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河系邊上存在「虛無空間」,1.5億光年寬,或是暗物質的據點?

2020-12-06 熱散由心靜

很多人都知道,我們的星球是太陽繫結構的一部分,在這個結構中,不僅存在重力,而且宇宙的膨脹,創造了一個更大的結構。

現在,一項新的研究揭示了宇宙中一個神秘未知的區域,至少1.5億光年寬,裡面不存在任何物體,並且局部真空,這個真空就在我們生活的銀河系邊上!

這是一個獨特的虛無領域,與我們的銀河系毗鄰,被稱為局部空洞。局部空洞是巨大宇宙結構的一部分,這個區域幾乎沒有星系。至於為什麼會形成這樣一個洞,科學家認為是宇宙的膨脹引起,所有的物質都被重力吸引到其他物質上。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在宇宙的大比例地圖上看到絲狀和塊狀結構。這就是為什麼有一個洞。

所以當重力使星系相互靠近時,空間就打開了。科學家對局部真空特別感興趣,構成銀河系和局部群體的其他物質很大機率來自局部真空。研究這些空隙也能告訴我們一些關於暗物質的事情。但是局部空隙很難研究,因為它位於銀河系中心質量後面,被擋住了視線。

這意味著真空非常大,至少有1.5億光年寬,因為矮行星移動得越快,真空的引力就越弱,這意味著真空一定越大。

也許住在1.5億光年寬的洞旁邊聽起來會讓人不安。真正的虛無,真正的黑暗,如此接近,令人恐懼,但必須接受。但幸運的是,我們不會被吸進太空,事實上,恰恰相反。真空中物質的缺乏意味著重力的缺乏,我們正慢慢遠離真空的中心,在那裡我們和其他星系位於該區域的邊緣。你有沒有過這樣的想法呢?或者和這觀點相近的。

相關焦點

  • 博特斯虛空,跨越2.5億光年的虛無空間,沒人知道它為何存在
    博特斯虛空可以說是一個跨越2.5億光年的虛無空間,它位於牧夫座方向,距離我們大約有7億光年。1981年,一個由天文學家羅伯特.科什納(Robert Kirshner)領導的研究團隊,在一次星系紅移調查中首次發現了這個物質極為稀疏的球體空間。
  • 博特斯虛空,一個跨越2.5億光年的虛無空間沒人知道它為何存在
    博特斯虛空可以說是一個跨越2.5億光年的虛無空間,它位於牧夫座方向,距離我們大約有7億光年。1981年,一個由天文學家羅伯特.科什納(Robert Kirshner)領導的研究團隊,在一次星系紅移調查中首次發現了這個物質極為稀疏的球體空間。
  • 博特斯虛空,一個跨越2.5億光年的虛無空間,沒人知道它為何存在
    博特斯虛空可以說是一個跨越2.5億光年的虛無空間,它位於牧夫座方向,距離我們大約有7億光年。1981年,一個由天文學家羅伯特.科什納(Robert Kirshner)領導的研究團隊,在一次星系紅移調查中首次發現了這個物質極為稀疏的球體空間。
  • 銀河系天體的運轉,全是因為2.5億光年有它的存在,並加速前進
    銀河系天體的運轉,全是因為2.5億光年有它的存在,並加速前進宇宙的範圍是非常廣闊的,目前有最新的研究顯示,宇宙的直徑為1560億光年,甚至更大,但是人類可觀測到的宇宙直徑只有930億光年,在宇宙930億光年之外,還有更多未知的事情等待著人類探索。
  • 邊界終於「找到了」 研究發現銀河系寬約一百九十萬光年
    科技日報北京3月24日電 (記者劉霞)據美國《科學新聞》網站23日報導,英國科學家的一項新研究指出,銀河系寬約190萬光年(1光年等於94600億千米),這一數字有助他們更好地估算銀河系的質量,以及有多少個星系與銀河系「共舞」。
  • 暗物質的希望?人類利用銀河系「反推」暗物質的存在!
    暗物質是科學家猜想的一種未被證實的物質,而這種物質的存在可以解釋許多我們無法解釋的現象,但是暗物質始終未能被觀測到。近日,科學家計劃利用銀河系來反推暗物質的存在,暗物質真的會被觀測到嗎?為什麼科學家會從銀河系入手?因為科學家們認為暗物質在銀河系中心周圍產生了一個明亮的球狀x射線輻射暈。
  • 銀河系中心異常伽瑪射線區域,或是暗物質與普通物質作用的證據
    科學家握有整個銀河系的伽馬射線分布圖,知道銀河系中心有個伽瑪射線能量超標的異常區域。最近麻省理工學院團隊新研究指出,這個明亮的伽馬射線爆發地區很可能是暗物質作用的結果。銀河盤面的伽瑪射線來源物理學家大部分都了解,但在銀河系中心有個區域稱為銀心 GeV 超量(Galactic Center GeV Excess,GCE),和其他地方相比起來存在過量伽馬射線。物理學家不太清楚如何解釋,目前有2種主要說法:第一,那裡可能有大量快速旋轉的中子星(即脈衝星);或者更誘人的、濃厚的暗物質雲互相碰撞湮滅產生大量的伽瑪射線。
  • 地球附近有個3.3億光年的空洞,竟佔整個可觀測宇宙直徑的1/280!
    想像我們所在的銀河系,假如周圍1.65億光年的範圍內,幾乎什麼物質也沒有,沒有星系,沒有恆星,沒有行星,沒有塵埃和氣體,有的只是虛無和空曠,人類對宇宙的認知會怎樣?
  • 1.5億光年外的巨引源,銀河系要多久才能到達?
    按照這個速度,銀河系每年會行進200億公裡,每476年行進1光年。銀河系的前進方向靠近長蛇座的中心,如此快的本動速度意味著有股強大的力量在驅動銀河系前進,這會是什麼呢?不過,室女座星系團並非驅使銀河系快速運動的真正原因,因為就連室女座星系團也在朝著長蛇座方向運動。異常強大的引力中心:巨引源天文學家測量了大量星系的位置和運動,最終發現了長蛇座方向存在一個引力異常強大的中心,它被稱為巨引源,距離銀河系大約1.5億到2.5億光年。
  • 太陽系在銀河系的什麼位置?
    我們的地球位於太陽系,而太陽則是一顆普通的恆星,在銀河系太陽這樣的恆星也是非常普遍的。
  • 科學家發現30億光年的虛無空間,它將宇宙隔開
    來自義大利的一處天文研究所,他們向外界發布消息宣稱在距離我們150億光年的地方發現了一堵「牆」。這個牆和普通的牆的不同之處在於,它是虛無的。我們無法看到它的實體,而且其厚度非常大,將近30億光年。在這個跨度內,看不到任何天體,即便是充滿宇宙的暗物質也沒有,就如佛學中的寂滅空間一樣。
  • 「暗物質」——一個必須存在,卻又找不到的物質
    圖解:「引力透鏡效應」「暗物質」存在最有力的一個證據來源於一次慘烈的星系碰撞事件距離我們38億光年的「子彈星系團」附近兩個星系來了一次調整的親密接觸,物質融合在了一起合成了星系團,天文學家們先是用光學的方法測量了兩個星系普通物質質量的位置,同時又用「引力透鏡」測量了星系團中總質量的位置,結果發現了兩個位置並不重合,這也就意味著在星系碰撞的過程中,兩個星系的正常物質和
  • 連暗物質都沒有的宇宙空洞裡真的有物質存在嗎?
    這個「洞」橫跨近10億光年,距離地球60到100億光年,位于波江座。(參考一下,一光年大約有6萬億英裡。)太空塵埃圖像長廊是什麼使宇宙的這一大片區域成為一個洞? 該區域幾乎沒有宇宙物質的跡象,沒有恆星、行星、太陽系或宇宙塵埃雲。研究人員甚至找不到暗物質(暗物質是看不見的,但可以通過它的引力來測量。)
  • 7億光年外驚現巨大空洞,星學界視其為宇宙最黑暗空間
    星空中的空洞此空洞直徑可達2.5億光年,由於所在地位於牧夫座方向,科學家便將其稱之為牧夫空洞牧夫空洞是人類到目前為止發現的最大空洞,也是整個宇宙最黑暗的空間。根據科學家的計算,在那直徑2.5億光年的空洞內,原本應該存在著之前兩千個星系。
  • 暗物質衛星上天 揭秘暗物質是什麼?怎麼存在的?
    這標誌著我國空間科學探測研究邁出重要一步。「悟空」是目前世界上觀測能段範圍最寬、能量解析度最優的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超過國際上所有同類探測器。它將在太空中開展高能電子及高能伽馬射線探測任務,探尋暗物質存在的證據,研究暗物質特性與空間分布規律。佔宇宙95%以上的暗物質和暗能量由萬有引力定律證實存在,卻從未被直接觀測到。
  • 直徑可達10億光年的宇宙空洞
    浩瀚的宇宙有無數的大星系,銀河系只是其中之一。而銀河系中又有數千億個恆星系,太陽系是其中之一,那麼星系和星系之間的空間叫什麼?我們稱它們為星際空間。相信大家都知道,宇宙可不像地球這樣,是一個物質密集非常大的空間,浩瀚的宇宙中物體的分布是非常廣闊的,大量的物質基本都集中在星系之中,而在星際空間中,物質的密度就非常少了。所以星際空間是一個空闊,黑暗,無比寒冷的地方。可能在很多人看來,星際空間的物質密度是宇宙中最小的,可事實上,宇宙中還有一種特別的現象存在,那就是巨大無比的空洞。
  • 暗物質是否是銀河系中心的伽馬射線源之一?
    那暗物質一定是被「翻牌」最多的存在體之一。即便銀河系只是偌大宇宙中的極小一個組成部分,但其中依然存在著數以億計的各種可見星體。對於人類而言,我們的地球就已經足夠龐大,但若是將地球與太陽系、銀河系進行比較,那麼彼此之間的懸殊則相去甚遠。
  • 1.7萬光年之外……銀河系的地外文明有多少?
    不過,按照研究人員計算,這些文明之間的平均距離達1.7萬光年,人類現有技術無法探明它們的存在,也無法與之交流。  例如銀河系裡恆星的平均金屬豐度和平均年齡,即fL和fm可能就不是獨立變量,雖然相關性很小,對結果可能沒有影響;同樣fHZ也未必和其他參量無關,直接將它們的概率相乘或許並不完全準確,研究人員也並未對此在文中進行進一步的分析。此外,文中顯示t′=48±5.5億年,這意味著在銀河系中的類地行星上誕生的文明,他們的平均演化時間已有將近50億年。
  • 1.7萬光年之外……銀河系的地外文明有多少?|光年|地外文明|克裡斯...
    例如銀河系裡恆星的平均金屬豐度和平均年齡,即fL和fm可能就不是獨立變量,雖然相關性很小,對結果可能沒有影響;同樣fHZ也未必和其他參量無關,直接將它們的概率相乘或許並不完全準確,研究人員也並未對此在文中進行進一步的分析。此外,文中顯示t′=48±5.5億年,這意味著在銀河系中的類地行星上誕生的文明,他們的平均演化時間已有將近50億年。
  • 原始黑洞或能揭示暗物質本質,暗物質的物理性質是什麼?
    我向大家介紹一下空間探測暗物質粒子的一些情況。從太陽系的邊緣看地球,地球就像一顆太陽裡的浮塵。銀河系裡大概包含了一千億個這樣的太陽,當我們從銀河系裡看太陽的時候,它根本連浮塵都算不上,是一個點。銀河系是一個棒旋星系,包括一根棒,兩個大的旋臂,兩個大的旋臂又分了好多小的旋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