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來通過科學家們對於宇宙的研究,我們知道了恆星、行星、衛星等各類天體的概念,也知道了它們之間的關係,比方說行星圍繞著恆星運轉,衛星圍繞著行星運轉。那麼,如果將這個概念放在星系之中,是否也適用呢?答案是肯定的,拿太陽系來說,它是圍繞著銀河系的銀心進行運動,同時,通過觀測,在銀河系的周圍也存在著「伴侶星系」。
銀河系有哪些「伴侶星系」?
一,大犬座矮星系:它是目前已知的距離銀河系最近的「伴侶星系」,它距離銀心大約4.2萬光年,距離太陽系大約2.5萬光年,它看起來是橢圓形結構,發現的時間是在2003年,它的內部充滿了各類恆星、氣體和塵埃等等,目前正收到來自銀河系的巨大引力拉扯,未來它將極有可能與銀河系合為一體。
二,人馬座矮星系:它發現的時間是在1994年,在2003年大犬座矮星系被發現之前,它一直都是科學家心目中距離銀河系最近的「伴侶星系」。它同樣也是一個橢圓形結構,距離銀河系銀心5萬光年,距離太陽系大約7萬光年。
和大犬座矮星系一樣,它也同樣受到銀河系引力的牽引,而且通過計算機建模分析,科學家也發現它正在一點點的接近銀河系的軌道,未來很可能會墜毀到銀河系之中,日前發表在英國《新科學家》周刊上的一篇文章,也表達了這個看法。
正在走向死亡的人馬座矮星系
根據國外媒體報導,通過蓋亞衛星傳回的數據,科學家發現人馬座矮星系在和銀河系碰撞的搏鬥中明顯處於劣勢地位,再過5億年,它就會被銀河系徹底撕碎,然後只能剩下一點殘存的星雲在銀河系的邊緣。
在報告中,科學家形容銀河系和人馬座矮星系的碰撞就好像是「在敲鼓」一般,銀河系看起來好像是一個巨大的鼓面,而人馬座矮星系就是那個不斷敲鼓的鼓槌,不過因為鼓面太強悍,而鼓槌又似乎材質不夠好,所以從一開始,人馬座矮星系就在「飛蛾撲火」之中。
從體積上來看,人馬座矮星系只有銀河系的10分之一,科學家發現大約從60億年前開始,人馬座矮星系和銀河系之間的拉鋸戰便已經開始了,而且在第一次的碰撞中,人馬座矮星系還間接的幫助太陽孕育而生。
人馬座矮星系和太陽系的關係?
根據目前已知的數據來看,銀河系誕生的時間距今大約有130億年的歷史,這意味著在大約60-50億年之前,在人馬座矮星系撞擊銀河系之前,銀河系已經進入到一個相對平穩的狀態之中。
銀河系中第一代的恆星都已經穩定了下來,內部的氣體塵埃等等,也都在這個時候穩定下來,看起來就好像靜止了一樣。如果不是撞擊的發生,再沒有外力的影響下,氣體和塵埃之間聚合然後孕育出新恆星的時間,可能會比太陽系的出現時間晚很多年。
不過,人馬座矮星系的半路殺出讓一切都有了轉機,在過去的60億年時間裡,半人馬矮星系和銀河系一共發生過3次的碰撞,第一次發生在50億年前,第二次發生在20億年前,第三次則發生在10億年之前。
第一次碰撞發生後,靜止的氣體和塵埃便四散而開,然後又伴隨著碰撞的結束而逐漸平穩,這個時候受到力的影響,這些氣體塵埃便開始聚合在一起,於是,便形成了可以孕育恆星的溫床,太陽也幸運的成為了第一批被孕育出來的恆星。
我們都知道,科學家對於太陽系的研究也發現,太陽誕生的時間距今也大約有50億年的時間,從這一點可以看出,是與人馬座矮星系和銀河系第一次碰撞的時間相吻合的,或者你也可以這樣認為,如果碰撞沒有發生,那麼可能一直到今天,太陽系都不存在,自然此後地球上發生的一切也就都不會出現。
通過建模,科學家也發現半人馬座矮星系在過去的幾十億年時間裡,一直都試圖侵入銀河系之中,只不過它實在是太小了,和銀河系又實力懸殊,所以便伴隨著一次次的碰撞,導致半人馬座矮星系自身也越來越小。
很多原本屬於它的氣體塵埃也都紛紛進入銀河系之中,而且如今它和銀河系之間的邊緣界線已經開始變得模糊了,如果不是藉助歐洲航天局在2013年發射的蓋亞衛星,對於銀河系和它周圍的「伴侶星系」來一場徹底的觀測研究,並且繪製出了一張精準的3D銀河系地圖,可能一直到今天,科學家也很難發現它們之間的秘密。
半人馬座矮星系有哪些研究價值?
說起來,科學家們對於半人馬座矮星系的研究,要遠比大犬座矮星系的要多,這不僅是發現它一直都在和銀河系「硬碰硬」,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一點是,通過對於半人馬座矮星系的研究,可能會揭開有關早期宇宙的真相。
因為半人馬座矮星系中恆星的數量很少,它其中大部分都是沒有什麼金屬成分的氣體和塵埃,而且即使有一些恆星,也都是屬於第二星族星,它們是宇宙中最古老的恆星,出現在宇宙大爆炸發生後的最早期,因為當時的宇宙中基本上沒有任何元素,所以,第二星族星也就都是貧金屬的天體。
科學家認為,是第二星族星的出現,才導致了元素周期表的產生,所以,半人馬座矮星系便可以為我們揭開有關初代星系的謎團。下一步,科學家們準備繼續對它進行研究,看看它和銀河系之間還有哪些不為人知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