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部超級英雄大片裡,都有它的影子

2020-12-08 看電影看到死

從故事概念到營銷手段,今天的每一部超級英雄商業大片裡,都有《星球大戰》的影子。

1977年5月25日,一部問題纏身、預算吃緊的獨立科幻電影在僅有的32家影院上映。這部電影叫《星球大戰》,出自一位剛剛嶄露頭角的導演喬治·盧卡斯之手。

也正是從這一天起,全球當代文化分出了兩個紀元:1977年前的紀元,1977年後的「星球大戰」紀元——或者說,「怪才小子」文化深度滲透到主流文化中的紀元。

此後四十年間,這部電影不僅發展出了一系列在全球拿下超高票房的續作,更為電影工業的選題、製作、營銷等等開闢了一條新的道路,成為地球上有史以來最受歡迎、最成功的超級IP之一。

面對這股徵服全球娛樂工業的文化熱潮,美國科技撰稿者克裡斯·泰勒在《星球大戰如何徵服全宇宙》中,回溯了它的起點——以喬治·盧卡斯為首的「怪才小子」們用傑出的想像力、技術和商業上的創新所引爆的20世紀末科幻熱。

這是一張不完全細數《星球大戰》對其後作品影響的大圖。從角色到武器,「星戰」的影響力無處不在。

太空邊疆、騎士時代、第三次世界大戰...…

那些「怪才小子」們在冷戰時代中度過了童年。「我們時時刻刻都在做躲避和掩護的演習,我們聽到的都是什麼建立輻射庇護所、世界末日、又有多少核彈造出來了。」長大成人後,盧卡斯如此回憶道。

對戰爭的恐懼,讓結合了騎士故事與太空背景的作品變得格外迷人——那裡總是有個性鮮明的英雄、知識淵博的賢者、未來風格的飛船和時時發生的險情。

無疑,「怪才小子」們的心中蘊含著對太空邊疆的迷戀、對騎士時代的懷舊,以及對第三次世界大戰的恐懼……終於在1968年,斯坦利·庫布裡克導演的《2001太空漫遊》真正打響了發令槍。

喬治·盧卡斯等人決定,要拍出比《2001太空漫遊》更加平易近人的故事。

後來《每日電訊報》整理了為盧卡斯構思《星球大戰》提供靈感的十部影片:

1.《飛俠哥頓》(1936)

2.《戰國英豪》(1958)

3.《搜索者》(1956)

4.《俠盜羅賓漢》(1938)

5.《阿拉伯的勞倫斯》(1962)

6.《卡薩布蘭卡》(1942)

7.《大都會》(1927)

8.《綠野仙蹤》(1939)

9.《轟炸魯爾水壩記》(1955)

10.《意志的勝利》(1935)

電影學院畢業生的身份,一度是好萊塢的詛咒

在一個介紹新電影導演的短片的一小段中,盧卡斯的身影首次被紀錄片攝影機抓拍到。短片表面上是以科波拉為焦點。盧卡斯被介紹為導演的助手——不,不,科波拉堅持說盧卡斯是他的副手……「學生電影是唯一真正的希望,」他開口就是說教,「我認為他們(電影製片廠)也開始意識到,學生們知道他們在做什麼。你知道,學生們絕對不只是一群只會玩的傻孩子。」

20世紀70年代的美國,電影學院的畢業生的出路是在商店買相機、在電影院放電影——總而言之,除非你是某個著名電影製片人的侄兒,或娶了某位製片人的女兒,才能獲得加入行業公會的資格。即使加入工會,也要先面臨三到五年的曲折學徒生涯,才能在片尾一睹自己的名字。

蛋糕的一塊碎屑偶爾落入盧卡斯手中。盧卡斯贏得一個獎學金,拿到在華納兄弟製片廠做廉價勞動力的機會,在那兒遇到了弗朗西斯科·科波拉——同輩人中第一位能拿上導筒的電影學院科班畢業生。盧卡斯和科波拉很快發現他們有共同語言——反對封閉的好萊塢網絡。一家獨立於好萊塢製片廠體系的公司——美國西洋鏡就此成立。

在科波拉的介紹下,製片人加裡·庫爾茨(曾與電影界的遊擊戰大師羅傑·科爾曼合作過,有不少製作低成本電影的經驗)也加入了盧卡斯戰線。加裡·庫爾茨找來了盧卡斯的老同學,當時在為米高梅工作,後來擔任《星球大戰》營銷主管的查利·利平科特。

在美國西洋鏡公司,盧卡斯執導的兩部早期的影片為他帶來了第一桶金,未來將在《星球大戰》系列中扮演關鍵角色的「怪才小子」們也集結完畢。

加裡·庫爾茨,安靜的貴格會信徒,留著阿米什式的鬍鬚,一個在越南目睹過真實軍事行動的的製片人——遇到盧卡斯之前,他在越南拍了三年海軍陸戰隊。庫爾茨在大學裡曾主修比較宗教,他對佛教、印度教和美國本土的宗教特別感興趣。

盧卡斯在「美國西洋鏡」時期的造型:粗框眼鏡,山羊鬍子,有時候會穿軍用夾克——完全是一個革命學生的造型。

「怪才小子」用特效徹底顛覆好萊塢

工業光魔和天行者音效都是在《星球大戰》系列的製作過程中成立的,成立的原因就是電影特效在20世紀50年代後止步不前,市場上沒有任何一家機構能夠滿足喬治·盧卡斯在製作過程中的需求。

在製作《星球大戰》的視覺特效上,盧卡斯導演的第一選擇是《2001》和《宇宙靜悄悄》的特效大師特朗布爾,然而特朗布爾推薦了自己的得意門生戴克斯特拉——寧可拿低薪也要在銀幕上做自己心中太空飛船的年輕極客。

早期的工業光魔坐落於地下拆車廠和色情產品配送倉庫之間,散發著一股難聞的氣味。戴克斯特拉和他的手下在酷熱的倉庫裡不知晝夜地抽著大麻工作。

而「嬉皮士公社」建立在這樣的一個假設之上——如果(七拼八湊的)戴克斯特拉數控攝影系統運作良好的話,它可以將特效成本削減一半,然而,戴克斯特拉用了預算的整整一半來建造戴克斯特拉數控攝影機。

拖延的進度(360個特效鏡頭只完成了7個,其中能用的只有……1個)讓來檢查工作的好脾氣先生盧卡斯險些背過氣去——剛剛起步的公司已經將所有的時間和金錢花在了研發上。最終,工業光魔用掉了300萬美元預算,是配額的2倍。好在後來的事實證明,「怪才小子」們賭對了。

長得像《弗蘭肯斯坦》中怪物的老維斯塔維申攝影機接上一大把細麵條般的集成計算機電路電線,就成了戴克斯特拉數控攝影機。在理論上,這款攝影機可以被設置成於七條軸線上移動。換句話說,它應該能夠以宇宙飛船模型為原點,在這個原點的上方、四周、下方高速猛衝,賦予模型完美的運動錯覺。

星球大戰在商業上的成功,帶來了20世紀70年代後期的特效熱。製作完第一部《星球大戰》後,盧卡斯重點看好CGI特效。盧卡斯影業的計算機動畫研究部門聘請計算機領域最好的科學家研發動畫特效。

與此同時,工業光魔在《星球大戰》的空窗期間擴大了它的業務,其CGI實驗品有:《少年福爾摩斯》中從彩色玻璃上動起來的騎士,《風雲際會》中變身成動物的那些角色,《深淵》和《終結者2》中的流體形象……當看到為電影《侏羅紀公園》準備的恐龍模型在銀幕上逼真地奔跑時,盧卡斯差點流下了眼淚。

對「怪才小子」來說,製造玩具是件正經事

在《星球大戰》出現前,還沒有人在電影的授權玩具上賺過一分錢。雖然史匹柏的《外星人》票房紅火,但造型古怪的E.T.玩具還是賣不動。玩具商們之所以不敢在電影周邊上投入,是因為當時臺灣玩具工廠的生產效率和物流根本趕不上電影檔期,電影一旦下檔,玩具的潮流可能就完全無法持續。

作為文具店老闆的兒子,盧卡斯很早就知道,《星球大戰》這部電影有帶動周邊產品的可能性——電影布景其實就是玩具套裝,演員就是可動玩偶。他很懂什麼叫「玩具潛質」——在寫《星球大戰》時,他就想過伍基人造型可以做成馬克杯,R2-D2的鐵皮造型和餅乾罐有幾分相似,爆能槍和光劍都是能吸引小男孩的玩意。

在傳說之中,盧卡斯情願放棄作為導演的酬勞,只要為電影衍生產品冠名「星球大戰」的獨家權利(這部分當年是製片廠眼中的「垃圾權利」),以交換製作續集的可能性。

這個決策,在未來直接使他成為世界上收入最高的電影人之一。盧卡斯對「玩具潛質」的直覺被證明是正確的——僅在電影《星球大戰》上映的次年,生產周邊玩具的肯納公司就售出了4200萬件電影周邊商品。

雖然《星球大戰》獲得了極大的商業成功,但盧卡斯依舊選擇了保留了對授權範圍的高度限制,名為「黑隼」的許可授權部門嚴格地監督著產品質量和授權範圍。他堅決不允許「兒童不宜」的東西出現在產品清單上——甚至一度不願意授權《星球大戰》主題的維生素片,因為他擔心這會鼓勵孩子們去嘗試其他藥物。

「怪才小子」把賭注下在了核心影迷群體上

今天的漫展上塞滿了好萊塢製片廠和電視公司。但在1976年,漫展上沒有先導預告片,沒有預熱活動,更沒有穿成「洛基」的演員出來撩粉絲……電影只在報紙、廣播和電視廣告上做推廣,而漫展只是愛好漫畫的大學生們尋找同好的交流大會而已。

去漫展上推銷電影,是《星球大戰》營銷主管查利·利平科特的發明。在面向院線老闆的試映會以慘澹局面收場之後,「怪才小子」們達成共識——既然老人家們不關心《星球大戰》,那麼他們要在科幻迷群體上下注。

影片《星球大戰》早期的宣發策略非常簡單:跳過一般觀眾,直接向科幻粉絲致意。把漫畫書愛好者轉化為去影院的人,再用核心粉絲去帶動一般觀眾。利平科特本小說版權賣給巴蘭坦圖書,又以幾乎白送的價格和漫威談妥了五期《星球大戰》漫畫之後,就開始著手準備在漫展上搭個臺子賣電影的事。

盧卡斯影業大費了一番口舌才說服主辦方,把幻燈片、海報、戲服、演員帶到了漫展的現場。盧卡斯影業的藝術部門設計了展位——一條片名橫幅、一套掛起來的戲服、幾個小模型、還有一位滿面愁容的推銷員,據利平科特回憶說,現場比效果圖還慘澹——當年留下的照片上,漫威主編羅伊·託馬斯穿著喇叭褲,在一個燈光昏暗的房間裡,用幻燈片展示萊婭公主和維德的劇照,漫畫迷們都安靜地坐著,現場還有些空座位。

這一切看起來令人昏昏欲睡。雖然現場海報銷量不高,但利平科特似乎他牢牢抓住了目標人群——聽眾的表情從充滿質疑到表現出一絲興趣,好萊塢的魅力之光開始在漫畫愛好者的眼睛裡閃耀了。

多年以後,利平科特在博客上貼出了當年的展位效果圖:寥寥無幾的展品、奇怪的配色、離婚大甩賣般的展示方式……

1976年的現場,還有不少空位

從此開始,盧卡斯和他的戰隊徵服了全球娛樂工業

在《星球大戰》上,盧卡斯和他的團隊開創了眾多的影史第一。「怪才小子」們動搖了好萊塢傳統的敘事風格與戲劇技巧,將包括科幻、戰爭、英雄史詩在內的多種傳統類型集為一體,加之以特效的渲染,產生了商業大片這一至今主導電影市場的類型。

從第一天起,《星球大戰》就格外注重核心粉絲群體的培養,並用授權商品打通了銀幕上和銀幕下的宇宙。電影不再被看作一次性的商品,而上映期間的票房也不再是電影唯一的收入來源。電影的周邊商品授權可以帶來比票房本身更多的收入。

相關焦點

  • 這3部電影又撤檔,今年無緣超級大片!
    今年因為特殊的疫情原因,《速激9》、《毒液2》、《壯志凌雲2》、《王牌特工3》、《哥斯拉對金剛》等好萊塢超級大片紛紛撤檔,可謂是全球影迷的一大遺憾。 隨著中國影院的復甦,觀眾期待的美國大片,顯然也不會破例,讓其先睹為快。有啥辦法呢,唯有等待吧!
  • 這6部經典科幻大片,視覺震撼科幻十足,每部都堪比《流浪地球》
    小夥伴們,今天小編給大家推薦六部經典科幻大片,影片科幻十足,視覺特效震撼,同時故事情節引人入勝,也讓人觀影后有很多的思考與玩味,可以說每一部都堪比我國科幻大片《流浪地球》!話不多說,一起看看吧!1、《獨立日》《獨立日》是一部美國科幻片,由羅蘭·艾默裡奇執導,威爾·史密斯、比爾·普爾曼和傑夫·高布倫等聯袂出演。
  • 2019年外國大片陣容驚人,國產電影那麼多卻只有這麼兩部讓人期待
    2018年從開始到結束,我們經歷了好多,它給了我們很多驚嚇也有很多驚喜,我們被不少爛片雷到了,也被不少佳片震撼到、感動到而隨著2018年的逝去,我們也迎來了2019年,在新的一年裡我們也將開啟一段新觀影之路,這一年將會是怎麼樣我們現在確實很難有準確的答案,但是從目前可知的消息來看我們多少還是能感受到
  • 2020最值得期待的超級十大電影,每一部都特別精彩,一定不能錯過
    忠實電影者的我們,一部部電影陪我們走過了2019,最值得期待的是2020年,尤其是好萊塢大片,每一部都特別的精彩2019年大片雲集:《驚奇隊長》、《地獄男爵:血皇后崛起》、《復仇者聯盟:終局之戰》、《蜘蛛俠:英雄遠徵》、《X戰警:黑鳳凰》、《星球大戰》、《阿麗塔:戰鬥天使》、《速度與激情:特別行動》、《哥斯拉2》等等電影的相繼上映
  • 天狗食月,2018年第一部天象「超級大片」即將上演!
    今年的天象劇場大幕已經徐徐拉開,作為2018年第一部「超級大片」——「月全食血月」+」超級月亮「+」藍月「三景合一,將在1月31日晚上神奇上演。
  • 2018好萊塢大片都在這,整整28部
    雖然打著「溫子仁監製」的招牌,但從預告看,已經完全沒了第一部全程緊繃的克制感。《潛伏1》裡鬼都不用露臉,床單上孩子腳邊一個血手印,就讓人前列腺一緊。到了《潛伏4》,主角們仿佛走進鬼怪展覽館,光預告片就有不下四種鬼怪亮相。
  • 「廁所臺」搞聯動,超級英雄版的「獨立日」!
    也就是四部超級英雄美劇各抽出一集完成一部連續性的大電影,標題就是《超級英雄大戰外星人》,雖然四部劇以前也或多或少有過聯動,但都僅限於兩三部之內,而這次是四部劇一起聯動,每天一集,連續四天播出,這下對影迷們來說可有的爽了。
  • 【下半年必看的6部電影】超級英雄繼續發威
    今年年初Color做過上半年精彩電影的預告,已經邁入下半年,當然都要提前告訴大家有哪些大片即將衝擊你的眼球。
  • 漫威20部超級英雄電影,只有它票房虧了,遭影評人群嘲!
    自2008年《鋼鐵俠》誕生後,「漫威電影宇宙」也宣告正式開啟,至今已過去整整十年,共推出了20部超級英雄電影,全球票房累計高達175億美元,是影史最成功的科幻系列電影之一。現在大家都宣傳「漫威出品,必屬精品」,只要有漫威電影要上映,必然會引起轟動,可見它的影響力是越來越牛X了。不過漫威大法再好,也並非每次都能成功的,就在開山之作《鋼鐵俠》上映後一個月,漫威又火速推出了《無敵浩克》,也叫「綠巨人」,可沒想到前腳「鋼鐵俠」剛獲得巨大成功,後腳「綠巨人」就輸得一塌糊塗。
  • 2021年電影懶人包,讓我們看看有哪些超級英雄電影會上映吧!
    隨著新的一年到來,大家一定想知道今年可以期待什麼電影,而近年來,超級英雄電影已成為好萊塢最主要的大片來源了。2019年的《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是有史以來最高票房的電影,而漫威電影的產量也在持續增加中,預計在2021年釋出四部電影與六部Disney+節目;而漫威的成功也促使了索尼重新開始整頓它的英雄宇宙;同一時間,DC則計劃要在每年於電影院和HBO Max發布六部電影。隨著超級英雄電影的大量湧現,好萊塢會提前數年確定那些備受期待的電影的發行日期,但這不代表一切都按照計劃進行。
  • 科幻電影《霹靂貝貝》,80年代的超級英雄,堪稱中國版「雷神」
    說到科幻電影,大多數人想到的科幻片一定出自好萊塢大片,如《變形金剛》、《黑客帝國》、《星球大戰》等,每一部都是聞名世界的大作。其實在八十年代時,中國也曾擁有自己的超級英雄,它就是《霹靂貝貝》。這部國產科幻電影一經播出,就受到很多人追捧。
  • 《三體》來了:2016年上映的30部大片匯總-2016年,上映,30部,大片...
    紐約時報曾經有一篇文化評論,認為「超級大片是我們文化上最後的共識」:不管我們的背景和宗教信仰多麼不同,電影讓我們有機會聚在一起。因為我們都看著前方的屏幕,而不用看著彼此,所以暫時忘記了我們的不同之處。儘管有人不斷努力把電影拉入文化大戰之中,電影廣泛的、不受意識形態影響的吸引力依然存在。
  • 2019年必看的25部大片,看看全球影迷都在追什麼
    19:《哥斯拉:魔獸之王》(Godzilla: King of the Monsters)《哥斯拉:怪獸之王》是由美國華納影片公司和傳奇影業出品的超級災難大片16: 《新地獄男爵》(Hellboy)《》《地獄男爵》前兩部有很好的票房成績,這部裡男爵的對手變成了中世紀女巫
  • 10部最新美劇盤點:恐怖劇每部都超好看,一代神劇竟然徹底崩盤!
    今年的秋季檔美劇確實不錯,不僅有很多經典劇集出「新番」,也有很多新劇推出。比如我一直追的《美國恐怖故事》,前段時間開播的第八季依然腦洞大開,讓人慾罷不能。還有一堆超級英雄題材美劇,也挑著看了幾部,水準之上。
  • 拯救DC宇宙的女超級英雄終於要登場了,派哥也復活了?
    DC穩住陣腳之後,才有了再接再厲的《海王》《小丑》。而《神奇女俠1984》則具有了另一層重要意義,那就是在漫威電影整體缺席2020年,就連原本與《神奇女俠1984》背靠背定檔的《黑寡婦》也改檔的情況下,神奇女俠成為整個2020年唯一登場的正牌超級英雄。而院線和流媒體同步上映,無疑也再次開創了好萊塢的先河。那麼這一次,神奇女俠還會繼續神奇嗎?
  • 影迷期待的超級大片都開工了
    原標題:影迷期待的超級大片都開工了 內地電影院 「滿血復活」還有待時日,但疫情過後觀眾們重回影院看大片的熱情肯定不小。除了不少「積壓」的大片等待上映之外,不少好萊塢大片近期都有新進展,譬如《黑客帝國4》《奪寶奇兵5》《侏羅紀世界3》《蝙蝠俠》等等。當然,這些影迷所期待的超級大片都不是今年會上映的電影,但今年開工,意味著等多一年,觀眾就能看到了。
  • 8部電影4位主演,誰是你心中的超級英雄?
    今天是超級英雄蜘蛛俠的生日,美國索尼哥倫比亞電影公司發布了一條視頻,祝每一位蜘蛛俠生日快樂。網友也紛紛送上對小蜘蛛的衷心祝福,並表示期待蜘蛛俠系列更好的作品。從2002年蜘蛛俠於電影中與我們初次見面,不知不覺這位超級英雄已經陪伴我們這麼長時間了,永遠忘不了他會幫助老奶奶過馬路,還會在危急時刻拯救世界。18年過去了,從第一代蜘蛛俠託比·馬奎爾到最新蜘蛛俠湯姆·赫蘭德,《蜘蛛俠》系列電影共呈現了8部優秀作品,每一部都帶給我們新的驚喜,讓我們流連忘返。
  • 2019年最值得期待的十部外國大片,你會因為哪部進電影院?
    2019年即將到來,小七提前為大家整理了一份2019年上映的外國大片片單,每一部都是大製作,大爆款,可以說明年各路大片神仙打架,哪一部是你最期待的?今年比較驚豔的《寂靜之地》、《忌日快樂》都是引進的,而明年這部童年噩夢《小丑回魂》將以續集形式歸來,故事講述的是第一部中小孩長大後再次對抗小丑的故事,而小丑的扮演者將再回歸,你們敢不敢帶女朋友去看?
  • 第五人格裡的四種思念,每一種都有我們的影子,每一種都讓人斷腸
    小特把思念移情到其他事情上面,這種方式,有我們每個人的影子。愛而得其人,為最上之,愛而失其人,為僅次之。就像《我的歌聲裡》唱的那樣:你存在我深深的腦海裡,我的夢裡,我的心裡,我的歌聲裡。在國外,有一個很喜歡玩《上古捲軸5》的玩家不幸逝世,他在逝世之前,曾多次表示,他想活在上古捲軸裡。 於是,他的女友花了很長的時間,製作MOD,將男朋友的形象,復刻成為遊戲裡的一個NPC。她的這種作法,令遊戲製作商感動,他們計劃將這個角色加入《上古捲軸6》當中。
  • 今年唯一的超級英雄電影快來了,神奇女俠能繼續帶火DC宇宙嗎?
    DC穩住陣腳之後,才有了再接再厲的《海王》《小丑》。而《神奇女俠1984》則具有了另一層重要意義,那就是在漫威電影整體缺席2020年,就連原本與《神奇女俠1984》背靠背定檔的《黑寡婦》也改檔的情況下,神奇女俠成為整個2020年唯一登場的正牌超級英雄。而院線和流媒體同步上映,無疑也再次開創了好萊塢的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