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久久沒有看到大海了,當你和你的好友共同在海邊漫步,你面對大海心潮澎湃、浮想聯翩的時候,而這時你的朋友卻在一旁嘲笑你,說你變得「神經」了。於是你會感到非常困惑:為什麼面對相同的事物,人們的感覺差異會那麼大呢?
心理學家研究發現,造成人們感覺差異的因素有多種,如文化程度、生活經歷、健康狀況、性格類型等,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容易被人忽視的重要因素,那就是情緒。
孤獨者的冷與戀愛者的甜
你或許沒有察覺,當你孤獨或感覺被孤立的時候,你會從骨子裡感覺環境比正常人要冷。記住,這種說法不是「詩歌誇張」,而是來自於客觀事實。美國科學家們通過要求被試者回憶他們被人排斥和熱情接待的經歷,從而誘發了被試者的孤獨感或者受歡迎感的記憶。隨後科學家要求被試者估計室內的溫度。結果顯示,與那些剛剛有過受歡迎感的人相比,那些感覺孤獨的人們估計的室內溫度比前者平均低了近10攝氏度。在接下來的研究裡,科學家發現從遊戲裡被快速淘汰的人們更傾向於選擇溫暖的食物,例如湯,這表明這些人需要溫暖自身以補償孤獨帶來的寒冷感。
有趣的是,即便是同飲一杯蒸餾水,一般人不會喝出任何味道,但那些墜入愛河的人卻真的能喝出甜味來!這是科學家通過實驗測試得到的結果。這個發現其實表明,很多熱戀的雙方互喊對方為「小甜心」,並不是故意誇張或者是嬌嗔,而是植根於身體裡的真實感覺。
緊張者和懈怠者的與眾不同之「重」
你或許沒有想到,同樣厚薄的一本書,在不同人的眼裡,感覺的重量卻不盡相同。美國科學家曾經做過一項心理測試:心理學家告訴被試者一本書裡充滿了重要的信息,而另外一本書是完全無價值的東西,而其實這兩本書是完全相同的書。當要求被試者根據目測評價這兩本書的重量時,被試者大都認為所謂充滿重要信息的那本書更重,但沒有接受任何暗示的受試者,大都認為兩本書的重量是一樣的。心理學家認為,被試者之所以會對同樣的書產生變重或輕的感覺,是因為心理學家的提示讓受試者產生了緊張或放鬆的情緒,是這種情緒讓他們的感覺產生了偏差。
當心理學家要求被試者寫下一段脆弱的經歷或者假想一個無力的姿勢時,這客觀上會被誘發他們的無力感,而此時讓他們評估一本書的重量,和一般人相比,他們大都感覺書籍更重。這表明懈怠情緒會讓人產生畏懼壓力的心理,並由此導致感覺發生變化。
焦慮者對輕微的「刺激」都敏感
在生活中你會發現,有些運動員、參賽歌手和考生,在臨場前會出現尿急或者腹痛、腹瀉現象,於是出現了中途退場、到處找廁所的尷尬局面。為什麼會這樣呢?
美國科學家指出,真實原因並不是這些人的腸胃和排洩系統本身有什麼疾病,而是因為多重壓力讓這些人產生了焦慮情緒。而焦慮情緒會導致身體裡的甲狀腺素激增,結果會使腸蠕動興奮性增強,於是腸胃裡的任何一點食物存留都會對腸胃產生「刺激」,結果就會造成腹瀉了。而尿急反應的原理也與此類似。
我國研究人員通過實驗還發現,當人處在焦慮狀態的時候,對憤怒的面孔比一般人要敏感得多。如在一堆有各種表情的照片中,焦慮者比一般人能更迅速地發現憤怒的面孔。這表明焦慮情緒會讓人的感覺變得更加敏感。
情緒為何能讓我們的感覺「失真」?
情緒讓我們的感覺失真,這一現象看起來很玄妙,但其背後隱藏的道理並不玄妙。美國科學家指出,人的心理活動,總是和人的生理緊密聯繫的,因為心理活動直接影響神經系統,特別是腦神經系統,而腦神經系統的活動又會直接調節人的生理活動。簡單地說,人的心理因素能夠對生理產生較大的影響。
這個結論是美國科學家經過大量的實驗得到的。例如實驗證實,人在焦慮憂鬱的時候,會抑制腸胃的蠕動,抑制消化腺體的分泌,引起食慾減退;發怒或突然受驚的時候,會導致呼吸短促、加快,心跳激烈,血壓升高,血糖增加,血液含氧量增加;突然的驚恐刺激甚至會讓人出現暫時性的呼吸中斷,心電圖會發生波形的明顯改變等。
另外一位美國醫生為了證實人的心理活動會對生理產生明顯影響,還專門研究了巫術治病的問題,並寫了《巫術的見證人》一書。他發現,巫師不管年齡大小、種族或性別,他們都應該算是一個精明的心理學家,而且是個政治家和演員……他正確地指出,巫師的主要威力,不是在於使用特殊的藥物,而是善於使用心理分析和心理療法。巫師廣泛使用的兩種基本心理療法的做法是暗示和自白,藉此使病人消除恐慌,激發病人自身的潛能,使病人處於生理和心理亢奮狀態……
科學家認為,研究情緒變化對人們感覺造成的各種影響,對於深刻揭開人類的心理奧秘,增強人們的相互理解和避免誤解,以及協調好人際關係幫助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