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的範圍是非常廣闊的,目前有最新的研究顯示,宇宙的直徑為1560億光年,甚至更大,但是人類可觀測到的宇宙直徑只有930億光年,在宇宙930億光年之外,還有更多未知的事情等待著人類探索。
通過對宇宙的探索,我們知道宇宙的每個天體都在運轉著,比如地球,地球不僅會自轉,還會公轉,作為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之一,地球一直以來都在圍繞著太陽旋轉。由於太陽的引力十分強大,地球會被太陽所吸引,但由於地球本身也有引力,所以在萬有引力的作用下,地球會繞太陽做橢圓運行。
據悉地球公轉的速度約為每秒30千米,而太陽又以每秒230公裡的速度圍繞銀河系的中心運轉,銀河系的中心是一個很亮的球狀,直徑約為兩萬光年,厚一萬光年,這個區域由高密度的恆星組成,主要是年齡大約在一百億年以上老年的紅色恆星,很多證據表明,在中心區域存在著一個巨大的黑洞。
因此銀河系的中心是超巨黑洞,它控制了銀河系內所有天體的運轉,那麼銀河系的中心又會受到誰的控制呢?2014年9月,夏威夷大學的布倫特·塔利和法國裡昂第一大學的海倫·庫爾圖瓦所領導的團隊發表了一種通過星系的視向速度來定義超星系團的新方法,並由此定義了拉尼亞凱亞。
經過科學家的研究發現,銀河系會受到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的巨引源影響而運轉,巨引源這種現象在1986年被發現,它存在於距離地球1.5億至2.5億光年處,位於長蛇座與半人馬座方向。
巨引源的規模達4億光年,質量約為太陽的3—5.4×10^16倍,就是這個位於2.5億光年處的巨引源控制了銀河系的運轉,科學家還發現了一種異常現象,地球大約以每秒390英裡的速度朝「巨引源」逼近,銀河系也以每秒600千米速度狂奔,不斷前進,向它靠近,這讓人們不得不懷疑,未來我們是不是會被它「吞噬」,墜入深淵?
科學家否認了這一觀點,因為在很早以前,科學家根據紅移現象證明了宇宙是在膨脹的,紅移機制被用於解釋在遙遠的星系、類星體,星系間的氣體雲的光譜中觀察到的紅移現象。紅移增加的比例與距離成正比,這種關係為宇宙在膨脹的觀點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後來科學家在宇宙中發現了大量的暗物質,雖然暗物質是人類探測不到的,但是已經有多項研究表明,宇宙暗物質是存在的。通過對宇宙中微波背景輻射各向異性的精細觀測,可以確定出宇宙中暗物質的總量,觀測表明宇宙總能量中暗物質佔26.8% ,構成天體和星際氣體的常規物質只佔4.9%,其餘68.3%為推動宇宙加速膨脹的暗能量。
暗能量總是以一種旋渦運動的形式出現,所以它對天體的運動也是有影響的,再加上受到宇宙膨脹的作用,銀河系的天體並不會被巨引源「吞噬」,並且每326萬光年會退行67千米。
有研究表明,我們的宇宙正在膨脹,而膨脹的速率不是恆定或減慢,而是在加速,因此我們不會墜入巨引源。那麼大家對於這件事情還有什麼想說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