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源網絡 2007-03-21 21:50
螢光抗體技術:
㈠抗原片的製作
㈡試驗類型
㈢螢光顯微鏡檢查
㈠抗原片的製作
1 製作:
*臨床常見的標本有組織、細胞細菌三大類。
*可採用塗片、印片或切片方式製備抗原片。
*細胞採用塗片、印片或切片的方式製備抗原片。
2 標本的固定:
⑴ 固定目的
*防止細胞、細菌或切片從玻片上脫落。
*去除組織中妨礙抗原抗體結合的類脂質。
*易於保存。
*(但CD、SIg的檢測不進行固定,而採用活細胞染色)。
⑵ 常用的固定方法:
抗原 固定劑 固定方法
蛋白質 95%乙醇 室溫3~10min或4℃30min
Ig類 甲醇 同上
酶類 丙酮 同上
激素 CCl4 同上
類脂質 10%福馬林 室溫3~10min
多糖(細菌) 10%福馬林 室溫3~10min或4℃30min
丙酮、甲醇
病毒 無水乙醇 室溫5~10min或4℃30~60min
丙酮、CCl4 或-20 ℃60min以上
㈡試驗類型
1 直接法
2間接法
3補體結合法
其它免疫螢光技術
流式細胞儀
時間分辨免疫螢光技術
螢光偏振免疫分析技術
時間分辨螢光免疫測定
(time-resolved fluoresence immunoassay,TR-FIA)
基本原理是:利用具有雙功能基團結構的螯合劑,將鑭系元素標記到抗體(或抗原)上,經免疫反應形成複合物,由於鑭系元素能發出螢光,故分離除去未結合的成分後,利用時間分辨螢光儀即可測定螢光強度,從而推測待測物含量。
時間分辨螢光測定的特點:
1 採用脈衝光源(每秒閃爍1000次以上的氙燈),
照射樣品後即暫短熄滅.
2 以電子設備控制延緩時間,待非特異本底熒
光衰退後,再測鑭系螢光。
3 鑭元素具有較長的螢光壽命(105ns),延緩測量時
間,能有效地消除非特異本底螢光(10ns)的幹擾,
4 鑭系螯合物的激發光與螢光發射峰之間的波長差
異(即較大的Stokes位移),有利於排除非特異性
螢光幹擾,提高檢測特異性。鑭系元素有Eu、Sm
Tb、Nd 和Dy等,其中以Eu最為常用。
5 測定技術類型有:競爭法、夾心法、間接法等。
螢光偏振免疫分析技術(fluorescence polarization immunoassay,FPIA)是利用螢光素經單一波長的偏振光照射後吸收光能,釋放出相應的偏振螢光,螢光偏振程度與螢光分子大小成正比的關係而建立的免疫分析技術;技術類型主要採用競爭法。
本網站所有註明「來源:生物谷」或「來源:bioon」的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於生物谷網站所有。非經授權,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取得書面授權轉載時,須註明「來源:生物谷」。其它來源的文章系轉載文章,本網所有轉載文章系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轉載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
我們聯繫,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
溫馨提示:87%用戶都在
生物谷APP上閱讀,掃描立刻下載! 天天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