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不止:好奇號迎來第3000個火星日

2021-01-15 新浪科技

來源: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月14日消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最新的火星漫遊車毅力號(Perseverance)即將於今年2月降落在火星的傑澤羅撞擊坑,但我們不應該忘記,好奇號已經在火星上進行了大約8年的探測工作。自2012年8月6日在蓋爾撞擊坑著陸以來,好奇號的工作狀況依然良好。1月12日,好奇號迎來了在這顆紅色星球上度過的第3000個火星日(Sol,1火星日相當於24小時39分鐘)。在這段時間裡,好奇號陸續向地球的科學家團隊發送了大量圖片、視頻,展示了火星表面的真實景觀,也記錄了多項重大的成就。

當科學團隊在2018年6月獲得這些圖片時,他們都感到鬆了一口氣,因為當時火星上正經歷一段沙塵肆虐的日子。這張圖片也標誌著好奇號重新開始了鑽探作業。圖中有鑽孔的巖石名為「德盧斯」(Duluth),是好奇號自2016年10月以來第一個成功取樣的巖石。當時,由於機械故障,好奇號的鑽機無法使用。到2018年6月,NASA噴氣推進實驗室的工程師們測試並實施了一項新技術,使關鍵的鑽探作業得以恢復。

火星上的月食是什麼樣的?好奇號觀測到,火星的兩顆衛星,火衛一(Phobos)和火衛二(Deimos),在每年的秋分前後會兩次在火星和太陽之間穿過。圖中顯示了第2359火星日(Sol 2359),直徑22公裡的火衛一凌日的過程,持續了大約35秒。通過觀測並精確測量凌日的時間,有助於科學家了解火衛一和火星之間的潮汐相互作用。

夜光雲在火星的天空中閃閃發光。火星稀薄的大氣中存在微量的水蒸氣,可以形成雲層,尤其是在一年中較冷的時候,以及某些高山頂峰附近。好奇號在執行任務時多次觀察到頭頂上稀薄的雲。但在第2410火星日,它觀察到了一種在高空中形成的特殊的雲,大約離火星表面約31公裡。這些雲被稱為「夜光雲」,因為即使在太陽落山後,它們仍然能被照亮。

一個像素一個像素拼湊出另一個世界的非凡景觀。這張令人驚嘆的全景圖是迄今為止火星表面解析度最高(18億像素)的全景圖,於2019年晚些時候在格倫託裡登(Glen Torridon)拍攝的。由於準備這樣的全景圖片需要很多工作日(圖中包含了超過1000張遠距照片),因此並不常見。科學團隊一直在研究格倫託裡登區域富含黏土的巖石,而這一名稱取自蘇格蘭一個重要的古代沉積物區域。

進行天文學觀測的好奇號。在第2784火星日,好奇號忙裡偷閒,抓拍了一張地球及其相鄰行星的合影。前景是火星上的懸崖,金星和地球則出現在灰濛濛的夜空中。

在夏普山高處發現最年輕的沉積物。2020年夏天,科學團隊開始指揮好奇號前往夏普山一處從未涉足且高度更高的區域,在那裡它將探索富含硫酸鹽礦物的巖石。由於夏普山是由水和風帶來的物質沉積形成,因此越高處的巖石越年輕。這一區域的硫酸鹽礦物可能是由於火星從較溼潤環境(有利於形成黏土礦物)轉變為較乾燥環境的過程中形成的,後者可能有利於硫酸鹽等鹽類物質的保存。

像許多宏偉的遠景一樣,這張圖片由多張獨立的照片拼接而成。在第2696個火星日,好奇號完成了任務中最陡峭的一段行程,它爬上了名為「綠丘山麓」(Greenheugh pediment)的沙質斜坡,這是一個寬闊平坦的表面,上面覆蓋著砂巖。好奇號在第2729火星日拍攝了這些照片,當時它正穿過砂巖層,然後返回下方的格倫託裡登區域。

紅色行星的表面下豐富多彩。在地球的夜空中,火星呈現特殊的火紅色,因此又被稱為「紅色星球」。然而,正如這組鑽探圖片所顯示的,一旦在火星表面往下鑽幾個淺洞,就能發現這顆星球有著豐富的顏色。好奇號已經成功進行了29次鑽探,沉積物呈現出從赭紅色到藍灰色的一系列顏色,反映了這些古代巖石的礦物組成和流經其上的液體成分。鑽探操作可以讓我們穿過火星最易被宇宙輻射氧化的上層表面。

火星勘測軌道飛行器從266千米的高空俯瞰好奇號。科學團隊利用火星勘測軌道飛行器上的HiRISE相機拍攝了好奇號,此時它所處的地點稱為格拉斯哥(Glasgow)。圖中每個像素大約相當於25釐米,我們可以在視野中心很容易找到好奇號。由於新冠疫情,好奇號的許多操作都是由在家工作的科學家完成的。在8年(3個火星年)多的時間裡,好奇號進行了29次鑽孔作業,至今一切運轉良好。

這張HiRISE圖像覆蓋了一處名為「綠丘山麓」的區域,這是夏普山較低山坡的一部分。科學團隊將在未來三年的長期任務中緩慢地沿夏普山向上推進,希望找到一個不同於之前任務的遠古環境,那裡可能存在大量的硫酸鹽礦物。

在火星上掀起一股「塵捲風」(dust devil)。在沒有雨水的氣候條件下,火星表面會堆積大量塵埃。太陽輻射使火星表面溫度升高,激發起規模巨大的旋風,即所謂的渦旋。它們大多是看不見的,但當一個強烈的渦旋掠過積滿沙塵的表面時,被吸起來的沙塵就會顯露出渦旋的形狀。這個畫面截自一段拍攝於第2847火星日的4分鐘視頻,顯示了一個距離好奇號1 到1.5公裡的「塵捲風」,其直徑約5米,至少50米高。

為了紀念19世紀古生物學家瑪麗·安寧。好奇號在第2922火星日拍攝了最新的「自拍」,以慶祝它在前方的巖石板上成功鑽出了三個洞。前兩個洞是以19世紀的古生物學家瑪麗·安寧(Mary Anning)的名字命名的,她在英格蘭西南部海邊懸崖上的發現為研究地球史前海洋生物做出了重要貢獻。

這些孔洞中的物質被用於兩次「溼化學」實驗,即通過將這些物質與液體試劑混合,提取可能保存在巖石中的有機分子。此處的巖石是由古代河流和湖泊中的沉積物形成的。好奇號所研究的潮溼環境及多塊巖石中存在的有機分子表明,遠古火星具有適宜生存的環境,有能力維持生命——如果真的曾經存在的話。好奇號鑽取的第三個孔洞則是為了研究在石板邊角處的暗色結節。(任天)

相關焦點

  • 3000個火星日:NASA「好奇號」迎裡程碑紀念日
    IT之家1月13日消息 今日,NASA 官方發布公告,慶祝 「好奇號 (Curiosity)」火星車到達火星第3000天。NASA 還公布了一張「好奇號」在火星拍的全景圖,該全景圖由122張圖片拼合而成,於2020年11月18日拍攝(第2946個火星日),
  • NASA火星好奇號慶祝第2000火星日
    【博科園-科學科普(關注「博科園」看更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好奇號」火星探測器剛剛迎來了一個新的裡程碑:它在火星上的第2000個火星日,也就是火星上的sol。今年1月羅孚公司拍攝的一張圖像拼接圖提供了下一步的預覽。
  • 在火星超3000天,好奇號探測器曾傳回全景圖,看到的火星是這樣的
    為了尋找外星生命,科學家發射了很多探測器前往火星進行搜尋、探索,隨著這些探測器的到來,也將火星的景象展現在我們人類的眼前。 好奇號探測器 在人類歷史上,已經發射了幾十個火星探測器,這麼多火星探測器中,比較知名的可能是好奇號火星車。
  • NASA火星探測3000天:「好奇號」登陸火星8年,有哪些奇異景觀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的「好奇號」(Curiosity)火星探測器在「紅色星球」上已經默默地、孤獨地工作了大約8年。地球上的2021年1月12日被稱作機器人好奇號登陸火星後的第3000個火星日(Sol 3000)。
  • 除了欣賞3000次日出日落,好奇號火星車還目睹過哪些新奇特?
    今天,適逢一個整數紀念日——好奇號在紅色星球整整待了3000天。更準確點說,3000個火星日。換算成地球人的天數則是3081天。因火星日比地球日略長,每天24小時39分鐘。
  • 好奇號提供一批新火星照片,展示新景觀,已度過了2950個火星日
    ,到時候,4個先進人造物將從4個不同角度分別探索火星。不過在中國天問一號和美國毅力號還沒有到來前,火星表面仍然只存在兩個表現得非常優秀的人造物,分別是洞察號和好奇號,洞察號只是一個固定不動的科學平臺,旨在記錄火星極樂平原地區氣壓,溫度,風速,還有來自火星地下震動,在空閒之餘,玩弄著機器臂,幾乎每個火星日都在做重複的事情,相對於固定不動的洞察號,能夠移動的好奇號火星車自然要引人注目得多。
  • 火星探測3000天,NASA好奇號分享紅色星球的奇特景觀
    2021年1月12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火星探測器好奇號在火星上已經默默地工作了3000個火星日。好奇號背後的地球科學家團隊在這漫長的8年裡,收到了許多珍貴的圖片、視頻,這些影視資料展現了距離我們幾千萬公裡地紅色星球的珍惜景象。
  • 度過了2950火星日,好奇號提供一批新火星照片,展示新的景觀
    4個不同角度分別探索火星。,洞察號只是一個固定不動的科學平臺,旨在記錄火星極樂平原地區氣壓,溫度,風速,還有來自火星地下震動,在空閒之餘,玩弄著機器臂,幾乎每個火星日都在做重複的事情,相對於固定不動的洞察號,能夠移動的好奇號火星車自然要引人注目得多。
  • 探索火星新裡程!NASA「好奇號」漫遊火星3000天,又有新發現
    今日,NASA 官方發布公告,慶祝 「好奇號 」火星車到達火星第 3000 天。自2014年以來,「好奇號」一直在探索一座名為夏普山的山峰,在爬上這座5公裡的山峰的過程中,不斷有了新的發現。
  • 在火星蓋爾火山口內移動,好奇號拍到多張異物照片,它們是什麼?
    >在火星上發現「透明薄膜」異物2012年10月11日,這是好奇號在火星上的第65個火星日,好奇號送回來一張異常照片,黃沙中存在一個灰色「透明薄膜」異物,長約1.3釐米,看起來是那麼顯眼,不像是自然形成,到底是什麼呢?
  • 移動在火星蓋爾火山口,好奇號曾拍到多張異物照片,它們是什麼?
    不負眾望,好奇號火星車繼續前行在直徑達154公裡的蓋爾火山口內,由邊緣地帶逐漸向中心地區移動,它一邊移動一邊探索,一邊還不忘用相機來拍攝火星景觀,在過去的8年時間裡,好奇號傳回了72萬張照片,向我們展示了荒蕪的火星景觀。
  • 「好奇號」登陸火星2000多天,它都忙些啥?
    2015年12月13日,即「好奇號」在火星表面開始工作的第1192個火星太陽日,它通過「桅杆相機」拍攝了這一場景。3. 2017年3月26日,第1648個火星日,「好奇號」的桅杆相機拍攝了這張照片。
  • 好奇號核動力火星車,鑽了個1.6釐米的孔,又檢測了一顆鐵鎳隕石
    這是一張假彩圖像,好奇號火星探測器的Mast相機(MastCAM)上的特殊濾鏡揭示了目標巖石中某些礦物的存在。這張照片是通過三個濾鏡拍攝的,這些濾鏡是用來製造氧化鐵礦物赤鐵礦的,它突出地表現出誇張的紫色,目標巖石,稱為「聖誕灣」,觀測結果表明,火星上赤鐵礦是一種很豐富的礦物,這些赤鐵礦被覆蓋在塵埃下看起來不是很明顯。
  • 讀圖丨「好奇號」尋找火星生命的第7年,又有了新發現
    讀圖丨「好奇號」尋找火星生命的第7年,又有了新發現 澎湃新聞記者 虞涵棋 2018-06-08 16:53 來源:澎湃新聞
  • 好奇號火星漫遊3000天啦
    北京時間1月13日9時12分,好奇號火星漫遊整3000天,行駛了23.83千米,截圖來自NASA MARS。Credit:NASA昨天,小編蹲了點,在NASA MARS的主頁,https://mars.nasa.gov/,守候好奇號度過整3000天。當上面這張截圖貼在微博上時,很多網友發出感慨,圖片真酷。
  • 美國好奇號在火星蓋爾火山口探索,傳回多張奇物照片,它們很眼熟
    雖然美國總是和中國作對,但是不得不否認一點,它們飛往火星的技術十分成熟,對太空的探索也是最早的國家之一。如今美國好奇號已經在火星上探索多年,在這幾年陸陸續續傳回的圖片中讓人們見證了火星荒蕪的景象。當它在火星蓋爾火山口探索的時候傳回多張奇物照片,不過它們看上去很眼熟!
  • 好奇號登陸火星4周年 :行程超13.5公裡
    好奇號已經度過了1421個火星日,探索蓋爾隕石坑(Gale Crater),科學家認為這塊低洼的地區可能擁有過生命,如果生命確實在火星存在過的話。雖然好奇號尚未確定火星是否存在地外生命,但它已經在火星「黃刀灣」( Yellowknife Bay)的沉澱物中發現這裡曾存在過淡水湖的證據。「黃刀灣」是蓋爾隕石坑的最低洼地區。這張低解析度的照片是好奇號的影子,是其登陸火星後拍攝的最早一批照片之一。
  • 好奇號火星探測器,在紅色星球上不斷有新發現,雷射檢測一顆隕石
    那麼在之前的火星探測任務中,美國的「好奇號」到底在這顆紅色星球上發現了什麼,我們今天一起來看一看。這是一張假彩圖像,好奇號火星探測器的Mast相機(MastCAM)上的特殊濾鏡揭示了目標巖石中某些礦物的存在。這張照片是通過三個濾鏡拍攝的,這些濾鏡是用來製造氧化鐵礦物赤鐵礦的,它突出地表現出誇張的紫色,目標巖石,稱為「聖誕灣」,觀測結果表明,火星上赤鐵礦是一種很豐富的礦物,這些赤鐵礦被覆蓋在塵埃下看起來不是很明顯。
  • 火星傳回最新照片,好奇號所處位置不太妙
    趣味探索訊 在地球上,山間小路給人留下崎嶇不平的印象,尤其是懸崖峭壁,形成一道讓人無法逾越屏障,而在與地球相隔約1.98億公裡的火星也是如此,山路複雜險峻,而且還沒有花紅葉綠的美景相伴。火星上的唯一能移動的人造物就是好奇號火星車,所以好奇號成為了世人的焦點。
  • 「好奇」號8周年,「毅力」號在路上,我們是火星的常客
    根據維基百科提供的數據,截止到2000年,人類一共實施了39個火星航天項目,其中25個都整體或部分失敗了。「吃一塹,長一智」。自從2012年以來,「好奇」號火星漫遊車就爬行在這顆星球的表面上,它作為人類感官的機器延伸,替我們探索火星上的蓋爾環形山。它已經了解到了很多信息,例如,蓋爾環形山中可能曾有過一個巨大的鹹水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