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PI染色原理及DAPI染色步驟

2020-09-09 元寶的日常分享

DAPI 即4&39;,6-diamidino-2-phenylindole),分子式為C16 H15 N5 ·2C3 H6 O3 ,分子量457.48。DAPI 為一種螢光染料,可以穿透細胞膜與細胞核中的雙鏈DNA結合而發揮標記的作用,可以產生比DAPI自身強20多倍的螢光,和EB相比,對雙鏈DNA的染色靈敏度要高很多倍。顯微鏡下可以看到顯藍色螢光的細胞,螢光顯微鏡觀察細胞標記的效率高(幾乎為100 %) 。DAPI染色常用於細胞凋亡檢測,染色後用螢光顯微鏡觀察或流式細胞儀檢測。DAPI也常用於普通的細胞核染色以及某些特定情況下的雙鏈DNA染色。細胞經熱激處理後用DAPI染色3分鐘,在螢光顯微鏡下可以看到到細胞核的形態變化。

DAPI 是一種能夠與DNA強力結合的螢光染料。它結合到雙鏈DNA小溝的AT鹼基對處,一個DAPI分子可以佔據三個鹼基對的位置。結合到雙鏈DNA上DAPI分子的螢光強度提高大約20倍,常用與螢光顯微鏡觀測,根據螢光的強度可以確定DNA的量。另外,因為DAPI可以透過完整的細胞膜,它可以用於活細胞和固定細胞的染色。在螢光顯微鏡觀察下,DAPI染劑是利用紫外光波長的光線激發。單獨DAPI的更大吸收波長為340nm,更大發射波長為488nm;當DAPI與雙鏈DNA結合時,更大吸收波長為364nm,更大發射波長為454nm(10 mM Tris pH7.0,100 mM NaCl,10 mM EDTA),其發散光的波長範圍含蓋了藍色至青綠色。DAPI也可以和RNA結合,但產生的螢光強度只有與DNA結合的螢光強度的1/5,其發散光的波長範圍約在500nm左右。

利用固定劑(通常是甲醛或多聚甲醛)將細胞固定,使得細胞膜的通透性大大增加,並且利用Triton-X-100使得一部分膜蛋白變性,從而使通透性進一步加強。利用正常羊血清封閉,可以令許多蛋白先與血清內的非特異性抗體結合,而特異性的抗體由於動力學的關係可以通過競爭性的反應與目的蛋白結合,這一過程可以保證抗體識別的特異性。二抗可以特異性識別一抗的Fc區域,利用二抗連接不同的螢光基團,就可以在螢光顯微鏡下觀察到不同的螢光,從而顯示目的基因的表達情況。另外,免疫螢光實驗由於其較高的敏感性可以顯示出基因表達的亞細胞情況(核內,核外,膜上以及一些較大的細胞器上),所以通常被用來作為基因定位的方法。

固體粉末 :避光,2-8 ℃保存,3年沒有問題。貯存液 :用無菌水配製成濃度1 mg/ml 的貯存液,配好後用錫紙包起來,避光,可在-20 ℃下長期保存。(DAPI易溶於水,在PBS中溶解度不高)使用濃度 :貯存液用1xPBS稀釋到終濃度100 ng/ml。螢光封片液 :0.5 mol/L碳酸鹽緩衝液與甘油等體積混合,pH9.5染色與觀察 :制好的玻片上滴加幾滴DAPI染液,染色10分鐘,流水衝去染液,濾紙吸除多餘水分,加一滴螢光封片液,置於螢光顯微鏡下觀察,激發波長360-400nm。注意事項 :DAPI可能具有致癌性,全部操作過程中必須帶塑料或乳膠手套。

DAPI染色DNA

1)在染色前的細胞密度約是0.8X105/孔(293T細胞/六孔板每孔)。2)移去完全培養基,用PBS清洗一次。3)用10%的甲醛溶液或者4%的多聚甲醛PBS在室溫固定20分鐘。4)用PBS在室溫漂洗三次,每次10分鐘。5)用含0.5%Triton-X-100的PBS在室溫通透化處理15分鐘。6)用PBS在室溫漂洗三次,每次10分鐘。7)在室溫用含10%NGS的PBS封閉1小時,或者在4攝氏度封閉過夜。8)在37攝氏度用特異性一抗孵育半小時,或者在室溫下孵育一小時以上或者4攝氏度孵育過夜。9)用含0.1% Tween-20的PBS在室溫漂洗三次,每次10分鐘。10)用鋁箔包裹後在37攝氏度用二抗孵育半小時以上,或者在室溫下孵育一小時以上。11)去除二抗,加入DAPI染色液室溫作用15分鐘以上。12)用含0.1% Tween-20的PBS在室溫漂洗三次,每次10分鐘。13)在螢光顯微鏡下觀察,用合適波段激發,照相保存實驗結果。

DAPI染色

1.溶液配製

(1)0.01mol/L PBS(pH7.0):取0.1mol/L NaH2PO4・H2O 34ml、0.1mol/LNa2HPO4 66ml、NaCl 0.9g,溶於900m1雙蒸水;

(2)DAPI儲存液:將0.5mgDAPI溶於5.0ml PBS中,分裝,低溫長期保存;

(3)DAPI工作液:用PBS稀釋DAPI儲存液,終濃度為0.1ug/ml。

2.染色程序

(1)培養的單層細胞(未固定)或新鮮組織的冰凍切片等,PBS漂洗5分鐘;

(2)DAPI工作液室溫染色5~20分鐘(可根據實驗材料的染色結果而定);

(3)PBS漂洗;

(4)水溶性封片劑封片,游離細胞也可直接用含DAPI的PBS封片;

(5)螢光顯微鏡觀察。

結果:正常的細胞核呈強螢光,細胞質無螢光;固定的組織細胞同樣處理,亦可得到相似的染色結果。在有支原體汙染的細胞質和細胞表面可見孤立的點狀螢光,在感染痘苗病毒的細胞質中存在獨特的「星狀」螢光簇(star-like fluorescent clusters),腺病毒感染早期胞質中也可出現螢光。

dapi染色觀察到藍色螢光是活細胞還是死細胞?DAPI染色不能區分活死細胞,因為DAPI可以透過完整的細胞膜,它可以用於活細胞和固定細胞的染色。活細胞死細胞都能夠被DAPI染色,所以光看到藍色螢光,無法區分。DAPI是一種能夠與DNA強力結合的螢光染料,常用於螢光顯微鏡觀測。類似於DAPI技術,赫斯特染色是一種既可以用於活細胞也可以用於固定細胞的藍色螢光染料,並且可以使用與DAPI相同的機器濾鏡設置。

dapi染料的激發光波長和發射光波長光譜圖:

dapi染料的激發光波長和發射光波長光譜圖

相關焦點

  • DAPI染色
    DAPI染色原理:        DAPI 是一種常用的DNA特異性染料,這種染料可以用汞弧燈或氬離子雷射的紫外光來激發現在DAPI常於作螢光染色的復染,標記出細胞核。快速簡便成功率高,整個染色過程只需十分鐘,而且DAPI極不易淬滅。一般購買的都是原液,需加Triton-X100配成工作液,-20度保存即可。
  • 我的幹細胞DAPI染色方法
    我的幹細胞DAPI染色方法 來源:丁香園論壇 2007-07-20 23:15 前一段時間做幹細胞的DAPI染色,把自己收集的一些相關資料和自己的經驗寫在這裡,希望能夠給做DAPI
  • 用DAPI進行細胞染色
    用DAPI進行細胞染色 來源:來源網絡 2006-12-10 20:56 用DAPI進行細胞染色DAPI的配置
  • 靛藍染料染色工藝步驟
    靛藍染料染色工藝步驟 2017-08-11 14:54:56 來源:全球紡織網 靛藍染料染色工藝步驟,用於靛藍染料染色的連續經紗染色機已廣泛使用,通過調整染色工藝,可產生不同程度的染料滲透
  • 石蠟切片HE染色(常規HE染色)的操作步驟
    活的細胞或組織多為無色透明,各種組織間和細胞內各種結構之間均缺乏反差,在一般光鏡下不易清楚區別出;組織離開機體後很快就會死亡和產生組織腐敗,失去原有正常結構,因此,組織要經固定、石蠟包埋、切片及染色等步驟以免細胞組織死亡,而能清晰辨認其形態結構。
  • 革蘭氏染色和抗酸染色
    未經染色之細菌,由於其與周圍環境折光率差別甚小,故在顯微鏡下極難觀察。染色後細菌與環境形成鮮明對比,可以清楚地觀察到細菌的形態、排列及某些結構特徵,而用以分類鑑定。革蘭氏染色屬復染法。5)水洗,用吸水紙吸去水分。6)加95%酒精數滴,並輕輕搖動進行脫色,20秒後水洗,吸去水分。7)蕃紅染色液(稀)染1分鐘後,自來水衝洗。乾燥,鏡檢。
  • 細菌染色法——革蘭氏染色法
    1.細菌染色法由於細菌的細胞極其微小又十分透明,因此用水浸片或懸滴觀察法在光學顯微鏡下進行觀察時,只能看到其大體形態和運動情況。若要在光學顯微鏡下觀察其形態和構造,一般都要對他們進行染色。染色法的種類有很多,表解如下:2.革蘭氏染色法在上述的各種染色法中,以革蘭氏染色法最為重要。這一染色方法由丹麥醫生漢斯·克裡斯蒂安·革蘭於1884年所發明,最初是用來鑑別肺炎球菌與克雷白氏肺炎菌之間的關係,後推廣為鑑別細菌種類的重要特性之一。
  • 石蠟切片免疫組化染色步驟
    石蠟切片免疫組化染色步驟 來源:來源網絡 2006-11-24 21:41 石蠟切片免疫組化染色步驟· · 1
  • 革蘭氏染色的基本原理及方法
    另外,陽性菌菌體等電點較陰性菌為低,在相同pH條件下進行染色,陽性菌吸附鹼性染料很多,因此不易脫去,陰性菌則相反。所以染色時的染色液pH和染色時間等條件要嚴格控制。例如,在強鹼的條件下進行染色,兩類菌吸附鹼性染料都多,都可呈正反應; pH很低時,則都可呈負反應。
  • 革蘭氏染色小常識
    一、原理:  通過結晶紫初染和碘液媒染後,在細胞壁內形成了不溶於水的結晶紫與碘的複合物,革蘭氏陽性菌由於其細胞壁較厚、肽聚糖網層次較多且交聯緻密,故遇乙醇脫色處理時,因失水反而使網孔縮小,再加上它不含類脂,故乙醇處理不會出現縫隙,因此能把結晶紫與碘複合物牢牢留在壁內,使其仍呈紫色;而革蘭氏陰性菌因其細胞壁薄、外膜層類脂含量高、肽聚糖層薄且交聯度差,在遇脫色劑後
  • 【革蘭氏染色】的基本原理及方法
    革蘭氏染色法一般包括初染、媒染、脫色、復染等四個步驟,具體操作方法是: 在乾淨的載玻片中央滴加一滴蒸餾水,用接種環進行無菌操作,挑取培養物少許,置載玻片的水滴中,與水混合做成菌懸液並塗布成直徑約1cm(3)改變染料對細胞的通透性,因為死的原生質比活的原生質易於染色。 固定常常利用高溫,手執載玻片的一端(塗有標本的遠端),標本向上,在酒精燈火焰外層儘快的來回通過3-4次,共約2s-3s,並不時以載玻片背面加熱,載玻片背面觸皮膚,以不覺過燙為宜(不超過60℃),待放置冷後,再進行染色。
  • 【詳解】微生物基礎檢測操作之革蘭氏染色基本原理及注意事項
    (1)染色原理由於微生物細胞含有大量水分,機體是無色透明的,與周圍背景沒有明顯的反差,必須進行染色,使經染色後的菌體與背景形成明顯的色差,從而能更清楚地觀察到其形態和結構。 微生物中細菌、致病菌是很小的生物體,必須通過染色的方法,在顯微鏡下才能看得清楚,並且還可以通過染色的方法鑑別革蘭氏染色特性,以及是否長有鞭毛、周毛、莢膜和芽孢等。(2)染色方法①簡單染色法簡單染色法又叫作普通染色法,只用一種染料使細菌染上顏色,觀察細菌的形態。
  • PAS糖原染色
  • 2020山東事業單位衛生類招聘面試:簡述革蘭染色的操作步驟
    2020山東事業單位衛生類招聘面試:簡述革蘭染色的操作步驟 革蘭染色的操作步驟是檢驗專業事業單位面試考試中經常出現的考點,是臨床中最常用的染色方法之一,答題的思路與技巧同樣也是按照口述實操類的題目進行作答,分三部分:操作前準備、具體操作步驟以及操作注意事項。
  • 免疫螢光染色技術您知多少?
    一、直接免疫螢光染色基本原理:已知抗體+螢光素=特異性螢光抗體。染色時:螢光抗體與載玻片上組織中的抗原結合,在螢光顯微鏡下即可觀察到目標抗原。二、間接免疫螢光染色基本原理:特異性的一抗與細胞表面的抗原結合後
  • 貼壁細胞免疫螢光染色
    免疫螢光染色實驗是細胞生物學中檢測蛋白表達的常見方法,如何做好免疫螢光染色實驗尤為重要。1. 細胞爬片免疫螢光實驗用到的原理是抗原與抗體特異性結合。因此為了便於操作,通常將細胞接種在蓋玻片上。細胞接種在後進行相應染色前細胞預處理。2. 免疫染色細胞在進行免疫螢光染色前需要對細胞進行多聚甲醛固定以及細胞膜通透化處理,這裡主要是用Triton X-100破膜劑。細胞進行通透化處理後,還要用牛血清白蛋白BSA封閉20分鐘。然後就可以進行一抗孵育了,一般一抗孵育不需要避光,室溫下孵育2小時或者4度冰箱孵育過夜。
  • 姐妹染色單體分化染色方法
    姐妹染色單體分化染色方法 來源:來源網絡 2007-03-10 20:35 姐妹染色單體差別染色可使中期染色體顯示深淺不同的兩條單體,能藉以觀察姐妹染色單體互換(SCE)現象
  • PAS染色簡介
    PAS染色原理 用高碘酸氧化多糖時,醛基被游離出來
  • 專利:天然葡萄籽染色提取物在紡織物上染色的方法
    專利:天然葡萄籽染色提取物在紡織物上染色的方法 2009-07-10 00:00:00 來源:全球紡織網 申請(專利)號:CN200910020992.3
  • 2020甘肅醫療衛生招聘考試醫學基礎知識:瑞氏染色的操作步驟
    2020甘肅醫療衛生招聘考試醫學基礎知識:瑞氏染色的操作步驟 2020甘肅事業單位醫療衛生崗招聘考試正在緊張備考中,甘肅事業單位E類考試主要考察醫學基礎知識和招聘崗位專業知識應用能力組成,部分事業單位還會考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