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河系天體的運轉,全是因為2.5億光年有它的存在,並加速前進

2020-07-18 V奇遇實驗屋

銀河系天體的運轉,全是因為2.5億光年有它的存在,並加速前進

宇宙的範圍是非常廣闊的,目前有最新的研究顯示,宇宙的直徑為1560億光年,甚至更大,但是人類可觀測到的宇宙直徑只有930億光年,在宇宙930億光年之外,還有更多未知的事情等待著人類探索。

通過對宇宙的探索,我們知道宇宙的每個天體都在運轉著,比如地球,地球不僅會自轉,還會公轉,作為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之一,地球一直以來都在圍繞著太陽旋轉。由於太陽的引力十分強大,地球會被太陽所吸引,但由於地球本身也有引力,所以在萬有引力的作用下,地球會繞太陽做橢圓運行。

銀河系天體的運轉,全是因為2.5億光年有它的存在,並加速前進

據悉地球公轉的速度約為每秒30千米,而太陽又以每秒230公裡的速度圍繞銀河系的中心運轉,銀河系的中心是一個很亮的球狀,直徑約為兩萬光年,厚一萬光年,這個區域由高密度的恆星組成,主要是年齡大約在一百億年以上老年的紅色恆星,很多證據表明,在中心區域存在著一個巨大的黑洞。

因此銀河系的中心是超巨黑洞,它控制了銀河系內所有天體的運轉,那麼銀河系的中心又會受到誰的控制呢?2014年9月,夏威夷大學的布倫特·塔利和法國裡昂第一大學的海倫·庫爾圖瓦所領導的團隊發表了一種通過星系的視向速度來定義超星系團的新方法,並由此定義了拉尼亞凱亞。

銀河系天體的運轉,全是因為2.5億光年有它的存在,並加速前進

經過科學家的研究發現,銀河系會受到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的巨引源影響而運轉,巨引源這種現象在1986年被發現,它存在於距離地球1.5億至2.5億光年處,位於長蛇座與半人馬座方向。

巨引源的規模達4億光年,質量約為太陽的3—5.4×10^16倍,就是這個位於2.5億光年處的巨引源控制了銀河系的運轉,科學家還發現了一種異常現象,地球大約以每秒390英裡的速度朝「巨引源」逼近,銀河系也以每秒600千米速度狂奔,不斷前進,向它靠近,這讓人們不得不懷疑,未來我們是不是會被它「吞噬」,墜入深淵?

銀河系天體的運轉,全是因為2.5億光年有它的存在,並加速前進

科學家否認了這一觀點,因為在很早以前,科學家根據紅移現象證明了宇宙是在膨脹的,紅移機制被用於解釋在遙遠的星系、類星體,星系間的氣體雲的光譜中觀察到的紅移現象。紅移增加的比例與距離成正比,這種關係為宇宙在膨脹的觀點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後來科學家在宇宙中發現了大量的暗物質,雖然暗物質是人類探測不到的,但是已經有多項研究表明,宇宙暗物質是存在的。通過對宇宙中微波背景輻射各向異性的精細觀測,可以確定出宇宙中暗物質的總量,觀測表明宇宙總能量中暗物質佔26.8% ,構成天體和星際氣體的常規物質只佔4.9%,其餘68.3%為推動宇宙加速膨脹的暗能量。

銀河系天體的運轉,全是因為2.5億光年有它的存在,並加速前進

暗能量總是以一種旋渦運動的形式出現,所以它對天體的運動也是有影響的,再加上受到宇宙膨脹的作用,銀河系的天體並不會被巨引源「吞噬」,並且每326萬光年會退行67千米。

有研究表明,我們的宇宙正在膨脹,而膨脹的速率不是恆定或減慢,而是在加速,因此我們不會墜入巨引源。那麼大家對於這件事情還有什麼想說的呢?

相關焦點

  • 2億光年外有個巨引源,銀河系也在向它墜落,卻至今不知它是什麼
    銀河系中太陽及太陽系這樣的天體又在圍繞銀河系的中心運行,因為那裡是銀河系的質量中心,龐大的物質質量決定了那裡是銀河系引力最強的部位天文學家們還發現銀河系和仙女座星系所在的本星系群位於室女座星系團中,而室女座星系團位於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中,這一片區域中天體的引力中心,就在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的重心位置,天文學家通過天體紅移現象發現在那裡有一處引力異常處
  • 2億光年外有個巨引源,銀河系也在向它墜落,卻至今不知它是什麼
    銀河系中太陽及太陽系這樣的天體又在圍繞銀河系的中心運行,因為那裡是銀河系的質量中心,龐大的物質質量決定了那裡是銀河系引力最強的部位
  • 1.5億光年外的巨引源,銀河系要多久才能到達?
    與此同時,銀河系也在宇宙中高速運動。至於銀河系怎樣在宇宙中運動,取決於參照系的選擇。銀河系的運動相對於仙女座星系而言,銀河系目前正以110公裡/秒的速度在朝著仙女座星系運動。不過,銀河系並不是徑直朝著仙女座星系方向前進,而是以螺旋的方式在靠近。大約在40億年後,兩個星系會發生碰撞,最終將會融合成一個星系。
  • 銀河系中心存在超大質量黑洞,那麼太陽繞著黑洞轉?
    視界外的物質會形成一個吸積盤,這些物質被黑洞的引力加速,以非常快的速度繞著黑洞運轉,不僅溫度極高,還會發出十分耀眼的光芒。在黑洞的引力拉扯下,物質將螺旋式靠近黑洞,被撕得粉碎,最終墜入黑洞。就拿M87星系中心的這個黑洞來說,它的質量是太陽質量的65億倍,可密度就只有水的密度的一半。
  • 銀河系有宇宙中所有的天體種類嗎?還有哪些驚人的天體?
    因為銀河系就是一個小宇宙,宇宙可能存在的天體銀河系幾乎都有,那麼銀河系中有哪些驚人的天體呢?又有哪些是銀河系中所沒有的呢?一、銀河系中有哪些令人驚訝的天體?恆星我們夜空中看到的幾乎所有天體都是恆星,當然99.999999999999%都在銀河系內,因為肉眼能看到的河外星系就四個,大小麥哲倫(南半球可見)星系、仙女星系以及三角座星系,當然偶爾還可能有系外超新星!即將爆發的恆星(超新星):獵戶座的參宿四和船底座的海山二!
  • 宇宙到底有多大?科學家發現最大天體結構,直徑為100億光年
    從完整的宇宙結構來看,至少還存在四個天體結構要比星系要大,這些天體結構都是什麼樣的存在呢?太陽系、銀河系這些天體結構都已經非常熟悉了,不用再過多敷衍了,主要講一下比星系大的天體結構。,因此被稱為衛星星系,本星系團的直徑為1000萬光年,而銀河系的直徑只有10萬光年,相對於銀河系來說本星系團很龐大,可是與它上一級天體結構相比,就是小巫見大巫了。
  • 宇宙六級天體系統詳解!10萬光的銀河系也只是滄海一粟
    此外,我們太陽系其他幾顆行星中除水星和金星外,都有衛星環繞運轉,也都形成了自己的天體系統。而所有圍繞太陽運轉的行星、小行星、彗星和流星體等,都以太陽為中心天體,構成了太陽系,也就是行星系統。我們太陽系的直徑120億千米。
  • 是誰「偷走了」2.5億光年內的天體,給宇宙留下了一片荒原?
    但是,當天文學家將望遠鏡對準牧夫座的時候,發現了一片巨大的幾乎沒有天體的區域。這個區域如此空曠,令科學家們十分驚訝,也挑戰了現有的大量理論。即便宇宙各向同性的理論已經遭受到了大量的質疑,但它的存在依然給我們帶來了巨大的困惑。
  • 太陽系的「創造者」在消亡,在7萬光年處掙扎,它將被銀河系吞噬
    多年來通過科學家們對於宇宙的研究,我們知道了恆星、行星、衛星等各類天體的概念,也知道了它們之間的關係,比方說行星圍繞著恆星運轉,衛星圍繞著行星運轉。那麼,如果將這個概念放在星系之中,是否也適用呢?答案是肯定的,拿太陽系來說,它是圍繞著銀河系的銀心進行運動,同時,通過觀測,在銀河系的周圍也存在著「伴侶星系」。
  • 太陽系的「創造者」在消亡,在7萬光年處掙扎,它將被銀河系吞噬
    多年來通過科學家們對於宇宙的研究,我們知道了恆星、行星、衛星等各類天體的概念,也知道了它們之間的關係,比方說行星圍繞著恆星運轉,衛星圍繞著行星運轉。那麼,如果將這個概念放在星系之中,是否也適用呢?答案是肯定的,拿太陽系來說,它是圍繞著銀河系的銀心進行運動,同時,通過觀測,在銀河系的周圍也存在著「伴侶星系」。
  • 銀河系自轉的同時也在朝著巨引力源前進,宇宙膨脹讓它們不會相聚
    太陽系距銀心約2.7萬光年,位於人馬臂與獵戶臂之間,緊靠獵戶臂的內側,大約2.5億年環繞銀河系一圈。這是一個無比漫長的時間,這個時候不少人意識到,宇宙有可能並不是一個靜止不動的空間,宇宙中的一切都有可能處於環環相扣的運動當中。如果是那樣,那銀河系圍繞誰在運動?
  • 銀河系的中心到底是什麼,能讓所有天體都圍繞它旋轉?
    在太陽系,太陽作為我們的老大哥,系內所有的天體都圍著它旋轉,而放眼整個銀河系,則是圍繞著銀河系中心人馬座A星而旋轉。銀河係為橢圓盤狀,是一個巨型棒旋星系,有巨大的盤面結構,囊括了1200 億顆恆星,直徑長達16萬光年。
  • 科學家證明銀河系中心存在超級大質量黑洞
    銀河系中心和4條旋臂都是恆星密集的地方;太陽位於一條叫做獵戶臂的支臂上,距離銀河系中心約2.64萬光年,逆時針旋轉;太陽繞銀心旋轉一周約需要2.5億年。銀河系有兩個伴星系:大麥哲倫星系和小麥哲倫星系;與銀河系相對的稱之為河外星系。
  • 銀河系需要多久才會到達2億光年外的巨引源?
    從目前的觀測結果來看,我們的銀河系位於直徑為5.2億光年、擁有10萬個星系的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之中。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的引力中心位於長蛇-半人馬座超星系團的矩尺座星系團部分,那裡存在巨大的引力異常,天文學家將其稱之為巨引源。
  • 銀河系直徑12萬光年,分布著4000億顆恆星,你敢想像嗎?
    我們生活的星球叫做地球,地球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中唯一存在生命的天體。太陽系很大,直徑距離大概有120億公裡。但是對於銀河系來說,太陽系的直徑距離簡直微不足道。科學家們計算,銀河系大約有4000億顆恆星,其中也包含了大量的星團,星雲,星際塵埃等等。它們分布在銀河系的銀心,銀盤,銀暈裡。銀河系中心凸起的區域呈現出一個明亮的球狀,它的直徑大約有兩萬光年,厚度有一萬光年,這個區域叫做銀心。銀心由大量的恆星組成,它們的年齡大部分都在100億年以上。
  • 距地5.6億光年,一顆類天體上發現氧氣,這上面會存在生命嗎?
    有觀點認為,人類之所以無法離開地球,其實是被「氧氣」束縛在地球上了。為什麼這麼說呢?這是因為地球上的氧氣是人類生存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不過在宇宙中,想要找到一顆與地球一樣充滿鮮活氧氣的星球,是十分非常困難的,甚至可以用到一個詞——鳳毛麟角。
  • 1.7萬光年之外……銀河系的地外文明有多少?|光年|地外文明|克裡斯...
    更進一步,有人認為生命在宇宙中也並不特殊,即「天體生物學哥白尼原理」。儘管到目前為止人們還沒有真正找到系外生命,但眾多天文學家都對這一「原理」持肯定態度。因為它正得到越來越多間接觀測數據的支持。通過天文觀測人們發現,僅銀河系中就有至少兩千億顆恆星,而宇宙中的星系總數則在幾千億顆以上!
  • 1.7萬光年之外……銀河系的地外文明有多少?
    因為它正得到越來越多間接觀測數據的支持。  通過天文觀測人們發現,僅銀河系中就有至少兩千億顆恆星,而宇宙中的星系總數則在幾千億顆以上!其中的行星也絕不罕見,從1995年人類發現第一顆系外行星起,到現在短短20多年,就已發現了4100多顆。
  • 跨度10億光年,質量為太陽100億億倍,銀河系處在巨大宇宙結構中
    事實上,就連天體本身也是在引力的作用下從星際塵埃和氣體雲中形成的。我們的地球位於太陽系中,太陽系與其他上千億個恆星系統組成了銀河系,銀河系與其他數十個河外星系組成了本星系群,而本星系群又與其他星系群、星系團通過引力作用組成了更大尺度結構——直徑可達1.1億光年的本超星系團,或者說室女座超星系團,那麼,在室女座超星系團只之上,是否還有更大的天體系統或者說宇宙結構?
  • 銀河系真的在向巨引源跌落嗎?
    除了只存在於古籍中的歸墟,在我們的宇宙中也存在一個「歸墟」,它位於長蛇-半人馬座超星系團附近,距離地球1.5億光年至2.5億光年,有著數萬倍於銀河系的質量,在宇宙中,巨大的質量就意味著巨大的引力,所以包括銀河系在內的數百萬個星系,都受到了「歸墟」的影響,而引力極其強大的「歸墟」,在天文學中被稱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