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胞免疫螢光技術原理入門分享

2021-01-20 至研生物

原創文章,歡迎分享轉發,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

 

實驗室裡。。。。。。

師姐:小白,明天我帶你做個免疫螢光實驗吧!

小白:好的,師姐。

小白的內心獨白:免疫螢光是什麼?咱也不敢問,咱也不敢說,還是先上網查查吧

 

本文將從是什麼,為什麼,怎麼做三部分進行講解。

一、是什麼?

免疫螢光(immunofluorescence,IF)技術是免疫學、生物化學和顯微鏡技術相結合而建立起來的一項新型生物技術。

根據抗原抗體反應的原理,先將已知的抗原或抗體標記上螢光基團,再用這種螢光抗體(或抗原)作為探針檢查細胞或組織內的相應抗原(或抗體)。

利用螢光顯微鏡可以看見螢光所在的細胞或組織,從而確定抗原或抗體的性質和定位,以及利用定量技術(比如流式細胞儀)測定含量。

圖片來源於網絡

二、為什麼?

免疫螢光技術廣泛應用於細胞活性、細胞壞死、細胞凋亡、細胞代謝、鐵死亡、細胞自噬、線粒體自噬等。

在臨床上,此項技術用於患者腦神經細胞、口腔細胞、組織等類型細胞的健康檢測。

三、怎麼做?

A、溶液和試劑

若想獲得高質量的免疫螢光圖片,高效且划算的預製試劑。

note:利用反滲透去離子水 (RODI) 或同等級別的水製備溶液。

磷酸鹽緩衝液 (PBS)

甲醛:16%, 無甲醇,使用新鮮製劑,小瓶打開後避光 4°C 保存。按照 1 比     4 的比例在 1X PBS 中稀釋,製成 4% 甲醛溶液。

封閉緩衝液:(1X PBS/5% 正常血清/0.3% Triton ™ X-100):準備 10 ml 緩衝液,添加 0.5 ml 與二抗同一物種來源的正常血清並混勻。攪拌時加入 30 µl     Triton™ X-100。

抗體稀釋緩衝液:(1X PBS/1% BSA/0.3%     Triton™ X-100):準備 10 ml 溶液,添加 30 µl Triton™ X-100 到 10 ml 1X PBS 中。混勻後再加入 0.1g BSA,並混勻。

螢光物質標記二抗:(抗小鼠) (抗兔)(抗大鼠 )。

Prolong® Gold Antifade Reagent ,     Prolong® Gold Antifade Reagent with DAPI

B. 標本準備

I. 培養細胞系 (IF-IC)

註:細胞應當在多孔板、腔室玻片或蓋玻片上直接培養、處理、固定和染色。

吸乾液體,隨後在細胞上覆蓋一層 2–3 mm 用溫熱 PBS 稀釋的 4% 甲醛。

註:甲醛有毒性,僅限通風櫥中使用。室溫下固定細胞 15 分鐘。

吸乾固定液,用 1X PBS 漂洗三次,每次 5 分鐘。

繼續進行免疫染色操作(C 部分)。

II. 冰凍/低溫切片 (IF-F)

冰凍固定組織進行免疫染色(C 部分)。

對新鮮未固定的冰凍組織,立刻按下列步驟固定:

將切片覆蓋一層用溫熱 1X PBS 稀釋的 4% 甲醛溶液。

室溫下固定切片 15 分鐘。

用 PBS 漂洗玻片三次,每次 5 分鐘。

繼續進行免疫染色操作(C 部分)。

C. 免疫染色

註:所有隨後的孵育都應當在室溫下完成,除非另外註明需要在潮溼光密盒或帶蓋的培養皿/板中孵育,以防止乾燥和螢光物質淬滅。

在封閉緩衝液中封閉標本 60 分鐘。

封閉標本時,按照數據表中推薦的稀釋比例,在抗體稀釋緩衝液中配製一抗。

吸去封閉緩衝液,加入稀釋後的一抗。

4°C 孵育過夜。

用 1X PBS 漂洗三次,每次 5 分鐘。

註:如果使用螢光物質標記的一抗,則跳轉到C部分,第 8 步。

用抗體稀釋緩衝液將螢光物質標記的二抗稀釋後,室溫下避光孵育標本 1–2 小時。

用 1X PBS 漂洗三次,每次 5 分鐘。

使用 Prolong® Gold Antifade     Reagent或 Prolong® Gold Antifade Reagent with     DAPI,用蓋玻片蓋住切片。

要達到最佳效果,使用封片液室溫過夜。將切片平放避光 4°C 環境下,可長期保存。

 

圖片來源於網絡

參考文獻:https://www.cst-c.com.cn/contents/resources-protocols/immunofluorescence-general-protocol/if


相關焦點

  • 第一節 免疫螢光細胞化學的原理
    第一節 免疫螢光細胞化學的原理   免疫螢光細胞化學是根據抗原抗體反應的原理,先將已知的抗原或抗體標記上螢光素製成螢光標記物,再用這種螢光抗體(或抗原)作為分子探針檢查細胞或組織內的相應抗原(或抗體)。
  • 免疫螢光技術
    免疫螢光技術 來源:來源網絡 2007-03-21 21:50 螢光抗體技術:      ㈠抗原片的製作
  • 免疫螢光的原理與操作介紹
    免疫螢光技術是在免疫學、生物化學和顯微鏡技術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一項技術。
  • 貼壁細胞免疫螢光染色
    免疫螢光染色實驗是細胞生物學中檢測蛋白表達的常見方法,如何做好免疫螢光染色實驗尤為重要。1. 細胞爬片免疫螢光實驗用到的原理是抗原與抗體特異性結合。因此為了便於操作,通常將細胞接種在蓋玻片上。進行細胞接種前,要算好要接種細胞的量,一般對於觀察單個細胞的蛋白表達,細胞數要少,以保證在高倍鏡下沒有其他細胞幹擾。細胞接種在後進行相應染色前細胞預處理。2.
  • 免疫螢光染色技術您知多少?
    免疫螢光技術就是將不影響抗原抗體活性的螢光色素標記在抗體(或抗原)上,其與相應的抗原(或抗體)特異性結合後,用特定儀器可使特異性的螢光物質被定位和定量識別
  • 第三章 免疫螢光細胞化學技術
    第三章 免疫螢光細胞化學技術   免疫螢光細胞化學是現代生物學和醫學中廣泛應用的技術之一,是由Coons等(1950)建立,經過近43年的發展,免疫螢光技術與形態學技術相結合發展成免疫螢光細胞(或組織)化學。
  • 免疫螢光技術運用,多肽合成中的螢光標記染料
    螢光顯微鏡技術的基本原理:是藉助螢光劑讓細胞成分呈現高度具體的可視化效果。列如在目的蛋白後面連一個通用的螢光蛋白—GFP。昂拓萊司目前常用的螢光標記染料有異硫氰酸螢光素,羧基螢光素和羧基四甲基羅丹明等等……2FITC 和 TRITC異硫氰酸螢光素(FITC) 是一種有機螢光染料,目前,這種螢光染料仍用於免疫螢光和流式細胞術中。
  • 技術 螢光定量PCR技術的原理及應用
    1FQ-PCR 的原理及方法所謂 FQ-PCR 技術,是指在 PCR 反應體系中加入螢光基團,利用螢光信號累積實時監測整個 PCR進程,最後通過標準曲線對未知模板進行定量分析的方法。其含義是:在PCR 循環過程中,螢光信號開始由本底進入指數增長階段的拐點所對應的循環次數。(紅色建議刪除)1.2作用原理實時螢光定量 PCR 常用的檢測模式有TaqMan探針和SYBR Green I 檢測模式。
  • 第三節 免疫螢光細胞化學染色方法
    第三節 免疫螢光細胞化學染色方法   一、標本製作   可製作塗片、印片、細胞單層培養物、組織切片,經適當固定或不固定,作免疫螢光染色用。   (3)抗補體螢光抗體:在免疫血清效價為1:4,補體為2單位的條件下,用補體染色法測定免疫豚鼠球蛋白螢光抗體的染色效價,然後按染色效價1:4的濃度用Kolmers鹽水稀釋備用。   2.方法步驟   (1)塗片或切片固定。
  • 新手細胞免疫螢光實驗常見問題解答
    一提到蛋白實驗,大家想到最多的就是Western blot,其實除了WB,免疫螢光技術也是一項很好的檢測蛋白定位和表達的輔助試驗。今天,小六兒想跟大家分享一下自己在做免疫螢光試驗的一些經驗。
  • 免疫螢光(Immunofluorescence, IF)實驗方法、原理、具體操作步驟和注意事項
    免疫螢光技術是在免疫學、生物化學和顯微鏡技術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一項技術。它是根據抗原抗體反應的原理,先將已知的抗原或抗體標記上螢光基團,再用這種螢光抗體(或抗原)作為探針檢查細胞或組織內的相應抗原(或抗體)。利用螢光顯微鏡可以看見螢光所在的細胞或組織,從而確定抗原或抗體的性質和定位,以及利用定量技術(比如流式細胞儀)測定含量。
  • 螢光共振能量轉移技術的基本原理和應用
    螢光共振能量轉移(fluorescence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FRET)作為一種高效的光學「分子尺」,在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免疫分析、核酸檢測等方面有廣泛的應用。在分子生物學領域,該技術可用於研究活細胞生理條件下研究蛋白質-蛋白質間相互作用。
  • 開發出比標準的免疫螢光成像技術更好的細胞分析...
    2018年8月8日/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瑞士蘇黎世大學(UZH)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分析細胞及其組分的新方法,即迭代間接免疫螢光成像(iterative 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 imaging, 4i)。
  • 時間分辨螢光免疫分析原理、信號原理、增強原理及應用介紹
    時間分辨螢光免疫測定(TRFIA)是一種非同位素免疫分析技術,它用鑭系元素標記抗原或抗體,根據鑭系元素螯合物的發光特點,用時間分辨技術測量螢光,同時檢測波長和時間兩個參數進行信號分辨,可有效地排除非特異螢光的幹擾,極大地提高了分析靈敏度。
  • 免疫螢光技術的實驗方法及其分類
    一、免疫標記法及其分類   1.螢光免疫法  原理是應用一對單克隆抗體的夾心法。洗滌除去未結合物,接著加入螢光標記的抗體,使之與抗原特異性結合,形成抗體—抗原—抗體複合物。最後根據螢光強度,即可對蛋白抗原進行定量。  傳統的螢光免疫法受本底螢光的幹擾較大,時間分辨螢光免疫測定法是以具有特長壽命的稀土金屬如銪,作為標記物,加入正常液後激發測定,能有效去除短壽命本底螢光的幹擾。
  • 免疫螢光技術簡介
    免疫螢光技術簡介 來源:來源網絡 2007-03-21 21:46 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識:1 螢光免疫測定技術的概念
  • 四點建議,讓你的免疫螢光染色少走彎路
    不過,儘管免疫螢光技術能夠提供靈敏而準確的結果,並適合多重檢測,但優化還是必不可少的。在此,MilliporeSigma 的培訓經理Chandra Mohan博士和抗體驗證科學家Robin Clark博士分享了他們在免疫螢光染色方面的成功經驗。
  • 活體動物螢光成像技術原理及應用
    一、技術原理 1. 標記原理 活體螢光成像技術主要有三種標記方法。主要應用在活細胞實時動態螢光觀察與成像,可以在長達數天內進行細胞的分化和世系觀察, 以及細胞間、細胞內及細胞器間的各種相互作用的原位實時動態示蹤。不但如此,量子點還可以標記在其他需要研究的物質上,如藥物、特定的生物分子等,示蹤其活動及作用。 2. 光學原理 螢光發光是通過激發光激發螢光基團到達高能量狀態,而後產生發射光。
  • 排雷攻略:一文教會你免疫組化、免疫螢光如何製片看片
    、免疫組化和免疫螢光的區別?3、組織是不是只能做免疫組化,細胞是不是只能做免疫螢光?4、免疫螢光為什麼要做DAPI染色?我聽完之後笑了,這種思考的態度是好的,但其實,師妹問的這幾個問題就是一個問題。歸根結底,涉及到「免疫」二字總是離不開抗原抗體反應的,二者都屬於免疫檢測技術手段,而免疫組化和免疫螢光兩項技術都可以應用在組織和細胞方面,前者採用的是化學發光的方法,後者是螢光。
  • 螢光蛋白種類和螢光蛋白標記技術
    原理:蛋白同位素標記是一種經典的蛋白示蹤和蛋白組學定量技術,用天然同位素(輕型)或穩定同位素(重型)標記的必需胺基酸取代細胞培養基中相應胺基酸,這樣細胞新合成的蛋白質可以在細胞生長期間通過摻入含有不同同位素的胺基酸進行標記。原理:如果不具備質譜實驗條件,那麼可以使用基於生物正交反應的代謝標記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