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理|道長道長,你說:道,為什麼要生萬物呢?

2021-01-08 道音網

道教的根本信仰,必然是以大道為宗旨的。在道教中常講一句話叫「道生萬物」或「萬物由道而生」,那麼,有信士曾問筆者:道為什麼要生萬物呢?

這看似是一個非常荒謬的問題。因為在我們的教育和慣常認知中早已經形成了固定的思維,認為道生萬物是自然而然且無所爭議的,甚至很多人從來沒有覺得這是一個值得思考和質疑的問題。《道德經》語「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認為道就是一的狀態,從一種分出陰陽二氣,陰陽交融而生和氣,並由此衍生出了天地萬物。既然是自然的演化,就不必要去追問為什麼。就像是我們現在常常理解自然萬物是宇宙從一個奇點大爆炸而產生的結果,那麼這個點為什麼要爆炸呢?這一反問,似乎可以為「道生萬物」的理論提出一個緣頭,認為一切都是自然的演化,從先天大道到我們現在五光十色的物質世界的過程,既是「道生」的過程,也是自然變化的結果。

在這裡,其實已經對「道為什麼要生萬物」這個命題指出了思考上的陷阱,即「道」是自然,而不是某一種具有明顯生化和繁衍功能的實體。道生萬物,其實是一種比擬,是把道衍化萬物的過程比作是「生」。生,是生成、生化的意思,具有抽象化的表達,和我們平常理解的通過父精母血而生出新的生命的具體的「生」是不一樣的。這樣一來,就涉及到兩個非常重要的概念:

一、什麼才是道;

二,道生萬物是怎麼生的?

要解決第一個問題,確實很有些難度。道祖傳世五千言,其中心要意其實只有兩個字,即「道」和「德」。在道祖的語境中認為,德是道的外在表現形式,道是德的本體,所以道教中稱其二者是本與跡的關係。而我們今天說的一個人有沒有道德,正是「道」與「德」在我們人間社會文明中的具體體現。如一個人日常的行為遵從仁義禮智信,符合時代的核心價值觀等,我們就可以稱他是一個有道的人。道,必須要通過德(具體的言語行為)來彰顯,反過來講,我們的悟道和修道,也必須從德入手。這樣的理論,正是建立在「道是什麼」的基礎上的。

《道德經》裡面說,道這個事物,恍恍惚惚,好像存在又好像不存在。而道祖在發現了這個事物後,又不知道該怎麼稱呼它,所以叫「強名曰道」。意思是說,道和我們能看得見、摸得到的所有事物都不一樣,它明明存在,卻又不可以捉摸和表達;他明明沒有實體,卻又可以在萬事萬物中都體悟到一種杳杳冥冥的存在。針對「道是什麼」的問題,道祖其實已經給出了非常明確的答案:

一,道雖然稱為「存在」,但道並不是一種實體,因此只能參悟,並不能佔有;

二,道和萬物的具象化不同,是一種抽象化的形態,因此稱其為「無」,但這個「無」並不是單獨存在的,是依賴於萬物之「有」而存在的。因為有「有」,所以才有「無」;因為有「萬物」,所以才有「道」。道在萬物之中。因此,「有」是真的有、是物質性的存在;「無」是體悟上的存在,並不具有物質性。(畢竟,物質本身就是一種「有」。)

由此就可以明白,道生萬物,其實就是「有生於無」的概念,是說一切事物都是從無中生出來的。但如果這樣講,又會接著問,世界本來虛無,怎麼會憑空誕生出有呢?

這個問題,其實和「道為什麼要生萬物」的問題一樣,存在一個預設陷阱。無中生有之「生」,同樣是生化,而不是誕生。無,與道本同,所以無也不是與有相對的沒有,而是一種狀態性的表達。實則是,天下萬物皆是從有中生有。

我們可以簡單理解的男女和合生出小孩、一顆種子生出了一株植物、一個人在陽光的照耀下可以生出一個影子,這都是從一個「有」生出了另外一個「有」。雖然是有中生有,但第一個「有」和它所生出來的「有」卻是兩個完全不同的事物。小孩和父母,植物和種子,影子和人身,它們之間具有一定的生成的關係,卻又不是完全的複製和粘貼。這種內在的、無法看見、聽見、捉摸和佔有的關係,其實就是道,也就是與「有」相對的「無」。簡單地說,道本身便是生成、變化的代表詞。因此,並不是有一個叫做「道」的實體生出了萬物,而是天地萬物本身便是一直在進行各種各樣的演化,進而生出了更多不同的形態。這個變化本身,這個演化和生成的過程,才是「道生」。

而道,既在萬物之中,又本來便是萬物。將萬物生萬物的客觀描述和哲理化思考綜合起來,則是為道。脫離了萬物而單獨談道,便會陷入空談玄的謎題中。同時,不承認道的形而上,而只是純客觀地唯物、唯有地討論,失去了客觀世界與主觀認知的結合點,這就等於否認了人作為認知世界本體的主觀能動性。如此,修道、悟道的意義也就不存在了。

我們修行最基本的意義,就是要人們能夠正確地認知到自己在這個世界中的位置,從而才能使短短的人生變得有所價值。這才是要提出「道生萬物」這個命題的意義所在。

本文作者 | 高璟

相關焦點

  • 張至順道長訪談錄
    中央電視臺有句經典廣告詞:「要想身體好,常來海南島」,這說明海南島是個美麗島、健康島,舉世聞名的國際旅遊島。這裡風景秀麗,空氣清新;碧海藍天,細沙嫩水,是世界上不多的沒有被汙染的地方。道長的願力終於感動了天地,在走出石洞的那一刻,適逢北海艦隊的十多位高級軍官路過此處,他們想要弄明白大石洞旁邊的三塊「混元石」上的圖案和銘文,而道長對於道教文化可以說無所不通。聽了道長解說了左右兩邊的「混元石」之後,艦隊長官們當即邀請道長去部隊給官兵們講講「混元之道」,並答應給道長以資助,助其償還修建寶雞廟宇的欠款。
  • 道長不煉丹反而到淘寶賣「符咒」、這樣的道長是真是假?
    說到道長你會想到什麼?呼雲喚雨、仙風道骨、太上老君、八卦陣?可能是受到電視劇的影響,總覺得這些道長十分的厲害,懲惡揚善、救濟蒼生。當然也不乏一些裝神弄鬼之輩,或是沉迷於長生不老的煉丹之中,但說不定他們都是有些真材實料的道長。
  • 張雙利被清虛道長玩壞 《花千骨》被網友詬病
    近日,潮叔張雙利飾演了正在熱播的傳奇仙俠大劇《花千骨》中清虛道長一角,演技可圈可點,但也飽受爭議。 網易娛樂6月17日報導
  • 民間故事:他執意追求美女,生命垂危之際,道長說:你見不得陽光
    女子閃身躲過,怒斥道:「看你書生打扮,為何如此無禮?與市井之徒又有什麼兩樣?」宣書生嬉皮笑臉地說:「娘子如此美麗,實在讓小生情不自禁!小生願和娘子親近親近,不知娘子可否賞臉?」 女子「呸」了一聲,急匆匆地走了。望著女子的背影,宣書生心癢難耐,身不由己地跟在後面。走了不遠,到了一座山谷,山谷裡有幾間草屋,女子進了草屋,關上柴扉。 宣書生走上前,敲起門來。
  • 全真道長梁興揚:不妨開個玩笑
    這時,網絡大V、全真教道長梁興揚在微博發言:「去年貧道在南海貼了一道符,從此美國軍艦闖中國南海島礁必有好事發生……」網友對此紛紛調侃:難道這一切都是道長「法力」所致?8月22日,梁興揚道長接受中國青年網記者採訪,向記者表示:自己只是開個玩笑,但此前的確去過南海,也畫了一個大大的符,符上寫著「遼寧號急急如律令」。
  • 還記得「元嬰期」梁興揚道長嗎?他被私信威脅,手機號也洩露了
    今天就結合其他事例,簡單地給大家說一下。先來說說事件的導火索。一言以蔽之:有網友給道長投稿,說是吉外大的招生簡章上出現了「青天白旗日」。看不過去的梁道長就在自己微博上把這事兒曝光了下。不僅給梁道長發來私信威脅,還在梁道長公布「私信威脅」後的第23分鐘,撥打了梁道長從未公布過的私人電話。說真的,如果是我遇到這種破事,絕逼沒完——誰給你的權力侵犯我的個人隱私?但道長畢竟是道長,脾氣分外的好,吉外大把事情處理完了,他也就不再糾纏。
  • 104歲道長口述自己的生平:說了很多修道的問題,真的是肺腑之言
    我問我幾個師兄,你們打坐還有沒有呼吸,他們說,人怎麼能沒呼吸呢?我又去找師傅。我說,師傅,您老人家慈悲,我有點事情想問一問。師傅說,你問啥?我說,師傅,我一打坐,要不了多長時間,怎麼心裡就清清楚楚地知道沒有呼吸了呢?師傅說,你能得很,才出家幾天,人沒有呼吸還能活?胡鬧!
  • 故事:道長褪下道服,換上喜袍,如願娶來十年前見過一面的小花魁
    宋月辭嗤笑一聲,楚君蘅只覺得肩上一輕,隨著白毛畜牲的一聲尖叫,夾雜著宋月辭慢悠悠的語調:「你這隻鳥太會聒噪,我拿去烤了。」宋月辭正打算出去,裙邊卻被一隻修長白淨的手給握住,裝死的道長這會睜開了眼,「你給我站住。」「嗯?」宋月辭低笑看他,「你辟穀我可是要吃東西的。」
  • 民間故事:他拾金不昧,老漢把閨女許配給他,道長說:窮骨不見了
    坐船過河時,船上有一個道長,長著一個大鼻子,看了看馮大郎說:「小夥子,你不用這麼拼命了,你命中注定貧窮,一生與富裕無緣,最多混口飯吃而已。」    馮大郎笑著說:「道長說笑了,你總得有證據。」道長說:「你我素昧平生,沒必要忽悠你。我所說是有依據的。」他指著馮大郎的背部說:「你的脊骨裡長著一根窮骨,這是命中帶來的,有這個窮骨壓制,你別想發財致富。
  • 《花千骨》清虛道長,竟是《愛情公寓》的他?網友:隱藏太深了!
    而且演技還很棒~ 但是其實除了趙麗穎外,劇中有很多角色的演技也很好,其中小編比較印象深刻的就是蜀山派的掌門清虛道長了清虛道長是一個很正直的小老頭,但是在最後卻被雲翳害死了...真的好可惜!但是大家應該沒有發現吧,《花千骨》清虛道長,竟是《愛情公寓》的他!
  • 殭屍片中的茅山道長今何在?
    確切的說殭屍最初指的是人死後血液凝固、身體僵硬的屍體,比如古書上的常說「殭屍遍野」、「殭屍如麻」指的就是屍體,而不是如今我們理解的蹦蹦跳。在哪個時候估計除了醫學研究者,沒人會對這個詞語感興趣。而如今這個詞演變成的東西,連醫學研究者都不感興趣了,也就是我們理解的民間傳說的妖怪,其形象大致固定,參考一切香港殭屍片。
  • 專訪道長梁興揚:西方了解中國抗疫不應止於某個人或符號
    ► 梁:在這裡,我要跟你解釋一下,他們之所以關注並不是因為我以宗教的方式來紀念抗疫英雄,我在接受他們的採訪時也說了,為犧牲者立碑、做牌位並不是道教在做,並不是中國在做。你看像是英國、美國,他們的民眾對於他們的先賢,像是牛頓、愛迪生、華盛頓啊,還有他們所崇拜著的英雄人物,也是需要立碑留念的,以此把某種精神和文化傳承給後人。
  • 陳情令之薛曉篇(道長,歡迎回家,我們去夜獵吧)
    薛洋:道長,歡迎回家。明月清風一眼望去,那是十惡不赦首發角色光環的笑容……曉星塵:多年不打掃的房子還能住人嗎?久違的潔白身影,重回於世的不只有夷陵老祖鬱結歸鬱結,曉星塵會鬱結那是因為他有潔癖,面臨亂世作惡多年,煉製陰虎符的十惡不赦也不曾思緒過該如何面對現在。曉星塵:為什麼要救我?薛洋:你想知道原因嗎?
  • 民間故事:道長夜宿寺廟擒殺美女蛇,幫助冤魂捉拿冒牌和尚
    劉西江笑著問道:「大法師,你是不是過來看看我捉到美人蛇沒有?」主持和尚大驚失色,羞愧的拉著劉西江來到了廟門前,只見廟前的臺階上,一條巨大的紅色蟒蛇,吐舌而死。劉西江笑著說:「你安排我在那屋,就是想著讓這條蛇精半夜過來陪我?可惜她道行不夠,被我毀了魂魄。你是不是很失落?」主持和尚很是愧疚,跪在地上跟劉西江謝罪。
  • 《陳情令》之義城續5:道長,鎖靈囊不用拿回來嗎
    大家好,我是喜歡陳情的白話悅讀,帶你一起細品陳情。喜歡請關注。(本文已開通全網維權功能,侵權必究!)魏無羨給宋子琛倒了一杯酒,也給自己倒了一杯酒,看了藍忘機一眼,說:「我就不客氣啦!」端起酒杯,一飲而盡。對面的人都不語,看著他喝酒,宋子琛陪了一杯。「你們自己動手啊,不用客氣。」魏無羨說。
  • 油麻菜:每年夏至,張至順道長都要像候鳥一樣回到終南山……
    油麻菜老師 每年夏至,無論身在何處,張至順道長都要像候鳥一樣回到終南山。行程還沒過半呢,登山的隊伍漸漸拉長,身強力壯的一刀背著他的專業戶外裝備,慢慢消失在我們身後的密林裡。進山前,他拍著胸脯說自己是個玩戶外的好手,多次帶領隊伍登頂秦嶺太白山。
  • 道長且阻,行則將至,2021,我們來了!
    道長且阻,行則將至,2021,我們來了!柳南區司法局向湖北省十堰市疫區捐款這一年,見證了發展,「探火」出發「嫦娥」已回家、柳南區司法行政工作也要頂呱呱。2020年,是成長的一年。
  • 1997年,「殭屍道長」林正英去世,死因細節曝光,和拍鬼片有關係
    林正英在學習了半年之後便可以登臺演出,要知道一般人沒有一年多的訓練是很難上臺。多年後,成龍回憶說:「林正英訓練十分刻苦,遇到不開心的事情他也從來不說。」沒想到年輕人站起來,衝著李小龍說:「再來!」接著李小龍又是用力一腳,這次的力度比上次大了一些,沒想到年輕人在飛出去後再次站起來說:「再來!」。幾次下來,年輕人絲毫不服輸,讓李小龍心生佩服,問到:「你叫什麼名字?「林正英」年輕人回答。
  • 在物理課上唱京劇 南大「白眉道長」成高齡「男神」
    「講課要充分結合學生的特點,文科和理科其實並不分家。」胡安說。  50年從來不點名  學生幾乎零缺席  從教近50年,胡安從不點名,但學生們幾乎零缺席。「上課的時候學生不專心,不要責怪學生,這其實是你的上課出現問題了。」對於課堂,胡安有著自己的獨特見解,「這個時候老師就應該改變教學的方式,甩一點包袱,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回來。」
  • 香港好看的恐怖電視劇盤點,殭屍道長是乃無可複製經典
    如果你對它感興趣,你可以重溫經典。1、《殭屍道長》這部電視劇是林正英的經典之作。當時,香港殭屍電影從20世紀80年代的高峰期發展到20世紀90年代的衰退時期,此時觀眾對茅山道教非常厭煩。亞視推出《殭屍道長》反擊。演播完後,深受觀眾喜愛。證明了殭屍電影仍然是經典,林正英再現了殭屍道士的經典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