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螢光技術就是將不影響抗原抗體活性的螢光色素標記在抗體(或抗原)上,其與相應的抗原(或抗體)特異性結合後,用特定儀器可使特異性的螢光物質被定位和定量識別,可助您靶向定位目標蛋白及進行定量的統計分析。
一、直接免疫螢光染色
基本原理:已知抗體+螢光素=特異性螢光抗體。
染色時:螢光抗體與載玻片上組織中的抗原結合,在螢光顯微鏡下即可觀察到目標抗原。
二、間接免疫螢光染色
基本原理:特異性的一抗與細胞表面的抗原結合後,再用螢光二抗,與已形成的抗原抗體複合物結合。
此處,值得注意的是:
1)二抗的結合位點是一抗;
2)2-3個二抗能同時接合在同一個一抗分子上;
3)同上,在螢光顯微鏡下可準確識別到目標抗原。
1. 直接免疫螢光:
優點:
缺點:
2. 間接免疫螢光:
優點:
缺點:
此法需選擇適當的二抗,且步驟相對較多。
二抗可能與非靶標成份發生交叉反應。
綜上所述,直接免疫螢光染色技術似乎簡單一些,但受限於市售試劑種類少,以及目標螢光相對較弱,常常是欲選而不能。所以不用猶豫,可以大膽選擇間接免疫螢光染色技術。
想要進一步了解,怎樣用間接免疫螢光染色法做出令人滿意的結果?快來關注揚克斯特企業微信公眾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