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天一曲弦斷,彈指千年。人心就是天心,拳練到最後,沒有了性格,一切歸於平靜,空空如也。可長功夫那會兒,沒有性格不行,所謂的自由發揮,是得由著性子來,最酣暢淋漓,感覺凌駕於規矩之上,有一種莫名的興奮,一氣呵成,忘記了所在。打完拳收式,長長舒了一口氣,一下子回來,頓感自身渺小,滿眼的不現實,有失落感,不願意出來。這種現象佛家叫「思歸」,是小我進入大我,出現的感受,由於定力不足,無法持久,但此時已經知道了。這不是迷信,是一種忘我,莊子管這種現象叫「坐忘」,我們站著打拳,出來的感受,所以站樁也叫「立禪」,打拳也叫「行禪」。拳就是心,這條路再怎麼曲折,最終也歸到這條上來。好似一個大圈,沒始沒終,開始即是結束,起點也是終點。能把圈兒畫圓滿的不多。不要傻打拳,要邊打拳邊思考,拳,就是沉默的語言。能啟迪你的,就是這些無言的東西,練拳就是遇見自己,把這些看懂。功夫深了,你會發現,萬事萬物,絕非偶然,存在必有道理。中國最神秘的莫過於天書的傳說,可天書本無字,什麼都沒說,好像又什麼都說了。無我,才能看的懂天書。
有道是,海門日上天鏡開,罡風吹至凌虛臺。罡氣布身,罡氣充滿身體。罡氣,剛勁之氣,或浩然正氣。罡氣就是勢能,什麼叫功夫上身?就是罡氣不去,長駐體內。勢能被身體保住了,非常穩固,不會輕易消失,堅固縝密,撞之不開,毀之不散。這是一種特殊的能量體。罡氣的產生,需要長時間,按一定規律打拳而產生。人會衰退,是能量流失,雜物堆積,人體機能無能量供給,自然老化衰敗,就像汽車沒有油,開不起來。歷代武者,無不將能量積聚,存住,轉化,作為修行手段,他們發現了盛極而衰的道理。沒練過的不知道,能留住罡氣有多難。站樁,單式,功架,器械等,都是產生罡氣的途徑,先開始一定練勁,隨著運動規律的建立,達到下意識啟動,身體記憶即被完成。然後從,身形,意念,頻率,線路,尺度,神態,這些綜合方面去修為拳術,修煉出一種,含金量很高的動態結構,這就是老人講的,身上有東西了,罡氣就是勢能。留住罡氣,就是罡氣布身。如何練出勢能,放鬆和彈性是產生勢能的門徑。第一勢能,重力勢能,第二勢能,彈性勢能。首先,放鬆產生重力勢能,放鬆是最好法門,能成就基礎勢能,穩定性最強。普通人也有,但不會開發和善加利用。站樁就是最好的儲蓄重力勢能法門。發力,可以產生彈性勢能,這就是為什麼太極拳等,老講究彈抖發力的目的,彈抖產生彈性勢能,不要抖胳膊,渾身都抖起來,這就是練大杆子的原因,一桿抖,渾身抖。一說起武術,第一個想到「沉勁」,第二個想到「彈抖」,這就是原因所在,彈性在於激發,重力沉著,在於積澱。
天地之間,勢能發散分布,有聚也有散。好的氣場打拳,事半功倍。有些人,去大山裡修行,氣場不同。放鬆身心,取低姿態,高勢能自然匯於低處,天天劍拔弩張,就是損耗。這是盛極而衰的原因。站樁也好,打拳也好,放鬆身心,不是架子低,是心態平和。你能成為渦流狀,勢能即向你而去。不練拳的,也能體會到,比如買房子看風水,是一個道理。打坐也如是,練出來的是靜功,稱為靜罡。武術為動罡,屬性相同,形式不同。有句話值得借鑑,放鬆著,開合。罡氣屬陽剛,有的時候,合比開,要偏多些,為了聚攏。丹田部位,人體動力核心,地位尊崇。丹田開合,為了練成活塞,能啟動人體。能聚丹田,就能聚能,放鬆丹田,使能回流。這是練丹田和秘密所在。正所謂,守神保元氣,動息隨天罡。爐燒丹砂盡,晝夜候火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