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大劑量靜脈泵入多巴胺,小心外滲

2020-11-25 護士網

靜脈穿刺部位周圍皮下組織滲漏性損傷,是靜脈輸液的常見併發症,嚴重造成組織及皮膚壞死。而最常見的便是搶救藥品中的多巴胺。

多巴胺

1、劑量:20mg/2ml/支

2、藥理作用:興奮β1受體,大劑量可興奮α受體,中劑量增強心肌收縮力,小劑量興奮腎、腦、腸繫膜血管及冠狀動脈。

3、適應症:各種類型的休克、腎功能不全、心力衰竭、難治性心力衰竭。

4、注意事項:應強調按個體差異用藥,用藥前要注意補充血容量,不能與鹼性藥物合用,靜注不應漏出血管,心動過速者禁用。

案例

李某,男患,75歲。主因「上腹部不適3天,嘔血2小時入院」診斷為「上消化道出血。」測量生命體徵:體溫:36.2℃、脈搏:70次/分、呼吸:18次/分、血壓:70/55mmHg。遵醫囑給予I級護理,0.9%氯化鈉250ml+多巴胺200mg 50滴/分泵入,之後根據血壓情況調整速度、禁食水、吸氧、心電監護、止血、抑制胃酸分泌、輸血、補液等對症處置。

2小時後根據患者血壓情況,遵醫囑將多巴胺組調至20滴/分泵入,並監測血壓情況。夜間患者出現多巴胺外滲情況,輸液肢體出現水腫,穿刺處出現紅腫、疼痛。未及時給予處理,次日醫生查房見水腫部位皮膚變白、花斑、可見多個小水皰。立即用酚妥拉明及50%硫酸鎂進行持續交替溼敷。水腫消失後,水皰破潰,此時給予了清創換藥處理。2周後創面癒合。

持續大劑量靜脈泵入多巴胺時,靜脈穿刺局部常出現皮膚蒼白、局部紅斑、疼痛、甚至會出現潰瘍、壞死等缺血缺氧的改變。

據相關文獻記載:某醫院自2000年11月至2003年2月一科室大劑量多巴胺持續應用超過12小時的病人共151例,其中出現多巴胺外滲的病人共16例。

多巴胺外滲原因分析

1、藥物因素:持續大劑量應用多巴胺,可使外周血管收縮,引起穿刺部位皮膚蒼白,血管對缺血缺氧的耐受性降低,使血管內膜受損,通透性增加。容易發生藥液外滲的情況。

2、血管因素:老年人、體弱者、長期臥床的病人或長期輸液的病人發生血管硬化從而導致血管的脆性增加,進而造成藥液外滲。

3、血液動力學因素:有靜脈竇者,當藥物集結於靜脈竇內時,使局部藥物濃度增高,可刺激損傷血管,造成藥物外滲或局部靜脈炎的發生。

4、醫源性因素:帶藥進針及拔針時造成藥物外滲或由於穿刺失敗出現靜脈注射意外滲漏。

多巴胺外滲的預防與處理

一、多巴胺外滲的預防?

1、選擇合適的穿刺部位進行穿刺及注射。

⑴應選擇易於穿刺及易於固定的大靜脈進行穿刺。

⑵對於輸注多巴胺等易於滲漏的藥物應選用留置針進行穿刺。

⑶儘量一次性穿刺成功,應避免損傷血管。

⑷儘量避免在外周靜脈穿刺。

2、應先使用0.9%氯化鈉進行穿刺,穿刺成功後,觀察藥液滴入情況,確認無問題後再更換多巴胺組進行泵入。

3、患者泵入多巴胺時應勤巡視,巡視過程中要觀察患者輸注多巴胺側肢體及穿刺部外情況。泵入完畢後應用0.9%氯化鈉衝管後再拔針。

二、多巴胺外滲的處理?

1、加強對患者的心理護理。

2、當發現多巴胺外滲情況應立即停止泵入並拔針。

3、對於已經外滲的患者可給予酚妥拉明5-10mg+0.9%氯化鈉10-20ml局部溼敷,每日3次,其餘時間用0.9%氯化鈉溼敷,溼敷1天後局部疼痛會減輕,2天內皮膚腫脹可見明顯消退,滲藥處皮膚無破潰、壞死,5天後可完全恢復。(酚妥拉明對於皮膚有消腫作用,有利於損傷恢復。)

4、當出現皮下組織壞死時,應先袪除壞死組織,加強每日換藥,防止壞死處感染。

5、嚴重者可用酚妥拉明與50%硫酸鎂進行交替溼敷每2小時1次。

相關文獻【1】山莨菪鹼注射液外敷防治多巴胺滲漏的效果觀察,程寧1 趙麗2 李成榮2 (1.吉林省東北師範大學醫院 吉林 長春 130024;2吉林省通化市中心醫院 吉林 通化 134001)【2】多巴胺滲漏早期護理幹預對策 張雪琳 《右江民族醫學院學報》【3】多巴胺外滲致組織壞死1例 邊珊珊 《護理實踐與研究》

相關焦點

  • 18 種常用靜脈泵入藥物用法
    如:體重 60 Kg 的患者,用量為:5 ug/Kg/min,180 mg + NS 32 mL/iv 泵入,5 mL/h;60 mg + 5% GS 500 mL iv drip 1 mL/min(2 ug/Kg/min);500 mg(原液)/ iv 泵入 1 mL/h 約等於 2.8 ug/kg/min(60 kg)。
  • 玩轉多巴胺:使用方法及聯用技巧揭秘!
    二、用法用量 1、泵註:多巴胺300mg+0.9%NS(或5%GS)至50m1 St泵入 初始滴速3-5ml/h,依血壓情況按每次1-5ml/h遞增,至血壓≥100/60mmHg,臨床症狀緩解、病情穩定後維持2-4h,以0.5-2.0ml/h逐漸減量。
  • 兒童靜脈輸注甘露醇,如何防止外滲?
    甘露醇對血管刺激性強,易引起疼痛和藥物外滲,特別是在兒科,由於小兒血管很細,管壁通透性高,加之液體張力大應用時常加壓滴注, 因此發生外滲的風險較成人更大。一旦發生外滲會迅速出現腫脹、疼痛,嚴重者甚至會引起周圍組織的壞死,造成神經肌肉的損傷。通過實施有效的護理幹預,可以降低輸注甘露醇的不良反應,預防外滲的發生,減輕患兒痛苦,有利於疾病康復,提高護理質量。
  • 靜脈輸液滲漏——9種處理方法
    ①熱敷:局部熱敷可以促進外滲藥物的吸收與分散,減輕藥物外滲所致的皮膚傷害。主要用於去甲腎上腺素、多巴胺、氯化鉀以及植物鹼類化療藥物發生的滲漏。但20%甘露醇外滲如超過24h,進行熱敷會加速組織壞死,故不能採用熱敷。
  • 注意:這些藥千萬不要直接靜脈推注
    局部刺激性大 大環內酯類抗生素、四環素類抗生素酸性較強,肌內注射具有較強的局部刺激,濃度過髙可引起局部劇痛、炎症和壞死,故不可肌內注射,宜用稀濃度緩慢靜脈滴注。
  • 一文讀懂多巴胺
    多巴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多巴胺激動交感神經系統腎上腺受體和位於腎、腸繫膜、冠狀動脈、腦動脈的多巴胺受體效應,為典型的劑量依賴性藥物。
  • 多巴胺的臨床適應症是什麼?
    中、小劑量多巴胺對休克時保證重要臟器的血流灌注有好處,對於休克伴心肌收縮力減弱、尿少者,使用多巴胺尤為適合。 用法:多巴胺口服無效,需靜脈給藥。以多巴胺20一80毫克溶於5%葡萄糖液200一500毫升中靜脈滴注,滴速2一l0微克/公斤/分。
  • 速尿與多巴胺注射液能配伍使用嗎?
    多巴胺對α受體、β受體、多巴胺受體(DA)均有激動作用,當以小劑量(0.5~2μg/kg/min)輸入時,它主要激活多巴胺受體,擴張腎血管,增加腎血流和腎小球濾過率,同時直接阻止近端腎小管對鈉的重吸收。
  • 護士必知:重力輸液器使用在輸液泵上有哪些風險?
    輸液泵應該使用什麼樣的輸液器?帶著這一系列的問題,筆者查閱了相關文獻及兩款輸液泵的說明書,文獻顯示,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2011年 7月29日發布的輸液泵不良事件通報,輸注流速異常的報告佔總報告數的43%。影響流速除了輸液泵自身的機械精度外,輸液器的性能也是影響流速的重要因素。
  • 基因療法提高多巴胺水平,帕金森創新藥要來了?
    來自該試驗的第1組和第2組的中期數據表明,在研新藥VY-AADC01良好耐受的;通過精確的MRI引導遞送的、劑量遞增的該治療手段增大了殼核(putamen)的覆蓋程度、增加了AADC酶活性並且增強了對左旋多巴的反應,最終在臨床上有意義地改善了患者運動功能的各種測量參數。這在較高劑量下的第2組中尤其明顯。上述這些良好效應在一些患者長達12個月的隨訪期間得到了維持性改善。
  • 別光記心衰口訣:強心藥活學活用 3 大注意
    這類藥物平常最常用的大概就是多巴胺和多巴酚丁胺了吧!大家一般都是用泵泵入來維持,一般很少常規泵腎上腺素或是去甲腎上腺素的吧?咱就以多巴胺為例來說明一下。其實多巴胺的藥效非常繁雜的,它的不同藥物劑量對應著不同的藥理作用。
  • 強心藥活學活用 3 大注意
    這類藥物平常最常用的大概就是多巴胺和多巴酚丁胺了吧。咱就以多巴胺為例來說明一下。 其實多巴胺的藥效非常繁雜,不同藥物劑量對應著不同的藥理作用。 10~20 ug/kg.min 大劑量:激動了 α 受體,全身後負荷增加,舒張壓上升,全身血液進一步重新分布,保證心腦肺重要臟器供血。 大家可能頭大了,這麼亂的藥物劑量讓我們怎麼滴這種藥物啊?怎麼計算劑量? 好,我就給大家介紹一個非常實用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