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丹經武學的學子可能有不少人會產生一個疑惑,為什麼老師不像社會上的武術一樣,把每一樣功夫講得清清楚楚呢?而且教的練法甚至有些似乎前後都有些矛盾。
這是怎麼回事,具體原因且待我分析一二:
這是學習丹經武學的人之中,上智下愚,根器、基礎、心性各有不同。老師是應材施教,隨緣布化。
當然也有一個可以適應所有人群的教學方式,從小鍊形、元明功、玉環樁、循經太極拳、太乙混元球……這樣一路學習。
不同的人練同樣的功夫,感受肯定有所不同,練出來的動作、姿勢也會有所差異,這是正常之理。
同一個人練一樣的功夫,對功夫的理解和感受也會隨著時間的推移產生不同的變化,這種變化會表現在方方面面。
比如說收功吧,這是一個比較典型的例子:
在《真元寶笈》裡,「元明功」要求收功時一定要合扣丹庭幾分鐘,要斂氣歸真,使周身氣機納入小腹丹田,不使「功有虛行」之隱出現。
「小鍊形」書上則是沒有提出具體收功的要求。在教學的時候,每一個式子做完之後,也只是要求學子把手放下,以使氣機平和,之後就繼續練習下一式了。
至於太乙混元球和橫運太極手,收功的時候,則是要求把雙手合在一起,放一會就好了。
玉環樁在書上是以如意收椿的方式收功,最後也是行「合扣丹庭」行「抱真守一」之法,同於元明功。
那麼老師的玉環樁視頻則是如同循經太極拳一般,是以雙手於胸前下降,手心向下,按於腹前,停一會,這是「氣脈歸元」。
然後自然下按放於腿側一會,提陰收腹,再雙手輕握,收功完畢。
至於書法,畫畫,讀書,刻印這些文人修習之法,則不需要外在的收功,心神一收回即可。
還有一說則是老師講的:不需要像社會上的那樣收功,旁邊牆要倒了,要起火了,你還要慢悠悠的收功嗎?還不快跑(大概意思,非原話,這個具體說話的場景不知道是什麼樣的)!
這麼多不同的收功之法,也是不少學子產生疑惑的原因。到底怎麼收功呢?
之所以許多學子產生這種種困惑,是因為缺少了傳統文化法乳的灌澆。理解事物的時候,往往是執著於後天的意識,非白即黑,非陰即陽。
卻不知在真實的世界裡,陰陽既相互對立、消長,卻也可以相互轉化,混元。要想練好功夫,一個要有寬廣學識,第二個是要把後天的意識給去掉,進入到先天無為的意境之中,聽從內心深處的感受。
關於收功這個問題,以前南寧的南天持劍群曾經發起過討論,我也就此請教過楊奎,得到的結論就是要一定要重視收功。
在這裡我就種種書上的收功不同方式進行一些講解,說一下我的理解,為什麼要這麼做,以及到底怎麼收功?
小鍊形是基礎中的基礎,很多學子練習的時候,多是初學。練習時是以形導氣,但是最初多是只能單純引導氣血,以抻筋拔骨為主。
由於此時體內真氣並未能啟動,同時丹田關竅也沒能打通。這時以合扣丹庭收功,並不能起到引氣歸竅的作用。
而且由於小腹元氣不足,雙手合扣之時,會有空虛之感,多不能長久持功,所以這時只要把手自然放下,使氣血平和即可。
等小鍊形練到一定時候,可以進修元明功的時候,體內的一些關竅要道已經打通,經絡脈道也基本上通暢,元氣也得到一定的補充。
在練功之時,已經開始能引動體內真氣運行。再加上這是採氣全形的功夫,採進來的氣,最初並不能完全聚集到丹田,很多是停留在掌心勞宮和手臂的經絡裡,所以一定要重視收功,使這些元氣收斂到丹田。
在元明功之後,修習玉環樁也是如此,要好好收功。
至於混元球和橫運太極手,為什麼可以雙手一合就可以收功呢,這是跟它們練功的方式、方法有關。
因為它們主要是以抱球為主的修行,要抱球的過程中,元氣會非常的內斂。再加上練習這功夫的時候,基本上已經有了比較好的基礎。
也就是說,真元之氣已經比較足了,經絡也比較暢通了,這時只要雙手一合,心神一收,元氣就聚斂起來了,不必再刻意地去收功。
同樣的讀書、寫字也是如此,做這些的時候,煉神為上,神凝則氣聚,所以不必要去做特別的收功動作。
說到這裡,不知道說清楚了沒有?總結一下,具體怎麼收功,其實跟所習的功夫,和你到達什麼層次有關。
比如說你功夫已經練到一定層次了,經絡脈道基本上比較暢通了,練功的時候隨著手足一動,體內真氣都會隨之產生運化,那麼這時即使是小鍊形也要注意收功。
同樣的,橫運太極手的時候,雖然老師說過,兩手一合就可以了。但是你覺得這個合手以後,收得不夠,其實也可以用合扣丹庭好好收,都沒問題。
可以說,練丹經武學都要注意收功。只是收功的方式、方法,要根據各人的實際情況來自行運化。
就像我現在練小鍊形,有時候,練完一個動作,都要合扣丹庭,站上那麼一會。但有時候,練完了,也是把手往下一按,靜一會,就開始練習下一個式子了。
所以到了一定階段以後,收功與否,怎麼收,要聽從內心深處的感受。練完了,你要是覺得不收功不舒服,那麼就好好的雙手合扣丹庭,不拘時間長短,以舒適為度。
或者說,我練完了,雙手往下一按,沒有那種要合扣丹庭收功的感覺,那麼也可以不用刻意再合扣丹庭。
至於收功的時間長短,還是那句話,聽從內心深處的感受。站上那麼一會,不想練了就鬆開手。要是感覺特別好,也可以一站幾個小時,那更好。
至於說旁邊著火了,你還要慢慢地收功,不要命了?跑遠一些,找一個安全的地方,再收功或繼續練。
這裡要說一點的是,如果功夫到了一定的階段,由於特殊的原因,不能好好的收功的。在當天的子時之前一定要記得把元氣給收斂起來,要不然這元氣就容易消散掉。
真元一脈·丹經武學 第一代傳人 凌霄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