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南話科普】讓真菌無處可藏——真菌快速免疫螢光染色
【小南話科普】讓真菌無處可藏——真菌快速免疫螢光染色 2020-06-20 05: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臨床研究】螢光染色、PAS染色和美藍染色在馬拉色菌毛囊炎診斷中的比較
作者簡介:鍾白玉,副主任技師,研究方向:醫學真菌檢驗技術及皮膚病理檢驗技術比較真菌螢光染色、過碘酸雪夫染色(PAS)和美藍染色在馬拉色菌毛囊炎診斷中的價值。皮膚科門診馬拉色菌毛囊炎患者 100 例,每例患者均於皮損處取 3 份標本,同時行螢光染色、PAS 染色和美藍染色進行比較。100 例患者中,螢光染色陽性 98 例,PAS 染色陽性 91 例,美藍染色陽性 93 例,三者間陽性率無顯著性差異。
-
從發展角度探索真菌毒素檢測技術 分析儀器「大有可觀」
真菌的檢測標準根據行業不同包括國家標準(GB)、糧油行業標準(LS)、農業行業標準(NY)、出入境檢驗檢疫行業標準(SN)、地方標準(DB)及食藥局快檢標準(KJ)等,涵蓋了真菌毒素檢測的所有方法。真菌毒素常見檢測方法及檢測技術發展趨勢常見真菌毒素檢測方法有柱後光化學衍生高效液相色譜法、超高效液相色譜法、免疫親和柱淨化-高效液相色譜法、同位素內標-液相色譜-串聯質譜法、高效液相色譜-柱前衍生法、膠體金定量/定性檢測技術、酶聯免疫吸附篩查法時間分辯螢光定量檢測技術、雙流向酶聯免疫法、
-
吉林大學第二醫院真菌螢光染色液試劑採購項目中標公告
吉林大學第二醫院真菌螢光染色液試劑採購項目中標公告 1.採購項目名稱:吉林大學第二醫院真菌螢光染色液試劑採購項目 用途:醫療試劑 數量:1項 簡要技術要求:詳見招標文件 2.項目編號:0773-1840GNJLHWGK3940/02 3.招標方式:國內公開
-
聊城市人民醫院東昌府院區皮膚檢查檢測再添新利器!
真菌螢光檢測系統 家住東昌府區的李小姐今年剛剛18歲,前些日子突然發現自己的右腳大拇趾趾甲出現了增厚、缺損、脫屑的情況,來到醫院找到皮膚科韓應盛主任,根據李小姐的症狀表現,韓主任判斷她得了甲癬(灰指甲)。
-
第三節 免疫螢光細胞化學染色方法
②染色抑制試驗(一步法):將螢光抗體和未標記的抗體球蛋白或血清(相同)等量混合,如上法處理切片。結果應為陰性。為證明此種染色抑制不是由於螢光抗體被稀釋所致,可用鹽水代替未標記抗血清,染色結果應為陽性。此法結果較二步法穩定。③類屬抗原染色試驗,前面已作敘述。 直接法比較簡單,適合做細菌、螺旋體、原蟲、真菌及濃度較高的蛋白質抗原如腎、皮膚的檢查和研究。
-
免疫螢光染色技術您知多少?
一、直接免疫螢光染色基本原理:已知抗體+螢光素=特異性螢光抗體。染色時:螢光抗體與載玻片上組織中的抗原結合,在螢光顯微鏡下即可觀察到目標抗原。二、間接免疫螢光染色基本原理:特異性的一抗與細胞表面的抗原結合後
-
免疫螢光染色技術
(四)染色染色分直接染色法與間接染色法。1.甘油有減少非特異性螢光的作用。(4)帶蓋方盤2.直接染色法 間接染色法(1) 檢查抗原因此給標本的保存帶來一定的困難,所以在標本進行螢光染色之後應立即觀察。
-
普通螢光染色和免疫螢光染色簡單攻略
螢光染色是分子生物學中常用的一種實驗技術。今天,我們來淺談螢光染色的一些基本實驗步驟。這裡以細胞實驗中普通螢光染色為主,展開對實驗步驟的介紹。對螢光信號的檢測常用的儀器主要有普通螢光顯微鏡和雷射共聚焦顯微鏡。因此,一般需要準備爬片或者是雷射共聚焦培養皿。
-
實驗專欄丨免疫螢光細胞化學染色方法,你會做嗎?
二、螢光抗體染色方法 ➤ 直接法 1.染色 切片經固定後,滴加經稀釋至染色效價如1:8或1:16的螢光抗體(如兔抗人γ-球蛋白螢光抗體或兔抗人IgG或IgA螢光抗體等),在室溫或37℃染色30min,切片置入能保持潮溼的染色盒內,防止乾燥。
-
多重免疫螢光染色,發4-10分論文的利器!
在當今很多廣泛應用的染色技術中,有的功能單一,特異性好,卻因試劑需求過偏,實用性大打折扣;也有的既實用又高效,卻也難於在本身上衍生出新的技術突破;然而還有著這樣一些在操作上看似平常無奇,而在功能上卻又出類拔萃的染色技術,其中就不乏免疫螢光多重染色(以下簡稱IF多染)。
-
雙特異抗體酶免疫染色法檢測幽門螺桿菌抗體
雙特異抗體酶免疫染色法檢測幽門螺桿菌抗體 自從1983年Warren和Marshall從人胃黏膜成功地分離出幽門螺桿菌(Hp)後,已有越來越多的實驗結果表明Hp與慢性胃和潰瘍病有密切關係,可能是這些疾病的致病因素之一。目前診斷Hp的方法主要有組織培養法、尿素酶試驗和各種染色法。
-
貼壁細胞免疫螢光染色
免疫螢光染色實驗是細胞生物學中檢測蛋白表達的常見方法,如何做好免疫螢光染色實驗尤為重要。1. 細胞爬片免疫螢光實驗用到的原理是抗原與抗體特異性結合。因此為了便於操作,通常將細胞接種在蓋玻片上。細胞接種在後進行相應染色前細胞預處理。2. 免疫染色細胞在進行免疫螢光染色前需要對細胞進行多聚甲醛固定以及細胞膜通透化處理,這裡主要是用Triton X-100破膜劑。細胞進行通透化處理後,還要用牛血清白蛋白BSA封閉20分鐘。然後就可以進行一抗孵育了,一般一抗孵育不需要避光,室溫下孵育2小時或者4度冰箱孵育過夜。
-
DAPI染色
,發射出明亮的藍色螢光。該染料與DNA的結合是非嵌入式的,主要結合在DNA的A-T鹼基區,結合後產生的螢光基團的吸收峰是358nm而散射峰是461nm,正好UV(紫外光)的激發波長正好是356nm,使得DAPI成為了一種常用的螢光檢測信號。
-
四點建議,讓你的免疫螢光染色少走彎路
不過,儘管免疫螢光技術能夠提供靈敏而準確的結果,並適合多重檢測,但優化還是必不可少的。在此,MilliporeSigma 的培訓經理Chandra Mohan博士和抗體驗證科學家Robin Clark博士分享了他們在免疫螢光染色方面的成功經驗。
-
螢光染料亮度越高,染色係數越高
螢光染料的亮度可以用來比較不同螢光染料的螢光標記效果,通過陰性細胞群與陽性細胞群的螢光信號之間的關係來表示。但陰性細胞群的螢光信號受到信號強度、自發螢光、非特異性染色、儀器的電子噪聲等多個因素相關。螢光染料染色指數是陽性細胞群的平均螢光強度與陰性細胞群的平均螢光強度之差與陰性細胞群螢光強度標準差之間比值的一半。
-
2020山東醫療衛生考試檢驗醫學考試材料:細菌常用染色技術
臨床標本的細菌形態學檢査方法主要包括染色標本和不染色標本的檢查,不染色標本主要用於檢查細菌的動力和運動情況,如用於檢測霍亂弧菌;染色標本不僅用於觀察細菌的形態、大小及排列方式,還可根據染色結果將細菌進行分類,故而是形態學檢查的常用方法。下面我們來一起總結下常用的細菌染色技術。根據所用染料是一種還是多種,細菌染色法分為單染色法和復染色法。
-
知識點:德國MB螢光定量pcr檢測原理
螢光定量PCR法(qPCR):是在常規PCR基礎上,將『針對支原體特異性保守序列的探針』做螢光標記,使PCR擴增後的產物帶有螢光,利用螢光信號的變化和配套軟體,進行DNA擴增反應的實時監測,簡稱qPCR。本文締一生物為您做以下分析。
-
知識點:德國MB螢光定量pcr檢測原理
螢光定量PCR法(qPCR):是在常規PCR基礎上,將『針對支原體特異性保守序列的探針』做螢光標記,使PCR擴增後的產物帶有螢光,利用螢光信號的變化和配套軟體,進行DNA擴增反應的實時監測,簡稱qPCR。本文締一生物為您做以下分析。
-
高靈敏度線粒體螢光探針&ATP檢測
這期主要給大家帶來線粒體螢光探針(活細胞和固定細胞),線粒體膜電位探針,ATP檢測,線粒體自噬檢測,線粒體通透性轉換孔(MPTP)檢測相關工具。一.細胞線粒體染料1. 用於標記活細胞線粒體的可用MitoLite™染料線粒體藍色螢光染料MitoLite Blue FX490,貨號:AAT-226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