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控制負面情緒,才是人生最重要的事!

2021-01-15 沐陽說

今天,來說一說情緒。

俗話說「人有七情六慾」,有研究說,人類有快樂、悲傷、憤怒、驚訝、恐懼和厭惡6種基本情緒。發表於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的一項最新研究發現,人類的情緒其實共有27種。

但實際上,遠遠不止,人們的情緒表達是科學研究無法用數據統計出來的,它比想像中更豐富,也更細微。

而這些情緒,往往分為正面的,和負面的,正面的情緒有助於讓人始終保持積極向上的態度,而負面情緒則相反,甚至能危及健康。

情緒對我們的影響,應該不必多說。

在我們平常生活中,有一個經典的現象,很多人明明沒有做什麼,為什麼還是感覺很疲累,特別是上班族,明明工作不算忙,也一直是坐著,卻還是感覺累了一天。

當然,我們都知道勞動分為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其實在這之外,美國社會學家Hochschild指出了另外一種勞動,他稱之為情緒勞動。

很容易理解,服務業需要始終保持熱情和友好、醫生需保持專注和冷靜、喜劇演員要保持著開心逗趣,這其實是存在於自我情緒管理和職業素養之間的一種衝突......

在這些職業之外,我們依然需要付出情緒勞動,一般是出於對自我下意識的保護,有個詞叫」若無其事「,其實就是這個道理。

這些出於」職業素養「又或者」自我保護「而對自己強制性進行的」情緒管控「稱為情緒勞動。

勞動就應該有報酬,當我們的」情緒勞動「沒有得到相應的報酬時,就會滋生大量的負面情緒,也可以解釋為」忍無可忍的爆發「,我們把這種現象稱之為」情緒失控「。

這種」情緒爆發「不一定是歇斯底裡,更多的時候是悄然無息的,就像我們經常說,成年人的崩潰是無聲無息的。

更糟糕的是,壞情緒或者說是負面情緒是能夠相互影響的。

自己是受害者,也容易成為施加者。

比如,白天剛被領導數落,心裡憋了一肚子火。晚上一回家,正逢孩子無休止的頑皮打鬧,在平常你可能有足夠的耐心,而此時你沒有,這時候你的負面情緒全面爆發,接著你的伴侶會因為你的」壞脾氣「而與你大吵一架,然後一家人,都鬱鬱寡歡一整晚。

第二天,你因為吵架,精神疲憊無法高效工作;因為工作沒及時完成,於是領導又開始數落你……

沒有找到出口,就像是個惡性循環。

而最好的解決方式,就是隨時管理好自己的情緒,這是有方式可循,並且很有益的一個習慣。

《荀子》中說:怒不過奪,喜不過予。

一個能控制好自己情緒的人,比能拿下一座城池的將軍更偉大。

而我們解決「負面情緒」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就是合理的進行「情緒釋放」!

看到過一個關於林肯的故事:

一天,美國前陸軍部長斯坦頓來到林肯那裡,氣呼呼地說一位少將用侮辱的話指責他偏袒一些人。林肯建議斯坦頓,寫一封寫一封信也罵一罵那傢伙。

斯坦頓立刻寫了一封,然後拿給林肯,林肯看了之後很是滿意,高聲叫好。

當斯坦頓把信疊好裝進信封準備寄出去時,卻被林肯制止了。

斯坦頓不解,林肯解釋說:這封信不能發,你寫這封信的時候其實已經解了氣,何必再寄出去徒增矛盾呢。

既不惡化關係,又輕鬆了自己,何樂而不為。

還有一種有效的緩解方式,就是自我安慰。

美國心理學家霍特舉過一個例子:有一天,友人弗雷德感到意氣消沉。他通常應付情緒低落的辦法是避不見人,直到這種心情消散為止。但這天他要和上司舉行重要會議,所以決定裝出一副快樂的表情。他在會議上笑容可掬,談笑風生,裝成心情愉快而又和藹可親的樣子。令他驚奇的是,不久他發現自己果真不再抑鬱不振了。

在心理學中,這其實是一種重要的原理:當你裝作有某種心情,往往能幫助你真的獲得這種感受。

我們經常侃人侃己所說的「自我安慰」其實也是有效的,因為當我們在進行自我安慰的同時,其實就已經從感性慢慢向理性的方向偏移,而感性佔上風所引起的「情緒失控」自然而然的就得到緩解。

另外一種行之有效的方式,就是學會轉移情緒。

人的注意力其實是有限的,所以很多兒科醫生在為小孩子打針的時候,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指著牆上的卡通畫對小孩說:看,蜘蛛俠...,然後一針下去,乾淨利索。

對待負面情緒其實也一樣,幹嘛要專注那些讓人不愉快的事情,你完全可以做別的,比如閱讀、看電影、學樂器、DIY手工、烘焙、運動都可以。

當你在做別的事情,其實也是對自己的一種「軟化」。

情緒改變能導致行為改變,反過來,其實也一樣。

剛者易折,柔者長存,學會控制情緒,何嘗不是讓你的人生多一些「韌性」。

有一個淺顯的道理,很多人應該深有體會:

當你滿身怨氣,你會覺得全世界都與你為敵,而當你心情愉悅,整個世界就突然變得美好起來。

最後,其實不必害怕負面情緒,就像是那句歌詞:

There is a crack in everything,that's how the light gets in.(萬物皆有裂痕,那是光招進來的地方)

相關焦點

  • 心理學:最有效的五個方法,徹底控制你的負面情緒
    這就是情緒衝動產生的負面情緒效應,最終帶來一系列的惡性循環。通常來說,不能有效控制自己負面情緒的人往往導致因小失大,所以學會調節好自己負面情緒對於我們生活人際關係也好,還是生活都有很大幫助。1、為何我們會生氣,很重要原因是我們大腦前額控制心理學發現,我們情緒是由大腦前額控制,大腦前額所產生的負面情緒本來是一種積極的行為,是為了保護我們生命,避免危險而有的一種應激手段,但伴隨人類前進與發展,我們的生存環境得到很大改善,很多時候我們並不一定需要保命,但是我們大腦前額並沒有隨之進化,而是依然控制我們的大腦,尤其是在發作的時候,就變得非常不理性了。
  • 工作中的負面情緒累積該怎麼辦?教你做情緒的主人
    職場是一個壓力場,壓力接踵而至,當方案寫不出,策劃不完美,融入不進同事的圈子,領導不認可你的能力等等,都會讓人陷入到各種負面情緒當中。所以不把情緒掛在臉上,不被情緒左右自己的思維,就是職場人要學習的第一步。那要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做情緒的主人呢?首先要學會接納負面情緒,每個人都有不開心的時候,負能量爆棚的時候,千萬不要被它控制,要正眼對待它,以和平的心態去面對它。擺正自己的心態,不要被這種情緒所左右,還要以積極樂觀的心態面對事情,相信成功就在不遠處。
  • 控制不了情緒,如何掌控人生?
    好像沒什麼難過的事,倒是經歷了一些難處理的事……於蔡崇信而言,沒有難過的,也談不上抱怨,遇事業只是冷靜的面對,最多也只是比較難處理而已,而自己不會有太大的情緒起伏。能把情緒管理好的人,絕非泛泛之輩,管理好情緒,便已成功了一半。
  • 控制自己的負面情緒,有哪些更有效的方法?
    之所以這樣稱呼這些情緒,是因為此類情緒體驗是不積極的,對身體也會有不適感,甚至會影響工作和生活的順利進行,進而有可能引起身心的傷害。既然負面情緒給我們到來的「危害」這麼大,那麼該如何避免它帶給我們的影響呢?最有效的辦法,就是轉移注意力。說得太寬泛,有些人可能不太理解。
  • 多少人「廢」在負面情緒上!戒掉這五種負面情緒,學會和自己和解
    長期處於負面情緒,容易「廢掉」一個人!多少人就是「廢」在了負面情緒上!尤其是以下這五種負面情緒,要努力戒掉,學會和自己和解。一、憤怒情緒。一個人,在被憤怒情緒操控時,就很少考慮別人的感受,也不會顧忌別人的面子和尊嚴,須知,讓一個人損失利益,他或許不會對你下狠手,可一旦傷害了別人的感情和自尊,那別人輕易是不會饒恕你的。有人說,憤怒是無能的表現,徹底戒掉憤怒情緒,對絕大多數人來說是不可能的,但我們可以超著這個方向努力,讓自己平和一定,淡定一些,學會寬恕別人,也很好的與自己和解。二、狂躁情緒。
  • 你能控制情緒,才能控制人生
    好情緒是世界的禮物,而壞情緒,即便是一念之間,也是你要買的單。而高情商的人,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緒,從不為自己的壞情緒買單。 有的時候不滿,有的時候不開心,都是因為自己的心情在作祟,有的時候為難你的不是別人,而是自己內心的小小世界。
  • 《墨菲定律》:管理好自己的情緒,是人生最好的修行
    拿破崙說:「能控制好自己情緒的人,比拿下一座城池的將軍更偉大。」的確,能管理好自己情緒的人才能掌控好自己的人生。野馬的暴怒之死向我們揭示了一個道理:負面情緒的影響極其可怕,如果不及時控制,會產生嚴重的危害與影響。一個人發脾氣或生悶氣會致使人體器官受損,甚至危及生命。生氣還會傷腦失神,因為人在發怒時心理狀態失常,造成情緒高度緊張,失去理智。
  • 學會控制情緒,做個高情商家長
    都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開始時我的理解是父母是第一個教他們學習的人;後來才慢慢覺得,我們的言傳身教才是孩子學習的榜樣。在孩子上幼兒園中班之前,我和其他的媽媽們一樣每天就是上班下班,甚至每天因為上班都很少接孩子送孩子,更不用說星期天帶他出去玩了。後來因為我自己家庭的影響,辭去了工廠的工作,找到了一個可以每天都能陪孩子的工作,也有了星期天。
  • 減少負面情緒,控制大腦的腥風血雨
    腦內的颶風強度被自我的破壞性放大,會使人產生緊張、焦慮以及壓抑消極的情緒。這些內部情緒對大腦、對身心健康和精神健康的破壞力,無異於颶風對生命和財產造成的破壞力。為了控制大腦的腥風血雨也就是我們所知道的貝塔腦波
  • 控制好自己的情緒,掌控屬於你的人生!
    「控制自己,掌控敵人。」這一句出自《英雄聯盟》中盲僧的經典臺詞,是不少玩家的座右銘。在我看來,這句話蘊含了一個相當有深度的人生哲理——當你對自己的優勢缺點都無比清楚,連細微的行為都能控制時,敵人會採取的針對性行動,也就一目了然,為你所掌控。
  • 能控制好自己情緒的人,人生都差不到哪兒去
    這位駕駛員控制住了自己要爆發的情緒,避免了有可能會發生的嚴重後果。類似的事情其實並不少,有人一言不合就大打出手,其實就是因為沒有控制好自己的脾氣。對自己情緒無法掌控的人,小則傷身,大則會害己害人。【一個人的成熟,從學會控制情緒開始】佛家有句偈語:命由己造,相由心生,境隨心轉,有容乃大。意思就是一個人的命運是由自己修身修心來成就的。而一個人的脾氣裡就藏著看過的書,走過的路,以及教養和品格。
  • 自律是人生最重要的準則
    自律是一個人最重要的品質之一,是克制人的劣根性最有效的辦法。不能自律的人,遲早是要失敗的。很多人成功過,但是曇花一現,根本原因就在於他缺乏自律,忘記了自律。自律,究竟是什麼?對照一下,你是不是這樣的人?
  • 負面情緒真的會讓你短命
    此書揭示了負面情緒和壓力,可能會讓人短命。因為人的體內有一種叫做端粒的東西。端粒越長,越年輕健康,端粒越短,人則會衰老。而且,端粒是動態變化的。你本來的端粒很長,但是可能在某個時期開始加速變短。是人的負面情緒,讓「端粒」加速變短。良叔曾在一篇小隨中甩過一個小包袱。說到,負面情緒讓「端粒」變短,而端粒變短讓人衰老,這是個結論。但是,這個結論有可能混淆了相關性和因果性,也有可能端粒短,讓人的情緒變壞。
  • 情緒不好的時候,讀讀這三句話,受用終身
    情感美文 首發原創不易 抄襲必究安東尼·羅賓斯曾說,如果你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就能掌握住自己的人生,反之,你的人生就無法掌握,甚至你的人生會因為情緒問題而被拖累。人作為具有七情六慾的社會群體,難免會有情緒不好的時候,那麼在情緒不好的時候該怎麼控制和調節自己的情緒呢?讀讀這三句話,你會受用終身。
  • 心情不好,越控制越糟糕?學會「解離」,你才能隨時走出壞情緒!
    鏡子物語:壞情緒是殺不死的,但你可以對它說:「你耍你的,我不在意。」經常聽見有人說:「我什麼都不求,只求每天快快樂樂的。」「別的都不重要,只要開心就好。」這些話說出了很多人的心聲:不管我怎樣努力追求財富和成功,我最終想要的,無非就是讓自己幸福、開心、快樂而已。
  • 學會處理情緒的三種方式,你的人生會順利很多
    相比於其他動物來說,人的情緒和情感應該算得上是最為複雜的,這是一件好事,但有些時候這種優勢也會給人帶來無盡的煩惱,體現出不好的一面。之所以說情緒和情感複雜而豐富是一件好事,是因為我們可以體會很多情感,可以藉此擁有很多樂趣,正是因為有這麼多情緒和情感,我們的世界才誕生了那麼多藝術,那麼多可歌可泣的故事,人生才能夠那樣精彩。
  • 一場由28元釀成的悲劇:父母學會控制情緒,對孩子有多重要
    由於一時氣憤釀成慘禍,十二歲花季少女的人生戛然而止。在悲痛之餘,也同時應該給各位家長敲響警鐘:在日常對孩子的管教中,一定要學會控制住自己的情緒,切勿被一時衝動支配頭腦。在孩子眼中,可以說,家長就是一切。特別是對於年紀小的孩子來說,家長的一言一行都被他們看在眼中,家長對待問題的方式也是他們學習的模板。
  • 孩子的負面情緒如何處理?7個核心技巧,和「壞」情緒說拜拜
    內心的大象對遇到壞事比遇到好事的反應更強烈,從進化的角度來看更有生存優勢,但它的副作用是會放大負面情緒反應,讓人類感到不幸福。如果騎象人能夠正確引導大象的話,人就有可能找到通往幸福的道路。」有些孩子不知道如何控制情緒,一點小事就會點燃心中怒火;當他們傷心時,身邊的一切又能觸景生情;當他們著急時,身邊的一切,都成為障礙,讓自己掉進壞情緒的漩渦裡。
  • 【每日推薦】什麼才是人生最值得的事
    沒有壓力的人生,是個沒有意義的人生。  快樂是自己去找的,拿不到好牌也沒關係。  人生的路,只要好好走,沒有白走的。但是,到底哪些事情,才是最珍貴、最值得我們投入心力的呢?   洪蘭教授從神經科學、認知心理學和生命科學的專業研究出發,涵蓋生活、親子、思辨和素養等層面,提出一般人生活中會遇到的各種問題與迷思,讓大家在面對紛亂、似是而非的資訊時,能用有科學依據的理性態度來一一來檢視,找到人生中真正有價值的事物。
  • 學會情緒管理 遠離雞飛狗跳
    到孩子青春期時,情緒控制反而好了,「因為《讓孩子自信過一生》這本書改變了我的育兒觀,情緒管理的前提是認可孩子獨特的價值,而不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控制孩子。」李文道的孩子剛上幼兒園,他說估計將來孩子上學時自己也會抓狂:「抓狂是人生不可逃避的一個階段,陪孩子度過青春期是親子雙方的成長過程,和孩子『鬥智鬥勇』是免不了的。」人為何會情緒失控?我們又該如何察覺、調控自己的情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