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董卿」被扒揭露的問題,並不是表面那麼簡單

2020-11-25 騰訊網

來源 / 桌子的生活觀(ID:zzdshg)

01

還記得不久前的60歲阿姨和「靳東」相戀的事情嗎?

事情鬧得沸沸揚揚,平臺也在這件事曝光之後封禁了一大批「東弟弟」、「靳哥哥」、「靳東東」…

然而一個假「靳東」 倒下去之後,千千萬萬個假「董卿」站了起來。

靳東事件爆發後,有個網友向南方周末記者痛斥自己的丈夫。

她和丈夫結婚都快三十年了,而丈夫也年近花甲,兩人都開始計劃給女兒籌備婚禮了,結果卻發現丈夫遇到了「第三者」,並且還計劃著與之私奔。

而這個第三者,就是泛濫在抖音短視頻裡的「董卿」。

她在描述的時候一直重複一句話:「央視主播董卿怎麼可能愛上一個牙都快掉光的老頭子?」

是啊,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這只是個低等的騙局,偽造這樣的視頻不過是為了博取流量,還能順便再騙一波關注。

但這些假「董卿」帳號裡,每條動態下都有上百個中老年男性的評論。

這些中老年群體在一堆虛假的帳號上貢獻著自己最熱烈的感情,一邊心疼女神「董卿」,一邊對她高呼著「我愛你」。

其實那些視頻不過就是截取了董卿的一些畫面,再另外配一點音樂跟文字,就成了「董卿」對大家真情流露。

製作之粗陋,年輕人一眼就能看穿,而那些看視頻的老人卻沉迷其中,無法自拔。

前有被「假靳東」迷倒的一大批中老年女性,現有被「假董卿」迷惑而無法自拔的中老年男性。

我們總是說,年輕人被短視頻迷花了眼,但你其實你根本想像不到,中老年群體才是「中毒」最深的那群人。

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是,有很龐大數量的一批老年人,已經在短視頻的世界裡上癮了。

Quest Mobile發布過一項《銀髮人群洞察報告》,報告中顯示中國50歲以上的人,也就是「銀髮人群」的行動裝置活躍用戶增長速度,要遠遠高於其他年齡段人群。

而這之中,短視頻App對他們時間的佔有最為突出。

光是今年5年,被調查的中老年人,人均每月使用快手、西瓜視頻、抖音的時長分別約為800分鐘、1000分鐘、1500分鐘。

折合成日常使用時間,也就是每天有4~5個小時都在刷短視頻。

其實4、5個小時還算是比較正常的,有的老年人甚至更瘋狂。

據極光大數據發布的《2019年老年群體觸網研究報告》顯示, 6.4%的老年人每天上網時間在7—10小時以上。

每天捧著手機的時間長達7-10小時,這是什麼概念?

一天也才24小時,他們把將近一半的時間都用來刷視頻刷手機,除了睡覺吃飯眼睛幾乎離不開那個小屏幕。

全部的身心都投入到短視頻的影音聲效裡面,長此以往,中老年人的身體和心理,會漸漸被這些東西給「榨乾」。

都說需要給青少年搞一個防「沉溺」系統,其實我們的老年人何嘗不需要呢?

02

在網上有個女孩發文求助:老人沉迷網絡應該怎麼辦?

她原本是擔心父親一個人在家無聊,就教會老人用網絡,沒想到之前吐槽她手機不離手的老父親,竟然反過來上了癮。

除了吃飯睡覺眼睛都離不開屏幕,一旦有人打斷他就要立刻發脾氣,明明有糖尿病卻很少再去運動,在家做菜眼睛都要盯著屏幕,哪怕是睡覺前手機都不離手,玩到一兩點都是常事。

她一氣之下偷偷斷了父親網絡,結果父親表現出了異常的狂躁,直接用電話轟炸還在上班的她,她受不了只能關機,父女之間鬧得非常僵。

還有武漢的一位六十歲大爺,兒子送他的60歲生日禮物是一部手機,本意是想打發下時間,沒想到他直接上了癮。

每天戴著老花鏡刷視頻、玩遊戲,連睡覺時間都不放過,還要靠在床上刷。

一天有十幾個小時都捧著手機,直到有天他靠在沙發上開始感覺頭暈,眼前一片漆黑,及時送到醫院才沒有造成更嚴重的局面。

年輕人沉迷手機,身體尚且扛得住,可是中老年人沉迷手機,後果真的不堪設想。

現在,手機和短視頻,已經成為了中老年人無法輕易放開的東西。

我們父母那一輩人,基本很少為自己而活,年輕時忙著娶妻生子,人到中年忙著養家餬口,好不容易熬到自己有時間了,卻不知道還能為自己做些什麼。

這時候短視頻橫空出世,只要一點開,時間就跟水一樣地流走,本以為只過了幾分鐘,其實幾個小時都不夠看。

你叫一回孩子,孩子未必有空陪你,但短視頻不一樣,只要你一直往下滑,它就一直有新東西給你看。

這樣快速又愉悅的打發時間的方式,又有幾個老人能拒絕得了?

他們像孩子一樣沉迷其中,卻也和孩子一樣對那些短視頻沒有多少判斷。

他們對那些偽科學的小技巧信以為真;

對一看標題就很假的養生方法奉若圭臬;

對一些演技拙劣的不孝視頻感同身受……

我們可以試著想一下,如果父母每天看的全是這些粗製濫造的謠言,長此以往他們的精神世界會有怎樣的變化?

他們會分不清謠言和真相,越活越封閉和無知,甚至在別人的眼裡,他們只是一個廉價的賺取流量的工具。

除此之外,短視頻還很好地包容和安撫了他們無處安放的情感與孤獨。

有情感需要的他們也會在網上尋找伴侶,就像當初的我們在網上丟漂流瓶一樣,只是他們的方式更加直接和接地氣。

「我接受了我媽每天唱N遍『我們一起學貓叫,一起喵喵喵喵喵』,也習慣了我爸口頭禪變成『謝謝老鐵、雙擊666』,但我萬萬沒想到,有一天刷抖音的時候,看到我外婆在DJ版《誰是我的新郎》唱跳視頻下留了言。」

曾經有個詞叫數字鴻溝,大意是指上一輩的老人不會使用網際網路。

但隨著短視頻的興起,大大降低了網際網路的使用門檻,大批老人一頭扎進其中難以自拔,這條鴻溝已經不在。

年輕人是從小到大就接觸網際網路,懂得自控,有免疫力,可對於中老人來說,「網際網路」有著神奇的魔力,他們極其容易產生迷戀和上癮的行為。

鴻溝是消失了,但網際網路卻變成了困住他們的屏障。

03

我有次回老家,去陪我爸媽吃飯,我爸去廚房做飯,我媽就躺在沙發上刷手機,也不搭理我。

結果我聽到她手裡一直傳來類似這樣的聲音:「生養四個子女,老年卻無人問津」,「媳婦把老娘趕出門,兒子不聞不問」「有了媳婦忘了娘,六旬老母無人贍養」…

主播用聲淚俱下的朗誦,明明是假到不能再假的情節,我媽卻看得眼淚漣漣。

我在旁邊聽得頭都大了,還小心翼翼勸她別看了,跟她說那些都是人家編出來博眼球的,結果反被她一頓痛罵,我立馬也就不再說話了。

為什麼他們會這麼容易被這些東西蒙住眼睛?

其實原因真的很簡單:內心缺失什麼,就會尋找什麼。

老人會輕信那些養生謠言,是因為對於健康的需求,他們想要自己健健康康不生病,不給兒女添負擔;

他們會願意跟隨虛假的創業者投資,是想要證明自己對兒女依然是有用的,並沒有被這個時代拋下;

他們會被假到不能再假的視頻騙得眼淚汪汪,是他們內心期待子女的關懷。

人一到老年,其實就對這個社會充滿了害怕,害怕自己不再健康,害怕自己不被需要,害怕子女拋棄自己。

而他們沉迷於短視頻其實是一種映射,他們內心的需求都能夠在短視頻裡面得到很好的滿足。

如果能在現實生活中找到存在感,誰願意在虛擬世界中浪費時間?

看過一個關愛老人的視頻,是一群大學生分組去探望獨居的老人,裡面有個叫羅美紅的老人我印象深刻。

她的兒女全都留在了大城市工作,只有她一個人獨自在家,老伴早年就走了,如果學生沒有去看她,她就會去家附近的公園,看著裡面來來往往的人,一坐一整天。

有一次學生去看她,她一直想要留對方吃飯,說了這樣一句話:「我今天過生(日),屋裡沒得一個人,你們就在這陪我吃頓飯吧。」

我聽得一陣鼻酸。

是啊,我們緊跟社會潮流,可父母卻在一個我們看不到的地方漸行漸遠。

當我們越長越大,懂的越來越多,我們見的世面,明白的道理已經遠遠超過了我們父母,可我們卻和他們越來越生疏。

我們總是會問父母是否吃飽穿暖,有沒有病痛,卻往往和他們沒有深層次的交流,他們徘徊在我們的精神世界之外,與我們格格不入。

你可曾知道他們心中暗地裡的那一股深深的落寞?

他可曾知道他們經常孤零零的,內心非常渴望深層次的愛和關懷?

對他們來說,年紀上來了,玩不轉年輕人的世界,偶爾給兒女打個電話,還常常被嫌煩,家庭劇看了幾十年早膩了,電視上播的情情愛愛又看不懂,家裡的地也種不動了。他們還能做些什麼來打發這漫長的時間?

真正的問題根本不是無孔不入的短視頻,而是老年人無處安放的情感和寂寞。

曾經的工作有年輕人頂上了,家裡的孩子也已經長大飛遠了,他們的自我價值和社會價值都在不斷被削弱。

當現實的關懷不到位的時候,他們就難免把目光投向了別的地方,這才導致了那麼多老人沉迷於短視頻。

即使封禁短視頻,也始終是治標不治本,真正的解決辦法,其實在於自己。

希望這個社會能夠多關注這個群體,希望子女們都能多和父母談談心,短視頻取代不了愛和關懷。

對於社會來說,希望能夠重視老年人沉迷短視頻現象,出臺一些防止沉溺的措施,在豐富老年人文化生活上面多下一些功夫;

對於子女來說,養老絕對不只是負責他們的吃喝拉撒,沒有病痛就行,而他們內心深層次的情感需求和子女的回應和反饋才是最重要的;

對他們自己來說,要學會正確上網,學會鑑別假消息和謠言,讓網絡服務老年人而不是消耗他們。

譬如喜歡關心社會大事的父母,教會他們使用一些真正權威的媒體和APP,不要讓他們被一些謠言蒙住了眼睛;

譬如喜歡一些養養花鳥蟲魚的老人,教他們在一些專業的APP上面找到更有效的餵養方式,給他們一種更健康的生活方式…

溫暖人心的不是一方冰冷的屏幕,而是實實在在的行動和關心。

相關焦點

  • 46歲董卿被傳遭央視解聘?一張照片揭露了5個扎心真相
    還是在《中國詩詞大會》中詩詞歌賦信手拈來,名著典故脫口而出,董卿的現場表現都堪稱完美。成功哪有什麼捷徑,不過是腳踏實地罷了。董卿的完美表現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若是沒有大量的知識底蘊做支撐,根本不能有現場這樣引經據典、娓娓道來的應變能力。
  • 這不是表面上看起來那麼簡單的問題
    我們經常會看到這樣一個問題,重力的傳播速度是瞬時的,還是有一個速度限制?可能你心裡已經有答案了,畢竟作為一個喜歡科學的人,這個問題簡直小兒科!但這並不是一個表面上看起來那麼簡單的問題,因為你要清楚重力波可不是電磁波,為何是你認為的哪個速度?我們今天 就來談論這個問題。
  • 再見了,董卿!47歲董卿含淚直播:近照暴露扎心真相,難怪遲遲不肯公開
    1521年,路德又在沃爾姆國會上揭露羅馬教廷的罪惡,並提出建立基督教新教的主張。新教的教義得到許多國家的支持,波蘭也深受影響。  董卿帶著《朗讀者3》回來了!47歲的她依然那麼端莊、得體、大氣、自信。其實,這又何嘗不是董卿自己的人生。就像董卿說的:「我的人生,就像用唾沫星子,一點點搭一個燕子巢。」
  • 龍洋能與董卿平分秋色,原因讓人意外又驚喜
    董卿是《中國詩詞大會》前四季的主持人,每一期她都以唯美而又不俗的開場白拉開節目的序幕,也為節目的主題奠定了感情基調。人們驚嘆於董卿的美貌,更欣賞她的才華和「腹有詩書氣自華」的氣質。在主持節目的過程中,董卿對於各種詩詞信手拈來,帶給觀眾心靈上的震撼。
  • 假臉、假胸、假戀愛!扒一扒娛樂圈裡的那些假人假事_遊俠網 Ali213...
    假唱、假學歷、假身高、假臉、假胸、假作品、假戀愛…..雖然為此「埋單」的消費者未必真的會到消費者委員會去投訴,但「假貨」確實在精神上損害了歌迷影迷,在「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來臨之際,小編不妨來扒一扒娛樂圈裡的那些假人假事。
  • 2020年,「法輪功」被扒了個底朝天
    然而,假的就是假的,隨著時間的推移,「法輪功」的醜惡面目越來越暴露,僅僅2020年,「法輪功」及其造謠媒體,就被扒了個底朝天。謂予不信,有事實為證。然而2016年之後,該報採取了一系列道德淪喪的「策略」,通過虛構假新聞、跪舔抱大腿等方式,將自己打造成一個反華挺特(川普)的輿論陣地,由此一躍成為美國具有一定影響力的數字出版商之一。
  • 董卿轉居幕後擔任《朗讀者》製片人原因公開:想嘗試新事物
    2002年,董卿入職央視,先後主持過《魅力12》、《歡樂中國行》、《我要上春晚》等多檔節目,從2005年到2017年,她連續主持過13次央視春節聯歡晚會,多次獲得「央視十佳主持人」稱號,堪稱央視頂梁柱。從2018年開始,董卿便沒有再主持春晚,令不少春晚忠實觀眾感覺就像年夜飯缺了一道主菜一般,少了些什麼。
  • 48歲董卿被央視解聘,一張照片粉碎所有謠言!
    就在網上熱議董卿被央視解聘的消息一天後,董卿官方就發布微博宣布,董卿主持的《新時代最可愛的人》將在央視CCTV1-CCTV3聯合播出。董卿被解聘的謠言不攻自破。 董卿的完美表現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若沒有大量的知識底蘊做支撐,根本不能有現場這樣引經據典、娓娓道來的應變能力。 在一次訪談中,董卿透露了小時候父母對她的教育。 從剛開始識字的時候,父親就督促她每天抄成語、古詩,再背下來檢查。
  • 董卿的點評被狂贊,讓人舒服的人,都有這兩個特點
    所以,讓人舒服的第一點,就是學會肯定別人,不是虛偽的肯定,而是發自內心地肯定。這不但讓別人舒服,其實也會讓你自己看問題的角度不一樣,你會更容易看到別人的優點,而不是老盯著別人的缺點。關於董卿的新聞很多,但我們會發現,她很少給別人提意見,除了節目必需。這次點評參賽選手,也是因為她是導師,必須要點評。大家都說她的點評一針見血,非常專業。最可貴的是,每次指出問題以後,她會給出解決方法。
  • 董卿退出《中國詩詞大會》第五季,龍洋憑什麼代替她?原因有爭議
    那麼龍洋憑什麼代替董卿,主持《中國詩詞大會》第五季的內容呢?說到龍洋主持詩詞大會的原因,現在存在各種各樣的說法,而這些原因也存在一定的爭議。一種說法認為龍洋主持詩詞大會的原因,主要還是因為董卿推薦年輕的龍洋主持這檔節目,董卿看重龍洋的才華,支持龍洋代替她主持詩詞大會第五季,而龍洋也不負董卿的眾望,經過充分的準備,接替董卿,走上了詩詞大會的舞臺。
  • 李詠死因不是癌症?高曉松揭露其真實死因?本人發12字憤怒回應
    也有很多人都想要成為了一名主持人,因為看上去工作十分的簡單,只有站在舞臺上說說話就可以有可觀的工資。    但其實這一份看似簡單的工作並不是很多人都適合的,要具備極高的綜合素質和修養,也要有靈活的應變能力,一個優秀的主持人是在一朝一夕的經驗中積累出來的。
  • 20多歲就「創業成功」的網紅老闆,是真是假?真相被揭露
    這到底是真的還是假的呢?如今真相已經被揭露了。說白了,年輕人就算創業成功,如果在網際網路中沉不住氣,那麼最後依然會變成「假的」。其實他們不是不願意透露,而是壓根沒有東西透露給大家。其次,在一些網紅直播的時候,那種氣質和思想,一點也不像是一個踏入過社會的人。
  • 董卿氣場全開!一身同色系穿搭滿滿高級感,能駕馭住的沒幾個人
    完全可以說董卿是一個活得很精緻的女人,每次的亮相都給人一種很高貴的感覺。董卿十分會穿,在她這個年齡更加適合職業裝。董卿完全可以說是個衣架子了,在穿衣上從來沒有翻過車。這次更加是氣場全開,一身同色系穿搭滿滿高級感,能駕馭住的沒幾個人。
  • 夢中世界是真是假?人在某一刻會有似曾相識之感,科學家揭露真相
    文/行走天涯夢中世界是真是假?人在某一刻會有似曾相識之感,科學家揭露真相每個人都會做夢,有一些夢非常的美好,以至於夢醒之後讓人多次回想連篇,不願意醒來,還有一些夢非常的可怕,醒來之後,人們會非常擔心夢中的事情,會不會在現實中發生,那麼人究竟為什麼會做夢?另外夢中的世界究竟是真實的還是虛假的呢?科學家就揭露了真實的夢境,不妨一起來看一看!
  • 夢境都是假的?科學家揭露:夢境很可能是連接多維空間的入口
    文/行走天涯夢境都是假的?科學家揭露:夢境很可能是連接多維空間的入口每個人都會做夢,每個人的夢都不同,而這些夢幾乎都和自己最親近的人有關係,比如是你最愛的人,你最討厭的人,以及你最想夢想成真的一件事情,幾乎都會出現在夢中。但是人究竟為什麼會做夢?這依舊是困擾著無數人和科學家的一件事情,為什麼夢永遠只會在人睡著的時候存在,人在醒著的時候就不會做夢呢?
  • 夢的世界是真是假?為何人經常有似曾相識的感覺?科學家揭露真相
    文/行走天涯夢的世界是真是假?為何人經常有似曾相識的感覺?科學家揭露真相每個人都會做夢,有的夢是不切實際的,比如粉絲想要嫁給自己的偶像,也有一些夢在醒來之後可能會成真。那麼究竟什麼是夢?為什麼夢會存在?夢究竟代表了什麼?以及夢中的世界是真的還是假的呢?科學家一直企圖能夠研究夢,但是最終發現研究夢就如同研究瀕臨死亡的人能夠看見什麼一樣非常的困難,因為死亡的人離開了之後,他不能夠將真相告訴活著的人,而從夢中醒來的人同樣也無法知曉自己在夢中的時候,為什麼感受那般真實,醒來的時候卻似乎成為了一個局外人。
  • 董卿一笑好暖心,穿紅色西裝套裝配波波頭髮型亮相,氣質大方優雅
    不同年齡段的女性擁有不同的氣質,如果說十幾歲二十歲的女性是一朵含苞待放的粉玫瑰花,那麼三四十歲的女性就是一朵飽滿鮮豔紅玫瑰,中年女性擁有獨特的氣質,成熟而又幹練,精緻而又優雅,說到氣質,我就想到央視女主持--董卿。
  • 董卿:一切安好,我們都生活在暗淡藍點上
    昨天不知道從哪裡傳來的消息說董卿出事了,可在前一天晚上《為你讀詩》就已經公布「世界讀書日」的晚上十點會有董卿的朗讀上來。因為董卿長時間沒有現身央視還有謠言說董卿已經離開央視,還對董卿的行蹤妄加猜測。可據封面新聞記者聯繫到了董卿在被那個的一位主持人同行,與董卿是多年好友,一直跟董卿保持聯繫。他透露「董卿之前在上海照顧母親,已於前幾天,從上海回到背景央視開始積極工作」,還透露定情一切安好。
  • 「央視一姐」董卿被抓?在出境時被警方逮捕,她究竟犯了什麼罪?
    董卿是中央電視臺的明星,也是春晚的常客。雖然今天的董卿不再主持春節聯歡晚會,但她仍然活躍在銀幕上。她的優雅和魅力吸引了許多人。董卿今年45歲。歲月沒有在她臉上留下任何痕跡。今天,董卿花更多的時間在她的家庭。央視主持人的婚姻生活十分神秘,董卿也不例外。董卿的丈夫是個局外人。他的名字叫米春雷。他的家庭背景很突出。
  • 《揭露宇宙》觀後感
    《揭露宇宙》是David Wilcock對科裡古德Corey Goode 的一個訪談節目,每集大約半個小時。前面這一百多集訪談的對象主要是科裡古德,也有穿插一些對其它嘉賓的訪談。這個節目不是最近才出的,大概是從2015年的時候就開始了,我在那個時候也看到了這個節目,但那時似乎對各種揭露信息又不是很感興趣,所以一直都沒去看。這下看了之後才發現這個節目還是非常值得一看的,因為它又能讓我腦洞大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