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控制情緒,做個高情商家長

2021-01-10 盛言竹語

01父母就是孩子的影子

我是一名四年級學生的媽媽。從兒子呱呱墜地那一天起,我就擔負了一個重大的責任。我要考慮一些問題,教他說話、吃飯、穿衣等等。但是當時初為人母對教育孩子這件事情還不知如何去做。都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開始時我的理解是父母是第一個教他們學習的人;後來才慢慢覺得,我們的言傳身教才是孩子學習的榜樣。

在孩子上幼兒園中班之前,我和其他的媽媽們一樣每天就是上班下班,甚至每天因為上班都很少接孩子送孩子,更不用說星期天帶他出去玩了。後來因為我自己家庭的影響,辭去了工廠的工作,找到了一個可以每天都能陪孩子的工作,也有了星期天。

俗話說「有什麼樣的父母,就有什麼樣的孩子。」其實父母就是孩子的影子。我們千方百計尋找的教育寶典,其實就在我們自己身上。面對孩子的教育問題,發愁和深思的問題很多;面對自己時,自身的問題同樣伴隨左右。

水平如鏡

解決辦法就是改變自己。孩子就是家庭中的一面鏡子。孩子身上的問題,可以在父母身上找到答案。

02兒子哭了

一個星期六的下午,因為兒子作業太拖拉沒有寫完,我很生氣。出門之前在家和他吵吵了一會兒,我們就下樓準備去上美術課了。可是就在我走到樓下的時候,他因為調皮往樓上扔了一個小石子,砸到了樓上走廊的玻璃。當時本來就一肚子氣的我更生氣了,下樓後我又對他吵吵了一會兒,很生氣地告訴他,今天美術課不上了(他很想去上美術課),回家把剩下的作業做完。

結果他在沒有告訴我的情況下自己一個人走了。過了很長時間,我一直沒有看見他回家,就下樓去找也沒有找到,最後通過小區視頻發現他走出了小區門。我猜想他可能自己去了美術學校,於是和他爸爸就一起開車去了美術學校。學校老師告訴我他已經在上課了。這時懸著的心終於落地了。我沒有去打擾他,直到他上完課。我往常一樣去接他下課,什麼也沒有說。晚飯後我們都心平氣和地坐到一起,說了說他今天這種行為的後果和我們的擔心,還有我們都要反思的問題。兒子哭了,哭得特別傷心。

03自我反思

通過這件事,我在反思:是不是我太衝動了?當時我如果能心平氣和地去和他說,去聽聽孩子的解釋和想法,是不是就不會有這樣的事情發生了?這次僅僅只是一次去美術學校上課,以後會不會因為我們的衝動,導致他離家出走呢?

我漸漸懂了:用打罵教育出來的孩子,只會越來越叛逆。(葛思成媽媽)

孩子身上的問題,大多能夠從父母身上找到影子。要想孩子改變,必須家長改變。讓我們慢下來腳步,多聽聽孩子的心聲,蹲下來多和孩子溝通,你會發現其實孩子身上也有很多讓我們學習的地方。他們渴望你的聆聽,有時什麼也不需要你說,你只去做一個旁聽者就好。

孩子需要學習,家長其實更需要學習。為了孩子的成長,家長也需要不斷的成長。

04故事啟發:釘釘子的孩子

從前有個脾氣很壞的小男孩。

一天,他父親給他一大包釘子,要求他每發一次脾氣都必須用鐵錘在後院的柵欄上釘一顆釘子。

第一天,小男孩共在柵欄上釘了37顆釘子。

釘子

過了幾個星期,小男孩學會了控制自己的憤怒,每天釘在柵欄上的釘子數目逐漸減少。他把自己的轉變告訴了父親。他父親又建議說:「如果你能堅持一整天不發脾氣, 就從柵欄上撥下一顆釘子。」經過一段時間,小男孩終於把柵欄上所有的釘子都撥掉了。

父親拉著他的手來到柵欄邊,說:「兒子,你做得很好。但是,你看一看那些釘子在柵欄上留下了那麼多小孔,柵欄再也不會是原來的樣子了。當你向別人發過脾氣之後,你的言語就像這些小孔一樣,會在人們的心中留下傷口。你這樣做就好比用刀子刺向了某人的身體,然後再撥出來。無論你說多少次對不起,那傷口都會永遠存在。其實,口頭上對人們造成的傷害與傷害人們的肉體沒什麼兩樣。」

05控制情緒有辦法

這是一個父親教孩子不發脾氣的故事。同樣,也適用於其他父母。作為父母我們更應該反省:我們到底用言語給孩子造成了怎麼樣的傷口,應該嗎?值得嗎?你想要孩子成為一個脾氣溫和的人,是不是先應該戒掉自己的壞脾氣?

發脾氣

你有沒有想過,在你的暴脾氣之下,你終將收穫一個怎麼樣的孩子?

所以,懂得及時清空心靈裡的負面情緒,才能享受人生的每一處風景。讓你的人生從此煥發出奇蹟。

建議您讀一讀《先處理心情,再處理事情》這個本書。

勵志書,智慧書

當一個人不懂得如何處理好自己的情緒,他便會被情緒綁架自己的理智。若非一定的修養和自製,是很難控制情緒的,因而會引發更多次生矛盾和家庭危機,出現「雞飛狗跳」的鬧劇。

我們不能成為情緒的始作俑者,更不能因為壞情緒耽誤了孩子的健康成長。捧起書來,享受閱讀吧!

享受閱讀

相關焦點

  • 讓孩子學會「控制情緒」,得從「認識情緒」開始
    其實,孩子"喜怒無常"說到底還是孩子不懂得"控制情緒"。曾經有研究人員做過一個名叫"蜘蛛恐懼症"的實驗:將患有蜘蛛恐懼症的人分為三個組分別用不通的方法來嘗試克服自己內心對蜘蛛的恐懼。研究表明,能夠將自己的恐懼感進行細分的小組,對自己情緒的調節方面做得更好。
  • 如何培養高情商的孩子,家庭生活是我們學習情緒的第一個學校
    1、什麼是情商簡單描述情商:它是指人在情緒抑制、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質,它是近年來心理學家提出的與智商相對應的概念,提高情商,就是把不能夠控制情緒的部分變為可以控制情緒,從而增強理解他人以及與他人相處的能力。
  • 高情商的孩子都有這4個「特徵」,你的孩子是高情商嗎?
    2.控制情緒,學會謙虛情緒暴躁,無法自控也是一種其情商低的表現,高情商的人往往能夠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用合適的方式發洩出來,而不是發脾氣。有時候家長會覺得小孩子發脾氣很正常,可是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控制自己的情緒是人生非常重要的一課。學會做情緒的主人你的孩子就已經成功了一半。
  • 書評《高情商養育》|律己養兒,不讓孩子為自己的情緒和認知買單
    作者徐婧英,黑龍江廣播電視臺高級編輯,中國新聞一等獎獲得者,黑龍江宣傳文化系統「六個一批」優秀人才,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家庭教育指導師。作為一名70後媽媽,她不僅成功養育了自己的孩子,還通過心理諮詢、媒體專欄、講座分享等形式,幫助無數的家長和孩子走出困境。01 高情商之親子互動1.
  • 家長會的「姓名牌」,滿滿的「求生欲」,高情商孩子如何養成?
    最近看到一篇文章,說浙江杭州某學校五年級開家長會,老師讓孩子在家長的「姓名牌」上寫上自己想說的話語。結果大家一不小心,就變成了「網絡紅人」。成績差的同學,面對即將到來的狂風暴雨,已經做好了預防準備,言語間真誠懇切,主動承認考試失誤,希望父母手下留情。而有些孩子則溫馨提示父母,開家長會要認認真真,不要玩手機,估計這位女兒的成績還不錯,而且親子關係也相對融洽。
  • 3招提升孩子的情緒認知能力,培養高情商的娃
    如果一個人從小性格孤僻、不易合作,自卑、脆弱,不能面對挫折,急躁、固執、自負,情緒不穩定(也就是「情商低」),那麼,他智商再高,也很難取得成就。反之,情商高的人,會有很好的自我認知,積極探索,從探索中建立自信心,對自我情緒的控制,抗挫折能力,喜歡與人交往,願意分享、合作,為日後成功做準備。
  • 如何培養孩子的高情商?「心理學規律」助力孩子更成功
    對於孩子的成長與發展一直以來都是家長們比較關心的話題,有些人說智商決定了孩子未來的方向,那麼,情商就決定了孩子未來在這個方向上能走多遠。大多數家長認為只要能說會道就是情商高,其實,真正的高情商常常表現在一個人的情緒管理能力上面。孩子情商的高低並不是天生的,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情緒管理導師,正確的引導才能培養孩子的高情商。為什麼要培養孩子的高情商?
  • 你能控制情緒,才能控制人生
    好情緒是世界的禮物,而壞情緒,即便是一念之間,也是你要買的單。而高情商的人,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緒,從不為自己的壞情緒買單。 有的時候不滿,有的時候不開心,都是因為自己的心情在作祟,有的時候為難你的不是別人,而是自己內心的小小世界。
  • 《高情商養育》:孩子是家長的鏡子,你想照出什麼樣的自己?
    一個父親說:「我的孩子不願意上學,他夢想做流浪歌手、背包客,這個夢想跟我的設想是有差距的,是需要糾正糾偏的。」而他的孩子說:「父母一直把我當小孩哄,替我做了所有的決定,從來不相信我能做到,我想證明我很堅強,所以我要走出去」父母看到的是孩子不符合自己的期望,想要扭轉孩子的想法,而沒有意識到,正是由於他們習慣性地控制和不信任,導致了孩子想要逃離的逆反心理。
  • 一場由28元釀成的悲劇:父母學會控制情緒,對孩子有多重要
    在悲痛之餘,也同時應該給各位家長敲響警鐘:在日常對孩子的管教中,一定要學會控制住自己的情緒,切勿被一時衝動支配頭腦。在孩子眼中,可以說,家長就是一切。特別是對於年紀小的孩子來說,家長的一言一行都被他們看在眼中,家長對待問題的方式也是他們學習的模板。
  • 心理學大師約翰戈特曼:培養高情商的孩子,情緒管理能力排第一
    而對於孩子而言,他們對情緒的認識大多數是從父母身上學會。如果你仔細觀察,你會發現,孩子有時候的焦慮、崩潰,正是因為你平時表達情緒的方式在影響他。對於很多父母來說,他們希望孩子能立刻馬上執行他們的命令,這叫「聽話」,孩子不許哭、不許問、不許辯解。
  • 猶太人聰明會做生意,都是因為這4個高情商,你也可以學會
    猶太人和我們中華民族一樣,被世界認可為世界上最聰明的民族之一,而且猶太人非常善於做生意,在商場尤其文明。大部分的猶太人都會賺錢,除了智商以外,他們的情商也非常高。他們的情商是事業成功的保證。我們看看猶太人有哪4個高情商。
  • 學會情緒管理 遠離雞飛狗跳
    錢紅林以上海17歲少年和媽媽發生爭執時跳下盧浦大橋的悲劇為例,提醒家長「感覺到情緒失控時要立刻按下暫停鍵,凡事以後再談,這是談話技巧,更是情緒管理的技巧」。「青春期的孩子情緒特別容易衝動,家長在識別情緒之前,第一步是覺察自己的情緒。」錢紅林說兒子上小學時她情緒經常抓狂,總覺得孩子達不到自己的期待。
  • 只因28元,親媽打死12歲女兒:身為父母,請你學會控制情緒
    由於一時的氣憤,阿芳在情緒過激下釀成的慘案,導致一位12歲的花季少女早早結束了一生,自己和家人也都將生活在痛苦和後悔之中,令人痛心。在悲痛之餘,這件事也提醒我們,日常管教孩子時,家長一定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切不可出現過激的行為或言語,以免對孩子造成無可彌補的傷害。
  • 什麼是真正的高情商
    一、什麼是真正的高情商我們都知道情商很重要,都想變得高情商,但大部分人都誤以為,高情商就是說話讓人舒服,處事圓滑。如果你追求的是這樣的「高情商」,你會發現自己時刻都在看人眼色,活得小心翼翼,一不小心還會被人說「溜須拍馬、心機深沉。」實際上,高情商的最高境界,是既不刻意討好,也不刻意刁難。
  • 不做情緒的奴隸,走進「情緒定律」,透視情商的秘密
    等他的牙痛好了之後,情緒也變得愉快起來,這時他從紙簍裡把稿件揀出來重讀一遍,結果發現這篇論文很有科學價值。他將論文推薦給一家知名雜誌,結果論文被發表,並且轟動了學術界。該論文的作者也因此而獲得了諾貝爾獎。情緒影響一切,好的情緒可以給我們帶來不一樣的結果,雖然不能控制自己,一定每天都有好的心情,但是我們可以進行自我調整,讓自己的壞情緒發洩出去,避免壞情緒的影響。
  • 戒掉聊天禁忌,學會高情商的聊天術
    很簡單,就是一定學會高情商的聊天術。首先,在兩性關係當中,最重要的基礎就是,創造同頻溝通才能讓對方更快產生興趣,通俗來說也就是產生親密關係中所謂的「吸引力」。我們都知道,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裡挑一。
  • 太懂事≠情商高,培養高情商寶寶,應從3大維度提高兒童自我意識
    然而,在面對情商這個能力的時候,家長總是會有誤解,比方說認為乖乖聽話就等於情商高,每次自己寶寶順自己意思的時候就跟別人誇獎自己的孩子情商高,然而這兩者並沒有直接聯繫。因此,家長不要因為孩子表現得過於聽話,就覺得是孩子高情商的表現,尤其是在生活當中孩子如果有這些表現,那麼家長要引起警惕了,因為這不是孩子高情商的跡象。哪些表現讓家長會錯意呢?
  • 總是控制不住對孩子發脾氣?心理學家:從兩個層面學會控制情緒
    學會接受情緒,這遠比控制情緒要難很多著名心理學家阿爾伯特 人們大腦的發育是有一定過程的,情感系統會早於理智系統,這就使得大家還是孩子的時候,本能的就難以控制自己的情緒。 作為父母要學會接受這一點,知道對於孩子來說情緒的控制是很難的,只有這樣父母才會理解孩子,雙方之間才能有更好的溝通。
  • 讓孩子做情緒的主人
    家長也可以在描述自己情緒的過程中,讓孩子了解情緒,學會如何處理情緒。培養孩子表達情緒的能力情緒是兒童心理狀態的晴雨表。喜悅、輕鬆、愉快等積極情緒能促進兒童的身心健康學會識別自身的情緒是情緒管理的第一步。家長需要有意識地教會孩子了解並識別各種情緒,並教導孩子準確表達自身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