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是杭州的一張名片。沒有西湖的杭州使人無法想像。對這個天堂美景之地,水質問題一直纏繞著她。
■外灘記者 陳賢鋒/發自杭州
出梅後的杭州天氣出奇的熱。除了偶爾會有幾個人在西湖邊走動外,大多數人會選擇 在亭子裡賞湖或者躲在西湖邊的咖啡館茶館裡。
這麼熱的天來逛西湖的人,大多是衝著西湖來的外地遊客,杭州本地人大都在家裡休息,到涼快的時候再出來賞湖。
最近,新華社有一條關於西湖的新聞震驚了整個杭州。這條新聞稱:《中國發布2002年環境狀況公報》稱,「2002年度城市內湖水質較差,除北京昆明湖水質達到三類水質外,杭州西湖、武漢東湖和濟南大明湖水質均為劣五類。」
「水質一般分為五類,一類為最好,五類為最差,而達不到五類的統稱為劣五類。」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綜合處主任朱建平告訴記者。中國環境監測總站是全國各地江河湖泊水質的權威監測部門,他們掌控著全國各地江河湖泊的水質數據。
根據朱建平的介紹,一般居民飲用水對水質要求比較高,需要達到三類以上,一般風景區的水能達到五類水質就可以了。西湖水質沒有變壞?
西湖水質變化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杭州的旅遊形象,杭州方面不認可「劣五類」之說
西湖是杭州的一張臉,杭州市政府對這張「臉」非常看重,杭州市園文局西湖水域管理處辦公室主任王力接受記者採訪時說,「這幾年西湖的水質一直在改善,雖然改善的幅度不明顯,但水質肯定沒有發生惡化。」
資料顯示,在去年發布的《2001年中國環境狀況公報》中,城市內湖的監測結果是,北京昆明湖為三類水質,杭州西湖為四類水質。
然而時隔一年之後,據新華社發布的上述公報,西湖水質卻降為劣五類。
「其實西湖的水質還是不錯的。」朱建平非常了解杭州西湖,也一直在關注西湖這幾年的整治工作。他認為現在西湖水質是穩定的,並沒有發生本質的變化。
西湖水質的變化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杭州的旅遊形象,杭州方面對這次公布的結果表示了異議。
記者多次聯繫採訪杭州市環保局,均未得到允許。
評價標準發生了變化?
以前對湖泊水質的考評都是綜合各項指標後得出結論的,現在只考慮其中一項指標似乎不太科學,「而且把湖泊和水庫的水質放在同一個水平檔次來考核
「這次西湖水質降為劣五類跟這次水質評判的標準有關係。」朱建平告訴記者。
據朱建平介紹,以前評判水質有兩個標準,一個是1988年制訂的標準,另一個是1999年國家環保總局制訂的標準。
從去年6月起,國家重新修訂頒布的《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對國內湖泊、水庫的「總氮」指標提高了限值要求,希望以此來控制湖泊的富營養化問題。「總氮」指水中的含氮量,具體包括無機氮和有機氮,西湖中以無機氮為主。測量「總氮」指標主要是為了監測西湖水體的富營養化程度。
新《標準》還採用「極值法」來判定等級。所謂「極值法」是指以其中最差的指標來評價水質等級,也就是說水質指標當中只要有一項達不到五類,那麼整體水質就要被判為劣五類。
西湖水體監測中最差的是「總氮」指標,這個指標達不到五類水質的標準,這樣對西湖的水質最好的評定只能是劣五類。
在去年全年的監測中,西湖個別監測點的「總氮」指標始終居高難下,比如去年9月份,裡西湖北監測點「總氮」指標達到每升3.3毫克,超過了國家每升2.0毫克的五類水質標準。
國內很多城市的內湖,也都因為「總氮」指數達不到新標準,結果不得不接受降到劣五類的命運。
朱建平告訴記者:「浙江的千島湖三類,太湖、雲南的滇池都被判了劣五類。」
負責西湖水質監測的技術人員對「一票否決」式的考評結論不甚認同,認為以前對湖泊水質的考評都是綜合各項指標後得出結論的,現在只考慮其中一項指標似乎不太科學,「而且把湖泊和水庫的水質放在同一個水平檔次來考核,你想想,湖泊的水質怎麼能達到水庫水質的標準?」
對杭州方面的反應,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綜合處主任朱建平覺得並不意外。「公報出來後,杭州西湖、雲南洱海反應較強烈,都奇怪怎麼自己成了劣五類了。」
龍井茶也是汙染源?
龍井茶區的化肥農藥汙染
在周星馳與馮小剛聯袂上演的「店小二與大俠」電視廣告中,有一句臺詞叫「天堂水龍井茶」。而歷代的文人墨客也經常把龍井茶和西湖水聯繫起來。
似乎西湖水和龍井茶天生就是絕配。
但誰都沒有想到,這次西湖水質被判定為劣五類,竟還有龍井茶的一份「功勞」。
「西湖水質最大的問題還是在於水富營養化問題。」杭州市園文局西湖水域管理處辦公室主任王力告訴記者。水質富營養化是一個世界級的治理難題,主要體現為水體當中的氮、磷等指標偏高,它會導致水體出現透明度降低、藻類異常繁殖等變化,影響水體的生態環境,並最終影響湖泊的繼續生存。
王力介紹,影響西湖水質的原因多種多樣,有西湖底淤泥自身釋放出來的一些有機物質、流入西湖的四條溪流的汙染、西湖周邊農居點的生活汙染、遊客遊玩時候的汙染。
「現在西湖邊的一些汙染點已經很少了,農居點的生活汙水都納入了市政汙水管網;遊客的素質越來越高,也已經不是汙染的關鍵因素了。」王力分析,「現在影響西湖水質的主要是一些面源的汙染,包括湖底釋放的有機物質,還有溪流的農業面源汙染。」
王力所說的農業面源汙染,指的是農業用的化肥農藥汙染。
「農業面源汙染主要來自龍井茶區的化肥農藥汙染。」王力告訴記者。
「西湖邊低一點的山上種的大多是茶樹。」世界自然基金會組織的杭州志願者計永華告訴記者。計永華在一家公司裡做銷售工作,工作不是很忙,業餘時間參加一些環境保護的工作,和他一起有十多位志願者經常相約雙休日去爬山,環西湖大大小小的山頭,計永華都很熟悉。
在計永華的陪同下,記者找到一家種植龍井茶的農戶,農戶告訴記者:「龍井茶一般一年施兩次肥,冬天施菜籽餅,春天採了茶後施化肥。」據介紹,春天新茶採了以後,為了馬上能長出新的茶葉來,農戶都用化肥來催生茶葉。計永華告訴記者,用了化肥效果非常明顯,沒過多少時間就能長出新的茶葉來。在茶區,為了防止蟲害,龍井茶還需要噴灑一些農藥。
「用了化肥和農藥,等下雨天,雨水一衝,化肥農藥都衝到溪流裡,然後通過溪流流入西湖。」計永華說到環境汙染時顯得有些激動。
在杭州市發布的《2002年杭州市環境狀況公報》上,對流入西湖的四條溪流是這樣描述的:「4條入湖溪流水質均為超五類,水質指標升降互現。總氮、糞大腸菌群等指標超標嚴重。西湖湖區水質總體保持穩定,高錳酸鹽指數、總磷等多項指標達到四類水質標準,但湖區總氮、葉綠素a超標較重,仍處於富營養狀態。」
「化肥中含有大量的磷和氮,農藥中含有大量的磷,西湖水中氮和磷的含量很高,這次被判為劣五類就有這方面的原因。」朱建平說。
「西湖是政府保護的,但龍井茶也是政府保護的,這個我們也沒有辦法。」王力無奈地說。
政府全力治湖
正在進行的西湖西進工程,短期內很難使西湖水質有一個質的變化,西湖的治理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由於西湖幾乎是一個全封閉的湖泊,外界沒有大的河流相通,而且,它已經有近兩千年的高齡,已經進入自然意義上的衰退期,也就是所謂的老年期。之後都會出現水體自淨能力差,富營養化程度越來越高的問題,治理起來非常困難。
在上個世紀70年代,西湖水質一度發黑,而且水面上還泛著水華(富營養化的典型表現),這些都是湖水遭受嚴重汙染的表現。當時環湖有不少住家,老百姓在西湖里洗拖把、往西湖里倒大小便,生活汙水不斷侵襲著西湖;沿西湖有不少的飯店向西湖排汙;還有周圍的農田茶園所施用的化肥、農藥及畜禽養殖業的汙染物通過地表流向西湖。
「杭州市一直很重視西湖的治理,1983年錢塘江引水工程開始立項,1986年9月建成,並開始引入錢塘江水。錢塘江的水通過集成泵引入西湖,一定程度上為西湖水體循環提供了可能,適當改善了西湖的水質。」王力告訴記者。由於錢塘江的水受潮汐影響比較大,潮汐來的時候錢塘江水就變渾濁,使得引水工程效率大大降低。於是,杭州市政府又開始建造沉澱池,建成後兩個沉澱池容量分別為30萬立方米和10萬立方米,年總引水量可達1.2億立方米,相當於把西湖水換了12次。
除了引進錢塘江水外,1999年12月27日,開展了西湖全面疏浚工程,疏浚的工程量達到200多萬立方米。
另外,杭州有關部門還進行了西湖截汙治理工程,限期搬遷西湖風景區內有汙染的工廠,埋設沿湖汙水管道,減少汙水排入西湖;進行西湖上遊綠化,保護水土,減少泥沙帶入西湖;西湖遊船改造,減少柴油汙染;投資60多萬元,定人定時打撈湖面汙物等,這些措施對西湖水質的改變起了很大的作用。
一位園文局退休的老領導告訴記者,杭州市園文局在西湖治理上花了大量的精力,「我們的幾任局長在西湖問題上可從來都沒有馬虎過。」
但是,由於治理湖泊富營養化是一個世界級的難題,杭州西湖水質要把總氮指標降下來,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何況流入西湖的幾條溪流自身都達不到五類水質的要求。
被杭州方面稱為能真正從根本上治理西湖水質的「西湖西進」工程目前尚在進行當中,但有關專家認為西湖西進僅增加1000畝水面,很難使西湖水質有一個質的變化,治理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