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天眼」FAST
自今年1月國家驗收以來
設施運行穩定可靠
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學成果
近日,FAST在快速射電暴研究中
獲得多項新突破
並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發表
科研團隊首次追蹤到快速射電暴與磁星間聯繫
快速射電暴是指遙遠宇宙中突然出現的短暫而猛烈的無線電波爆發,持續時間極短,通常只有幾毫秒,卻能夠釋放出相當於地球上幾百億年發電量的巨大能量。
利用FAST超強的靈敏度和電波收集能力,科研團隊首次追蹤到快速射電暴與磁星之間的聯繫,並且探測到一例快速射電暴重複爆,在國際上首次發現該重複爆的輻射具有非常豐富的偏振特徵。研究表明,快速射電暴可能來自緻密星體磁層中的物理過程。
北京大學教授、國家天文臺研究員李柯伽表示,「之前人們對快速射電暴的起源有各種各樣的猜測,這次的觀測最直接地證明了快速射電暴是從磁層這樣的結構裡邊來的,把它的起源機制搞明白了。 」
超過預期設計目標近2倍
自驗收以來,「中國天眼」FAST在近一年的時間裡,已經觀測服務超過5200個機時,超過預期設計目標近2倍,基於FAST數據發表的高水平論文達到40多篇。中國科學院院士、國家天文臺臺長常進介紹,到目前為止,共發現脈衝星240顆。「明年開始,我們向國際上徵求觀測計劃,一部分時間將會提供給國外科學家,所以競爭是很激烈的,只有我們認為會有大的成果的科學目標才會被遴選出來。 」
▌本文來源:央視新聞(ID:cctvnewsc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