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螢光染色和免疫螢光染色簡單攻略

2021-01-18 科研資源分享

螢光染色是分子生物學中常用的一種實驗技術。今天,我們來淺談螢光染色的一些基本實驗步驟。這裡以細胞實驗中普通螢光染色為主,展開對實驗步驟的介紹。


對螢光信號的檢測常用的儀器主要有普通螢光顯微鏡和雷射共聚焦顯微鏡。因此,一般需要準備爬片或者是雷射共聚焦培養皿。


爬片:是一種經過特殊表面處理的玻片,常用的一般是24孔板配套的14mm直徑圓形玻片。除此之外還有6孔板,12孔板,48孔板等不同規格的爬片。經過特殊處理的爬片可以讓細胞很好地黏附,但遇到粘附性極差地細胞,要保證它們正常黏附,可以使用細胞貼壁黏附劑,促進其貼壁能力。


雷射共聚焦培養皿:是一種中間有凹槽的小皿,用它的好處在於可以省去爬片製作的流程,但也要注意的是,有的普通螢光顯微鏡是無法檢測雷射共聚焦培養皿中的細胞,所以大家也要根據實驗條件選擇適宜的載體。


選擇好載體後,接下來要做的就是細胞接種。細胞接種的密度在1*105-1*106之間,因為不同細胞生長速度不一樣,可以大致摸一下最適細胞接種濃度。將細胞以最適濃度接種於含爬片的24孔板內或者雷射共聚焦培養皿中,放入細胞培養箱24小時(培養時間可以根據需要調整),使細胞貼壁。


然後就是對細胞進行相應的處理,比如藥物啊,根據實際情況選擇。


處理結束後,用4%多聚甲醛對細胞進行固定10-15min,用PBS進行漂洗兩到三次。Triton X-100對細胞進行通透,增強細胞膜通透性,便於螢光染料進入細胞。


螢光染色:按螢光試劑盒說明書操作


復染:一般用DAPI染核(確定核的位置),DAPI染料染10min,PBS漂洗兩到三次。


封片:取出爬片。操作小技巧,最後漂洗的PBS留在孔內,不要吸出來,一手持鑷子,一手持注射針,用針尖將爬片挑起(如果能將針尖彎成一個小鉤,就更方便了),鑷子取出,在載玻片上滴上約20ul封片劑(抗螢光猝滅劑),將帶細胞一面朝下,使封片劑均勻覆蓋爬片。雷射共聚焦培養皿就無須取出爬片了。


採集圖像:普通螢光顯微鏡汞燈需要預熱,達到穩定後使用,圖像採集過程中保證對焦清晰,背景儘量是黑色,最好不要過曝,螢光容易猝滅,宜儘快採集圖像。


圖像處理;採集圖像後,我們會將DAPI和目的螢光的圖像Merge在一起。當然,有的還會計數或者分析螢光強度,可以用ImageJ軟體進行,這裡偷下懶,就不找例子介紹了。


至於免疫螢光,其他操作基本相同,常用的也是4%多聚甲醛對細胞進行固定10-15min,用PBS進行漂洗兩到三次。0.25%的Triton X-100對細胞進行通透10min,但接下來用3%左右的BSA室溫半小時對多餘位點進行封閉是普通螢光染色沒有的。


隨後就是孵育一抗,室溫1-2h或者4℃過夜,PBS洗滌,孵育帶螢光的二抗,PBS洗滌,封片(抗螢光猝滅劑)。


好了,今天就簡單介紹到這裡,如文中有疏漏或錯誤,請大家批評指正。



相關焦點

  • 免疫螢光染色技術
    (四)染色染色分直接染色法與間接染色法。1.甘油有減少非特異性螢光的作用。,主要以兩個指標判斷結果,一個是形態學特徵;另一個是螢光的亮度,在結果的判定中,必須將二者結合起來,綜合判定。(六)標本保存由於螢光色素和蛋白質分子的穩定性都是相對的,因此隨著保存時間的延長,在各種條件影響下,標記蛋白可能變性解離,失去其應有的亮度和特異性
  • 免疫螢光染色技術您知多少?
    免疫螢光技術就是將不影響抗原抗體活性的螢光色素標記在抗體(或抗原)上,其與相應的抗原(或抗體)特異性結合後,用特定儀器可使特異性的螢光物質被定位和定量識別
  • 貼壁細胞免疫螢光染色
    免疫螢光染色實驗是細胞生物學中檢測蛋白表達的常見方法,如何做好免疫螢光染色實驗尤為重要。1. 細胞爬片免疫螢光實驗用到的原理是抗原與抗體特異性結合。因此為了便於操作,通常將細胞接種在蓋玻片上。細胞接種在後進行相應染色前細胞預處理。2. 免疫染色細胞在進行免疫螢光染色前需要對細胞進行多聚甲醛固定以及細胞膜通透化處理,這裡主要是用Triton X-100破膜劑。細胞進行通透化處理後,還要用牛血清白蛋白BSA封閉20分鐘。然後就可以進行一抗孵育了,一般一抗孵育不需要避光,室溫下孵育2小時或者4度冰箱孵育過夜。
  • 第三節 免疫螢光細胞化學染色方法
    第三節 免疫螢光細胞化學染色方法   一、標本製作   可製作塗片、印片、細胞單層培養物、組織切片,經適當固定或不固定,作免疫螢光染色用。②染色抑制試驗(一步法):將螢光抗體和未標記的抗體球蛋白或血清(相同)等量混合,如上法處理切片。結果應為陰性。為證明此種染色抑制不是由於螢光抗體被稀釋所致,可用鹽水代替未標記抗血清,染色結果應為陽性。此法結果較二步法穩定。③類屬抗原染色試驗,前面已作敘述。   直接法比較簡單,適合做細菌、螺旋體、原蟲、真菌及濃度較高的蛋白質抗原如腎、皮膚的檢查和研究。
  • 多重免疫螢光染色,發4-10分論文的利器!
    那麼,問題就來了——多重免疫螢光染色技術豈不是與單染一樣簡單?當然不是!3,要選擇預吸附的二抗普通螢光二抗有可能與內源性的免疫球蛋白發生相互作用,而預吸附的二抗則可以降低這種情況的發生,從而提供很低的背景。
  • 四點建議,讓你的免疫螢光染色少走彎路
    不過,儘管免疫螢光技術能夠提供靈敏而準確的結果,並適合多重檢測,但優化還是必不可少的。在此,MilliporeSigma 的培訓經理Chandra Mohan博士和抗體驗證科學家Robin Clark博士分享了他們在免疫螢光染色方面的成功經驗。
  • 實驗專欄丨免疫螢光細胞化學染色方法,你會做嗎?
    一、標本製作  可製作塗片、印片、細胞單層培養物、組織切片,經適當固定或不固定,作免疫螢光染色用。  ②染色抑制試驗(一步法):將螢光抗體和未標記的抗體球蛋白或血清(相同)等量混合,如上法處理切片。結果應為陰性。為證明此種染色抑制不是由於螢光抗體被稀釋所致,可用鹽水代替未標記抗血清,染色結果應為陽性。此法結果較二步法穩定。③類屬抗原染色試驗,前面已作敘述。  直接法比較簡單,適合做細菌、螺旋體、原蟲、真菌及濃度較高的蛋白質抗原如腎、皮膚的檢查和研究。
  • 【小南話科普】讓真菌無處可藏——真菌快速免疫螢光染色
    【小南話科普】讓真菌無處可藏——真菌快速免疫螢光染色 2020-06-20 05: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冰凍切片神經纖維免疫螢光染色試劑盒用途及注意事項
    冰凍切片神經纖維免疫螢光染色(PGP9.5)試劑是一種旨在使用PGP9.5 單克隆抗體免疫螢光染色技術,分析存檔中的冰凍組織切片中神經纖維的形態、分布(innervation)和密度(intensity)狀況的權威而經典的技術方法。該技術經過精心研製、成功實驗證明的。
  • 手把手教你做組織免疫螢光染色
    小師妹最近在學做小鼠腦組織免疫螢光,圖片一塌糊塗,不是背景過強就是染不上螢光,越做越沮喪
  • 【臨床研究】螢光染色、PAS染色和美藍染色在馬拉色菌毛囊炎診斷中的比較
    作者簡介:鍾白玉,副主任技師,研究方向:醫學真菌檢驗技術及皮膚病理檢驗技術比較真菌螢光染色、過碘酸雪夫染色(PAS)和美藍染色在馬拉色菌毛囊炎診斷中的價值。皮膚科門診馬拉色菌毛囊炎患者 100 例,每例患者均於皮損處取 3 份標本,同時行螢光染色、PAS 染色和美藍染色進行比較。100 例患者中,螢光染色陽性 98 例,PAS 染色陽性 91 例,美藍染色陽性 93 例,三者間陽性率無顯著性差異。
  • 螢光染色法檢測真菌,快準廣
    本報文登6月9日訊(通訊員 蘇佳) 夏季是真菌疾病高發季節,文登區皮膚病醫院檢驗科開展的真菌檢測技術——真菌免疫螢光染色法,可快速準確檢測真菌,並且能使用各種類標本,能夠為皮膚病患者提供了更準確高效的診療方案。
  • 實驗專欄丨三種操作步驟,讓你的免疫螢光染色少走彎路!
    科研工具| 作圖| 實驗 | SCI |統計分析免疫螢光染色的主要是利用抗原抗體之間的特異性結合來顯示目的蛋白,主要包括蛋白和一抗結合,其次是帶有螢光基團的二抗識別並結合一抗,螢光顯微鏡下即可觀察到螢光
  • 螢光染料亮度越高,染色係數越高
    螢光染料的亮度可以用來比較不同螢光染料的螢光標記效果,通過陰性細胞群與陽性細胞群的螢光信號之間的關係來表示。但陰性細胞群的螢光信號受到信號強度、自發螢光、非特異性染色、儀器的電子噪聲等多個因素相關。螢光染料染色指數是陽性細胞群的平均螢光強度與陰性細胞群的平均螢光強度之差與陰性細胞群螢光強度標準差之間比值的一半。
  • 高效螢光成像工具:細胞膜染色試劑盒
    TraKine Cell Plasma Membrane Staining Kit細胞膜染色試劑盒(綠色螢光) KTC4001TraKine Cell Plasma Membrane Staining Kit細胞膜染色試劑盒(橘紅色螢光) KTC4002
  • 免疫螢光可以避開的「坑」
    總是會看到人家提取的細胞,拍的漂漂亮亮的圖片,在面前晃,然而,輪到自己,發現並不是準備細胞—固定細胞—細胞通透—封閉—上一抗—上二抗-染核-鏡檢這麼簡單,後來發現,不要50個字都可以形容出來的實驗步鄹,卻這麼難。。。 五點建議讓你避開免疫螢光的坑,美美的show一把自己的成果,也對的起因為實驗掉的大把的頭髮了。
  • DAPI染色原理及DAPI染色步驟
    DAPI 為一種螢光染料,可以穿透細胞膜與細胞核中的雙鏈DNA結合而發揮標記的作用,可以產生比DAPI自身強20多倍的螢光,和EB相比,對雙鏈DNA的染色靈敏度要高很多倍。顯微鏡下可以看到顯藍色螢光的細胞,螢光顯微鏡觀察細胞標記的效率高(幾乎為100 %) 。DAPI染色常用於細胞凋亡檢測,染色後用螢光顯微鏡觀察或流式細胞儀檢測。DAPI也常用於普通的細胞核染色以及某些特定情況下的雙鏈DNA染色。
  • 排雷攻略:一文教會你免疫組化、免疫螢光如何製片看片
    、免疫組化和免疫螢光的區別?3、組織是不是只能做免疫組化,細胞是不是只能做免疫螢光?4、免疫螢光為什麼要做DAPI染色?我聽完之後笑了,這種思考的態度是好的,但其實,師妹問的這幾個問題就是一個問題。歸根結底,涉及到「免疫」二字總是離不開抗原抗體反應的,二者都屬於免疫檢測技術手段,而免疫組化和免疫螢光兩項技術都可以應用在組織和細胞方面,前者採用的是化學發光的方法,後者是螢光。
  • 第一節 免疫螢光細胞化學的原理
    用免疫螢光技術顯示和檢查細胞或組織內抗原或半抗原物質等方法稱為免疫螢光細胞(或組織)化學技術。   免疫螢光細胞化學分直接法、夾心法、間接法和補體法。   一、直接法   1.檢查抗原法 這是最早的方法,用已知特異性抗體與螢光素結合,製成螢光特異性抗體,直接與細胞或組織中相應抗原結合,在螢光顯微鏡下即可見抗原存在部位呈現特異性螢光。
  • CCS Chemistry | CRISPR螢光探針用於細胞染色質高分辨成像
    常規的染色質成像方法,如螢光原位雜交技術(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即FISH),需要對染色質DNA進行固定與變性處理,不能實現對活細胞的實時成像。因此,發展高時空分辨的染色質可視化工具引起了研究者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