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源網絡 2007-03-21 21:46
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識:
1 螢光免疫測定技術的概念:將試劑抗原或試劑抗體用螢光素進行標記,試劑與標本中相應的抗體或抗原反應後,測定複合物中的螢光素,這種免疫技術,稱為免疫螢光素技術。
2.技術分類:
⑴螢光抗體技術(螢光顯微鏡技術)
抗原抗體反應後,利用螢光顯微鏡判
定結果的檢測方法。
⑵ 免疫螢光測定技術:
抗原抗體反應後,利用特殊儀器測定
螢光強度而推算被測物濃度的檢測方法
3.螢光的產生:
物質吸收外界能量而進入激發狀態,在回復基態時多餘的能量以電磁輻射的形式釋放,即發光,這種光稱為螢光。
這種物質,稱為螢光素
由光激發所引起的螢光,為光致螢光
------螢光免疫技術
由化學反應所引起的螢光,為化學螢光
------化學發光技術
4.螢光素的螢光特性:
⑴ 停止供能,螢光現象隨即終止
⑵ 對光的吸收和螢光的發射具高度選擇性
入射光波長<發射光波長
⑶ 螢光效率: 發射螢光的光量子數
螢光效率=-------------------------------
吸收光的光量子數
⑷ 螢光猝滅現象:螢光素的輻射能力減弱
5.常見螢光素:
⑴ FITC
⑵ RB200
⑶ TRITC
⑷ 鑭系:Eu、Tb
⑸ PE
⑹ 其它
常見螢光素的特性:
⑴ FITC:黃色結晶粉末,吸收光:490~495nm,
發射光:520~530nm,明亮的黃綠色螢光。
⑵ RB200: 橘紅色粉末, 吸收光570nm,發射光
595~600nm,橘紅色螢光。
⑶ TRITC: 紫紅色粉末,吸收550nm,發射光
620nm,橙紅色螢光。
⑷ 鑭系:Eu、Tb
⑸ PE:吸收光490~560nm,發射光595nm,紅色
螢光。
⑹ 其它:酶作用後產生螢光物質。
酶作用後產生螢光物質:
酶 底物 產物 激發光 發射光
Β-G MUG MU 360 450
AP MUP MU 360 450
HRP HPA 二聚體 317 414
6.合適螢光素的選擇
⑴ 具有與蛋白質形成共價鍵的化學基團。
螢光素-N=C +NH-蛋白質 螢光素-N-C-N-蛋白質
‖ ︱ ︱‖ ︱
S H H S H
⑵ 螢光效率高,標記後下降不明顯。
⑶ 螢光色澤與背景色澤對比鮮明。
⑷ 標記後能保持生物學活性和免疫活性
⑸ 標記方法簡單、快速。
⑹ 安全無毒
本網站所有註明「來源:生物谷」或「來源:bioon」的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於生物谷網站所有。非經授權,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取得書面授權轉載時,須註明「來源:生物谷」。其它來源的文章系轉載文章,本網所有轉載文章系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轉載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
我們聯繫,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
溫馨提示:87%用戶都在
生物谷APP上閱讀,掃描立刻下載! 天天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