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62個國考斷面全部消除劣V類

2021-01-12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全省62個國考斷面全部消除劣V類

  大慶市市民李東順,2020年夏天常常會帶著相機來到黎明湖拍下美麗的景色,一灣清池,鳥飛魚躍。作為「百湖之城」的亮點景觀之一,湖水中早已不見了垃圾。黎明湖的蛻變是我省推進河湖長制、依法治水的一個縮影。

  不只是在大慶,全面推行河湖長制以來,我省各地直面河湖突出問題,通過依法治水,實施河湖系統治理,生態效益開始顯現:全省62個國家地表水考核斷面全部消除劣V類,44個黑臭水體治理全部完成,43個縣級以上水源地保護區208個環境問題得到整治。

  強化地方立法讓治理有法可依

  2020年12月1日,鶴崗市正式施行《鶴崗市河道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這是我省全面推行河湖長制以來,出臺的首部河道管理方面地方性法規。

  依法治水,前提是科學立法,有法可依。

  鶴崗市河長辦副主任馬曉江表示,「為了鞏固河道治理和管理成效,鶴崗市做出了河道立法工作的安排部署。起草組在認真研究了40餘部河道管理相關法律法規的基礎上,通過諮詢省市專家,借鑑其他地市河道管理條例的制定經驗,結合實際制定了《條例》。」

  《條例》將鶴崗市內江河、湖泊、水庫庫區、人工水道統籌納入管理範圍,從宏觀角度保證河道管理的全覆蓋,對河道治理、保護、利用及其相關活動做了具體規定。同時增加了河道水體管理內容,從微觀的角度體現了「管好盛水的盆」「管好盆中的水」的河湖長制工作要求。

  馬曉江說,《條例》的出臺,是鶴崗市堅持「生態立市」發展戰略的重要舉措,在河道治理和保護上全面推行河湖長制的同時,為河湖資源保護利用提供強有力的法律支撐,全面打造「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水生態環境和人居環境,做到還水於民,還綠於民。

  亮劍護河行動劍指河湖違法犯罪

  巡查河湖岸線3580.57公裡,出動車輛1148臺次,執法人員2886次……2020年5月,由省水利廳、省公安廳、省檢察院共同開展的「亮劍護河」聯合執法專項行動全面啟動,大慶市相關部門對重大案件聯合掛牌督辦,結合省河湖長制「三號令」重點對未經批准擅自取水等水資源管理問題進行普查。

  此次「亮劍護河」行動,大慶市共查處涉河湖違法犯罪行為舉報案件9起,違規河湖「四亂」反彈現象7起。大慶市水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這次聯合執法,有力督導和控制大慶市河湖岸線管理的漏洞,保護了2019年河湖『清四亂』良好成績,河湖生態環境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自「亮劍護河」聯合執法專項行動開展以來,全省各地重點整治水資源管理、河湖岸線管理、河湖採砂管理、涉河湖違法犯罪、河湖生態環境公益保護等方面的問題。

  據統計,全省省、市、縣、鄉四級3787名河湖警長全部上崗到位,截至2020年10月,全省公安機關共偵辦涉河湖刑事案件289起,抓獲犯罪嫌疑人330人。

  省河湖長辦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聯合執法行動加大了河湖管理保護監管力度,落實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機制,堅決清理整治非法取水、設障、採砂、圍墾、侵佔水域岸線等行為,嚴厲打擊了涉河湖違法犯罪,同時加大了河湖生態環境公益保護力度。」

  開展省級督查營造依法治水氛圍

  「請問,您2020年巡河幾次?」「您在巡河中發現了哪些問題?」這是我省開展全省河湖長制專項督查以來的工作常態:各督查組成員在各地的河湖長公示牌前隨機撥打電話,通過每一個問題和回答,來了解河湖長履職的實際情況。

  治水不僅要在河湖的源頭治理,還要在河湖管理的源頭治理,河湖長作為河湖的管理者和保護者,對河湖治理具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2020年8月,我省派出11個督查組,分赴13個地市開展為期10天的全省河湖長制專項督查。督查將河湖長制省級掛圖作戰任務、省總河湖長3號令、「亮劍護河」聯合執法行動、水汙染防治、水利部和省級暗訪發現河湖問題、河湖長制基礎工作等6個方面作為督查重點,列出督查清單14個,涉及督查具體內容共7700餘個。

  省河湖管理保障中心主任逯波介紹,「通過督查,發現涉及河湖『清四亂』臺帳內問題未完成整改、河流劃界和岸線規劃編制工作進度緩慢、取水口登記核查進度緩慢等問題。目前,各項督查問題臺帳都已形成。」

  此次督查共發現7個方面155個問題,2020年計劃整改150個,2021年計劃整改1個、2022年計劃整改2個,還有2個列入長期整改計劃。這些問題以「一市一單」形式,由各市總河湖長籤字接收,按期完成整改任務。

(文章來源:黑龍江日報)

(責任編輯:DF381)

相關焦點

  • 國考斷面已消除劣五類水質
    全省持續推進重點斷面專項整治行動,國考斷面已消除劣五類水質。今年1-7月,除大通湖外,其他7個重點斷面水質均達到Ⅲ類。    截至7月底,生態環境部下發我省的長江經濟帶自然保護地重點問題臺帳中未完成整治的99個問題,其中已有58個問題完成整治,完成率59%;剩餘41個問題正在推進整改。
  • 2020年第一季度東莞4個國考斷面消除劣五類水質
    報告顯示,去年全市7個國省考斷面整體水質有所好轉,全市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例78.1%。今年1-3月,4個國考斷面消除劣五類水質。2個國考斷面去年年底消除劣五類報告顯示,2019年,全市7個國省考斷面整體水質有所好轉,但劣五類斷面控制比例未達省目標要求。
  • 長春市9個國考斷面歷史首次全部達到考核要求 劣五類水體比例同比...
    記者從長春市水汙染防治領導小組辦公室獲悉,近日,生態環境部公布全國地表水質量狀況,結果顯示:2020年1~7月,長春市此前唯一的國家考核劣五類水質斷面——飲馬河劉珍屯斷面,氨氮指標濃度均值為1.98毫克/升,達到國考五類水質標準,歷史首次消除劣五類。至此,長春市9個國考斷面水質全部達到考核要求。
  • 6月全省水環境質量狀況較好 無劣五類水質斷面
    本報訊 記者趙靜報導 記者8月10日從省生態環境廳了解到,今年6月,我省水環境質量狀況較好,全省無劣五類水質斷面;62個在用城市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水源地中,61個符合或優於三類水質標準。
  • 去年茂名市區空氣品質優良率排全省第一 劣V類水體比例為零
    隨著2020年全省汙染防治攻堅戰通報出爐,茂名環境質量多項重要指標排在全省前列,其中市區空氣品質優良率為98.9%,排名全省第一;PM2.5濃度2020年全省最低。  2020年,茂名市全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面完成省下達的三年汙染防治攻堅各項硬任務,協同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
  • 湖北103個國考斷面水質優良比例達90.4%
    湖北日報訊(記者祝華)1月6日,在全省河湖長制工作現場會上,省生態環境廳通報,去年1月至11月,我省103個國家地表水考核斷面水質達到優良,佔總數的90.4%,同比上升2.6個百分點。省生態環境廳介紹,2020年水汙染防治攻堅戰工作方案中,將47個斷面(水體)列為年度攻堅重點,將責任細化到1252個鄉鎮。各地積極開展碧水保衛戰「攻堅行動」,加快推進水質提升攻堅,重點流域整治成效明顯。荊門累計投入10億元,完成十大整治工程,鋪改汙水管網58公裡,封堵排汙口8個,疏通清淤129公裡。
  • ...奮進新昆明」系列|劣V類水體全面消除 滇池連續三年水質達IV類
    建立森林公園、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地質公園等類型的保護地14個面積225萬畝,主要保護物種得到有效保護。「在轎子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多次監測到林麝、白腹錦雞、赤狐等珍稀野生動物活動,觀察到的鳥類比保護區設立前多62種。國家Ⅰ級保護動物黑頸鶴種群數量從2015年的31隻增至今年的73隻。規定了5年禁獵期,全面禁食野生動物。
  • 今年前10個月,廣東空氣優良天數佔比達97.5%
    大氣環境質量創歷史最高水平,截至今年10月底,全省優良天數比例(AQI達標率)為97.5%。「今年1-10月份,臭氧作為全省首要汙染物的比例超過70%。」魯修祿表示,廣東堅持臭氧汙染問題早發現、早部署,積極探索以臭氧為核心的多汙染物協同控制,開展汙染物排放動態精準監測,強化重點汙染源精準管控,截至今年10月底,全省臭氧評價濃度為13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3.5%。
  • 環保立體聲|甘肅:今年1-10月全省38個地表水國考斷面100%優良
    2020年1-10月,全省38個地表水國家考核斷面水質優良比例達到100%,高於國家平均水質優良比例約17個百分點,劣V類水體斷面比例為0%;18條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消除比例為100%;17個重點監管地級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水質優良比例94.1%,如果扣除地質背景值的影響,比例達到100%;35個地下水國考點位極差控制比例為5.7%。
  • 全省各地空氣品質同比有改善!1-11月廣東空氣和水環境質量成績單發布
    二、水環境2020年1-11月,地級以上市在用集中式飲用水源(79個)水質達標率為100%。2020年第三季度,縣級集中式飲用水源(82個)水質達標率為100%。2020年1-11月,71個地表水國考斷面中水質優良率(Ⅰ~Ⅲ類)為83.1%,劣Ⅴ類斷面比例為0%;27個入海河流國考斷面(森高排汙口斷面因斷流未開展監測)水質劣Ⅴ類斷面比例為0%。
  • 【回眸十三五 奮進彩雲南③】雲南九大高原湖泊劣V類水體數量由...
    記者 熊強 攝  雲南網訊(記者 熊強)12月1日,記者從雲南省「回眸『十三五』奮進彩雲南」系列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十三五」時期,全省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工作取得了新的前所未有的成就,是雲南省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五個歷史性突破之一,其成就可主要概括為:完善一個體系、優化一個空間、築牢一方屏障,生態環境持續優良、綠色發展更加深入,最美麗省份建設全面開啟。
  • 天更藍水更清 全省PM2.5年均濃度比2015年下降21.8%
    數字也驗證著這份感受——2019年,全省PM2.5年均濃度為43微克/立方米(實況),比2015年下降21.8%,全省酸雨平均發生率為15.7%,降低至上世紀80年代水平;104個國考斷面優Ⅲ類斷面比例達到78.8%,較「十二五」末高17.3個百分點;無劣Ⅴ類斷面,劣Ⅴ比例較「十二五」末降低3.8個百分點。
  • 前9月地表水環境質量狀況:劣Ⅴ類斷面比例為5.3%
    據生態環境部微信公號消息,9月全國地表水環境質量狀況公布,前9月,1940個國家地表水評價斷面中,水質優良(Ⅰ~Ⅲ類)斷面比例為72.4% ,劣Ⅴ類斷面比例為5.3%。長江、黃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遼河、西北諸河、西南諸河和浙閩片等十大流域Ⅰ~Ⅲ類水質斷面佔75.7%,劣Ⅴ類佔5.3%。
  • 今年1至10月份 我省38個地表水國考斷面水質優良比例達100%
    12月1日,省生態環境廳召開2020年第7次新聞發布會,就全省水生態環境管理工作和2020年全省自然生態保護工作有關情況向媒體作了通報。2020年1至10月,全省38個地表水國家考核斷面水質優良比例達到100%,高於國家平均水質優良比例約17個百分點,劣V類水體斷面比例為0%;城市建成區18條黑臭水體消除比例為100%;17個重點監管地級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水質優良比例94.1%,如果扣除地質背景值的影響,比例達到100%;35個地下水國考點位極差控制比例為5.7%。
  • 甘肅省38個地表水國考斷面水質優良比例達100%
    在水生態管理方面,今年1至10月,全省38個地表水國家考核斷面水質優良比例達到100%,高於國家平均水質優良比例約17個百分點,劣V類水體斷面比例為0。在自然生態管理方面,堅持「汙染減排與生態增容」並重,以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為目標,強化自然生態監管,著力推進各項工作落地見效。
  • PM2.5年均值指標江蘇最優,水環境質量全省第一,南京怎麼做到的?
    五年來,南京PM2.5年均濃度從57微克/立方米下降到今年10月底的28.8微克/立方米,降幅近50%,遠超下降20%的目標,PM2.5年均值指標為全省最優;空氣優良天數比例從64.4%增加到82.3%。省考以上水體優Ⅲ比例從45.5%提升到100%,無劣Ⅴ類水體。
  • 山東51個地級及以上城市水質達到或優於Ⅲ類標準
    魯網11月24日訊(記者 範金鑫)記者從山東省生態環境廳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1-10月,全省國控地表水考核斷面水質優良(Ⅰ-Ⅲ類)水體比例為72.3%,達到並超過年度約束性指標要求(不低於61.5%),優於去年同期10.8個百分點;全面消除劣Ⅴ類水體,完成年度約束性指標要求(基本消除),與去年同期相比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