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得好,「人之言也善,人之言也美,鳥之言也美,死之言也哀」我們常在電視劇中看到,一個人在臨終前,往往會流淚,或為懷念過去,或為今生今世依依不捨,或為想念自己所愛的人,最後將所有的情感融成一滴晶瑩的淚珠,化作一滴,化作永恆的淚。所以現實中,人在臨終的時候,真的會落淚嗎?
人類死前的確會流淚,科學上把人的死亡分成兩個階段:肉體死亡和腦死亡。人的心跳停止後,全身上下的功能都開始停止,這就是所謂的「身體死亡」。但此時人腦仍在工作,人腦意識到自身已死。
當其它器官停止工作時,眼睛會變得乾燥,所以大腦會自動發出指令,留下眼淚。大家都知道眼淚有排毒和保護眼睛的作用,而且淚腺是由大腦控制的,所以在人死後,眼淚的調節功能會在人的大腦死前關閉,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看著人斷氣,卻還能流淚。
於是我們禁不住開始想像,人在臨死前所留下的這些眼淚,是否也是飽含感情、有回憶的人生、有思念的情人的結晶?
回答當然是肯定的,人生的經歷就隱藏在這最後一滴眼淚裡,所以不可能不充滿感情。人生有時候頑強的像一棵長在巖石上的小草,有時候又像暴風雨中的一棵小樹。它們歷經風雨的考驗,凝練出堅韌與頑強,最終仍難逃命運的輪迴。因此將死時的眼淚,飽含著對所愛人的不舍,對俗世的眷戀。
所以在人類還沒離開地球之前,他們到底看到了什麼,使他們熱淚盈眶?一名男子從出生到死亡,他所經歷的一切都會在死前被回憶起來,就像跑馬燈一樣。此時,他們在回憶中看到自己當初捨棄的人,做錯了什麼,或無法償還的欠債,想起自己早已不再能夠挽回。
正如公元223年劉備客死白帝城時一樣。在他眼裡,肯定是自己在涿郡起兵、桃園結義、平黃巾、戰曹操、入主西川的種種經歷。又最終也能含淚將劉禪託付給諸葛亮,這裡的眼淚,既是對過去兄弟情誼的思念,自己創業的艱辛回憶,又是對下一代的期待。
對死亡,許多人總是既害怕又不甘心,他們憎恨蒼天為何要在自己有生之年將自己帶離人間。而另一些人則滿心歡喜,也許他們已經經歷了太多的磨難,但因為對家庭的不舍,才讓他們堅持到最後一刻。
但更多的人卻是一種釋然,即使有太多的眷戀,即使有太多的牽掛,許多不如意和不甘心,種種遺憾和無奈。可是事情就這樣發生了,看著自己無力翻動的身體,身邊圍著一家人的身影,這些悔恨只能化作一滴眼淚從眼角慢慢流過,最後變成了一絲安慰。
人生的修行,不只是為了在人生結束的那一刻悔悟,一路風雨彩虹,一路風雨旭日,才是人生中最美好的回憶。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時都會流淚,然後又流淚離開,但還是希望所有活著的人能珍惜現在的每一天,以後能淡定從容的離開,不要徒然留下一輩子的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