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寧物流開始有大動作,5G無人倉庫亮相登場,不在需要人工操作!

2020-10-18 雨良科技

就在今天蘇寧物流在網絡上宣布,首個5G無人倉庫正式亮相,在南京登場正式投入運營,該倉庫一出,將會極大程度的降低員工的成本,以及加快貨品的分揀運作,使其錯誤率達到百分之0,再也不會出現人工分揀錯誤的問題。

 

早在2016年11月蘇寧就已經開始對無人倉庫的布局並且在也已經開始正式投產,整個建築面積共達20萬平方,在現在經歷了數位化和智能化迭代升級成功實現了全部流程自動化的機械應用,成為了整個亞洲最大以及最智能的智慧物流基地。

 

蘇寧的智慧倉庫整合了現代最黑科技的產品,如:無人叉車、AGV機器人、機械臂、自動包裝機等眾多我們只能在電影裡看到的黑科技。從商品收貨再到上架、存儲、補貨、揀貨、包裝、貼標,最後分揀整個流程全都是無人化。商品揀選效率直接大幅度提高,相比人工揀選效率直接提高了整整5倍,用戶下單到分揀完成,最快只需20分鐘。

 

這也應正了初中時老師對我常說的一句話,「現在不努力,以後搬磚都不需要你!」本以為科技不可能發展的這麼迅速,沒想到卻在今年實現了。不得不感慨科技的發展真的有些迅速!

相關焦點

  • 蘇寧成立物流研究院和S實驗室,謀局智慧物流大時代
    電商物流在物聯網、大數據的廣泛應用下,正在面臨場景、技術、模式的深刻變化,蘇寧有豐富的物流基礎設施和多樣化的應用場景,對智能物流的未來更是充滿好奇,物流研究院的使命也很明確,就是依託蘇寧的實踐,推動中國物流行業的持續智能升級。」正是在這一理念下,蘇寧物流研究院應時而生。
  • 從百度Apollo無人車到京東無人機:無人物流時代到來了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蘇寧物流推出的國內首個40噸物流無人重卡在進行啟動測試。
  • 5G如何引發零售終端裂變?蘇寧易購&尼爾森5G白皮書全面解碼
    服務上,5G將為無人配送、遠程運營等新服務的落地提速。尼爾森對5G在模式、場景、產品、體驗、服務上的應用方向及落地場景進行梳理及歸納也發現,5G的到來將對個性化的需求洞察、門店數位化、虛擬門店、無人物流等多場景上產生重大影響。歸根結底,5G已成為不容忽視的市場因素,隨著5G技術的逐漸成熟,建設及應用成本的下降,越來越多的場景將會被挖掘。
  • 快倉打造電子製造行業「關燈倉庫」,助力健龍物流×緯創資通「智慧...
    其中,工業企業不僅追求降本提質增效,還需要通過數位化、智能化轉型帶來業務模式、管理模式乃至商業模式的革新。 面對不同工業企業在升級轉型中的各種需求,智能物流機器人公司「快倉」,正著力於成為「四面牆內智能駕駛」專家,為凡是有內部物流需求的企業,提供以智慧機器人為核心的系統解決方案。
  • 快倉打造電子製造行業關燈倉庫,助力健龍物流×緯創資通智慧出貨
    其中,工業企業不僅追求降本提質增效,還需要通過數位化、智能化轉型帶來業務模式、管理模式乃至商業模式的革新。面對不同工業企業在升級轉型中的各種需求,智能物流機器人公司「快倉」,正著力於成為「四面牆內智能駕駛」專家,為凡是有內部物流需求的企業,提供以智慧機器人為核心的系統解決方案。快倉攜自主研發的第三代智能物流機器人玄武M100B,進駐健龍物流×緯創資通自動搬運智慧倉項目。
  • 黃花機場啟用無人物流車 - 三湘萬象 - 湖南在線 - 華聲在線
    黃花機場啟用無人物流車 這是無人駕駛技術在境內航空物流領域的首次應用 長沙晚報9月26日訊 (全媒體記者 吳鑫礬 通訊員 張曉丹 陳麗)記者從長沙黃花機場獲悉,今年9月,長沙黃花機場貨站區域推廣試用無人駕駛物流車運輸航空貨物,這是無人駕駛技術在我國境內航空物流領域的首次應用
  • 阿里小蠻驢PK百度Apollo 物流機器人哪家強?
    阿里巴巴在雲棲大會上發布首款物流機器人「小蠻驢」,集成了達摩院最前沿的人工智慧和自動駕駛技術,具有類人認知智能。  而在此前,京東、蘇寧、百度Apollo等企業不約而同,都把目光放在無人配送領域。在當前疫情影響下,無人配送熱度增大。為提高配送安全性,保障物資的及時送達,各企業都地選擇了無人配送、機器人配送等方式。
  • 未來機器人CEO李陸洋:柔性物流無人化的崛起 | WISE2020 新經濟之王大會
    第二種模式以手推車為載具,人工操作推車搬運貨物。在這些流程和模式下,會有兩種物流無人化升級選擇。第一種可以總結為「剛性重構」,將現有模式推翻,徹底拋棄存量貨架、叉車、託盤等,購置立體貨架,或者全面重建倉庫來適應平面的倉儲機器。這種方式能獲取更高的存儲密度,可能會得到更高的效率,但其高成本和低柔性的缺點非常明顯,它不能隨著流量的變化而變化,也很難進行重新部署以適應後續商流變化。
  • 無人叉車AGV已成為了智慧物流行業的領先者
    打開APP 無人叉車AGV已成為了智慧物流行業的領先者 程大器 發表於 2021-01-08 10:47:16 隨著智慧物流的不斷發展
  • 一文解讀「雙11」期間天貓、京東、蘇寧電商平臺競爭形勢並探究...
    一方面,電商從剛開始的利用低價搶佔線下份額向與線下渠道融合發展,回歸零售的本質,實體零售價值凸顯;另一方面,由網購發展起來的先進技術、思想,例如支付技術、智慧倉儲、無人零售等等,將給傳統零售帶來新的變革和機遇。
  • 【不二之選】宿遷不含倉儲是什麼意思倉儲物流行業分析
    寶麥是一家專門從事,第三方電商倉儲、電商倉儲代發貨、電商物流倉庫管理方案、電商倉庫外包、淘寶電商倉儲倉庫的第三方倉儲公司 全國聯繫熱線宿遷不含倉儲是什麼意思倉儲物流行業分析酒店代理,可能很多小夥伴對這詞會很陌生,這也難怪因為它存在於酒店圈,外行的小夥伴不知道也是正常的,但是有過酒店代訂經驗的小夥伴對這個就不陌生了。
  • 物流倉庫管理系統可提高出入庫效率及提高面積利用率
    物流倉庫管理系統主要亮點: 1、建立全程信息化作業標準 通過倉庫管理系統的應用,可以對倉庫的收、發、移、補、盤、庫存、倉庫人員以及內部各類管控流程均進行信息化管理,從商品入庫——庫內業務操作——出庫,從分類分區、定位定量等維度實現精細化管理。
  • AI+物流的應用與發展,在物流行業起到什麼作用?
    京東的無人分揀中心場內自動化設備覆蓋率達到100%,可實現自動供包並對包裹進行掃描,實現即時有效的分揀,智能路徑規劃、配送過程實時可視,從而大幅度提升物流效率。 菜鳥聯盟致力於在現有物流業態的基礎上,建立一個開放、共享、社會化的物流基礎設施平臺。其打造的中國最大機器人倉庫在廣東惠陽已經投入使用,這一倉庫內有上百臺智慧機器人,它們既協同合作又要獨立運行,代表著中國機器人倉庫的最高水平。菜鳥聯盟試圖在未來努力打造遍布全國的開放式、社會化物流基礎設施——「中國智能骨幹網」,在全國範圍內形成一套開放共享的社會化倉儲設施網絡。
  • 上海松江這個「不一樣」的倉庫告訴你 怎麼樣發貨快!
    原標題:松江| 這個「不一樣」的倉庫告訴你,怎麼樣發貨快!  整個企業面積近6萬平方米,但是偌大的企業內,卻很少能遇到工作人員。那麼,在這個「龐然大物」的倉庫之中,是如何快速滿足大批量的訂單需求的呢?
  • 蘇寧雙十一動作1(實時更新)
    退款申請只要審批通過,就立即退到帳戶,不需要經過商品退回之後再檢查等等繁瑣的流程。在「以舊換新」服務方面,基於此前在全國各地推行的「三倍補貼」、「一站式換新」、「95折換新」活動,蘇寧還將聯合各大品牌商家推出「升級換新」活動,至高可省1000元。蘇寧易購電器店、家樂福、蘇寧小店部分商品,雙十一期間還可支持3公裡1小時送達的同城即時配送。
  • 「蘇電一號」智慧倉庫 破解電力物資「大塊頭」自動裝卸難題
    智能物流倉儲智能電纜裝卸設備智能無人叉車卡車就位後,一臺線纜智能裝卸行吊正自動吊起車板上的線纜卸到指定位置;隔壁倉儲庫,兩臺無人智能叉車正叉起變壓器自動送到輸送線……日前,《科技周刊》記者在國網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蘇電一號」智慧倉庫見識到了這樣的「黑科技
  • 智慧機器人:物流倉庫裝卸貨物神器
    而電子商務的蓬勃發展,讓國內倉儲物流同樣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速。但如何讓倉儲物流的搬運同樣得到提速,近來有消息報導日立又研製出了新的智慧機器人。   有消息報導,近日日立又研製出了新的智慧機器人,該機器人人可在物流倉庫中移動並自動裝卸和搬運貨物,通過兩條靈活的機械手,可從貨架上移動各種尺寸、形狀和重量的貨物。
  • 京東物流+5G:廣袤大地,孤獨閃光
    物流行業,AGV小車是常見的工業機器人,價錢從十幾萬到幾百萬都有可能。 沒有5G的時候,每晚八點,AGV小車們湊一起,開「吐槽大會」。一號小車,氣鼓鼓:WIFI信號覆蓋範圍,沒有5G大。倉庫大得裝得下飛機,最長的一條傳送帶都400米長了。
  • 蘇寧再次炮轟京東:你家物流在中國還進不了前十
    ,但不可以對桐廬系快遞企業犯眾怒。此前劉強東曾說,未來中國民營物流就剩兩家。孫為民稱,京東物流躋身中國前100位沒問題,但進入前十位還是有距離的。以下是孫為民回應全文:京東,可以洩私憤 不可犯眾怒中國電商領先全球,表面上看是有若干家電商平臺和許許多多垂直門戶,實際上看不到的是中國上萬家物流快遞企業的默默付出。說起中國物流快遞,不得不提到中國物流之鄉——浙江桐廬。
  • 全球首款固態雷射雷達無人物流車,定位於末端低速無人配送
    中國快遞市場之大是有目共睹的,去年共產生的包裹量超過200億件,快遞量居全球第一,而這個數據還在以每年40%左右的速度在增長。在強大的需求場景的加持下,快速配送及物流領域的無人駕駛市場無疑將成為率先落地的細分市場。 與此同時,中國快遞業正在從「勞動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