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壁細胞免疫螢光染色

2020-12-04 biomedical718

免疫螢光染色實驗是細胞生物學中檢測蛋白表達的常見方法,如何做好免疫螢光染色實驗尤為重要。

1. 細胞爬片

免疫螢光實驗用到的原理是抗原與抗體特異性結合。因此為了便於操作,通常將細胞接種在蓋玻片上。而細胞很難在蓋玻片上生長,所以在開始實驗前要將蓋玻片以多聚賴氨酸包被。將蓋玻片浸泡在消毒酒精中過夜,鑷子夾取一片蓋玻片並在酒精燈旁烘乾,待其冷卻後放入六孔板。以免溫度過高導致六孔板底部融化。加入多聚賴氨酸溶液,以覆蓋蓋玻片為準,避光孵育30分鐘以上,然後吸去液體,風乾以備用。

進行細胞接種前,要算好要接種細胞的量,一般對於觀察單個細胞的蛋白表達,細胞數要少,以保證在高倍鏡下沒有其他細胞幹擾。細胞接種在後進行相應染色前細胞預處理。

2. 免疫染色

細胞在進行免疫螢光染色前需要對細胞進行多聚甲醛固定以及細胞膜通透化處理,這裡主要是用Triton X-100破膜劑。細胞進行通透化處理後,還要用牛血清白蛋白BSA封閉20分鐘。然後就可以進行一抗孵育了,一般一抗孵育不需要避光,室溫下孵育2小時或者4度冰箱孵育過夜。如果是把抗體直接遞到蓋玻片上,這樣會造成抗體試劑的浪費,我們可以找個舊的載玻片,並在上面貼上寬度大於蓋玻片的封口膜。然後把稀釋好的抗體滴在封口膜上,這樣的話每張片子只需要10-20微升稀釋後的抗體。當然了,在放蓋玻片時要看清正反面,細胞面朝向封口膜。按照同樣的操作步驟進行二抗孵育,此時就要避光了。最後還需要然細胞核,可以用DAPI或Hoechst 33258染料染色,方法跟一抗二抗孵育方式類似。

染色結束後,要進行封片保存,同時也要滴加抗螢光衰減劑。蓋玻片的邊緣可用指甲油塗抹,但是要注意保持通風。自然風乾後就可以在顯微鏡下觀察了。

免疫螢光染色細胞黏著斑(paxillin)

相關焦點

  • 普通螢光染色和免疫螢光染色簡單攻略
    螢光染色是分子生物學中常用的一種實驗技術。今天,我們來淺談螢光染色的一些基本實驗步驟。這裡以細胞實驗中普通螢光染色為主,展開對實驗步驟的介紹。對螢光信號的檢測常用的儀器主要有普通螢光顯微鏡和雷射共聚焦顯微鏡。因此,一般需要準備爬片或者是雷射共聚焦培養皿。
  • 第三節 免疫螢光細胞化學染色方法
    第三節 免疫螢光細胞化學染色方法   一、標本製作   可製作塗片、印片、細胞單層培養物、組織切片,經適當固定或不固定,作免疫螢光染色用。   (2)再滴加間接螢光抗體(如兔抗人γ-球蛋白螢光抗體等),同上步驟,染色30min,37℃,緩衝鹽水洗兩次10min,攪拌,緩衝甘油封固,鏡檢。   對照染色:①抗體對照:用正常兔血清或人血清代替免疫血清,再用上法進行染色,結果應為陰性。②抗原對照:即類屬抗原染色,亦應為陰性。③陽性對照。
  • 免疫螢光染色技術您知多少?
    一、直接免疫螢光染色基本原理:已知抗體+螢光素=特異性螢光抗體。染色時:螢光抗體與載玻片上組織中的抗原結合,在螢光顯微鏡下即可觀察到目標抗原。二、間接免疫螢光染色基本原理:特異性的一抗與細胞表面的抗原結合後,再用螢光二抗,與已形成的抗原抗體複合物結合。
  • 高效螢光成像工具:細胞膜染色試劑盒
    TraKine Cell Plasma Membrane Staining Kit細胞膜染色試劑盒(綠色螢光) KTC4001TraKine Cell Plasma Membrane Staining Kit細胞膜染色試劑盒(橘紅色螢光) KTC4002
  • 實驗專欄丨免疫螢光細胞化學染色方法,你會做嗎?
    一、標本製作  可製作塗片、印片、細胞單層培養物、組織切片,經適當固定或不固定,作免疫螢光染色用。  (2)再滴加間接螢光抗體(如兔抗人γ-球蛋白螢光抗體等),同上步驟,染色30min,37℃,緩衝鹽水洗兩次10min,攪拌,緩衝甘油封固,鏡檢。 對照染色:①抗體對照:用正常兔血清或人血清代替免疫血清,再用上法進行染色,結果應為陰性。②抗原對照:即類屬抗原染色,亦應為陰性。③陽性對照。
  • 新手細胞免疫螢光實驗常見問題解答
    一提到蛋白實驗,大家想到最多的就是Western blot,其實除了WB,免疫螢光技術也是一項很好的檢測蛋白定位和表達的輔助試驗。今天,小六兒想跟大家分享一下自己在做免疫螢光試驗的一些經驗。
  • 四點建議,讓你的免疫螢光染色少走彎路
    不過,儘管免疫螢光技術能夠提供靈敏而準確的結果,並適合多重檢測,但優化還是必不可少的。在此,MilliporeSigma 的培訓經理Chandra Mohan博士和抗體驗證科學家Robin Clark博士分享了他們在免疫螢光染色方面的成功經驗。
  • 免疫螢光染色技術
    (四)染色染色分直接染色法與間接染色法。1.甘油有減少非特異性螢光的作用。:①取固定標本,加已知的免疫血清,37℃孵育30min;②以,主要以兩個指標判斷結果,一個是形態學特徵;另一個是螢光的亮度,在結果的判定中,必須將二者結合起來,綜合判定。
  • 第一節 免疫螢光細胞化學的原理
    第一節 免疫螢光細胞化學的原理   免疫螢光細胞化學是根據抗原抗體反應的原理,先將已知的抗原或抗體標記上螢光素製成螢光標記物,再用這種螢光抗體(或抗原)作為分子探針檢查細胞或組織內的相應抗原(或抗體)。
  • 細胞免疫螢光技術原理入門分享
    免疫螢光(immunofluorescence,IF)技術是免疫學、生物化學和顯微鏡技術相結合而建立起來的一項新型生物技術。根據抗原抗體反應的原理,先將已知的抗原或抗體標記上螢光基團,再用這種螢光抗體(或抗原)作為探針檢查細胞或組織內的相應抗原(或抗體)。
  • 多重免疫螢光染色,發4-10分論文的利器!
    在當今很多廣泛應用的染色技術中,有的功能單一,特異性好,卻因試劑需求過偏,實用性大打折扣;也有的既實用又高效,卻也難於在本身上衍生出新的技術突破;然而還有著這樣一些在操作上看似平常無奇,而在功能上卻又出類拔萃的染色技術,其中就不乏免疫螢光多重染色(以下簡稱IF多染)。
  • 免疫螢光(Immunofluorescence, IF)實驗方法、原理、具體操作步驟和注意事項
    免疫螢光技術是在免疫學、生物化學和顯微鏡技術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一項技術。它是根據抗原抗體反應的原理,先將已知的抗原或抗體標記上螢光基團,再用這種螢光抗體(或抗原)作為探針檢查細胞或組織內的相應抗原(或抗體)。利用螢光顯微鏡可以看見螢光所在的細胞或組織,從而確定抗原或抗體的性質和定位,以及利用定量技術(比如流式細胞儀)測定含量。
  • 冰凍切片神經纖維免疫螢光染色試劑盒用途及注意事項
    冰凍切片神經纖維免疫螢光染色(PGP9.5)試劑是一種旨在使用PGP9.5 單克隆抗體免疫螢光染色技術,分析存檔中的冰凍組織切片中神經纖維的形態、分布(innervation)和密度(intensity)狀況的權威而經典的技術方法。該技術經過精心研製、成功實驗證明的。
  • 用基於螢光的方法來評價細胞的增殖
    然而另一種基於 BrdU 的利用螢光監測細胞增殖的方法是通過光裂解法的鏈斷裂誘導。在這個例子中,新合成的 DNA 中摻入了 BrdU 的細胞在 UV 光裂解誘導 DNA 鏈斷裂後被 Hoechst 33258 染色。用 ChromaTide BODIPY-FL-14-dUTP 作為一種末端脫氧核苷酸轉移酶的底物使用一步法可以檢測這些斷裂。
  • 實驗專欄丨三種操作步驟,讓你的免疫螢光染色少走彎路!
    科研工具| 作圖| 實驗 | SCI |統計分析免疫螢光染色的主要是利用抗原抗體之間的特異性結合來顯示目的蛋白,主要包括蛋白和一抗結合,其次是帶有螢光基團的二抗識別並結合一抗,螢光顯微鏡下即可觀察到螢光
  • 手把手教你做組織免疫螢光染色
    小師妹最近在學做小鼠腦組織免疫螢光,圖片一塌糊塗,不是背景過強就是染不上螢光,越做越沮喪
  • 免疫螢光可以避開的「坑」
    總是會看到人家提取的細胞,拍的漂漂亮亮的圖片,在面前晃,然而,輪到自己,發現並不是準備細胞—固定細胞—細胞通透—封閉—上一抗—上二抗-染核-鏡檢這麼簡單,後來發現,不要50個字都可以形容出來的實驗步鄹,卻這麼難。。。 五點建議讓你避開免疫螢光的坑,美美的show一把自己的成果,也對的起因為實驗掉的大把的頭髮了。
  • 【小南話科普】讓真菌無處可藏——真菌快速免疫螢光染色
    【小南話科普】讓真菌無處可藏——真菌快速免疫螢光染色 2020-06-20 05: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免疫螢光技術
    免疫螢光技術 來源:來源網絡 2007-03-21 21:50 螢光抗體技術:      ㈠抗原片的製作
  • 第三章 免疫螢光細胞化學技術
    第三章 免疫螢光細胞化學技術   免疫螢光細胞化學是現代生物學和醫學中廣泛應用的技術之一,是由Coons等(1950)建立,經過近43年的發展,免疫螢光技術與形態學技術相結合發展成免疫螢光細胞(或組織)化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