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上又發現巨大湖泊,面積達西湖的上百倍,水質卻和地球上不同

2020-10-01 科普大世界

火星地表猶如地球上最為乾旱的荒漠,幾乎沒有任何液態水的痕跡,只在兩極地區有著非常寒冷而堅硬的冰蓋。但是在2018年的時候,歐美科學家通過天文儀器發現火星有些地方的地面或冰蓋之下有著液態湖泊。9月29日歐航局(ESA)宣布在火星南極的冰蓋之下發現了多個湖泊,其中一個最大的面積甚至超過了600平方公裡。

義大利羅馬特雷大學的一個研究團隊利用來自歐洲宇航局(ESA)火星快車軌道器2012~2019年的雷達數據,對火星南極地區進行了詳細搜索,主要搜索了三個新的區域,在其中又發現了一些湖泊,其中較大的有三個。

這三個湖泊都在火星南極冰蓋的下面,因為位於表面以下1公裡左右,屬於冰蓋內部的湖泊,其中最大的一個直徑超過18.6英裡(30公裡),面積或在600平方公裡以上。這樣的湖泊,即便在地球上也算是面積相當大的了,西湖的湖面面積不過才6.38平方公裡,這個火星湖泊的面積是西湖的近百倍,幾乎和山東境內的東平湖面積一樣大。

火星上發現水總是一個好消息,因為火星上實在太乾旱了,而人類又有著向火星移民的夢想,因此水對將來在火星上生活的人來說將十分寶貴,但是如果你知道發現的這個湖泊中的是什麼樣的水,估計又會失望了,因為目前已知的火星上的水都是高濃度的鹽滷水,和我們地球上常見水域的水質是很不相同的,更不能直接飲用的,火星兩極的溫度非常低,如果是淡水會結成冰的,在零下100多攝氏度的情況下,仍然能保持液態,說明這裡的水的含鹽度非常高。

不過即便是滷水,將來也可以通過加溫獲取水蒸氣的方法,從中提取水,所以有水總是好的。那麼在火星如此高原度的滷水中是否會有生命體呢?科學家認為存在生命體的可能性很小,但可能性也不能完全排除,因為一些厭氧菌等是有可能生活在其中的。

但是也有一種說法認為這裡的湖泊或許是由於火星南極的火山活動出現的,如果是火山活動的原因,這裡的水就是火山活動的溫度融化了上面的冰層才出現的,那麼這些湖泊的水就是淡水,然而如今火星又是一個基本沒有什麼火山活動的星球,所以這個說法多不被認可。

參考資料:
《環球網》9月30日文章《科學家發現火星上有多個地下湖泊的證據》

相關焦點

  • 火星上又發現大湖泊,面積達西湖的100倍,水質卻和地球上不同
    火星地表猶如地球上最為乾旱的荒漠,幾乎沒有任何液態水的痕跡,只在兩極地區有著非常寒冷而堅硬的冰蓋。但是在2018年的時候,歐美科學家通過天文儀器發現火星有些地方的地面或冰蓋之下有著液態湖泊。9月29日歐航局(ESA)宣布在火星南極的冰蓋之下發現了多個湖泊,其中一個最大的面積甚至超過了600平方公裡。
  • 隱秘的湖泊:發現火星上的水
    兩年前,行星科學報告在火星南極冰面下方發現了一個巨大的鹹水湖,引起了外界的興奮和一些質疑。現在,研究人員說他們不僅證實了那個湖的存在——還發現了另外三個。以上發現發表在9月28日的《自然-天文學》[上,雷達數據來自歐洲航天局(ESA)的「火星快車號」太空飛行器。
  • 隱秘的湖泊 | 發現火星上的水
    兩年前,行星科學報告在火星南極冰面下方發現了一個巨大的鹹水湖,引起了外界的興奮和一些質疑。現在,研究人員說他們不僅證實了那個湖的存在——還發現了另外三個。以上發現發表在9月28日的《自然-天文學》[1]上,雷達數據來自歐洲航天局(ESA)的「火星快車號」太空飛行器。
  • 科學家發現火星上有地下湖泊的證據
    科學家認為,他們發現了更多證據,證實了早在2018年首次發現的火星表面下存在著大量液態水。事實上,他們相信,在該主湖周圍發現了另外三個地下鹽水湖-一個巨大的發現,因為這些湖泊是生命的潛在棲息地。正如《自然》雜誌在其關於科學家論文的文章中指出的那樣,第一個發現遭到了很多懷疑,因為它僅基於2012年至2015年的29項觀察。
  • 火星上的水:發現了三個埋在地下的湖泊
    該團隊在火星快車上使用了一種稱為「火星地下和電離層探測先進雷達」(MARSIS)的雷達儀器來探測地球的南極地區。MARSIS發出無線電波,使地球​表面和地下的物質層反彈。信號被反射回來的方式表明存在於特定位置的材料的種類-例如,巖石,冰或水。一種類似的方法用於識別地球上的地下冰川湖。研究小組發現了一些高反射率區域,他們說這表明液態水被困在超過一公裡的火星冰中。
  • 最新發現:在火星上發現的液態水掩埋的湖泊
    當然,這意味著您將擁有一個棲息地或類似棲息地的東西……在整個地球歷史上一直存在,」「由於火星正在遭受氣候災難,並從相對溫暖的行星-儘管尚不清楚其溫暖程度-變成了冰凍的廢物,所以那裡有一個可以適應和生存的地方。」
  • 好奇號最新發現!火星上有湖泊
    NASA加州噴氣推進實驗室,火星科學項目組科學家瓦薩•瓦達(Ashwin Vasavada)介紹道:「好奇號的觀測表明,在大約38億年前至33億年前,一些河流和湖泊曾長期存在某些地區,它們攜帶沉積物,逐漸堆積形成了夏普山底部的巖層。」她也是10月9日星期五發表在《科學》期刊上的文章的合著者。
  • 火星又有新發現,地下湖泊多達3個,是德國面積的五分之一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當人類科技不斷地發展,我們成功地登上了太空,並且至今我們仍然在不斷地探尋著宇宙,這不僅是因為我們對於宇宙的奧秘的好奇,同時也是為我們將來,找一個合適的星球做準備,萬一地球環境出現巨大的變化
  • 穿越柴達木盆地,去看地球上最像火星的地方!
    到距今900萬~150萬年的上新世時,盆地的中、東部沉降加劇,原來的湖泊中心東移,氣候日漸乾燥,湖泊面積縮小,原來的大湖被分割為幾個湖群,生物種群減少,湖水礦化度不斷提高。215國道在察爾汗鹽湖上一段路面就是在鹽蓋上修建的,這段32千米長的公路被人形象地稱為「萬丈鹽橋」。 據2018年的現已發現鹽湖礦床70多處,面積達3萬多平方千米,鹽湖資源累計探明儲量約4000億噸。這些鹽湖,儼然是高原上無聲的寶藏。
  • 杭州:西湖浮顫藻 竟是因為水質太清澈
    最近幾天,杭州的氣溫逐漸回暖,西湖又迎來了一批批踏春的遊客,但在小南湖、浴鵠灣、烏龜潭等西湖西部水域遊玩的遊客卻發現,湖面上漂浮著一團團黃綠色的「青苔」一般的雜物。遊客訝然:「西湖作為杭州的『形象代言人』,怎麼水面變得不乾淨了,是水質不好?還是有不文明的遊客扔的垃圾?」
  • 火星上或已誕生低等生命,多個地下湖泊被發現,太壯觀了
    雖然火星和地球一樣,都在宜居帶之中,但事實上,火星上面的氣候環境卻是非常惡劣的,火星看起來一片死寂,而且大氣層稀薄,同時也沒有什麼地質運動。要知道,一顆星球如果沒有地質運動,那就跟死掉了一樣,不過,多年來通過探測火星,科學家們卻發現,在火星遠古時期,火星上也曾經有過和地球類似的時期。
  • 西湖水質是「劣五類」?評判標準遭質疑
    最近,新華社有一條關於西湖的新聞震驚了整個杭州。這條新聞稱:《中國發布2002年環境狀況公報》稱,「2002年度城市內湖水質較差,除北京昆明湖水質達到三類水質外,杭州西湖、武漢東湖和濟南大明湖水質均為劣五類。」  「水質一般分為五類,一類為最好,五類為最差,而達不到五類的統稱為劣五類。」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綜合處主任朱建平告訴記者。
  • 最為地球上最古老的湖泊,有太空人發現,湖面上出現了巨大的圓圈
    貝加爾湖位於西伯利亞南部,是地球上最古老也是最大的湖泊,這裡的湖水深不可測儘管湖面看上去非常平靜,但在當地流傳著許多關於它的神秘傳說據說,有一顆巨大的流星撞擊該地,而產生了貝加爾湖據估計,貝加爾湖佔據了地球上未凍結淡水的20%,這裡的水夠人類飲用半個世紀這片湖泊非常古老,已經大約存在了
  • 德國最美的湖泊有哪些?(上)
    今天小鷹就整理了德國人心目中最美麗的湖泊名單給到大家,如果在看這篇文章的你有機會前往這個中歐國度的話,千萬記得探訪一下這些湖泊,領略美麗的自然風光哦~施盧奇湖(Schluchsee)施盧奇湖位於德國西南部黑森林地區,靠近瑞士和法國邊界,是一個天然湖泊,自30年代在施瓦薩河上修建水壩以來,湖水面積大大增加。
  • 火星上發現了什麼?讓全球200多位科學家興奮:地球未來的出路
    火星上發現了什麼?讓全球200多位科學家興奮:地球未來的出路在人類探索其他星球的歷史當中,貌似人類唯獨對火星情有獨鍾,甚至在以前網上還流行過火星文,又或者對某些奇葩人士,有火星人這樣的說法,甚至在前幾年大熱的綜藝節目,火星情報局,更是以火星文化來作為自己的標榜,那麼有些人不禁想問,火星到底有著怎樣的魅力,讓如此多的人類趨之若鶩呢?
  • 科學家在火星上再次發現小湖泊,火星上面確實了有生命的存在
    科學家在火星上再次發現小湖泊,火星上面確實了有生命的存在火星曾經也有大量的水資源?
  • 火星發現地下湖泊?數量或超3個,地球生命真的起源於火星?
    我們都知道,火星是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之一,體積大約是月球的一半左右,其實火星的體積很小,並且質量也很小,僅佔據地球的14%,並且也跟地球一樣都處於宜居帶上。數量或超3個,地球生命真的起源於火星?鑑於我們對人類已知生物的了解,地球上生命根本離不開水,因此水被視為一個星球上是否能夠存在生命的重要條件。每當科學家勘測到一個新的星體存在的時候,我們都會首先勘測這個星球上是否存在水資源。不過我們現存的技術並不先進,就算是太陽系之內的星體,我們也無法全部了解內部真實情況,只能依靠探測器傳回信息最後我們進行分析。
  • 火星上發現液態水,面積是德國的20%,數量還不止一個
    在多次探索中,人類發現只有太陽系中的幾個宜居星球,才能適應人類的生存。 大約從1960年開始,美國和俄羅斯先後發射宇宙飛船、探測器等先進工具,對金星、火星、木星等星球進行了深入的研究,並得到了不小的收穫。 人類發現,金星和木星上面的氣候過於惡劣,根本不適合生物的繁衍,也更不適合人類的移居。
  • 火星和地球上的稀有金屬蘊含著巨大影響
    【博科園-科學科普(關注「博科園」看更多)】一項新的研究表明,40億年前對火星的巨大影響可以解釋火星上「鐵愛」元素的異常數量。行星形成時,微小的塵埃顆粒聚集在一起,並與其他顆粒聚集在一起,導致更大的星體被稱為「星子」。
  • 科學家在火星上發現水資源,難道火星真的存在生命?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探測器被發往火星和月球,如果未來人們在這兩個星球上有重要的發現,那麼就意味著人類的歷史將被延長。為什麼是火星和月球?先說月球,作為地球唯一的衛星,其存在生命或者說適宜人類生存的可能性其實並不小。同時在2019年5月16日,中科院國家天文臺利用嫦娥四號探測的數據,證明了月球背面其實是存在著以橄欖石和低鈣輝石為主的深部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