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前,行星科學報告在火星南極冰面下方發現了一個巨大的鹹水湖,引起了外界的興奮和一些質疑。現在,研究人員說他們不僅證實了那個湖的存在——還發現了另外三個。
以上發現發表在9月28日的《自然-天文學》[上,雷達數據來自歐洲航天局(ESA)的「火星快車號」太空飛行器。2018年,研究人員曾在同一區域探測到一個單一的地下湖——如果得到證實,那將是在火星上探測到的第一個液態水體,也是一個潛在的生命發源地。但是,當時的發現只是基於2012年至2015年開展的29次觀測,許多研究人員說他們需要更多的證據來支持前述論斷。最新的這項研究採用了更大規模的數據集,包含了2012年至2019年的134次觀測數據。
科學家們一直認為火星表面之下可能存在水。來源:Steve Lee / Jim Bell / Mike Wolff
「我們鑑定出了之前發現的水體,還在主要水體周圍發現了另外三個水體。」 Elena Pettinelli說,「它是一個複雜的系統。」Pettinelli是羅馬大學的一名行星科學家,也是這篇最新論文的作者之一。
研究團隊利用「火星快車號」搭載的火星次表層和電離層探測先進雷達(Mars Advanced Radar for Subsurface and Ionosphere Sounding,MARSIS),對火星的南極區域進行了探測。MARSIS發出的無線電波在火星表層和次表層的物質層之間來回反彈。信號彈回的方式可以指示某特定位置存在的物質的種類,比如是巖石、冰還是水。類似的方法被用來鑑定地球上的地表下冰川湖。研究團隊探測到部分具有高反射率的區域,他們認為那標誌著火星冰面逾1千米以下存在液態水體。
這些湖的面積約為7.5萬平方千米——約為德國國土面積的五分之一。其中最大的中央湖寬30千米,周圍環繞著三個分別僅幾千米寬的小湖。
鹹水湖
火星大氣層稀薄,導致氣壓低,因而使火星表面無法存在液態水。但是長久以來,科學家們一直認為可能有水被困在火星次表層——也許是數十億年前火星曾經存在過的海洋和湖泊的遺留。如果確實如此,它們可能是火星生命的潛在發源地。在地球上,生命可以在南極等地的冰下湖中生存。
但是鹽含量可能構成一個問題。據認為火星上的任何地下湖都必須達到一定高鹽含量,才能讓水維持液態。雖然離地表這麼遠可能存在少量來自火星內部的熱量,但是單憑這些熱量不足以讓冰融化成水。「從熱量角度看,必須是鹹水湖。」Pettinelli說。
美國蒙大拿州立大學的環境科學家John Priscu說,湖泊含鹽量達海水5倍仍可以支持生命存在,但是如果接近20倍,生命就不復存在了。
「南極洲鹹水湖中活躍的生命並不太多,」Priscu說,「僅有的生命也像被醃過一樣缺少生氣。那裡(火星)可能也是一樣。」他的課題組研究的是冰冷環境中的微生物學。
熱議
火星湖泊本身的存在也仍有爭議。在2018年的發現公布後,研究人員提出的問題包括:缺少足夠的熱源將冰融化成水。雖然最新的這項發現印證了2018年的觀測結果,而且涉及更多的數據,但是並非所有人都相信鑑定出來的區域存在液態水。
「如果鑑定出來的高反射率物質的確是液態水,我認為它更有可能代表了某種雪泥或浮冰。」美國普渡大學的行星地質學家Mike Sori說。
美國亞利桑那大學的行星科學家Jack Holt表示,雖然他認為最新研究所呈現的數據沒問題,但是他對於數據的解讀並不確定。「我不認為存在湖泊,沒有足夠的熱流可以支持那裡存在鹹水,即使是在冰蓋下面。」他是美國宇航局火星勘測軌道器(MRO)搭載的火星淺表雷達(SHARAD)的科學小組成員。
中國的一項火星任務或將提供一個檢驗上述種種論斷的機會。「天問一號」將在2021年2月進入火星軌道,除了將在火星表面部署一個巡視器,它還攜帶了一系列科學儀器,包括可用於開展類似觀測的雷達設備。「它的能力和MARSIS以及SHARAD相當。」昆士蘭科技大學的David Flannery說。
就目前而言,令人興奮的是,這些湖泊依舊可能是火星上過去水源的遺留。「火星上可能存在大量的水,」Pettinelli說,「如果有水,就會有生命。」
來源:重慶二三裡
聲明:本文已註明轉載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聯繫郵箱:news@ersanl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