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免疫標記法及其分類
1.螢光免疫法
原理是應用一對單克隆抗體的夾心法。底物用磷酸-4-甲基傘形酮,檢測產物發出的螢光,螢光強度與Mb濃度呈正比,可在8min內得出結果。結果以Mb每小時釋放的速率表示(△Mb)表示。該法重複性好,線性範圍寬,具有快速、敏感、準確的特點。
以雙抗夾心法為例,首先將特異性抗體與固相載體連接,形成固相抗體。除去未結合抗體,然後加受檢標本,使其中的蛋白抗原與固相抗體形成抗原抗體複合物。洗滌除去未結合物,接著加入螢光標記的抗體,使之與抗原特異性結合,形成抗體—抗原—抗體複合物。最後根據螢光強度,即可對蛋白抗原進行定量。
傳統的螢光免疫法受本底螢光的幹擾較大,時間分辨螢光免疫測定法是以具有特長壽命的稀土金屬如銪,作為標記物,加入正常液後激發測定,能有效去除短壽命本底螢光的幹擾。
2.放射免疫法
放射免疫法是以過量的未標記抗原與放射性物質標記的抗原,競爭性地與抗體結合,形成有放射性的抗原—抗體複合物與無放射性的抗原—抗體複合物,並有過剩的標記抗原與未標記的抗原。然後通過離心沉澱等方法,將抗原—抗體複合物與游離抗原分離,分別測定其放射性強度與標準曲線比較,即可對未標記的待測抗原進行定量。
RIA法測定血清蛋白靈敏度高、特異性強,可準確定量到ng/ml水平。但早期的方法操作麻煩,耗時長,且有放射性汙染。近年來,隨著單克隆抗體的應用,RIA的靈敏度又有了較大提高,且操作大為簡化,並已有商品試劑盒供應,使用方便。
3.酶聯免疫法(ELISA)
ELISA法有競爭法和夾心法兩種。競爭法是基於標準或血清Mb和微孑L板上包被的Mb競爭性地與單克隆抗體相結合的原理而建立,該法的最低檢測限為10μg/L,線性範圍達1 000ug/L。夾心ELISA法與EIA具有良好的相關性(r=0.92)。ELISA法具有靈敏度高,特異性強,精密度好,操作簡單,適用於多份標本的檢測,不需特殊儀器設備等優點,易於推廣普及。但不適合急診的快速檢測。
以雙抗法為例。首先包被抗原,然後加入一抗,使一抗與包被抗原形成抗原—抗體複合物。接著加入酶標二抗,形成抗原—抗體—抗體複合物。最後加入底物,由酶催化底物生成產物。通過產物的生成量即可對蛋白抗原進行定量。
4.偶聯生物素—親和素系統的酶免法
利用了一個親和素分子可以與4個生物素分子結合的特性,使傳統的靈敏度較高的酶免法的靈敏度又有明顯的放大作用。
5.時間分辨螢光免疫分析
時間分辨螢光免疫分析(Time resolved Fluor immunoassay,TRFIA)是一種非同位素免疫分析技術,它用鑭系元素標記抗原或抗體,根據鑭系元素螯合物的發光特點,用時間分辨技術測量螢光,同時檢測波長和時間兩個參數進行信號分辨,可有效地排除非特異螢光的幹擾,極大地提高了分析靈敏度。
6.解離增強鑭系元素螢光免疫分析
解離增強鑭系元素螢光免疫分析(Dissociation Enhanced Lanthanide Fluor immunoassay DELFIA)是時間分辨螢光免疫分析中的一種。它用具有雙功能基團結構的螯合劑,使其一端與銪(Eu)連接,另一端與抗體/抗原分子上的自由氨基連接,形成EU標記的抗體/抗原,經過免疫反應之後生成免疫複合物。由於這種複合物在水中的螢光強度非常弱,因此加入一種增強劑,使Eu3 從複合物上解離下來,自由Eu3 同增強劑中的另一種螯合劑螯合形成一種膠態分子團,這種分子團在紫外光的激發下能發出很強的螢光,信號增強了百萬倍。因為這種分析方法使用了解離增強步驟,因此稱為解離增強鑭系元素螢光免疫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