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考斷面已消除劣五類水質

2020-12-06 三湘都市報

    本報9月2日訊  9月2日,省生態環境廳召開會議,專題調度長江保護修復攻堅戰八大專項行動、尾礦庫和化工汙染防治等重點工作進展情況,作新一輪攻堅動員部署。

    記者獲悉,長江保護修復攻堅戰八大專項行動、尾礦庫和化工汙染防治15項具體工作中,目前打擊固體廢物環境違法行為專項行動工作基本完成,工業園區環境整治、飲用水水源整治、尾礦庫整治、黑臭水體整治、入河排汙口整治等5項工作進展相對滯後,其他9項達到序時進度。

    全省持續推進重點斷面專項整治行動,國考斷面已消除劣五類水質。今年1-7月,除大通湖外,其他7個重點斷面水質均達到Ⅲ類。

    截至7月底,生態環境部下發我省的長江經濟帶自然保護地重點問題臺帳中未完成整治的99個問題,其中已有58個問題完成整治,完成率59%;剩餘41個問題正在推進整改。

    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書記、廳長鄧立佳表示,下一步,要進一步突出重點、明確責任、強化措施、加強聯動、強化幫扶指導和驗收銷號。對問題嚴重,涉嫌虛假整改、應付整改的,進行典型案例曝光,並約談相關責任人。  

    ■記者 和婷婷 通訊員 陳穎昭

相關焦點

  • 2020年第一季度東莞4個國考斷面消除劣五類水質
    報告顯示,去年全市7個國省考斷面整體水質有所好轉,全市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例78.1%。今年1-3月,4個國考斷面消除劣五類水質。2個國考斷面去年年底消除劣五類報告顯示,2019年,全市7個國省考斷面整體水質有所好轉,但劣五類斷面控制比例未達省目標要求。
  • 長春市9個國考斷面歷史首次全部達到考核要求 劣五類水體比例同比...
    記者從長春市水汙染防治領導小組辦公室獲悉,近日,生態環境部公布全國地表水質量狀況,結果顯示:2020年1~7月,長春市此前唯一的國家考核劣五類水質斷面——飲馬河劉珍屯斷面,氨氮指標濃度均值為1.98毫克/升,達到國考五類水質標準,歷史首次消除劣五類。至此,長春市9個國考斷面水質全部達到考核要求。
  • 6月全省水環境質量狀況較好 無劣五類水質斷面
    本報訊 記者趙靜報導 記者8月10日從省生態環境廳了解到,今年6月,我省水環境質量狀況較好,全省無劣五類水質斷面;62個在用城市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水源地中,61個符合或優於三類水質標準。
  • 全省62個國考斷面全部消除劣V類
    原標題:全省62個國考斷面全部消除劣V類   大慶市市民李東順,2020年夏天常常會帶著相機來到黎明湖拍下美麗的景色,一灣清池,鳥飛魚躍。
  • 湖北103個國考斷面水質優良比例達90.4%
    湖北日報訊(記者祝華)1月6日,在全省河湖長制工作現場會上,省生態環境廳通報,去年1月至11月,我省103個國家地表水考核斷面水質達到優良,佔總數的90.4%,同比上升2.6個百分點。省生態環境廳介紹,2020年水汙染防治攻堅戰工作方案中,將47個斷面(水體)列為年度攻堅重點,將責任細化到1252個鄉鎮。各地積極開展碧水保衛戰「攻堅行動」,加快推進水質提升攻堅,重點流域整治成效明顯。荊門累計投入10億元,完成十大整治工程,鋪改汙水管網58公裡,封堵排汙口8個,疏通清淤129公裡。
  • 提升水環境 南京建成區將消除劣五類水
    根據南京水環境提升三年行動計劃,今年,我市要在建成區啟動消除劣五類水行動,未來要在全市域消除劣五類水。南京去年已經完成建成區黑臭河道整治,消除劣五類水和消除黑臭水體是什麼關係?對提升城市水環境的意義何在?
  • 上海:2020年已基本消除劣五類水體
    十三五期間上海市委書記、市長共同擔任總河長,在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下,實現了2017年基本消除黑臭河道,2018年全面消除黑臭,2020年基本消除劣五類水體目標。市民普遍感受到河道更乾淨更美麗了。在這背後實際上是我們深化了長三角水汙染聯防聯控的機制,全面落實河湖整治,全面推進生態修復工作。
  • 小清河的2019:徹底告別「劣五類」 水質改善實現「三級跳」
    濟南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小清河生態治理工作,經過近年來綜合施策和全面治理,今年1月24日以來,小清河辛豐莊斷面水質穩定達到地表水V類標準,省生態環境廳於今年4月26日解除了長達4年之久的小清河辛豐莊斷面水質超標問題掛牌督辦。 這一年,為加強河道管護,濟南建立了河道保潔長效機制,由專業保潔隊伍對河道進行日常保潔。
  • 更大力度消滅五類水劣五類水
    紹興市領導專題督查不達標水質斷面治理工作 更大力度消滅五類水劣五類水 2014年07月14日 17:18:33   昨天上午,紹興市委書記錢建民再次督查不達標水質斷面治理和鑑湖水環境綜合整治工作。
  • ...奮進新昆明」系列|劣V類水體全面消除 滇池連續三年水質達IV類
    市滇管局:滇池連續三年水質達IV類 滇池保護治理是全市生態文明建設的首要任務和最大的民生工程。2016年,滇池水質由持續了20多年的劣V類改善為全湖V類,2017年滇池全湖水質繼續保持Ⅴ類,2018年上升為Ⅳ類,2019年、2020年滇池全湖水質保持Ⅳ類。
  • 【犀牛說】荒誕不經的劣五類水質分級標準?
    【犀牛說】荒誕不經的劣五類水質分級標準?因為劣五類水質水是喪失任何使用功能和環境功能的水體,這類水通常又叫黑臭水,對這類水質的水再分級制定質量標準已經沒有任何意義,不論它被汙染的程度如何,是輕還是重,都改變不了它已經是劣五類水質的性質。
  • 今年1至10月份 我省38個地表水國考斷面水質優良比例達100%
    2020年1至10月,全省38個地表水國家考核斷面水質優良比例達到100%,高於國家平均水質優良比例約17個百分點,劣V類水體斷面比例為0%;城市建成區18條黑臭水體消除比例為100%;17個重點監管地級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水質優良比例94.1%,如果扣除地質背景值的影響,比例達到100%;35個地下水國考點位極差控制比例為5.7%。
  • 前9月地表水環境質量狀況:劣Ⅴ類斷面比例為5.3%
    據生態環境部微信公號消息,9月全國地表水環境質量狀況公布,前9月,1940個國家地表水評價斷面中,水質優良(Ⅰ~Ⅲ類)斷面比例為72.4% ,劣Ⅴ類斷面比例為5.3%。長江、黃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遼河、西北諸河、西南諸河和浙閩片等十大流域Ⅰ~Ⅲ類水質斷面佔75.7%,劣Ⅴ類佔5.3%。
  • 西湖水質是「劣五類」?評判標準遭質疑
    這條新聞稱:《中國發布2002年環境狀況公報》稱,「2002年度城市內湖水質較差,除北京昆明湖水質達到三類水質外,杭州西湖、武漢東湖和濟南大明湖水質均為劣五類。」  「水質一般分為五類,一類為最好,五類為最差,而達不到五類的統稱為劣五類。」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綜合處主任朱建平告訴記者。中國環境監測總站是全國各地江河湖泊水質的權威監測部門,他們掌控著全國各地江河湖泊的水質數據。
  • 水質改善魚類增多江風清新 記憶裡的松花江又回來了
    米長珍說,她們遊泳雖然避開汙水帶,但是水質也不行,有一股味兒,難聞,尤其是靠近江南的水,她們都去江北一帶遊泳。「這幾年在哪遊泳都行了,水質都很清澈,隨便暢遊。」今年,她們幾個遊泳愛好者已經多次橫渡松花江,還從十四道街碼頭遊到了港務局碼頭。
  • 鹹祥河水質從劣五類提升到四類
    現狀 鹹祥河水質從劣五類提升到四類在王宏標和鹹祥鎮村鎮建設辦主任鄭蘭的陪同下,代表委員從治水主題公園出發,對流經公園的鹹祥河進行了考察。王宏標告訴代表委員,治水主題公園共投資500多萬元,是在原來一個村級公園的基礎上通過景觀改造提升打造的。
  • 山西:城市汙水處理廠汙水排放要達到地表水五類標準
    原標題:山西省城市汙水處理廠汙水排放要達到地表水五類標準  三項主要汙染物較國家標準均有較大幅度下降  目前我省發布的《堅決打贏汾河流域治理攻堅戰的決定》要求:汾河流域城鎮汙水處理廠出水化學需氧量、氨氮、總磷三項主要指標達地表水Ⅴ類標準;省級及以上工業集聚區、國考劣Ⅴ類斷面控制單元範圍內工業企業主要汙染物排放達地表水Ⅴ
  • 重慶42個國考斷面水質優良比例首次達100%
    央廣網重慶1月6日消息(記者陳鵬)記者從市「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截至2020年底,長江幹流重慶段水質為優,重慶市42個國家地表水考核斷面(以下簡稱「國考斷面」)水質優良比例首次達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