電線路 公眾號 編制

根據之前學者的研究表示,半波長輸電技術有如下幾個優點:(1).由於半波長輸電不會出現一般的輸電線路具有的費蘭梯效應和發電機自勵磁等問題,這種輸電方式會讓發電端的電壓更加穩定。(2)在一條理想的無損半波長線路中,線路上的電壓會隨著線路負載自動調節,因此線路本身不會產生或吸收無功功率,則半波長輸電線路不需要安裝無功補償設備。(3)首末端電壓極其穩定,由於其特殊性質,會使線路首末端電壓大小相同,相位相差180度,且無論負載大小如何都不會影響首末端的穩定性。(4)當線路出現故障導致開關站斷開會在線路中產生很大過電壓,同時也可能會使首末端的電壓相位失穩,所以半波長輸電系統不需要設置開關站。(5)在輸送距離達3000km左右時,半波長輸電的經濟性遠超於相同電壓等級下的特高壓交流輸電與特高壓直流輸電,具有優良的應用前景。

(1)線路中某一特定點的電壓會與距離首末端的位置關係而發生改變。特別是線路中點的電壓與末端負載的大小有很大的關係。理論上半波長輸電的輸送功率是無窮大,由於線路中電壓變化與負荷的關係,導致限制了輸送功率的大小。(2)半波長輸電類似於直流輸電系統的點對點輸送,一要保證輸送長度接近於半波長,二是線路中間無法裝設開關站,導致此系統很難做到沿線路供電。(3)要保證系統同步穩定,考慮電網運行時頻率變化等影響,可行的輸電距離範圍很小,根據之前研究表明輸電距離範圍大約在3000±300km,對於現階段的我國狀況來說,此範圍應用面還是比較狹窄。

輸配電線路 公眾號 編制

對於現階段特高壓交流與直流輸電系統,半波長輸電技術有它獨特的電磁狀態與經濟性優勢,但是目前所有研究皆處於理論研究,並沒有任何實際的應用。目前此項技術需要解決的關鍵性技術問題非常的多,期望日後能有更多研究成果解決這些。

本文由明曌作者投稿,圖文版權歸屬原作者,我們在這裡對原作者表示非常的感謝。歡迎更多的朋友分享您們的工作經歷、工作經驗、工作想法。本文為原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公眾號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E N D --

相關焦點

  • 尼古拉·特斯拉的無線輸電技術是真的嗎?
    在特斯拉的設想中,電力傳到遠方的用電設備無需藉助導線傳播,而是直接在空中傳播,從而極大降低輸電成本。   特斯拉的無線輸電原理利用到了現在被稱為舒曼共振的一種全球性的電磁共振。地球表面和電離層形成一個空腔或者說電容,閃電的放電能夠產生和激發全球性的電磁共振,在7.83赫茲出有一個明顯的峰值。
  • 2019年第七屆輸電技術年會
    來自EPTC架空輸電線路專委會、電力電纜及附件專委會、絕緣子專委會、輸電線路無人機技術工作組、電力金具專業技術工作組委員及EPTC技術協作單位成員,國家電網公司、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各省(市)電力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電力設計院、送變電公司、高等院校、國內外輸電相關的裝備製造、軟硬體研發、技術服務等單位的技術、管理人員共計750餘人齊聚一堂,共同探討輸電領域研究成果及未來發展方向。
  • 【聚焦】無線輸電靠不靠譜?
    (電容和電感是電學中最常見但也是最難理解的概念,有機會小編會寫一期介紹電容和電感的物理本質是什麼)  目前也有無線輸電的應用案例,比如無線充電的牙刷、手機、汽車,這些案例中的一個共性就是距離短。牙刷和手機都安放在充電座上,無線充電汽車的底盤與地面貼的也非常近(30cm以內)。距離近的目的只有一個,減少周圍環境的雜散電容電感的影響,以便我們設計的迴路能夠最大限度的傳輸能量。
  • 中國特高壓輸電技術的國際地位究竟如何?
    怎麼看咱們中國電力全球領先這個事兒,這主要指的是咱們國家的特高壓輸電技術。這所謂的特高壓輸電是指直流±800kV和交流1000kV及以上等級的輸電技術。反正技術上的事兒說多了有的人也不一定明白,大家就記著這幾點:那就是輸電電壓特高、輸送的容量特大、傳輸的距離特遠,是世界上最先進的輸電技術,大傢伙應該明白了吧!有了特高壓輸電技術,內蒙古錫林郭勒大風車風力發電才能一路南下,經北京、河北、山東直抵南京,要不然這個電力,發出來還沒出省界就損耗一半兒了,到家裡了電燈就只能忽閃忽閃。
  • 無線輸電到底靠不靠譜?
    (電容和電感是電學中最常見但也是最難理解的概念,有機會小編會寫一期介紹電容和電感的物理本質是什麼)目前也有無線輸電的應用案例,比如無線充電的牙刷、手機、汽車,這些案例中的一個共性就是距離短。牙刷和手機都安放在充電座上,無線充電汽車的底盤與地面貼的也非常近(30cm以內)。距離近的目的只有一個,減少周圍環境的雜散電容電感的影響,以便我們設計的迴路能夠最大限度的傳輸能量。
  • 多端直流輸電論文集錦
    小編整理了《電網技術》近兩年刊出的多端直流輸電系統的控制保護系統、主接線方案、運行方式、故障恢復速度、潮流反轉、系統擴展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以供參考。 -點擊文題可閱讀全文- 作者:楊堤,程浩忠,姚良忠,曾平良 單位:1.電力傳輸與功率變換控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上海交通大學);2.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 出版年:2015年第8期,2201-2209 電流源型(CSC)直流輸電在遠距離大功率輸電方面技術成熟
  • 直流輸電與交流輸電有何不同
    這是世界直流輸電史上一次具有標誌性意義的事件,引起國際能源界的轟動。世界上首條達800千伏的直流線路在中國建成,標誌著我國在世界電力領域成功佔領了一個重要的制高點。國外高度評價其示範意義特高壓直流輸電在長距離、大容量輸電方面優勢明顯,是近年國際電力工程的一大熱點,更是解決未來經濟發達地區日益增長電力需求的關鍵所在。
  • 遊走在沙漠戈壁的輸電「蜘蛛俠」
    他們被譽為英勇善戰的「蜘蛛俠」,儘管工作中時時處處滿布危險,但他們連續27年沒有出現安全生產責任事故,並兩次實現全年輸電線路「零跳閘」,創造了內蒙古輸電線路安全運行的最高紀錄。他們就是烏海電業局輸電管理處的輸電線工人。
  • 高壓直流輸電未來會不會取代特高壓交流輸電?
    在現有技術條件下,高壓直流輸電無法取代(特)高壓交流輸電。這裡從高壓直流輸電的角度說明,特高壓交流不怎麼了解。所以只是談談高壓直流輸電為什麼無法完全取代高壓交流輸電(並非針對特高壓交流輸電)。,從而限制了多端直流輸電的發展。
  • 直流輸電與交流輸電優勢方面對比分析
    電網公司一般使用交流電方式送電,但有高壓直流電用於遠距離大功率輸電、海底電纜輸電、非同步的交流系統之間的聯絡等。  高壓直流輸電方式與高壓交流輸電方式相比,有明顯的優越性。歷史上僅僅由於技術的原因,才使得交流輸電代替了直流輸電。下面先就交流電和直流電的主要優缺點作出比較,從而說明它們各自在應用中的價值。
  • 雷射波長、雷射功率和雷射亮度簡介
    描述一個雷射器的技術參數很多,但對演示雷射來說,最重要,也是大家聽到最多的就是雷射波長,雷射功率和雷射亮度等三個名詞。對於這三者之間的關係,很多人都不太了解,以至於在選購雷射燈時常常被不懂雷射專業的生產商、供應商有意或無意的誤導,買回來的雷射燈與自己想像的有很大差別。
  • 免疫螢光技術簡介
    免疫螢光技術簡介 來源:來源網絡 2007-03-21 21:46 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識:1 螢光免疫測定技術的概念
  • 世界最高電壓等級輸電線路帶電作業刷新技術創新紀錄
    今天,在甘肅省武威市古浪縣土門鎮,國家電網公司員工運用超(特)高壓帶電作業工法——無人機結合電動升降裝置進出等電位作業方法,成功開展±1100千伏吉泉線帶電作業消除缺陷,刷新世界特高壓輸電線路帶電作業技術創新紀錄,創造國內高海拔地區帶電作業消缺最高電壓等級記錄。
  • 為什麼採用高壓直流輸電?
    追溯歷史,最初採用的輸電方式是直流輸電,於 1874 年出現於俄國。當時輸電電壓僅 100V。隨著直流發電機製造技術的提高,到 1885 年,直流輸電電壓已提高到 6000V。
  • 國家電網中標英國設得蘭項目 柔性直流輸電技術首出國門
    國家電網在海外項目上「再下一城」,這一次是技術「出海」。據國家電網官網消息,國家電網公司6月13日宣布,全球能源網際網路研究院自主研發的柔性直流輸電技術成功中標英國設得蘭(Shetland)柔性直流輸電工程。
  • 高功率半導體雷射器的波長穩定技術
    [4]  半導體雷射器系統亮度的進一步增強是通過偏振耦合和波長復用實現的。偏振耦合僅能將亮度提高一個單位係數的兩倍,而波長復用技術受可用波長數量n的限制。 事實上,波長復用進行功率擴展是以犧牲光譜亮度為代價。  標準半導體雷射器光源的波長復用,以及基於非介質膜的波長耦合器,需要大約30nm的光譜寬度。
  • 科技名詞 | 什麼是特高壓直流輸電?
    特高壓直流輸電具有輸送容量大、送電距離遠、輸電損耗低、輸電走廊寬度小等優點。以±800千伏/8吉瓦特高壓直流為例,它與±500千伏/3吉瓦常規直流相比,損耗率由每千千米的6.94%降低到2.79%,千瓦每千米造價由2.16元降低到1.56元,單位輸電走廊寬度傳輸容量增大近一倍。我國能源資源與電力負荷需求呈逆向分布。
  • 雙波長雙脈衝雷射加工技術
    雙脈衝雷射加工(又稱為超脈衝)技術大大提高了加工速度和加工質量,利用波長為532 nm 的納秒雷射器,技術人員能夠加工整潔的小孔,小孔直徑非常小(達5m),縱橫比30:1。        脈衝之間有延時是非常關鍵的,因為雙脈衝加工方式要求主從脈衝有不同的波長。此外,從脈衝的設計必須針對燒蝕產物的特性,因為這決定了從脈衝的吸收效率。該設計還可與另一項技術結合起來,在加工過程中更好地除去燒蝕產物。即主脈衝使用短波長,而從脈衝使用長波長來進行材料加工。
  • 高壓直流輸電的優缺點及功能是什麼
    高壓直流輸電有以下優點:   (1)直流輸電架空線路只需正負兩極導線,塔架結構簡單,線路造價低,損耗小;   (2)直流電纜線路輸送容量大,造價低,損耗小,不易老化,壽命長,且輸送距離不受限制;   (3)直流輸電不存在交流輸電的穩定問題,有利於遠距離大容量輸送;   (4)採用直流輸電實現電力系統之間的非同步聯網,可以不增加被聯電網的短路容量
  • 特高壓輸電質疑多
    從2004年12月國家電網公司提出發展特高壓輸電技術,對此的質疑就沒停止過。從世界範圍看,特高壓輸電技術早在20世紀60年代末期就被提出研究,但由於沒有大量輸送能源的需求,另外在安全、環境、經濟性等方面問題,除蘇聯僅僅建成一條特高壓輸電線路(不是特高壓電網)並且在降壓運行、日本建成但沒有運行外,大都作為儲備技術僅僅在研究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