鎂合金型材繞彎成形仿真模擬

2021-01-08 網易

  · 概 述

   繞彎成形是一種效率和成形質量較高的彎曲成形工藝,適用於成形截面複雜的型材。型材坯料在繞彎成形過程中,可能出現起皺、塌陷、回彈等缺陷,對於非對稱截面型材還可能產生的縱向扭曲、中性層內移等問題。

   採用MSC Marc軟體,創建鎂合金型材繞彎成形過程的有限元模型,分析成形過程中的應力、塑性應變以及溫度變化,觀察成形過程可能產生的缺陷,便於對成形工藝進行指導以提高生產效率。

  

   圖1 繞彎成形型材實物

  

   圖2 繞彎成形型材數模

  · 工藝原理

   按照工藝可以分為有芯繞彎和無芯繞彎;按照彎曲時是否加熱,可以分為冷繞彎和熱繞彎;按照自動化程度,可以分為手工繞彎和自動繞彎。

   以有芯自動熱繞彎成形為例,加工過程如圖3所示:

   1)先對型材進行預熱,型材一端固定於端部夾鉗中,另一端夾持在液壓缸拉伸裝置中;

   2)通過拉伸夾持裝置使型材伸長,使型材處於拉應力狀態;

   3)動模(滑塊)對型材施加壓力使其壓靠在定模(彎曲模具)上,形成一定彎曲半徑;

   4)成型結束之後,撤去拉伸夾持裝置和動模,取出型材。

  

   a)初始狀態 b)最終狀態

   圖3 型材繞彎成型工藝原理

  · 模型簡化

   所創建的有限元模型如圖4所示,根據結構的組成、變形情況及其對坯料的作用,對模型做了如下簡化:

   1)成形設備包括固定夾頭、張力夾頭、定模和動模,其中固定夾頭和張力夾頭簡化成位移邊界條件,定模和動模的變形比較小,用剛體表示;

   2)坯料的截面對稱,為了提高計算效率,對坯料模型使用對稱邊界條件以減小模型的規模。

   3)在壓制過程中,坯料與定模、坯料與動模之間發生接觸,需要按照實際情況設置接觸關係。

  

   圖4 型材繞彎成形有限元模型

  · 網格信息

  1)型材坯料網格信息

   型材坯料用彈性體表示,如圖5所示,模型選用六面體單元。沿其橫截面方向應力變化較大,需要細化以體現分析結果,單元尺寸取1mm;沿軸向方向受力狀態變化平緩,為提高計算效率,單元可以設置得比較稀疏,取5mm。總的單元數目為5580。模型選用熱/結構分析類型進行計算,計算單元使用八節點全積分單元,在MSC Marc中,單元編號為7。

  

   圖5 型材坯料網格

  2)模具網格信息

   動模及定模均簡化成剛體,不需要劃分單元。

  · 材料參數

   所分析的型材坯料為鎂合金,其彈性模量、膨脹係數、導熱率、比熱容等參數均隨溫度變化,具體數據來自MSC Marc材料資料庫中編號為1_0303的材料。

  · 邊界條件

   型材彎曲速度0.3rad/s,模具預熱溫度60℃,型材初始溫度160℃,彎曲內半徑84mm,彎曲角度103°。型材坯料的邊界條件如圖6所示。

  

   圖6 坯料位移邊界條件

  · 求解器

   模型選用Trans/Static分析類型,採用Full Newton-Raphson迭代過程進行求解,加載過程所用時間為6s,固定時間步長0.03s/步,卸載的時間為4s,使用固定時間步長0.04s/步,總的計算成形時間為10s。

  · 仿真結果

   圖7、圖8分別為加載、回彈過程,圖9、圖10、圖11分別為成形最終狀態的Von Mises應力雲圖、塑性應變雲圖和溫度分布雲圖。

   1)不同時刻坯料與模具的相對位置如圖7所示,可知隨著動模和彎曲模相對位置的變化,坯料變形不斷增加。

  

   a)t=1.5s

  

   b)t=3.0s

  

   c)t=4.5s

  

   d)t=6.0s

   圖7 不同時刻的成形結果

   2)圖8為加載最終狀態和卸載後型材回彈的結果。當除去外部約束之後,型材彈性變形恢復,而塑性變形不變。

  

   a)回彈初始狀態

  

   b)回彈最終狀態

   圖8回彈結果

   3)繞彎過程中,隨著變形的進行,應力逐漸增加。在圖9所示的成形最終狀態下,Von Mises應力最大達396.4MPa,最大值在型材的外區。

  

   圖9 Von Mises應力分布雲圖

   4)圖10為等效塑性應變分布雲圖,其分布與Von Mises應力雲圖分布類似,最大的塑性應變也在型材的外區,最大值為0.1155。變形結果沒有觀察到缺陷。

  

   圖10 等效塑性應變分布雲圖

   5)坯料的初始溫度160℃,模具溫度恆為60℃。由於塑性生熱,成形的初始階段型材表面溫度稍有升高,隨著型材和環境之間輻射傳熱增加,以及模具與坯料之間的接觸傳熱的進行,型材溫度逐漸降低。圖11所示成形最終狀態下,在型材彎曲最明顯的位置,溫度約為130℃。儘管塑性變形最劇烈,但由於塑性生熱的速度低於接觸傳熱導致的熱量損失,該位置比沒有接觸的部位溫度更低。

  

   圖11 溫度分布雲圖

  · 結 論

   1)所創建的有限元模型能反映模型的加載、卸載過程,型材坯料的應力、塑性應變以及溫度分布趨勢與實際情況類似;

   2)根據變形情況,可知型材未發生起皺、塌陷、回彈、扭曲等缺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廣汽:鋁型材拉彎仿真建模研究
    周賢賓等利用PamStamp軟體開展型材2D拉彎數值模擬建模技術研究,準確模擬了型材拉彎的運動過程,避免了計算拉彎夾持端運動軌跡的複雜過程,為拉彎CAE分析提供了有效且可靠的解決方法。但是拉彎建模過程仍較為繁瑣,需要耗費較長時間。因此如何進行快速建模,減少建模過程中的失誤,制定標準流程是拉彎成形所需解決的問題。
  • 金屬型材檢測全攻略,項目,標準一應俱全
    金屬型材的概念相對廣泛,以鋼材為例,如鋼板、鋼管、槽鋼、工字鋼都屬於型材的範疇。而從材料來講,鋁合金型材、銅合金型材、鎂合金型材、鈦合金型材等等也都屬於金屬型材。我們通過金屬型材檢測可以幫助我們很好的了解其質量情況,並且及時發現缺陷,從而指導我們改進生產,促進研發技術的發展。
  • 鎂合金/鋁合金壓鑄的市場潛力與發展
    原標題:鎂合金/鋁合金壓鑄的市場潛力與發展 來源:壓鑄鋁合金陽極氧化產業研究一、我國鎂合金鑄造的現狀及問題迄今為止,壓鑄(高壓鑄造)佔據著鎂合金結構件製造得主導地位。本世紀以來,鎂合金壓鑄結構件呈現出持續、快速的增長趨勢。
  • 大飛機鈑金件數位化精確成形關鍵技術取得突破
    江西日報9月22日,記者獲悉,省科技廳近日組織省內外知名行業專家對江西省創新驅動「5511」工程重大研發專項「大飛機典型難加工鈑金件數位化精確成形關鍵技術研究」項目進行現場驗收。驗收專家組一致同意通過驗收,並認為該項目完成了實施任務書規定的各項考核指標,建議進一步加大技術成果的推廣應用。
  • 一套新技術讓稀土鎂合金改頭換面
    「這為開發面向航空飛行器座椅、汽車安全構件、高速列車輕量化等軌道交通裝備的高強度鑄造/變形鎂合金材料提供了可能。」稀土研究院鎂合金項目組主任、高級工程師胡文鑫說。「鎂合金的晶粒尺寸控制技術是對鎂合金材料性能調控的最根本、最顯著的技術方法之一,鋯元素和稀土元素均為鎂合金的有效細化元素,如何充分發揮好這些元素在合金中的作用,是我們一直研究的重點。」胡文鑫說。
  • 新型鎂合金幕牆的應用
    鎂合金具有密度小(純鎂的密度是1.749/cm3,約為鋁的64%、鋅的25%和鋼的20%)、比強度高等特點。近些年,一些材料研究者依據鎂合金的優點,開發出了一系列具有高強度和優異室溫成形性能的鎂合金板材,諸如AZ31、Mg-ZnRE系列鎂合金等。
  • 預測AZ31B鎂合金板熱成形極限
    目前的工作提供了基於實驗和晶體塑性模型來評估鎂合金的熱成形性受溫度、預拉伸、DRX和回復的影響。鎂(Mg)合金薄片在室溫下通常表現出較差的延展性和成形性,這是由於其密排六方(HCP)晶體結構中存在有限的滑移體系所致。因此,必須利用高溫下的可成形性而採用熱成形。
  • 鎂合金強化方法
    純鎂的強度低,即使是工業純鎂也如此,而且塑性與加工成形性能差,不能作為結構材料使用,必須想方設法改變它的這種不盡人意的本性,提高它的這些性能,使它能為人類社會的進步與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作出更大的貢獻。通常,鎂及鎂合金的強化措施:固溶強化,沉澱(析出)強化,彌散強化,細晶強化,形變強化,複合強化等。
  • 船舶與浮冰的碰撞仿真模擬
    目前,此類實驗對實驗材料的要求較高(如建造船模,拖曳水池,造冰器等),現實中不易實現,CFD仿真模擬則成為很好的研究方式。本文針對船舶與浮冰的碰撞,提供一種簡要的CFD仿真技術路線並進行實驗結果對比,用以說明使用CFD工具實現船舶與浮冰仿真模擬的可行性。
  • 鎂合金AZ61A的TIG焊技術
    鎂合金的焊接總的來說與鋁合金相似,其焊接技術主要概括為:焊前必須嚴格的化學和機械清理,取出油汙及氧化膜;選擇性能優良和電弧穩定的交流鎢極氬弧焊設備;採用大電流、快速焊的工藝參數;並剛性固定等措施。可以獲得滿意的接頭和尺寸精度。鎂合金焊接時存在的主要困難有:容易氧化、氮化和蒸發。
  • 高強鎂合金助力「長五」優雅飛天背後的故事……
    A:鎂合金是以鎂為基礎加入其他元素組成的合金。2:鎂合金自身優勢有哪些?因此,航空工業一直把採用鎂合金作為飛機結構新材料的首選而大力採用。、輪緣、直升飛機後減速機匣、上機匣 、飛機電機殼體、油泵殼體、儀表殼體、火箭和飛彈零部件、 直升機齒輪箱、直升機車輪和發動機部件、渦輪噴氣、發動機機罩、機輪外殼、直升機傳送箱……5:高強鎂合金慣組支架是什麼?
  • 深度剖析MATLAB信號處理仿真-基帶脈衝成形
    本次我們探討另外一個在本科階段讓我們頭痛的東西,通信原理之必考曲目,拼死也要背下來的內容,基帶脈衝成形。然而俺對這個東西的理解和認識卻是在本科以後的事情。 早年(比如摩託羅拉手機時代)的基帶成形都是用模擬電路做的,那會兒的數字電路密度極低,想想大學本科數電實驗裡面的各種74系列晶片,如果用這個東西拼個數字濾波器估計會瘋掉。
  • B柱熱衝壓成形分析及模具設計計算
    熱成形零件在整車白車身用材比例可達45%以上 熱衝壓成形是生產超高強度鋼汽車安全件,有效保證成形精度的一種先進的成形工藝邊界條件 成型分析 通過Pamstamp將零件坯料展開得到板料,在Pamstamp當中成型模塊進行分析,成型模擬中,得到結果最大減薄處位於中立柱下半區的側邊上(如圖所示MAX-23%),增厚區域在圖上所示的中立柱中部靠下區域正面(見圖4中+23.2%)。根據此情況,決定在模具加工和零件調試過程中著重注意此區域。
  • 上海交大董傑團隊鎂合金領域獲重要進展
    近日,上海交通大學輕合金精密成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董傑教授課題組和德國馬克斯-普朗克鋼鐵所Dierk Raabe教授團隊合作在鎂合金孿生與第二相交互作用機制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研究成果以「On theinteraction of precipitates and tensile twins in magnesium alloys
  • 皮爾磁:「模擬仿真」讓一切準備就緒
    通過對用戶程序的仿真,調試現在不再會有不愉快的意外發生。可配置小型控制器PNOZmulti的項目設計、配置、文檔和調試可以通過配置工具PNOZmulti Configurator完成。有了這個工具,原先需要通過在PC機上的接線現在只需要通過簡單的安全功能的配置即可完成,也就是說,即使是複雜的應用也可以輕鬆實現。
  • 無網格仿真模擬軟體XFlow
    其具有仿真模擬氣體和液體流動、熱量和質量轉移、移動體、多相(Multphase)物理學、聲學和流體結構作用的能力。XFlow中的無網絡方法是基於粒子法和具有完整拉格朗日函數的方法,這意味著將不再需要對經典的流體區域劃分網格,同時表面複雜性不再是一種限制因素。XFlow能夠解決運動的物體和可變形部分,能夠適應低質量的輸入幾何。
  • 稀土突傳大好消息,我國成功研究出稀土鎂合金!
    「鎂合金的晶粒尺寸控制技術是對鎂合金材料性能調控的最根本、最顯著的技術方法之一。鋯元素和稀土元素均為鎂合金的有效細化元素,如何充分發揮好這些元素在合金中的作用,是我們研究的重點。」胡文鑫說。「這項技術對稀土鎂合金鑄錠產品的產業化意義重大,它可以有效地減少產品內外金屬顆粒的不均勻性,讓內外合金顆粒大小基本保持一致,極大地提高合金的應力水平,讓合金更耐用。」胡文鑫指著稀土鎂合金產品說。稀土鎂合金製備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