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友網】一百三十八集/常見鳥類圖片(一)

2021-01-19 鳥友網





1、黃臀鵯(bei,第一聲)

鵯是一類在亞熱帶熱帶地區很常見的鳥,雲南有很多種鵯,黃臀鵯在雲南東部和北部分布最廣數量最多。雲南一般把鵯俗稱為「黑頭咕」或者「黑頭倌兒」。「黑頭」說的就是很多種鵯外貌上的共同特點——頭頂是黑色的;而無論是「咕」還是「倌兒」,模擬的都是這種鳥的叫聲。黃臀鵯一般生活在海拔1000米到3000米的各類有林地帶,喜歡較為開闊的環境。它們結群生活,群體從幾隻到上百隻規模不等。群鳥在活動時往往相互呼應,發出渾厚圓潤的鳴叫聲,非常熱鬧動人。它們的主要食物是各種漿果和昆蟲,尤其喜歡各類闊葉植物的果實,在森林中扮演著播種者的角色。它們喜好在森林邊緣或者小塊的林地周圍活動,又十分大膽活潑,因此對人工園林和鄉鎮庭園的植被有很強的適應性,是城市中最常見的鳥之一。黃臀鵯主要在樹冠上活動,很少下到地面。

很多種鵯在臀部都有鮮豔的黃色或者紅色羽毛,黃臀鵯就是因黃臀而得名的。黃臀鵯個頭不大,只比麻雀稍大些,但由於它們喧鬧的個性,在野外很容易找到。

黃臀鵯



2、 [樹]麻雀

雲南人更習慣把麻雀叫做「瓦雀」,呵呵。我們習以為常的麻雀為什麼還要叫做樹麻雀?因為除了我們天天見到的這種麻雀,中國還有很多種其他麻雀,像山麻雀、家麻雀、黑胸麻雀等等。在所有這些麻雀中,樹麻雀是中國最常見的城市麻雀。而樹麻雀這個名字則是從英語名字翻譯過來的,因為在西方國家的城鎮中這種麻雀不如家麻雀常見,而它們更多地出現在田園樹叢中,所以被命名為樹麻雀。

樹麻雀是中國的所有麻雀中唯一一種雌雄同色的。耳朵位置上的黑色羽斑是它們區別於其他麻雀的特徵。在昆明郊外的田野中還有另一種麻雀——山麻雀,山麻雀就沒有黑耳羽,雌雄顏色相差也很大。不過剛剛出窩的小麻雀是沒有黑耳斑的,要到嘴角的黃色退去時才會具備這一特徵。

樹麻雀不會在樹枝上搭建窩巢,它們只能把巢築在樹洞、牆洞、瓦簷或者建築物上的其他凹陷、洞窟中。它們以草籽、昆蟲、漿果以及人類拋棄的食物殘渣為食。育雛期間它們幾乎完全以昆蟲為食,剛出巢的小鳥也大量捕食蚜蟲等昆蟲。雖然偶爾會有成群的麻雀光顧糧田,但它們終歸是一種於人類有益無害的小生靈。現代建築物的特點使得它們喪失了很多在城市中築巢的條件,而劇毒農藥的使用也在很多鄉村地區威脅到了它們的生存,事實上在最近二十年間樹麻雀已經在很多地方——比如四川大部——徹底消失了。

樹麻雀



3 、白鶺鴒(ji ling,念做「吉靈」)

鶺鴒和麻雀親緣關係很近,但是長相非常不同。所有種類的鶺鴒顏色都很乾淨明快,有的還有幾分豔麗。白鶺鴒是中國最常見的鶺鴒,在中國有六個亞種的白鶺鴒,雲南能見到六種裡面的四種,圖上的這隻屬於雲南最常見的一個亞種,白鶺鴒的西南亞種。這種白鶺鴒終年在雲南棲息繁衍,另外三個亞種的白鶺鴒只在秋冬季節出現在雲南,不在雲南繁殖後代,相貌與圖上這隻略有差異,但顏色大體脫不了白鶺鴒黑白為主的基調。

白鶺鴒在雲南大多數地方俗稱「顛顛雀」、「點水雀」或者「叮叮佩」。前兩個名字來源於這種鳥的行為習性。它們經常一邊叫一邊做高低起伏的波浪狀飛行,不飛的時候尾巴也老是在上下晃動,所以有個「顛顛」的名號;「點水」則是說這種鳥經常在水濱走動覓食昆蟲或是貼水飛行。後一個名字包括「鶺鴒」這兩個字本身就是對它們鳴叫聲音的描述了。

昆明是個水城,很容易看見白鶺鴒的身影。如果不經意間看見一隻黑白色的修長小鳥高高低低地邊飛邊叫掠過頭頂,那就多半就是碰見它了。滇池畔的農田灘地和昆明城區的公園綠地草坪為很多白鶺鴒提供了覓食棲居的場所。這些小鳥在秋冬季節會聚集到城區中的某些大銀槐樹上過夜,天黑時分叫成一片,也算一項景觀。有些北方觀鳥者到昆明後見此景不禁感嘆:「在昆明白鶺鴒遠比麻雀多啊!」



4 、戴勝

戴勝是一種很常見也很漂亮的鳥,而且十分樂於和人類親近。可是這麼一種鳥卻有諸如「臭咕咕」「屎咕咕」之類的俗稱,很令不了解它們的人疑惑,其實這跟它們的習性是密切相關的。

戴勝個頭比鴿子稍小。它們一般都在地面覓食,用細長的喙伸入土壤或者堆積物中探尋各種可以果腹的無脊椎動物,包括蚯蚓、蝸牛、蠐螬、土蠶、蟋蟀和螞蟻幼蟲之類。由於鼻孔離喙端甚遠且似乎天生對各種臭味有抵禦能力,它們尤其喜歡在堆肥的地方大塊朵頤各種蛆蟲,然後又常發出「咕咕咕咕」的低沉吟叫,所以才得了臭咕咕這個諢名。

戴勝在樹洞、石縫或者牆洞乃至磚瓦堆一類的地方築巢,巢材堆積十分隨便。另外,許多鳥都會儘量把雛鳥的排洩物從窩裡清走,戴勝卻任由窩裡的排洩物堆積如山,有時候甚至連窩外都堆滿它們遺棄的各種昆蟲甲殼和殘骸,十分狼藉。這樣的習性是否有助於戴勝從小培養超強的抗菌能力不得而知。 由於自身的適應能力和對人類農耕文明的適應性,戴勝在近代算是一種比較成功的鳥。歐洲、亞洲和非洲都有他們的身影。不過有學者認為非洲南部的戴勝是單獨一種;除此以外,對其他地區的戴勝而言,它們同屬一個宗族是勿庸置疑的。它們除了生活在開闊的林地和灌叢而外,也能生活在農莊周圍和牧場上,甚至還能在面積較大的城市綠地裡安居樂業。在昆明,能滋生大量土蠶的人工草坪成為了戴勝最喜愛的覓食場所。




5 、棕背伯勞

伯勞是一類很兇猛的小鳥。很多種伯勞都有黑色的眼罩,很有點強盜的味道。棕背伯勞是中國南方個頭最大的伯勞,也是在人類居住地附近最容易見到的伯勞品種。

雲南的棕背伯勞有兩種,一種就像照片上的這隻,另外一種整個頭頂都是黑色的。它們喜歡在庭園,農田附近和水濱的高草地上活動,最喜從突出的高處撲食地面的蚱蜢,有時候也會發狠捕食青蛙、蜥蜴、小鳥甚至老鼠這麼大的動物。一旦抓獲大的獵物,它們就將其叉到突出的尖樹杈或者仙人掌刺上掛起來然後慢慢撕食。

伯勞的叫聲很嘹亮刺耳,偶爾也會模仿其他鳥發出婉轉的鳴叫。它們會大膽地攻擊小型猛禽或者烏鴉一類的大型鳥,總之是個狠角色。



6、暗綠繡眼鳥

在雲南,很多像暗綠繡眼鳥這樣圓溜溜綠茵茵,個頭沒有麻雀大的小鳥都被叫做「綠豆雀」。在所有這些「綠豆雀」裡面,暗綠繡眼鳥的特徵是最明顯的——白色的眼圈。

暗綠繡眼鳥在中國分布廣泛,生活在北方的個體冬天南下,而雲南的種群則終年居留。它們雖然看似嬌小,但飛行能力很強。暗綠繡眼鳥食性比較雜,在春夏季節,它們往往群聚在開花的樹木上吸食花蜜;在秋天,它們又會到綴滿漿果的樹木上大吃一番。而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時間裡,它們都會以小群體為單位在樹木綠葉間積極仔細地搜索昆蟲、蟲卵和蜘蛛一類的小動物為食。

暗綠繡眼鳥生性隨和,鳴聲多為輕柔的吱聲,在繁殖季節偶有囀鳴。它們很樂於跟其他鳥在一起活動。在昆明地區,經常與暗綠繡眼結伴出現的鳥就有黃臀鵯、大山雀、綠背山雀、紅頭長尾山雀、慄臀shi、藍翅希鶥等很多種。如果觀鳥者熟悉了暗綠繡眼和黃臀鵯的鳴叫聲,其實就能很方便地找到那些喜歡跟它們一起活動的其他鳥類。



7、黑喉石鵖(ji,機)和 8、 灰林鵖

鵖是一類生活在開闊生境的小型鳥,大多顏色簡單,鳴聲單調。黑喉石鵖和灰林鵖是雲南大部最常見的鵖,在雲南南部還有其他種類的鵖生活。

黑喉石鵖往往生活在樹木很少的環境中,例如菜地、水濱草地、乾旱荒蕪的高地之類的地方。它們是很多貧瘠環境中最常見的鳥,生命力相當頑強,即使在只有巖石和些許荒草的地方,它們也能很好地生存下來。這種鳥的雌雄顏色相差甚遠,但幼年的雄性和換羽中的雄性與雌性相貌差別就不很明顯。它們成對或者以家族群為單位生活,很少集群。成年個體經常長時間站立在領域中的突出枝幹上,偶爾迅速將尾羽展成扇形又收攏,同時扑打翅膀並發出粗噪的「喳」「喳」「喳」聲,向周邊的同類宣示自己對一片領域的佔有。



8 、黑喉石即鳥

灰林鵖習性與黑喉石鵖有類似之處,但它們更喜歡有灌木或者稀疏樹木,且相對潮溼的環境。它們不像後者這麼喜歡暴露自己的行跡,尾羽也不開合,代之以輕微的晃動。在冬季,偶爾能看見小群雄性灰林鵖集群活動。灰林鵖雖然不像黑喉石鵖那樣堅忍不拔,但是它們更能適應炎熱的氣候,能生活在海拔很低的地方。



9 、鵲鴝

很多人都知道英國有個羅賓漢,好多外國人名字叫做「羅賓」。羅賓到底是什麼呢?其實「Robin」就是一種鳥的名字了,事實上robin是一個很大的家族,這個家族的成員大多有小巧的體形,醒目的羽色和動聽的歌喉,這個家族的中文學名就叫做「鴝」了。

鵲鴝是昆明乃至雲南各地最普遍的鴝。它們黑白對比強烈的羽色十分好認,雌鳥的深色部分不像圖片中雄鳥的這麼油黑,而是一種沒有光澤的深灰色。在中國南方,喜鵲較為少見,很多人會把這種鳥誤認為喜鵲,事實上它們倆不僅體格相差懸殊,而且根本就不是一個家族的,習性也毫無相似之處。以前的小學課本裡面有一課講的是喜鵲如何築巢,而貌似小號喜鵲的鵲鴝卻沒有喜鵲那樣的技藝。它們的巢都在牆洞或者樹洞裡面,草草絮上點亂草就是了,非常簡單,可是足夠隱蔽。

鵲鴝一般在較低的樹木上活動,喜歡在地面覓食,尤其喜歡在堆肥處覓食蚯蚓和蠅蟲,因此它們是庭園和苗圃中的常客,在有些地方也就得了個「糞雀」的不雅稱號,雖然如此,它們的歌喉確實是一流的。尤其在三四月求偶時,雄鳥會一個小時又一個小時地立在高高的樹枝或者屋頂上發出極其悠揚嘹亮的鳴叫,旋律極具變化,雨後鳴叫尤歡。

鵲鴝一般成對生活,每個繁殖對都會佔領一定區域,不允許其他同類在其中停留。有時會遇見一隻雄鳥與兩隻雌鳥同時出入一巢的情況。它們在自己的領地中時會表現得極其勇敢,有時甚至會主動地驅趕靠近的小型猛禽。

10 、紅頭長尾山雀

紅頭長尾山雀是另一種在昆明周邊的林地中最常見的鳥,如果算絕對數量的話,它們可能比黃臀鵯還多。紅頭長尾山雀極其小巧,往往能在一片葉子正面背面來回騰挪,正立倒掛,活動自如異常。它們喜歡集群活動,十數到數百不等,常與暗綠繡眼等共同出現,並成為混合鳥群的主體成員。它們的鳴叫聲為一連串輕微的茲茲聲,與其他種類的長尾山雀以及同樣見於昆明的黃腹山雀大同小異。它們就靠這種聲音在濃密的枝葉間保持與同類的聯絡和通報各種信息。

蟲卵和蚜蟲之類是紅頭長尾山雀最喜愛的食物,它們必須花大量時間不斷移動覓食才能滿足每日所需,所以要在林子裡面跟上它們的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相關焦點

  • 國慶「黃金周」來星湖溼地參觀《肇慶常見野生鳥類圖集》圖片展吧!
    10月1日-8日,肇慶市林業局聯合星湖國家溼地公園管理中心在星湖國家溼地公園觀佛島舉辦主題為「愛鳥新時代,共建好生態」的野生鳥類圖片展,並在10月2日上午向前來參觀的30個親子家庭現場派送《肇慶常見野生鳥類圖集
  • 昆明常見鳥類圖片
    如果觀鳥者熟悉了暗綠繡眼和黃臀鵯的鳴叫聲,其實就能很方便地找到那些喜歡跟它們一起活動的其他鳥類。它們黑白對比強烈的羽色十分好認,雌鳥的深色部分不像圖片中雄鳥的這麼油黑,而是一種沒有光澤的深灰色。在中國南方,喜鵲較為少見,很多人會把這種鳥誤認為喜鵲,事實上它們倆不僅體格相差懸殊,而且根本就不是一個家族的,習性也毫無相似之處。以前的小學課本裡面有一課講的是喜鵲如何築巢,而貌似小號喜鵲的鵲鴝卻沒有喜鵲那樣的技藝。它們的巢都在牆洞或者樹洞裡面,草草絮上點亂草就是了,非常簡單,可是足夠隱蔽。
  • 溫哥華最常見的鳥類
    安娜蜂鳥 已知最小的鳥類 2017年5月 被評選為溫哥華的市鳥短嘴長尾山雀 小而緊湊是北美最小的棲息鳥之一黑冠山雀 在2015年前是溫哥華的市鳥 也是溫哥華最常見的鳥北美金翅雀 全身金色 鳴聲悅耳動聽溫哥華常見
  • 常見鳥類的食物特點
    鳥類的飲食看似都差不多,實際上它們的飼料各有特色,在大家身邊可能有很多沒有注意到的鳥類,比如說人盡皆知並且幾乎每天都能見到的一種小型鳥類麻雀,還有傍山而居的一些飼養者則可以捕獲少量畫眉鳥飼養,林木頗多的地方往往生存著不少的八哥,當然,鴿子和虎皮鸚鵡這兩種寵物鳥也是極其常見的,那麼接下來就讓我們來看看它們的飲食特點吧
  • 成都市第一本綜合性觀鳥手冊發布 收錄了150種常見鳥類
    四川省暨成都市第三十七屆「愛鳥周」活動今日在成都市錦官驛小學啟動,啟動現場除展示鳥類標本、漫畫、攝影作品和舉辦愛鳥周走進校園科普講座外,成都市觀鳥協會還發布了成都市內第一本綜合性觀鳥手冊:《成都市常見150種鳥類手冊》。
  • 常見鳥類辨識(五)
    大美寧河 第十期 常見鳥類辨識由於體型相對較小且比鷹更容易被馴服,隼常被人們飼養用於狩獵,進而導致種群數量不斷下降,目前在我國分布的所有隼類物種都屬於國家級保護鳥類。本期專欄向大家介紹如何辨識我國北方有所分布的六種隼:黃爪隼、紅隼、紅腳隼、灰背隼、燕隼、獵隼。 (1)黃爪隼:體長29-32釐米,體紅褐色,頭部無髭紋,嘴灰而端黑,腳黃色。
  • 大山雀成捷克冬天最常見鳥類
    日前,捷克舉行了一項鳥類計數活動,吸引了超過一萬名志願者參加。捷克鳥類學會稱,根據初步統計結果,大山雀成為捷克冬天最常見的鳥類。捷克鳥類計數活動主要是為鳥類學家提供冬季鳥類基礎數據,以便確定哪些鳥類需要加以特別保護。
  • 港大主導出版早期鳥類和近親的論文集 展示廓羽盜龍類恐龍研究成果...
    港大主導出版早期鳥類和近親的論文集 展示廓羽盜龍類恐龍研究成果和全新領域 2020-09-10 10: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調查顯示:本地常見鳥類133種
    湖上這麼多鳥「鳥中大熊貓」也來了》一文,文中說遺鷗現身邵伯湖,成為揚州「鳥家族」的第282個成員。這282種鳥類,是揚州歷年記錄下來的鳥類名錄。這麼多鳥兒,哪些屬於常見鳥?最新出版的《揚州鳥類圖鑑》給出的答案是133種。1《揚州鳥類圖鑑》由揚州大學魏萬紅殷寶法主編,是可供揚州本地市民野外觀鳥識鳥的工具書。
  • 廣西常見鳥類│小鸊鷉(PT)
    本人手繪水平不行找了鵜鶘不灌頂而戳菊花的圖片好理解吧?其它的還有鸕鷀,鵜鶘,但是不需要下水的鸚鵡甚至啄木鳥等等鳥類,當然還包括家雞也有家傳的尾脂腺。這個腺體當然不是為了讓自己難吃而存在的,它的意義在於產生油脂和帶有刺激性氣味的分泌物,對於繁殖期的鳥類尋找伴侶很有幫助,就像人類使用香水一樣。
  • 中國鳥類圖庫建成上線:8萬多張圖片涵蓋1445種鳥類
    中國鳥類圖庫建成上線:8萬多張圖片涵蓋1445種鳥類 王江江 尹萍/中國綠色時報 2019-03-21 10:29
  • 常見鳥類英語怎麼講?
    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幾種常見鳥類的英語單詞啦!本期總共三個單詞,大家一定要看完哦!canary /kəˈneri/n.本期一共講了三個鳥類單詞,分別是canary、woodpecker和raven,它們的含義你們都記住了嗎?
  • 美國20種常見鳥類數量顯著下降
    新華網華盛頓6月17日電(記者張忠霞)美國奧杜邦學會最新發布的一份全美鳥類數量調查報告稱,過去40年間,由於生存環境惡化,許多美國常見鳥類的數量顯著下降,有些鳥的數量甚至驟減了80%。  報告列舉說,1967年以來,美國有20種常見鳥類的數量嚴重減少。
  • 西溪溼地展開鳥類調查,最常見的水鳥是誰?還有哪些「寶藏鳥類」?
    蒼鷺是個大個子,比起夜鷺整整大了一圈,脖子也要更長,它的個性是懶洋洋的,早晨時分多半是在岸邊站著,就像在等著人一樣,轉頭把喙靈活穿梭理毛。「行為像個小老頭一樣。」白鷺是個吃貨,能一個上午都在捕食,但並不每次都有收穫,俯衝下去的喙可能會笨笨的戳了個貝殼上來。夜鷺們靈活小巧,會偶爾打打架,打架時雪白的身子、灰黑的翅膀,乾脆利落的飛行姿態,總是富有天然的吸引力。
  • 國際組織稱一些常見鳥類也面臨滅絕威脅
    新華社倫敦4月29日電國際鳥類聯盟日前發布《2018全球鳥類狀況報告》稱,在全世界已知的約1.1萬種鳥類中,40%的鳥類數量正在減少,平均每8種鳥類中就有一種面臨滅絕威脅,其中不乏常見種群。  這份最新報告指出,在數量銳減的鳥類中,不僅有珍稀品種,更包括不少常見種群。
  • 黃山低海拔區域常見鳥類——領雀嘴鵯
    黃山低海拔區域常見鳥類——領雀嘴鵯 ( / 6)發布時間: 2017-02-20 15:53:22  |  來源: 中國發展門戶網  |  作者: 方立華  |  責任編輯: 劉芳奇     領雀嘴鵯是我國特有鳥類,是山區常見鳥類之一,也是黃山地區最常見的鳥類。據了解,棲息在黃山風景區共有221種鳥,其中留鳥103種,夏候鳥49種,冬候鳥43種,旅鳥26種。    鳥,是生態環境的一個重要標誌,哪裡鳥兒的品種、數量多,那裡的生態環境一定好!愛護野生鳥類,就是愛護我們自己。
  • 常見的鳥類疾病有呀些,傳染性疾病有哪些,如何防治鳥類的霍亂病
    常見的鳥類疾病有呀些鳥的疾病具體指的就是鳥體的一個或者多個器官、組織功能的失常或都礙,也就是偏離正常生理狀態的一種病理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可能伴隨或者可能不伴隨組織結構的損傷。引起觀賞鳥疾病發生的原因其實與家禽疾病發生的原因基本接近,存在著多種多樣的病因素。
  • 物候記|合肥常見鳥類-有鳥叫的掃盲貼(上)
    麻雀、喜鵲、灰喜鵲、烏鶇珠頸斑鳩、黑尾蠟嘴雀、白頭鵯小鸊鷉、黑水雞、夜鷺、灰椋鳥、戴勝這些都是在我家周圍常見的鳥類鴻雁(在長豐莊墓的農家樂,門口一排一排啊,嗚嗚~~~~)黃腹角雉(每年都在菜市場看見,一對一對的,嗚嗚~~~~)愛上它們,才會珍惜,才會保護
  • 集納各類圖片10萬張!「煙臺圖片雲傳播平臺」上線一周年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李雯婭12月25日,煙臺圖片雲傳播平臺上線一周年系列活動在煙臺東方海天酒店舉行。煙臺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於永信出席活動並致辭,向11位特邀顧問頒發聘書。煙臺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於永信出席活動並致辭於永信指出,煙臺圖片雲傳播平臺上線一年來,堅持一流標準,彰顯煙臺特色,用圖片講述煙臺故事,用光影傳播煙臺聲音,生動展現了煙臺的獨特魅力和發展成就,為人們解讀煙臺、透視煙臺、欣賞煙臺打開了一扇全新的窗口。
  • 家庭籠養鳥中最常見的雀科鳥類及特點
    2021-01-09 05:46:20 來源: 生活妙招姐 舉報   家庭籠養鳥最常見的雀科鳥類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