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底,國慶黃金周前夕,古生物化石寶庫遼寧省朝陽再次吸引了世界的目光――鳥化石國家地質公園在龍城區上河首村建成開放,隨時準備迎接來「朝拜」這方「第一隻鳥兒起飛、第一朵花兒綻放」的聖土、追尋地球生命演變足跡的中外遊客。
朝陽也由此開啟了化石文化產業的財富之門,踏上了化石鋪就的通往世界之路。
吸引世界目光打造「眼球經濟」
從1999年深秋,一個村民取土時意外地發現了一塊酷似鴿子圖形的精美石板開始,上河首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小村一次又一次震驚了世界。2000年初,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的科學家們在此進行了野外化石發掘活動,發現了眾多魚類、鳥類、恐龍類、昆蟲類、龜類、植物類等珍貴的古生物化石標本。其化石埋藏之淺、品種之豐富、科研價值之高,每每令科研人員瞠目,譽其為地層學上的「金釘子」。美國《科學》雜誌載文驚嘆:「世界上沒有其他任何地方,能在如此連續的時間和如此集中的區域內保存如此眾多、如此精美的古生物化石。」
驚世的發現吸引了世界的目光,也撩起了一些貪婪者的欲望。高峰時,幾百人蜂擁上河首,家家夜不閉戶,挑燈夜戰。化石販子走街串巷,一手交錢一手交貨。
「化石是不可再生的珍稀資源,每一塊都是絕版,朝陽絕不能依靠盜挖販賣化石來解決致富問題,絕不能吃祖宗飯砸了子孫飯碗。」朝陽市委市政府領導始終保持著這樣的清醒。
然而,動輒幾萬、幾十萬甚至上百萬身價的化石對於財政收入有限的朝陽來說,的確是一塊誘人的「蛋糕」。如何在保護好這些珍貴自然遺產的前提下,挖掘化石的經濟價值,朝陽的決策者選擇了「依託珍稀資源、打造亮麗名片、吸引世界目光、發展眼球經濟」的綠色發展路徑。
化石鳥往哪「飛」就到哪兒去辦展覽
今年4月15日,大連海關駐郵局辦事處在對出口快件進行X光查驗時,發現一份發往日本的「工藝品」郵件圖像可疑。經開箱查驗,所謂的「工藝品」竟是3塊古生物化石。此前,瀋陽海關在吉林琿春口岸查獲一起化石走私案,一次性查獲古生物化石2364件;澳大利亞警方在本土繳獲過20噸來自中國的化石,其中大部分產自遼西。以至於德國的古生物學者揶揄中國同行:「老朋友,你的孔子鳥已經滿天飛了。」
嚴酷的現實要求朝陽市的決策者不僅要提高打擊力度,也要轉變思路。與以往的圍追堵截不同的是,這一次,朝陽更多地選擇了「疏」。化石鳥往哪「飛」,他們就去哪兒辦展覽。既滿足了人們的觀賞願望,又提升了朝陽的知名度。
2006年春節,中華龍鳥、攀援始祖獸和遼西古果等化石,來到上海遼西古生物化石科普館,與在上海科技館舉辦的「甘肅政和古生物化石展」同城打擂;同年3月,以87件遼西古生物化石為主要內容的「飛天恐龍:溯源之謎大解碼」科普大展在臺北兒童交通博物館正式開展;5月份,遼西化石走進瀋陽世園會;今年7月,35件朝陽古生物化石再一次奔赴美國布蘭丁恐龍博物館,哺乳動物化石、兩棲動物化石、鳥類化石、魚類化石,尤其是「帶毛的恐龍」化石讓大洋彼岸的美國人嘆為觀止。
2006年,發現於朝陽的世界最古老的被子植物――中華古果、最早的不會飛的鳥――原始祖鳥、最早的新角龍類恐龍――遼寧角龍、保存最完整的長羽毛的恐龍化石――千禧中國鳥龍化石,一同進入吉尼斯世界之最,創下了吉尼斯中的「吉尼斯」。
今年6月6日上午,遼寧古生物化石博物館奠基典禮在瀋陽師範大學隆重舉行,至此,遼寧古生物化石終於有了自己的「家」,人們再也不用擔心「遼寧化石鳥滿天飛」了。9月29日,朝陽鳥化石國家地質公園將正式與遊人見面。除了向遊客展示1000多件珍貴化石外,還將原汁原味地呈現化石挖掘現場。
記錄滄海桑田解析生命密碼
朝陽鳥化石國家地質公園總面積2300平方公裡,核心區面積207平方公裡,是一處集科研科普、休閒娛樂為一體的遺址性主題公園,由朝陽上河首主景區、北票四合屯景區、鳳凰山地質地貌景區、凌源大王杖子景區四部分組成。一期規劃設計面積418畝,分布有古生物博物館、地質長廊、木化石林、魚類樂園、白堊紀樂園、民俗村等景區。
其中,古生物化石博物館佔地1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2萬平方米。記者走進博物館,迎面立有兩層樓高的「熱河生物群」復原生物木雕壁畫。宇宙與地球廳詳細介紹了宇宙的形成、演化過程;西側700平方米的恐龍廳展出各類恐龍立體骨架,其中有該市境內發掘的8米長、4米多高的最大個體恐龍化石標本。二樓為古生物化石展廳,集中展示朝陽地區出土的熱河生物群化石,每一塊化石上面都保持著1億多年前災難來臨時古生物豕突狼奔的情形。觀眾可以通過展板、實物標本、多媒體設施和互動展項,全面了解化石的成因及其他化石方面的知識。地層剖面展示廳原樣保存了上河首化石產地的挖掘現場,並以圖片和實物標本再現了當年的發掘情形。各種顏色的土層記載著地球滄海桑田的演變歷程,向人們講述著原生態的地球密碼。木化石林佔地5萬平方米,一期佔地1萬平方米,200棵木化石巍然聳立,穿過億萬年時空隧道,與21世紀的人們默默私語。
由於在建設過程中採用很多高科技手段,觀眾們置身於地質公園,還可以體驗到驚險刺激的地震、火山爆發等大自然奇觀。狂風呼嘯,電閃雷鳴,巖漿迸發,大地在顫抖,伴著鳥獸的嘶鳴,讓人倍感生命的渺小,對大自然肅然起敬。
為了增強娛樂性和參與性,館內還設立了「與恐龍對話」、「與恐龍賽跑」等多個互動體驗區。記者走進「與恐龍對話」體驗區,與電子屏幕上的恐龍「零距離接觸」。
恐龍:恐龍是胎生的,還是卵生的?請您回答。記者:卵生的。
恐龍:恭喜您答對了,請回答下一個問題:中華龍鳥是恐龍,還是鳥?
記者:是恐龍。
恐龍:眼睛最大的恐龍是哪個:鋸齒龍、劍龍、霸王龍。
記者:是霸王龍吧?恐龍:對不起,您答錯了,正確的答案是:鋸齒龍。
記者隨後又來到「與恐龍賽跑」體驗區,「騎」著模擬自行車,與屏幕上的恐龍比速度。
記者在前面拼命地「騎」,「恐龍」在後面奮力追。眼看被恐龍追上了,記者不禁驚出一身冷汗,這時恐龍發話了:我是食草龍,不吃你這個肉食!然後,扔下記者跑掉了。
據朝陽市市長張鐵民介紹,這次開園的是一期工程。一期工程開園後,立即啟動佔地350畝的二期工程,規劃建設大型挖掘現場地質長廊、木化石林二期及綜合遊樂設施等,計劃投資5000萬元。
連結
古生物化石是指人類史前地質歷史時期形成並賦存於地層中的動物、植物等遺體化石或遺蹟化石。它是鑑定和對比地層、了解地球歷史的重要依據,也是研究動物與人類起源、發展歷史及其規律的實物資料。在朝陽發現的古生物化石種類繁多、世界罕見,被科學家們命名為「熱河生物群」,它代表了地球中生代生物更替的全過程,也是新生代生態體系的搖籃。
自從上世紀80年代末一位農民發現首枚鳥化石以來,朝陽境內的北票市、凌源市、朝陽縣和龍城區已陸續出土了聖賢孔子鳥、三塔中國鳥、燕都華夏鳥、菠羅赤鳥、嬌小遼西鳥等珍貴鳥類化石,特別是1993年發現中生代早期鳥化石以後,引起了國內外古生物學界的極大震驚和強烈反響。朝陽市北票上園炒米甸村周圍40多平方公裡為中生代含鳥化石層湖相盆地遺蹟,這裡發育有千米以上的陸相地層,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到目前為止,已出土各種鳥化石1000多枚,佔據整個遼西中生代鳥化石16屬20種中的大多數,其中被命名為孔子鳥的鳥化石引起國內外各界的極大關注。與鳥類化石共生的,還有大量的魚類、龜鱉類、爬行類、葉肢介類、介形蟲類、昆蟲類、真蕨類、蘇鐵類、楔葉類、被子植物類等古生物化石。這一地區的古生物化石地質遺蹟,對於尋找石油、煤等重要地下資源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尤其對開發遼西地區的石油資源更具有現實意義。
此外,科學家在朝陽還相繼發現帶「毛」恐龍的化石,不僅極大地豐富了對恐龍世界的認識,而且為鳥類起源於恐龍的理論提供了充分的證據。除了著名的中華龍鳥、北票龍和中國鳥龍,熱河生物群還包括早期哺乳類、青蛙、蜥蜴、最早的被子植物等重要生物門類的化石,其中,早期鳥類、帶毛恐龍、原始哺乳動物、早期被子植物構成了20世紀古生物學的重大發現。這些生物化石大多形成於1.25億年前,獨特的地理條件、地質條件使它得以形成,而且不可再生。
遼西生物群在種類、數量和保存的完好性等方面都超過了世界上著名的德國索倫霍芬含始祖鳥的生物群,為研究早期鳥類和其他生物的生理習性和恢復古環境提供了罕見的證據。這一區域在世界古生物研究史上創造了6個世界之最,即年代最早、鳥化石最多、屬種最多、密度最大、含鳥化石層最多、未知領域最廣。朝陽熱河生物群的研究已經被列入國家重點基礎研究項目,並得到近2000萬元人民幣的資助,這也是古生物基礎研究領域有史以來得到的最大資助。(資料來源:新華網)
①曾在臺北市兒童交通博物館展出的遼西地區恐龍化石「中華龍鳥」。
新華社記者吳增祥攝
②遼西發現的始祖鳥化石。
③世界上最古老的被子植物化石――遼寧古果。
④遼寧角龍化石。
⑤遼寧聖賢孔子鳥化石。
(本組照片除署名外均為資料照片)
①
②
③
④
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