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分家,4日齡蜜蜂全部飛走,蜂王傻嗎?這才是蜂王的高明之處

2021-01-08 蜂部落

說起蜜蜂分家,相信我們很多朋友都見過,從生物學的角度來說,蜜蜂分家屬於蜜蜂的一種自然增殖方式,因為蜜蜂是社會化群居昆蟲,分家一次就相當於一個蜜蜂王國。

從我們人類的觀點來說,如果我們分出了一個家,這個家要從零開始建立,除了需要準備充足的糧食和勞動力。原因很簡單,只有準備了充足的糧食,分走的人才能有充足的體力去建立新的家園,而新的家園的建立,必須擁有充足的勞動力。按照這個推理,蜜蜂分家的時候應該分走的要青壯年蜂居多才科學。但是恰恰相反,蜜蜂分家的時候,不但青壯年蜂不多,還是小日齡的蜜蜂佔據多數。

蜜蜂在分家的時候分走的蜜蜂會大量吸蜜,把蜜囊裝滿以後再飛走,這個過程實際上也是內勤蜂完成的,也就是蜂群中的幼齡蜂完成,要說要說比勞動能力,幼齡蜂自然是比不上中老齡蜂的。

1948年,前蘇聯養蜂專家塔蘭諾夫驗證了蜜蜂分家時分走的蜜蜂日齡分布,發現蜜蜂分家的時候,隨著蜜蜂日齡的增加,分走的蜜蜂數量會減少,4日齡的蜜蜂全部飛走;8日齡的飛走85%;12日齡的飛走71%;15日齡的分走44%。

這個觀察實驗充分說明了一個問題,蜜蜂分家的時候,的確是幼齡蜂居多,而且有一種只要出房的蜜蜂能夠飛走都分走的那種感覺,因為新出房的蜜蜂飛行能力並不強,4日齡的蜜蜂有著相當的飛行能力,成了蜜蜂分家的主力,8日齡的蜜蜂有了相當的飛行能力,也是分開的主力,後面的就慢慢成年,甚至有的蜜蜂已經試飛,這些蜜蜂飛走的就比較少了。

很多朋友一看這就過就覺得蜜蜂是不是太傻了,分走的全是幼蜂,如何建立新家呢?其實這反而看出了蜜蜂的高明之處,這種幼蜂居多的分開方式,對於新的蜂群來說,其實更加有利於蜂群的發展,不得不說這才是蜂王的高明之處,我們具體來看一下。

蜜蜂入住新住址後的工作

我們先來看看蜜蜂在入住一個新的住址以後的工作。對於自然分蜂來說,如果蜜蜂已經入住一個住址,說明這個住址已經經過了蜂群中偵察蜂的嚴格考核,是這次分蜂中找到的最好的居住地址,只要蜜蜂入住了,他們新建家園的活動就會馬上展開,可以說所有的工作幾乎同步進行,這裡要進行的工作主要有清理蜂窩、泌蠟造脾、採蜜採水。

①清理蜂窩:蜜蜂在分家的時候,確定了一個新的住址,這個住址是不會提前「打掃」乾淨的,而是在偵察蜂確定住址可以之後,帶領所有的蜜蜂入住以後共同清理。所以不管是我們準備的蜂箱還是蜜蜂自己找到的巢穴,在入住以後清理蜂窩都是必須的,就算是我們人已經做好了充分的處理,實際上也是難以滿足蜜蜂要求的,打掃也是在所難免的。

②泌蠟造脾:蜜蜂在清理蜂箱的同時,根據蜂部落小編的觀察一般土養的蜜蜂首先會清理出建造巢脾的位置,然後沿著這個位置開始造脾,其他蜜蜂清理巢房,所以這裡就需要一群會分泌蜂蠟的工蜂。

③採蜜採水:蜜蜂在建造蜂窩的時候,並不是建造好一張巢脾以後才會有蜜蜂外出採蜜,其實這個過程是同步進行的,蜜蜂是最會分工的昆蟲,蜂群中的工作分配是非常細緻的,有了部分巢脾以後,採集蜂開始採集花蜜釀蜜,其他蜜蜂該造脾的造脾,該清理巢房的清理巢房。

工蜂腺體的發育

不管是動物還是人,都有各種各樣的腺體,比如我們人從小孩到少年,各種腺體也在不斷發育,身體發育不斷走向成熟。蜜蜂也是一樣,蜜蜂從巢房中出來,其實只是告別了「嬰兒」期,出房以後並不是馬上就成年,還屬於「孩童」 ,所以身體還會不斷發育。

我們就從上面提到的實驗中提到的蜜蜂分家時分走的蜜蜂主要群體來看這些蜜蜂的腺體發育,根據上面的介紹我們可以發現,蜜蜂分家的主要成分是4日齡到15日齡,其實這個日齡段內,蜜蜂的兩個對蜜蜂生存非常重要的腺體得到了發育,分別是王漿腺和蠟腺。

①王漿腺:工蜂的王漿腺的發育,是從4日齡開始的,6日齡的時候工蜂的王漿腺完全發育、直到13日齡的時候其王漿腺才退化。蜜蜂分家的時候,4日齡的蜜蜂佔據100%、8日齡的佔據85%、12日齡的佔據71%。這個數據說明了一個問題,蜜蜂在分家的時候,分走的蜜蜂能夠給新分蜂群提供充足的蜂王漿。

②蠟腺:工蜂蠟腺的發育是在王漿腺萎縮之後,如果是正常的發育,我們熟悉的工蜂腺體發育順序是王漿腺、蠟腺、毒腺,而王漿腺在13日齡的時候退化了,但是這個時候工蜂的蠟腺開始發育,一般工蜂的蠟腺在13日齡左右開始發育,到17日齡的時候退化,也標誌著一隻工蜂從一隻內勤蜂變為了一隻外勤蜂。根據上面的介紹,蜜蜂分家的時候,15日齡的工蜂佔據44%,這個數據說明了一個問題,在蜜蜂分家的時候,分走的蜜蜂能夠給蜂群提供大量的蜂蠟,且蜂群中有後續蜂蠟產生。

蜂王的高明之處

上面蜂部落小編說了,蜜蜂分家的時候,蜂王帶走了一群幼蜂,看起來是一個不明智的選擇,但是從蜜蜂的習性來說,這又是蜂王的一個高明之處。通過蜜蜂的腺體發育我們可以看出,蜂王分家的時候帶走大量幼蜂,相對於帶走一群成年工蜂要好很多倍。

其實我們不妨反過來看一個問題就會發現,如果蜂王帶走的是一群老蜂,老蜂的王漿腺已經退化、蠟腺也退化了、壽命可能只有幾天時間,這對於一個新的蜂群來說,無法提供蜂蠟,無法哺育幼蟲,唯一的好處就是戰鬥力比年輕工蜂強,所以如果分走的是一群老蜂,新的蜂群存活下去的機率會大大減少,而帶走幼蜂則可以得到更好的發展,我們可以從分家以後蜂群中的變化來看。

①蜂王產卵:在蜂群開始建立以後,首先是蜂群中的清理還是不能少,所以幼齡蜂還是要繼續從事蜂群內部工作。在蜂王開始產卵以後,幼齡蜂還有另外一項工作,那就是清理巢房,因為蜂王是要在被清理過的巢房中產卵的,大量的幼齡蜂滿足了這個要求。

看起來蜜蜂分家的時候採集蜂數量不多,但是蜜蜂建造蜂巢的時候是逐步建造的,這個時候蜂群中的幼齡蜂日齡不斷增加,不斷的有內勤蜂變為外勤蜂,實際上外勤蜂數量在不斷增加,能夠根據蜂群的發展滿足各個日齡蜜蜂的需要。

②幼蟲孵化:在蜂王產卵後,蜂王卵需要3天孵化,一般野生中蜂當晚就可以建造一張巢脾,但是蜂王產卵的時間往往在入住新的住址以後的第3到第4天,卵的孵化要3天,也就是說,蜂王入住新地址以後,蜂群中5天以後就需要蜂王漿了,而蜂群中的4日齡的工蜂,這個時候已經達到9日齡,正好還可以分泌幾天蜂王漿,而不管是工蜂還是雄蜂,對蜂王漿的需求都是3天,這個時間正好是在幼齡蜂的王漿腺開始萎縮的時候,可以說是毫不浪費。

小貼士:這裡有的朋友有個疑問,那就是工蜂13天後王漿腺開始退化,但是蜂王還在不斷產卵,那麼後續的幼蟲豈不是沒有工蜂分泌王漿餵養了嗎?實際上並不是這樣的,對於工蜂來說,如果工蜂沒有大量的哺育任務,營養不豐富,工蜂的各種腺體發育可能會延遲,加上有的蜜蜂腺體能夠維持的時間較長,就算過了上面提到的腺體發育時間,蜂群中仍然有一部分工蜂還能分泌王漿,就算腺體沒有延遲發育,工蜂在蜂群中幼齡蜂不足的情況下,部分老齡工蜂也會逆生長,腺體二次發育來滿足蜂群中幼齡蜂不足的情況。

其實到了這裡一個新分的蜂群中的正常秩序已經建立,對於一個蜂群來說,有王、有幼蟲、有成年蜜蜂,這個結構就算完善了,這樣的蜂群能夠積極的應對各種惡劣條件,輕易不會飛逃。

③給了「女兒」更多的資源:我們這裡只說分走的蜜蜂,沒有管留下的蜜蜂。我們都知道,蜜蜂分家發生在王臺封蓋以後,也就是在新王沒有出房以前蜂群就發生了分家,

在蜜蜂分家以後,蜂群中的結構是有羽化的小幼齡蜂、封蓋子脾、幼蟲脾或者卵、還有成年蜜蜂。而蜜蜂分家以後,沒有蜂王產卵,蜂群中蜂蜜充足、巢房被大量的幼蟲佔據,只有羽化了的封蓋子脾會空出來,但是由於新王還要婚飛交尾,大約需要10天時間,如果蜂群中留下大量的幼齡蜂,只會消耗蜂群中的蜂蜜,對蜂群毫無意義,但是這些沒有意義的蜜蜂成了新蜂群中的「搬運工」(飛走時帶走了蜂蜜)和前期老王產下的幼蟲的「奶娘」。

可見蜜蜂分開的時候,帶走幼齡蜂的選擇確實是一個非常明智的選擇,其實從蜜蜂的生物學特點來說,這個選擇實際上是工蜂做出的選擇,只是我們很多朋友習慣於把蜂群的活動都說成是蜂王帶領下完成的,如果按照這個思維,老蜂王的這個選擇的確高明,但是如果我們按照蜜蜂的生物學特點來看,其實分蜂過程蜂王有種被脅迫的感覺,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高明的其實是工蜂。

以上就是蜂部落小編給大家分享的關於蜜蜂分家時,為什麼老王帶走的是一群幼齡蜂的全部內容,歡迎下方留言評論,喜歡的朋友點個關注,我們明天見。

相關焦點

  • 蜜蜂分家前滅掉老王能阻止分蜂嗎?養蜂人講了實話,附正確方法
    至於說到了分蜂期的時候,如何處理才能避免蜜蜂分蜂,我們可以從整個蜜蜂分家的全部過程來看,然後採取相應的措施,不但能夠解決蜜蜂分家問題,還能更好的利用蜜蜂,不損失蜂王,想要全面的來處理這個問題,就應該從下面幾個方面入手。 1.蜜蜂分家的原因 2.為什麼滅掉老王無法阻止蜜蜂分家?
  • 分蜂后蜜蜂多久才飛走,該怎麼處理,我來告訴你
    分蜂,是蜜蜂的一種基本習性,特別是在野外自然環境下居住的野生中蜂和人工土法養殖的中蜂,這種習性更加突出。分蜂是蜜蜂在外界蜜源和粉源都非常豐富,蜜蜂大量築巢,巢脾內粉蜜貯備充足,蜂王大量產卵,工蜂培育出大量幼蜂的時候,導致蜂巢內部空逐漸變小,變得擁擠無法繼續發展的時候,蜜蜂王國中出現了想分家的意向,工蜂在巢脾底部築造一個或者多個王臺,蜂王就會在王臺中產下受精卵,之後在經過工蜂用分泌的王漿飼餵十幾天後出房成為新蜂王。
  • 蜜蜂分家了,蜂王什麼時候才能恢復產卵呢?
    蜂群分家,養蜂人叫分蜂。自然界中的蜂群分家,稱之為:自然分蜂。人工養殖的蜜蜂分家,稱之為:人工分蜂。這兩種分蜂是完全不同的,對分家後蜂王產卵的時間也是不同的。為什麼這樣說呢?接下來閩南蜂就分別來講一講,自然分蜂和人工分蜂后,分蜂王什麼時候會恢復產卵。
  • 在養殖蜜蜂的過程中把蜂王的翅膀剪了好嗎?會對蜂群有什麼影響?
    在養殖蜜蜂的過程中把蜂王的翅膀剪了好嗎?會對蜂群有什麼影響?在蜜蜂養殖中,我們很多朋友為了避免蜂王飛走,往往會將蜂王的翅膀剪掉來預防蜂王逃跑,依據是剪掉翅膀後的蜂王,如果不發生自然分蜂,中蜂是不會離開巢房的,對於蜂群的穩定有巨大作用。但是很多朋友不知道究竟剪掉蜂王的翅膀後對蜂群有哪些影響,到底剪掉蜂王翅膀的好處有哪些,壞處又有哪些,蜂王的翅膀該不該剪掉很多朋友都搞不清除。
  • 蜜蜂分家,工蜂培育雄蜂后,王臺是如何產生的?答案來了
    關於中蜂在分蜂前期培育雄蜂,後續王臺封蓋,中期有什麼特點的問題,從字面意思來看,這個問題實際上問的是關於蜜蜂從產生分蜂熱到蜂群出現分蜂的全部過程,這裡說的中期,其實就是蜂群中王臺是如何產生的,這是在雄蜂出房以後蜂群中做的事情,也就是中期階段,我們具體來看一下就知道了。
  • 現代化的養蜂,沒有看到養蜂人剪蜂王翅膀,為什麼蜜蜂沒有逃跑?
    ①:剪掉蜂王翅膀的好處:不管是過去還是現在剪掉蜂王翅膀的做法都是為了讓蜂群不能逃走,雖然說逃群是工蜂發起,但是如果蜂王沒有跟隨,就算工蜂飛走也沒有作用,所以長期下來養蜂人發現了這個問題,於是把蜂王的翅膀剪了,這樣來阻止蜜蜂飛逃。所以說我們剪掉蜂王的翅膀,其實唯一的目的就是阻止蜂群逃跑。
  • 蜜蜂分蜂就如人類分家,感覺殘酷卻是發展的必然
    蜜蜂是在地球上一種群居型的生物,主要成員就是:蜂王、工蜂以及雄蜂,它們各司其職,都在不斷為蜂群的繁衍生息做出自己的貢獻。雖然蜜蜂是一種昆蟲,但是卻和我們人類有著一樣的生存和發展規律。其中分蜂便是人類每個家庭分家的一種折射。
  • 剛剛分離的蜜蜂,剪掉蜂王翅膀真的好嗎?看看養蜂人怎麼說
    其實主要的目的就是為了預防蜂群飛走,所以蜂王剪翅膀常見於我們新收捕的蜂群和新分的蜂群中,原因是這些蜂群還不穩定,養蜂人無法判斷這個蜂群是否會飛走,所以把蜂王的翅膀剪掉,這樣蜂王無法飛行,蜂群就無法飛走了。
  • 蜜蜂分家與哪些因素有關?
    ①長期的分家 :長期分家我們可以理解為分蜂期,比如我們貴州地區比較常見的是在清明節前後,這是由於這個時間以前蜜蜂經過了充足的繁殖,而且有春季大蜜源,一般我們貴州早春的時候油菜花多,到了清明節前後蜂群中蜜蜂多蜜足,滿足分蜂條件,所以從長遠的時間來看,這是受到區域蜜源和氣候影響的,屬於分蜂季節。
  • 蜜蜂分家後,會在蜂場附近停留多久?需要注意什麼?答案來了
    如今正是我國很多地方的大流蜜期,對於一些地方來說,已經進入到流蜜期的中後期,所以未來的這段時間,陸陸續續會出現蜜蜂分家的情況。對於蜜蜂分家來說,這是我們很多喜歡養殖蜜蜂的朋友最喜歡的,只要看到有分家的蜜蜂,收捕以後就可以進行蜜蜂養殖了。
  • 蜜蜂分家前要「開會」,為何有的分蜂群會直接進入蜂箱?答案來了
    通常指的是蜂群中工蜂怠工、蜂王產卵減少甚至停產、蜂群中出現成熟的王臺、蜂箱門口形成「鬍子蜂」。可以說這是我們過去很多朋友在提到蜜蜂開會的時候的判斷依據,這些情況結合起來,說明了蜜蜂很快就會分家。在蜜蜂分家的時候,我們常說的蜜蜂「開會」實際上指的是蜜蜂養殖業上常說的分蜂熱現象。
  • 蜜蜂自然分蜂會飛多遠?原來蜜蜂也是要分家的
    分蜂其實就是老蜂王離巢並將蜂巢留給新蜂王的過程,有些養蜂新手擔心自然分蜂后分蜂群會直接飛遠,實際上發生自然分蜂時完全有時間將分蜂群收捕回來的,下面我們就一起跟隨趣蜜蜂小編來看一看蜜蜂自然分蜂會飛多遠吧!一、蜜蜂自然分蜂會飛多遠?
  • 蜂王、工蜂、雄蜂三種類型蜜蜂的科普介紹
    很多不是養殖蜜蜂的朋友對於蜜蜂認識很簡單,就是單純的蜜蜂。其實對於這個群體一直是分工明確的也是有不同的職業蜜蜂,今天這篇文章就為大家做下蜜蜂相關的科普工作。蜜蜂是屬於膜翅目的昆蟲,身軀分為3部分:頭部、胸部和腹部。胸部上面有3對足和2對翅,頭部上面有2隻複眼和3隻單眼,還有2個觸角。
  • 蜜蜂出房幾天開始採蜜?蜜蜂的採蜜活動是如何分工的?
    感謝邀請:關於蜜蜂出房幾天可以採蜜的問題,我們要從蜜蜂的類別和日齡來進行區分,因為一個蜂群中的蜜蜂類型為三種,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三型蜂,分別是工蜂,蜂王、雄蜂,其中蜂王與雄蜂是不參與採蜜任務的,所以我們這裡所說的蜜蜂採蜜,實際上指的是工蜂採蜜,而工蜂的工作分工是按照日齡大小來進行分工的,那麼我們就來看看究竟工蜂要多大才可以採蜜。
  • 蜜蜂自然分蜂,沒有跟上的工蜂會返回原巢嗎?養蜂人告訴你答案
    關於蜜蜂分蜂了其他工蜂跟不上蜂群是不是會返回老巢的問題,蜂部落小編認為這個問題應該從具體的情況來分析,如果這個過程沒有經過人為的幹預,通常蜜蜂分家並不會出現其他蜜蜂根本上的情況,但是如果這個過程中經過了人為的幹擾,具體蜂群是返回原巢還是跟隨蜂王,需要看人工幹預的具體情況,我們具體來看一下
  • 如何確定一個地方的蜜蜂分家時間?養蜂人告訴你方法,開春可用
    既然我們通過問人的方式是無法確定一個地方到底什麼時候可以誘捕蜂的,在我們清楚的情況下是不是可以判斷一個地方蜜蜂分家的時間呢?我們所謂的誘捕蜂,無非就是利用蜜蜂分家的這段時間來誘捕嘛,如果可以用一個科學的方法來確定這個時間,那麼誘蜂的時間我們豈不是不用問別人,自己就可以知道嗎?方法還是有的,只要我們搞清楚蜜蜂分家的原理,想要確定這個時間並不難。
  • 蜜蜂在自然分蜂后,為什麼不會直接飛走,而是在附近結團?
    文/隨風飄散蜜蜂在自然分蜂后,為什麼不會直接飛走,而是在附近結團?現在有很多人都非常喜歡蜂蜜,因為蜂蜜是一個非常好的東西,很多人都喜歡吃它,有的人還愛用蜂蜜美容等等,用途是非常的廣泛,可是蜂蜜雖好,但是對於生產蜂蜜的蜜蜂我們就不怎麼了解的,有的人甚至還非常害怕蜜蜂,害怕蜜蜂會叮他,但是也有人就是靠養殖蜂蜜來發家致富的。
  • 誘蜂水誘來的蜜蜂,可以與家裡的蜂群合併嗎?養蜂人講了實話
    1.誘蜂水誘捕到蜜蜂的情況 2.蜜蜂回巢的距離 3.引誘的蜜蜂合併到正常蜂群中的方法 4.為什麼沒有養蜂人這麼做?
  • 如果蜜蜂完全消失 人類只能堅持4年?
    ,人類將剩下4年的時間存活。」儘管沒有科學的數據來證明這句話的正確性,但蜜蜂消失會對造成人類毀滅的觀點卻並非絕對的荒誕,沒人知道如果蜜蜂真的消失了到底會發生什麼,近年來「拯救蜜蜂」的運動已變得非常盛行。雖然蜜蜂當前並未達到瀕危滅絕的邊緣,但是蜜蜂的數量出現迅速下降的趨勢,2007-2016年,全球蜜蜂數量下降了89%,以下內容將解釋為什麼蜜蜂如此重要,以及我們能做些什麼幫助拯救蜜蜂。
  • 蜜蜂養殖,如何剪蜜蜂的翅膀?看看老蜂農怎麼說
    但是很多朋友不知道究竟剪掉蜂王的翅膀後對蜂群有哪些影響,到底剪掉蜂王翅膀的好處有哪些,壞處又有哪些,蜂王的翅膀該不該剪掉很多朋友都不清楚。雖然說剪掉蜂王翅膀的方式運用已久,但是很多朋友不知道該怎麼剪,是全部剪掉還是剪掉一半?在什麼時候剪?其實這些方式都有,就目前蜂王剪翅的方法來說,主要有以下幾種,應該說每一種對於防止蜂王飛走都有一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