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 容易情緒失控 情緒真的不能控制嗎?情緒的表現是什麼

2020-12-05 事無所祈

我們都有過因一時行動而事後無限懊悔的經驗,足證情緒的力量往往非吾人所能控制,問題是我們何以會如此輕易地喪失理性?舉個例子,一個女孩開了兩個小時的車到波士頓與男友約會。共進午餐時男友送給她一份她渴想多月的禮物,一個極難覓得的西班牙藝術品。

她看了自是滿心喜悅,便興高採烈地提議餐後去看一部好電影,沒想到男友竟回答要去練球而無暇陪她。她在氣憤傷心之下,含淚轉身離去,一時衝動將那珍貴的藝術品丟進垃圾桶。幾個月後回想起這件事,她並不後悔負氣而去,痛心的是那件藝術品。

這股衝動正是杏仁核作祟的結果,杏仁核接受外來的感覺訊息後,便會從過往的經驗中尋找任何不利的證據。可以說杏仁核就像一個心理哨兵,不管來者是誰一律加以質問,只為了印證內心最原始的疑問:「這不正是我最討厭恐懼的嗎?」而只要讓它找到近似肯定的答案,杏仁核便立刻加以反制,點燃神經引信,通告腦部各區危機來臨。

在腦部構造中,杏仁核的設計有點像保全公司,總機人員二十小時待命,只要保全系統被啟動,立刻發出警訊給消防隊、警察局及左右四鄰。

假設觸動的是恐懼的警鈴,杏仁核會將警訊傳給腦部各主要的部位:促使分泌打或逃的荷爾蒙,動員運動中樞,激活循環系統、肌肉與消化系統。自杏仁核分出的其他路徑發出分泌正腎上腺上腺素的訊息,刺激腦部進入警戒狀態。另外也發出訊息給腦幹,使及部露出恐怖的表情,肌肉僵凝、心跳加快、血壓升高、呼吸減緩。同時將注意力專注在引發恐懼的來源,動員肌肉隨時準備因應。同時從大腦皮質的記憶系統抽出與眼前危機相關的知識,做為採取行動的優先參考。

當一個人受到否定時,馬上落入一種痛苦情緒,立即會搜索與否定人有關的人或物,往往會把憤怒發在有關的人或物上。

一個朋友告訴我他到英國度假的奇妙經驗。有一天他在運河旁的咖啡館吃飯,餐後沿著運河旁的石板散步,到河邊時他突然看到一個小女孩瞪著水面,臉上露出極驚恐慌的表情。我的朋友來不及思索便有骨碌跳進水裡——身上還穿著西裝打領帶。一碰到水,他才恍然原來有個剛學步的小孩落水,這也是那個小女孩一臉震驚的原因 ,他因此救了這個小孩兒。

如何能在不明所以的情況下跳入水中呢?這可能要歸功於杏仁核。

神經科學的傳統觀念認為,眼耳鼻等感官將訊息傳達到丘腦,再傳送到新皮質的感覺處理區,整理成為我們對事物的觀感。經過此一處理過程,腦部得以認知外物的內容與意義。最後新皮質將訊息傳送給邊緣系統,決定適當的反應後通告腦部其他區及全身。通常的運作情況也確是如此,透過這些窄小的巷弄,杏仁核可直接接收感覺訊息,在新皮質尚未全然察覺之前便撫斬後奏。

傳統觀念以為,杏仁核只能倚賴新皮質的指令以決定情緒反應,這觀念已不攻自破。現在我們知道,即使在杏仁核與新皮質之間同時發出平等的訊號,杏仁核仍可搶先決定回應方式。

本文由知了說情感原創,歡迎關注,讓我們一起成長!

相關焦點

  • 拿什麼拯救你,我失控的情緒?
    我們應該如何拯救即將失控的自己?想像下,你真的很想在午休時間踢足球,可當下課鈴聲響起時,你找不到球鞋了;當你終於到了球場,球隊已經組好,你想上場也來不及了。也許你會很生氣,以至於一件小事瞬間變成大問題。
  • 孩子動不動就情緒失控?家長要建立好「情感連接」,解救孩子情緒
    要在這裡站一天嗎?"兒子被媽媽的動作和語氣嚇到,抽抽噎噎的哭了起來。媽媽看見孩子哭了,不耐,又對著兒子說:"哭什麼哭,自己做錯了還有臉哭,快點進去上課。"媽媽說完,想牽孩子的手進去學校,被孩子甩開,孩子也跑走了。具體後續結果,孩子還是被媽媽帶走了。像孩子這樣突然來情緒,其實我們在生活中多有碰到。
  • 情緒失控,和上司吵架,結果丟掉了工作,3招學會管理好你的情緒
    無論生活還是工作,我們常會有情緒失控的時候,一味讓壞情緒控制自己,只會把情況變得更糟糕。 職場上情緒失控最差的不是丟了工作,而是丟了性命,42歲中興程式設計師跳樓事件,也是因為工作壓力讓他一時的情緒失控,留下了傷心的親人。
  • 女子全裸大鬧健身房50分鐘,為什麼總有人會情緒失控?
    可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大部分人依舊會被自己的情緒支配。在很多時候,情緒超過理智,最後失控,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就像前面的幾個例子那樣。為什麼會這樣呢?心理學上有個「情緒應激」的概念。我們之所以會情緒失控,甚至做出傷害自己或者傷害他人的行為,是因為受到了應激源的影響,自動開啟了「情緒應激」的模式。
  • 你被「情緒腦」控制了嗎?
    情緒系統很大程度上是獨立運轉的,並且可以更快接收到外界信息、更直接地操控人的行為,但是它的行為標準卻依然停留在原始狀態。在情緒狀態下,理智的作用並不是那麼管用,所以才會出現「我們學習了那麼多心理學理論,為什麼會對他人嫉妒或抱怨?」」為了孩子全身心地付出,為什麼換來的卻是孩子對我們的討厭和恨?」
  • 總是控制不住對孩子發脾氣?心理學家:從兩個層面學會控制情緒
    只是這樣一味的靠宣洩自己情緒來制止孩子的情緒宣洩,就真的能起到讓孩子醒悟悔改的效果嗎? 媽媽看到後生氣的罵道:你怎麼這麼不懂事,沒看見媽媽忙前忙後一直沒有休息嗎?還把水果打翻,你有什麼資格?趕緊把地上收拾乾淨,滾到房間看書等著吃飯。 朵朵媽媽當然是站在父母的制高點,用父母的權威去壓制朵朵,同時還用沒有資格,滾之類的話語給朵朵定性,嚴重傷害了朵朵的自尊心。
  • 情緒三要素:什麼影響著,我們的情緒
    大家好,我是情緒大管家,今天我給大家分享的是:情緒三要素情緒三要素:什麼影響著我們的情緒?達爾文在其著作《人類與動物的感情表達》中寫道:「很多動物和小孩,在情緒環境下的表情與成年人是相似的。」生物在情緒的表達上是相似的,那麼,生物在產生情緒的過程中是否也具有共性呢?答案是肯定的。情緒的產生主要與三個要素有關——認知過程、生理狀態和刺激因素。
  • 管不好「情緒」,是「心智」未成熟的表現
    當褪去身上的青澀,在人際中,能顧慮到他人的感受時,我們將會用自身的成熟穩重,給身邊的人,留下一種好相處、高情商的感覺。不過,有些人會認為,凡事不壓抑自己的心性,做一個「真性情」的人,才是一種坦蕩的行為,殊不知,管不好個人的情緒,只是一種心智尚未成熟的表現。
  • 殘疾人怎麼控制自己的情緒
    加之目前整個中國還沒有真正完全建立起對殘疾人學習、就業、康復、無障礙、遊玩等等友善的社會環境,當殘疾人面臨異樣的眼光、經歷一些挫折或者失去一些機會的時候,對情緒上會有一定的打擊,有些殘疾人甚至會情緒失控。殘疾人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還是有一些方式方法的,和殘疾人夥伴進行分享。首先,從積極樂觀的角度去看待和分析事物。
  • 難道情緒失控
    有人在飛機上自殺,難道情緒失控,選擇自殺,得好好查查原因。上飛機沒有異常反應不可能吧,鄰座的以及飛機乘務人員應該多少都有察覺異樣,會不會是抑鬱症。那些大部分評論都是冷嘲熱諷的人們你們就沒想想他為何如此這樣嗎?背後一定會有無法排解的困擾和痛苦吧?多一點寬容、理解、體恤,也許這個世界會更美好和諧現在飛行員壓力太大了 這工作實在不容易 尤其是延誤什麼的 很多航.司不會當成工作時間 因為飛行員工資大多是看航時決定 而且現在疫情影響屬實太大了 飛機飛得少 飛行員就飛得少 工資肯定就少 而且飛行這東西在天上不能有一點失誤 。
  • 善於控制情緒的人,運氣都不會差
    02 不抱怨心態不好的人,要學會控制情緒。不抱怨,不生氣,不失控,是情緒控制過程的三階段,若能在每個階段施加影響,對情緒的管理大有裨益。心態好的人總是看的到積極面,所以能不起抱怨的心。心態不好的人,一開始那個抱怨的心就已經存在了,該怎麼辦?《不抱怨的世界》裡,威爾鮑溫用一隻手環給出了解決方案:培養不把這個抱怨說出口的好習慣。
  • 學會控制負面情緒,才是人生最重要的事!
    而這些情緒,往往分為正面的,和負面的,正面的情緒有助於讓人始終保持積極向上的態度,而負面情緒則相反,甚至能危及健康。情緒對我們的影響,應該不必多說。在我們平常生活中,有一個經典的現象,很多人明明沒有做什麼,為什麼還是感覺很疲累,特別是上班族,明明工作不算忙,也一直是坐著,卻還是感覺累了一天。
  • 在職場,真正厲害的人,早已控制了情緒!控制情緒,才能幹好工作
    這時你肯定沒有意識到,時間常常就在這樣的情緒變化中悄然溜走,當你清醒過來時,就會發現時間已經消失了,而問題一點兒也沒有解決,還在眼前晃悠。因此,在職場,一定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事實上,在職場,真正厲害的人,早已控制了情緒!控制情緒,才能幹好工作,這可以說是一條職場鐵律。那麼,具體而言,工作中,如何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呢?
  • 鄭爽情緒失控心理分析:絕大數家長會犯的錯,有孩子的一定要注意
    鄭爽大發雷霆,站在椅子上失控大喊:「你是怎麼讀秒的?我說話有人聽見嗎?我一直很尊重比賽的規則,但為什麼我的隊伍是最慘的……我真的生氣了!」並且中途離場,導致節目中斷錄製,現場十分尷尬,後來還是吳尊90度鞠躬道歉才平息了怒火。
  • 讓孩子學會「控制情緒」,得從「認識情緒」開始
    前兩天,我收到了一位寶媽給我發來的一份郵件,信件的內容是:孩子最近總是喜怒無常,容易情緒化,一點點不愉悅的小事就讓他號啕大哭,而且哄了很長時間才能慢慢恢復。然後有時候又突然毫無緣由地大笑,問他為什麼哭,為什麼笑。孩子都答不出來,為此感到十分納悶。
  • 他們兩因為路怒同歸於盡,情緒究竟是如何控制我們的?
    一些平時好脾氣的人在開車上路之後,也會表現得判若兩人,表示真的不是自己的錯,是對方開車真得叫人生氣。很多時候都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明明試圖說服自己控制好情緒,結果卻還是反被情緒所控制,做出了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關於如何解決這個問題,丹尼爾·戈爾曼的《情商》為我們提供了一些方法。
  • 成熟的職場人,都懂得如何控制情緒
    不管你多麼振振有詞地指責別人,實際上其他人是無法讓你陷入某種情緒的,是你製造了自己的情緒,是你讓自己感到害怕、煩惱或氣憤。讓你產生情緒的只能而且永遠是你自己。聲明二:產生負面情緒後你只有兩個選擇,要麼控制它,要麼被它控制。
  • 良好的情緒控制能力,才是頂級的人格魅力……快進來學
    如果非要去形容情緒,我認為穩定的情緒,就像是一股股的暖流,緩緩的在身體中流淌,讓你整個人周身縈繞著一種寧靜祥和的氣勢,而崩潰的情緒呢,就猶如海中的波濤,洶湧咆哮,使得你壓根聽不見自己內心的聲音,全被情緒所控制。對於我們而言,失控的情緒,就像是脫韁的野馬。
  • 吵架到無法控制?科學告訴你為什麼會生氣,做好情緒管理的重要性
    原因大多都是因為年前工作壓力大,一個人忙一個人閒,兩個人的矛盾越來越容易激化。很多時候在沒有控制好情緒後直接開吵。事後想提出複合,但是考慮到工作或者不想主動低頭,最後不了了之。其實這種事情沒辦法責怪任何一方,因為他們可能也沒有意識到自己的情緒管理出現了問題"不是我想生氣,是真的控制不住"小王和小李兩個人談了8年的戀愛,名副其實的度過了三年之癢和七年之痛。
  • 學會情緒管理 遠離雞飛狗跳
    談話要和藹,逆反不能叫,交流總微笑。請牢記,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父母,不能體罰和變相體罰孩子哦!    談話要和藹、交流總微笑,不管發生什麼情況都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緒,怎麼能做到呢?到孩子青春期時,情緒控制反而好了,「因為《讓孩子自信過一生》這本書改變了我的育兒觀,情緒管理的前提是認可孩子獨特的價值,而不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控制孩子。」李文道的孩子剛上幼兒園,他說估計將來孩子上學時自己也會抓狂:「抓狂是人生不可逃避的一個階段,陪孩子度過青春期是親子雙方的成長過程,和孩子『鬥智鬥勇』是免不了的。」人為何會情緒失控?我們又該如何察覺、調控自己的情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