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 染色質免疫沉澱技術資料和視頻

2021-01-18 生物學資料和軟體分享號

136  染色質免疫沉澱技術資料和視頻

染色質免疫沉澱技術(Chromatin immunoprecipitation assay, ChIP)是將樣品中同抗體靶蛋白相互作用的DNA隨免疫複合物沉澱,是研究體內蛋白質與DNA相互作用的有力工具,利用該技術不僅可以檢測體內反式因子與DNA的動態作用,還可以用來研究組蛋白的各種共價修飾以及轉錄因子與基因表達的關係。

真核生物的基因組DNA以染色質的形式存在。因此,研究蛋白質與DNA在染色質環境下的相互作用是闡明真核生物基因表達機制的基本途徑。染色質免疫沉澱技術(chromatin immunoprecipitation assay, ChIP)是目前唯一研究體內DNA與蛋白質相互作用的方法。它的基本原理是在活細胞狀態下固定蛋白質-DNA複合物,並將其隨機切斷為一定長度範圍內的染色質小片段,然後通過免疫學方法沉澱此複合體,特異性地富集目的蛋白結合的DNA片段,通過對目的片斷的純化與檢測,從而獲得蛋白質與DNA 相互作用的信息。ChIP不僅可以檢測體內反式因子與DNA的動態作用,還可以用來研究組蛋白的各種共價修飾與基因表達的關 系。而且,ChIP與其他方法的結合,擴大了其應用範圍:ChIP與基因晶片相結合建立的ChIP-on-chip方法已廣泛用於特定反式因 子靶基因的高通量篩選;ChIP與體內足跡法相結合,用於尋找反式因子的體內結合位點;RNA-ChIP用於研究RNA在基因表達調 控中的作用。由此可見,隨著ChIP的進一步完善,它必將會在基因表達調控研究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3]

染色體免疫共沉澱是基於體內分析發展起來的方法,也稱結合位點分析法,在過 去十年已經成為表觀遺傳信息研究的主要方法。這項技術幫助研究者判斷在細胞核中基因組的某一特定位置會出現何種組蛋白修 飾。ChIP不僅可以檢測體內反式因子與DNA的動態作用,還可以用來研究組蛋白的各種共價修飾與基因表達的關係。近年來,這 種技術得到不斷的發展和完善。採用結合微陣列技術在染色體基因表達調控區域檢查染色體活性,是深入分析癌症、心血管疾病以及中樞神經系統紊亂等疾病的主要通路的一種非常有效的工具

目錄



往期優秀推文匯總:


134 實時螢光定量PCR(real time-QPCR)資料和視頻教程

131 一千多頁的《植物生理學,發育與代謝》書籍,非常全面的介紹了植物學的方方面面,值得學習。

127 2020最新版《物理化學和環境——植物生理學》第五版,跨越了50年的系列書籍

124 《基因XI》英文版高清pdf書籍

123 國外優秀生命科學教學用書 《基因X》中文版pdf書籍

120 《植物生理生態學Plant Physiological Ecology》第三版,pdf書籍

113 鹽脅迫,微生物和植物相互作用:機制和分子途徑

108 在脅迫條件下植物激素信號轉導機制

107 脫落酸代謝、運輸和信號Abscisic Acid Metabolism, Transport and Signaling

106 2020年最新第二版《Jasmonate in Plant Biology:Methods and Protocols》

94 《分子克隆實驗指南(第四版)》上冊,高清版pdf!經典巨著啊!你不心動嗎?

91 《圖解Origin 8.0科技繪圖及數據分析》

85 植物解剖和螢光共聚焦顯微鏡
80 科研論文作圖
79 構建載體相關方法
72 亞細胞定位
70 石蠟切片和半薄切片
69構建系統進化樹的方法和軟體
67 病毒誘導的基因沉默(VIGS)技術流程
66 分享自己收藏的國家基金樣本

65 分子生物學實驗手冊(二)

64分子生物學實驗手冊

59 各種酶活和物質測定方法匯總

54 李家洋院士等編寫《植物激素代謝與信號轉導》

43 根繫結構的表型組學

39 表觀遺傳學
36 葉的進化和發育起源Evolutionary and developmental origins of leaves
28 花發育的轉錄控制
26 植物微生物互作22 探索植物轉錄調控的生物信息學路線
21 植物激素簡介
09 一種快速檢測水稻中54種植物激素時空分布的方法
06 下載文獻的利器之二——SciHub Desktop
05 查找文獻和下載文獻的利器——Scholarscope插件
04 植物激素組學:對101種植物激素同時進行定量分析的新方法
02 一種同時定量分析10種已知的內源植物激素的高效樣品預處理方法



相關焦點

  • 就是這麼拽——染色質免疫共沉澱!
    在生理狀態下,把細胞內的DNA與蛋白質交聯在一起,通過超聲或酶處理將染色質切為小片段後,利用抗原抗體的特異性識別反應, 將與目的蛋白相結合的DNA片段沉澱下來,以富集存在組蛋白修飾或者轉錄調控的DNA片段,再通過多種下遊檢測技術(定量PCR、基因晶片、測序等)來檢測此富集片段的DNA序列。
  • 染色質免疫共沉澱(ChIP)技術
    >1.1簡介染色質免疫共沉澱技術(Chromatin Immunoprecipitation,ChIP)是一種檢測在體內自然染色質環境下蛋白和DNA相互作用的有效方法。這種方法是在體內確定DNA和蛋白質相互作用。與ChIP-on-Chip方法相比,成本低廉。目前實時定量染色質免疫共沉澱技術(qChIP)已經開始應用於分析減數分裂時期蛋白質和DNA相互作用的研究。
  • 蛋白質與DNA相互作用研究中的染色質免疫沉澱技術(ChIP)
    目前體外診斷技術主要是在體外實驗中研究各種生物大分子如DNA、酶、抗原抗體等的功能和特性,雖然可以用生物緩衝液及各種輔助試劑模擬體內環境,但這並不能完全反應生命體或者活體細胞內的真實情況。在這個方向上,染色質免疫沉澱技術ChIP則取得了突破。
  • 知無不「研」|一文讀懂染色質免疫共沉澱技術(ChIP)
    染色質免疫共沉澱技術(ChIP)基於體內分析而發展的染色質免疫沉澱分析(Chromatin immunoprecipitation assay kit,ChIP)技術可以真實、完整地反映結合在近年來,這種技術得到不斷的發展和完善。採用結合微陣列技術在染色體基因表達調控區域檢查染色體活性,是深入分析癌症、心血管病以及中央神經系統紊亂等疾病主要通路的一種非常有效的工具。 染色質免疫沉澱分析(ChIP)的基本原理是在活細胞狀態下,當用甲醛處理時,相互靠近的蛋白與蛋白、蛋白與核酸(DNA或RNA)之間會產生共價鍵。
  • 染色質免疫沉澱測序技術獲突破
    北京大學生物動態光學成像中心黃巖誼課題組與湯富酬課題組合作,發展了一種基於微流控晶片的微量細胞樣品處理與核酸俘獲方法,成功實現了針對1000個細胞的染色質免疫沉澱測序 ChIP-Seq方法是現代測序技術用於闡述轉錄調控和表觀遺傳學研究的重要手段。通過有針對性地俘獲和富集特定蛋白,可以獲取與這些蛋白結合的DNA片段,將其進行純化後可以用於高通量測序,獲取特定DNA-蛋白相互作用和結合位點的完整信息。
  • 【染色質免疫共沉澱】ChIP 抗體如何選擇?
    隨著時間的推移,表觀遺傳學的研究工具已經從PCR到qPCR,並演變出在全基因組範圍內進行研究和分析的染色質免疫沉澱技術,也就是目前火熱的ChIP技術。染色質免疫共沉澱技術(Chromatin Immunoprecipitation,ChIP)也稱結合位點分析法,是研究體內蛋白質與DNA相互作用的有力工具,通常用於轉錄因子結合位點或組蛋白特異性修飾位點的研究。
  • 染色質免疫共沉澱(ChIP)原理及注意事項 | 實驗外包
    近年來,隨著研究的深入,很多醫學研究者已經將目光投向了基因-蛋白相互作用,期望在此水平上,另闢蹊徑,深入分析癌症、心血管疾病、中央神經系統紊亂等疾病的主要代謝通路和發生機制。染色質免疫共沉澱(ChIP)作為目前為止唯一的研究體內DNA與蛋白質相互作用的實驗方法,深得人心。
  • (技術貼)染色質免疫沉澱(ChIP)實驗10大問題解答
    2 目前有各種超聲破碎儀器,水浴和基於探頭的。在使用基於探頭的超聲破碎儀時,選擇一個適用於您的樣品體積的探頭。3 在任何情況下,剪切參數都應當根據您的樣品體積、細胞密度和細胞類型而優化。4 優化應當包括功率設置(超聲時間 vs.
  • 染色質免疫共沉澱該怎麼做?這道題我來說下解題思路
    染色質免疫共沉澱技術(Chromatin Immunoprecipitation, ChIP)是一種適用於研究蛋白質與生物體細胞中
  • 乾貨:染色質免疫沉澱(ChIP)實驗指南及技術總結
    ChIP是一項比較流行的研究轉錄因子( transcription factor, TF)與啟動子(promoter)相互結合的實驗技術
  • 免疫沉澱概述
    一、免疫沉澱(CoIP)免疫共沉澱(Co-Immunoprecipitation,CoIP)是研究蛋白-蛋白間相互作用的經典方法,屬於免疫沉澱技術的一類,常被用於鑑定特定蛋白複合物的中未知蛋白組分。複合物沉澱經離心洗滌後,重懸於電泳上樣緩衝液,沸水浴5-10 min,在高溫及還原劑的作用下,抗原與抗體解離,離心收集上清,上清中包括抗體(輕鏈和重鏈已斷開)和靶標蛋白。該上清混合物經SDS-PAGE電泳分離和Western blotting顯影,最終依據顯影后的膠片上是否有目的蛋白條帶,來判斷免疫沉澱實驗是否成功。
  • Cell:揭示染色質調節蛋白特異性組合調控染色質活性
    Bradley Bernstein和Aviv Regev領導的研究小組集中研究染色質---與DNA相結合的促進基因表達的非基因物質---和協調染色質活性的特異性調節物,其中Bradley Bernstein是麻薩諸塞州總醫院和哈佛醫學院病理學副教授,也是布洛德研究所(Broad Institute)的準會員,而Aviv Regev是布洛德研究所核心成員,也是麻省理工學院副教授。
  • 綜述科普|染色質調控區域的研究:對CHIP-seq和ATAC-seq發展的深入思考
    染色質調控區域在許多疾病過程和胚胎發育中起著關鍵作用。表觀基因組測序技術,如染色質免疫共沉澱測序(CHIP-seq)和轉座酶開放染色質高通量測序(ATAC-seq),使我們能夠通過檢測特定的染色質狀態及其相應的轉錄因子,在時間和空間維度上剖析細胞和組織的基因組調控格局。
  • 免疫共沉澱 簡介
    免疫共沉澱 簡介 來源:來源網絡 2006-12-10 21:06 蛋白質間相互作用研究方法:免疫共沉澱1.用磷酸鹽緩衝液洗30塊10 cm培養板上的適宜細胞。
  • 研究觀測染色質重塑中DNA的B-Z構象轉變
    最近,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智能機械研究所研究員黃青課題組與鄭州大學張鳳秋課題組合作,利用紅外光譜技術觀測並研究染色質重塑中DNA的B-Z構象轉變,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Analytical Chemistry上。染色質重塑是表觀遺傳學的主要研究內容之一,一般包括組蛋白共價修飾型或ATP(一種高能磷酸化合物)依賴型兩種類型。
  • Cell:利用uliCUT&RUN方法在單細胞和單個胚胎中構建染色質上的蛋白...
    DNA結合蛋白在染色質上的佔據情況。論文通訊作者為匹茲堡大學的Sarah Hainer和麻薩諸塞大學醫學院的Thomas G. Fazzio。圖片來自Cell, 2019, doi:doi:10.1016/j.cell.2019.03.014。鑑於CUT&RUN可確定蛋白在染色質上的定位,它類似於廣泛使用的染色質免疫沉澱(ChIP)技術。
  • :基於染色質免疫沉澱和高通量測序的鑑定DNA易損位點的...
    基因組上某些位點顯示更高程度的不穩定性和易受損性,比如人類染色體上的脆性位點。參與維持基因組穩定性的很多基因的一個功能是保護基因組上的某些特殊位點。當這些基因的功能喪失時,被它們保護的位點就可能變成DNA易損位點。因此,系統地分析不同基因突變體中DNA易損位點的分布規律和在這些位點發生的損傷的特徵,可以幫助我們更深入地了解維持基因組穩定性的機理。
  • 合肥研究院等觀測染色質重塑中DNA的B-Z構象轉變
    最近,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智能機械研究所研究員黃青課題組與鄭州大學張鳳秋課題組合作,利用紅外光譜技術觀測並研究染色質重塑中DNA的B-Z構象轉變,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Analytical Chemistry上。染色質重塑是表觀遺傳學的主要研究內容之一,一般包括組蛋白共價修飾型或ATP(一種高能磷酸化合物)依賴型兩種類型。
  • 免疫共沉澱技術路線
    免疫共沉澱技術路線 來源:來源網絡 2006-11-24 21:38 準備工作: 預冷PBS
  • 果蠅細胞中發現五種主要染色質類型
    本報訊 轉錄活性常染色質與受阻遏異染色質的染色質傳統分類曾是一個有用的模型,但它應該進行升級,以適應人們日益增加的有關染色質功能域的知識。一項在果蠅中對與蛋白質有關的53種染色質進行的大規模綜合性全基因組分析表明,染色質有五種主要類型;這些可以構成描述表觀基因組的新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