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17日。阿里巴巴在雲棲大會上發布首款物流機器人「小蠻驢」,集成了達摩院最前沿的人工智慧和自動駕駛技術,具有類人認知智能。
而在此前,京東、蘇寧、百度Apollo等企業不約而同,都把目光放在無人配送領域。在當前疫情影響下,無人配送熱度增大。為提高配送安全性,保障物資的及時送達,各企業都地選擇了無人配送、機器人配送等方式。
「如果把無人配送比作沙灘上的一塊寶石,這次疫情在帶來配送員隊伍潮落的同時,也讓這塊寶石凸顯出來。」蘇寧物流研究所副院長欒學鋒說道。
目前,無人配送的工作場景主要是商業服務,配送機器人提供收寄快遞的上門服務。替代人與人的交付工作,如快遞員和收貨人之間的包裹交付。要實現這一操作,對配送機器人在無人運載技術(包括航和行走控制技術)和交付技術(與客戶相互認證)上提出了更高要求。
配送機器人所工作的環境、場景都更加複雜,機器人需要識別、辨認更多障礙物;需要識別各種信號燈、路標等;還可能需要具有一定爬坡能力,甚至上下樓能力(自主上下電梯)等。
那阿里、京東、蘇寧、百度Apollo等企業各自推出的配送機器人有哪些特點呢?
阿里「小蠻驢」
小蠻驢是阿里巴巴第一款輪式機器人,能輕鬆處理複雜路況,能聰明選擇最優路徑,遇到緊急情況,「大腦」反應速度達到人腦7倍,只用0.01秒就能判別100個以上行人和車輛的行動意圖。
小蠻驢充4度電就能跑100多公裡,每天最多能送500個快遞,雷暴閃電、高溫雨雪以及車庫、隧道等極端環境均不影響其性能。
為了保障車輛的安全穩定,機器人的系統架構引入了五重冗餘設計,包括大腦決策、冗餘小腦、異常檢測剎車、接觸保護剎車、遠程防護。
目前已經在國內多個城市的校園、社區、園區進行常態化運營,解決物流的最後三公裡問題,實現末端無接觸配送。
阿里小蠻驢主要參數
自動駕駛等級:L4
續航裡程:100km
最高速度:20km/h
貨箱容量:50件常規尺寸快遞
承載重量:100kg
京東智能配送機器人
2017年618期間,京東推出了配送機器人,並在中國人民大學完成第一次配送任務,這是配送機器人以及「最後一公裡」的概念第一次被提出。
京東配送機器人主要應用於城市最後一公裡配送業務,從站點配送到寫字樓、高校園區、居民社區、商業區等地。並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率先在武漢推出無接觸配送。
據了解,京東智能配送機器人已經達到了L4級自動駕駛技術,可實現全天候、高可靠性配送。同時,京東智能配送機器人具有紅綠燈識別、道路標識識別、自主規劃路徑、自動躲避障礙物、緊急停止避讓等功能。
除了快遞配送外,京東智能配送機器人還可以應用在消防、公安、零售等場景。
京東配送機器人主要參數
自動駕駛等級:L4
續航裡程:100km
最高速度:30km/h
貨箱容量:1024L
承載重量:150kg
蘇寧 「5G臥龍」無人車
2018年,蘇寧物流無人車「臥龍一號」在北京、南京、成都實現落地試運營。用戶在社區附近的蘇寧小店下單,「臥龍一號」可進行無人配送。
2019年8月,蘇寧開放了5G無人配送車的路測實況,818購物節期間,5G無人配送車成功送出首單。在接到配送指令後,5G臥龍出門,直行、轉彎、爬坡,到達目的地後,收件人會收到簡訊驗證碼,提醒商品已由無人車送到樓下。
5G臥龍自動駕駛能力大幅度提升,常規運營速度平均8km/h,最快可達15km/h。同時,能有效識別紅綠燈,與周圍車輛、交通環境產生實時交互和互聯,制定十字路口通行策略。
5G臥龍利用5G的大帶寬、低時延特性,通過無人車身上360度環視攝像頭,可以看到無人車的實時運行狀態。
遇到緊急情況如交通障礙,後臺監控中心根據現場傳輸的實時畫面,可做人工接管指令和遠程操控指令,監控人員遠程操控方向盤將無人車駛離障礙區域,再自動切換至無人駕駛進行配送。
百度Apollo無人物流車
無人物流車擁有超大容量的儲存空間保障高效運營,L4級自動駕駛技術保障安全穩定。
無人物流車可以搭載外賣模塊,幫助餐飲企業搭建全新的送餐渠道;也可以搭建快遞模塊,使其能夠完成超正常快遞車2~3倍的工作量,位置數據可視化、用戶在線下單、預約取件等功能讓寄取快遞更加效率。
與前幾家企業不同的是,百度Apollo無人物流車對應用場景提出了要求,首先要求運行區域周圍配置有基站,衛星定位信號穩定良好,車輛在運行路線上4G/5G通信信號穩定良好。
其次要求行駛道路周圍無高大建築群,道路平整、清潔、無大面積積水等。百度Apollo無人物流車暫不支持隧道、立交橋、長距離濃密林蔭路、高架橋等多層道路。
百度Apollo無人物流車主要參數
自動駕駛等級:L4
續航裡程:100km
最高速度:20km/h
貨箱容量:2.4m3(2400L)
最大載重:500kg
機遇與挑戰並存
《2020-2025年中國物流機器人行業前景預測與市場調查研究報告》表示,在最近五年來,物流機器人的年均增長量超20%。
物流配送的需求提高,人工配送面臨成本高、效率低等問題。無人配送具有安全性高、人力成本低、配送量大等優勢,是未來物流配送發展的必然選擇。
阿里巴巴達摩院院長張建鋒說,「物流配送需求正在極速爆發,預計在不久的將來,中國每天將產生10億個配送訂單。」
目前,大部分企業推出的配送機器人自動駕駛等級已經到達了L4,可在特定區域、場景下實現無人運輸,到達L5(全場景應用)還有一段距離,無人配送設備的技術成熟度與可靠性有待提高。
無人配送面臨的另一個問題則是相關的法律法規問題。當前,法律法規尚不支持無人駕駛車輛量產上路。
國家郵政局局長馬軍勝表示,我國快遞行業整體智能化快遞水平發展明顯。但受客觀條件限制,如無人機配送等創新形式的全面推廣,尚需要時間。
長期來看,隨著國內物流行業對提高物流效率的需求,物流機器人應用市場將會進一步提高,整個市場空間或將達到千億以上。目前物流機器人市場尚未出現一個典型的龍頭企業,未來,隨著資本運作、應用市場的優勝劣汰,或將助益行業龍頭企業的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