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不了情緒,如何掌控人生?

2020-12-05 饕餮財富

現實生活中,我們會時常會觀察到,一些成功人士身上都暗藏有一個共同的特徵——懂得適時調控情緒。

他們寵辱不驚,遇事冷靜地面對,很難被情緒所困,也不會有太大的情緒起伏,仿佛與任何消極情緒絕緣。

著名產品人梁寧曾說:情緒,是一個人的底層作業系統。驅動一個人的,正是他的情緒,他的底層作業系統。

關於情緒,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埃利斯提出了「情緒ABC理論」。

在這個理論中,A所指的是誘發事件;B指的是對這件事情的看法及評價;而C則是繼這一事件後,個人的情緒反應和行為結果。

對此,我們會通常會認為,一個誘發事件A引起引起一個人情緒反應C的主要原因。但在埃利斯的研究發現:引起我們後續反應的C的直接原因是由我們對一件事的評價或是看法。

簡言之,即使是只針對同一件事情,倘若們所持的信念不同,便會產生不同的情緒反應,催生出不同的結果。

曾看過這樣一則新聞,湖畔大學學員曾向阿里合伙人蔡崇信拋出這樣一個問題:過去這麼多年,最讓你難過的事情是什麼?

蔡崇信的回答大意是:你是問難過的事情,還是難處理的?好像沒什麼難過的事,倒是經歷了一些難處理的事……

於蔡崇信而言,沒有難過的,也談不上抱怨,遇事業只是冷靜的面對,最多也只是比較難處理而已,而自己不會有太大的情緒起伏。

能把情緒管理好的人,絕非泛泛之輩,管理好情緒,便已成功了一半。作為今日頭條的創始人,張一鳴善於學習,且有強烈的目標導向。從南開大學畢業後,用了六年的時間從程式設計師做到CEO,創辦今日頭條 5 年後估值300億美金。

即使如此,你依然很難看到他的邊界在哪,他可以像機器一樣工作,也曾像馴化算法一樣調試自己。在他看來,專注且高效的最好狀態是在輕度喜悅和輕度沮喪之間,不太激動,也不太鬱悶,並且睡眠充足。

2014年,今日頭條被媒體起訴侵犯版權。面對此事,張一鳴表面全無波瀾,他只是迅速召集全公司能幫的上忙的人開會,找尋解決辦法。並且在紛爭之後,張一鳴開始深度學習,了解版權相關的事宜。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會發現,做事沉穩之人往往內心堅定,不為情緒所左右,巔峰之時不失靜,低谷時不失心,按自己的原則為人,按自己的方法處事,這樣的人自然有大成就。反觀那些沉不住氣的人,很容易被激怒失去理智,自暴自棄,成為情緒的奴隸。

前段時間,重慶公交墜江事件刷爆朋友圈,在真相未出來之前,人們各種猜疑,待事情水落石出之時,所有人又是心頭一緊。因一位乘客因為坐過站與司機發生爭執,最終釀成不可挽回的被拒。而悲劇發生的背後竟也是情緒失控在作祟。

根據監控視頻顯示,一位乘客因為坐過站與司機發生爭執,最終釀成了悲劇。其實,放到日常工作中,失控的情緒將一個職場老將,折戟沉沙的案例也已是屢見不鮮。

雖說情緒化是一種正常的現象,不需要被戒除,但也足夠引起我們的重視。對於我們而言,不管是與家人朋友的日常相處,還是與客戶、同事之間的交流,亦或是對孩子的教育,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管理情緒於我們而言非常重要。

那麼,我們如何做好情緒管理?在管控情緒過程中,又需要注意哪幾點?

1、六秒鐘法則

心理學研究發現,人腦中邊緣系統主管情緒,大腦皮層主管認知。在事情發生後,邊緣系統會在第一時間內做出情緒反應,約六秒後,大腦皮層才能做出認知處理。

也就是說,每個人都會產生各種各樣的情緒,但是具備良好情緒控制力的人,會給自己留下思索的時間,再選擇應對之策,而這往往會得到更加理智和正確的決策。

2、延遲判斷,改變思維

情緒不穩定的人往往很敏感,判斷事情通常裹挾一層主觀色彩,看待問題也會變得極端。因此,當你產生憤怒、沮喪、悲觀等負面情緒時,首先不要輕易下判斷,定結論。而是適當延遲判斷,並將其轉換成積極正向的表達。

正所謂「塞翁失馬,焉知禍福。」在遇到棘手的情況時,除了延遲判斷外,適當換一種思維方式看問題,事情也會變得明朗許多。

3、轉移注意力,並尋找解決方案。

情緒就像水,宜疏不宜堵。當你不得不發洩負面情緒時,不妨適當放緩腳步,許自己一份閒暇,去做一件自己喜歡的事情來轉移注意力,這何嘗不是一種緩衝與休整。此外,通過轉換表達方式或轉移注意力緩解負面情緒後,也要試著尋找情緒問題的源頭,並尋找解決方案。

在成功的路上,最大的敵人其實並不是缺少機會,或是資歷淺薄,成功的最大敵人是缺乏對自己情緒的控制。

如今,社會高速運轉,稍微不留意便會被情緒操控,越是衝動急躁之時,越是要提醒自己控制情緒。當你控制好了自己的情緒,你會發現:人生也會隨之豁然開朗起來。

相關焦點

  • 控制好自己的情緒,掌控屬於你的人生!
    「控制自己,掌控敵人。」這一句出自《英雄聯盟》中盲僧的經典臺詞,是不少玩家的座右銘。在我看來,這句話蘊含了一個相當有深度的人生哲理——當你對自己的優勢缺點都無比清楚,連細微的行為都能控制時,敵人會採取的針對性行動,也就一目了然,為你所掌控。
  • 能控制好自己情緒的人,人生都差不到哪兒去
    這位駕駛員控制住了自己要爆發的情緒,避免了有可能會發生的嚴重後果。類似的事情其實並不少,有人一言不合就大打出手,其實就是因為沒有控制好自己的脾氣。對自己情緒無法掌控的人,小則傷身,大則會害己害人。其實每個人都會有脾氣,有情緒,而且也沒有嚴格意義上的好壞之分,關鍵就在於你能不能控制得當,因為只有失控後的情緒才會導致不良後果。因此,不遷怒、有克制就是掌握了大局,就是在向成熟邁進。
  • 如何有效控制和調節不良情緒?
    如何有效控制和調節不良情緒?情緒與人的性格、心態有關,但外界影響也是有的,比如不適合你的環境和你討厭或已經厭倦了的生活工作生存空間與環境等。這些都是對一個人情緒有所影響的,其實最主要原因還是來自於你本人,如何控制情緒也要從你本身的認知、處事程度和方法來確定了。
  • 費斯汀格法則:人生之難在不可控的10%,你的人生,你可以掌控!
    有人說,人生最難平衡的是——心態;人生最難控制的是——情緒;人生最難戰勝的是——自己;人生最難說的話是——真話;人生最難堅持的是——本質;而這種難,更多的是「態度」,是「格局」老方丈說,格局和態度都在乎人的想法,幸福不是獲得多了,而是在乎少了;活得糊塗的人,容易幸福;活得清醒的人,容易煩惱。
  • 《掌控自我》:識別情緒五大「雷區」,摸透情緒,輕鬆駕馭自己
    人有擅長偽裝情緒的本能,有些情緒很少直接表現出來,大多經過偽裝,變形,所以許多時候,我們也未必知道自己的情緒到底是什麼。朱建軍在《掌控自我》一本書中寫道:我們在了解人們識別情緒的過程中,會遇到五個「雷區」,了解了他們,我們才能更好地掃清障礙。一.
  • 《掌控自我》,找到內心的原始人,解決心理衝突,重新掌控自我
    為什麼你刷抖音的時候停不下來,刷完一個以後,還想繼續再刷另外一個。因為在整個過程中,我們的大腦都被本能和情緒所劫持,理智人根本沒有掌控身體的機會,一直是原始人和純真人掌控我們的身體,他們不會思考,只會趨易避難,怎麼愉快怎麼做。學習是累的,跑步是痛苦的,於是原始人就選擇了躺著刷抖音和躲在溫暖的被窩。
  • 掌控神經「編程」 揭開情緒奧秘
    原標題:掌控神經「編程」 揭開情緒奧秘  如果長期沉浸於負面情緒和壓力應激,在一定時間內得不到調節,本來只是短暫的情緒變化經過長期積累,就有很可能導致腦功能持久性的變化,引起抑鬱症。   ■本報記者 黃蔚   為什麼人會有「七情六慾,喜怒哀愁」?
  • 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
    當今社會,隨著人們壓力的與日俱增,難免會產生一些或大或小的情緒,但這些情緒難免會多少左右你的思想,我們應該找到控制自己情緒的方法。正如羅伯·懷特所說:「任何時候,一個人都不應該做自己情緒的奴隸,不應該使一切行動都受制於自己的情緒,而應該反過來控制情緒。
  • 一個人如果能控制自己的生活,就能掌控自己的人生
    單身的男人也該反思反思自己了,為什麼好多女生寧願成為男神的第一百個女朋友,也不願意成為你唯一的女朋友,情況已經到如此嚴峻的地步,是時候改變自己了。不管男人女人都一樣,要在最美的年紀活成最美的樣子,控制飲食, 健身鍛鍊,選擇低脂肪又能有效補充能量的食物尤為重要,這方面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關注小編的其他文章,看書學習提高品味,久而久之,你會發現異性看你的眼光都不一樣了,當你有所改變的時候,整個人都會變得輕鬆,精神和皮膚都會變好。一個人如果能控制自己的生活,就能掌控自己的人生。
  • 你能控制情緒,才能控制人生
    好情緒是世界的禮物,而壞情緒,即便是一念之間,也是你要買的單。而高情商的人,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緒,從不為自己的壞情緒買單。 有的時候不滿,有的時候不開心,都是因為自己的心情在作祟,有的時候為難你的不是別人,而是自己內心的小小世界。
  • 生氣時,只有截斷「踢貓效應」,才能掌控自己的人生
    人的耐心是有限度的,相處時更需要包容和理解,才能避免不必要的矛盾,但是有的人情商低,不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緒,一言不合就容易咋咋呼呼,有時還會當場翻臉,像個火藥桶一樣一點就燃,非要和對方爭個高低不可。很多人都覺得這是欺軟怕硬的表現,在外唯唯諾諾,不敢發作,卻把最壞的情緒都給了家人,其實這就是典型的「踢貓效應」,就是指人會向弱於自己或者等級低於自己的人發洩不滿的情緒。首當其衝的往往就是家人了,因為在潛意識裡,家人是不會輕易離開自己,哪怕自己肆無忌憚的發洩完,事後依舊能夠和好,以至於習慣性地把所有的壞脾氣都給了他們。
  • 《掌控自我》生活前先了解並掌控自己,簡單輕鬆的自我療愈方法
    因為我不知道要了解自己的什麼才算了解自己,如何才算掌控自己就掌控了生活。11月我的書單裡多了一本《掌控自我》,毫不誇張的說似乎解決了我這十幾年的關於自我了解的困惑,也解開了曾經千千結的情感 之謎。但是我覺得當你發現一本書改變了自己的人生的時候,之前讀過的那麼多書,都在發揮作用,就像我們前幾年吃的東西不一定記得都有什麼,但是她們變成的營養一直在滋養著我們的身體和靈魂。讀完這本 《掌控自我》我最大的體驗是之前總說要了解自己,但是怎麼樣算了解自己呢?抓不到重點。書中介紹了我們內在有三個小人,理智人、原始人還有一個純真人。
  • 《墨菲定律》:管理好自己的情緒,是人生最好的修行
    拿破崙說:「能控制好自己情緒的人,比拿下一座城池的將軍更偉大。」的確,能管理好自己情緒的人才能掌控好自己的人生。原來,造成野馬死亡的真正原因是野馬對吸血蝙蝠的叮咬產生了劇烈的情緒,也就是說,野馬最終是被自己的暴怒情緒給折磨死的。野馬的暴怒之死向我們揭示了一個道理:負面情緒的影響極其可怕,如果不及時控制,會產生嚴重的危害與影響。
  • 《如何停止不開心》:人生中的那些情緒失控,都來自內心的羞恥感
    每當羞恥感來襲,我的情緒就會陷入失控,我的生活和人生也隨之陷入一陣暫時的停頓。TED五大最受歡迎的演講者之一布琳·布朗曾在她的演講中這樣解讀「羞恥」:羞恥是一種讓我們相信自己有缺陷的,因此不值得被愛或獲得歸屬感的強烈的痛苦感受或經歷——我們所經歷的,做過的或沒有成功做到的事情,讓我們不配獲得他人的感情。
  • 學會控制負面情緒,才是人生最重要的事!
    這種」情緒爆發「不一定是歇斯底裡,更多的時候是悄然無息的,就像我們經常說,成年人的崩潰是無聲無息的。更糟糕的是,壞情緒或者說是負面情緒是能夠相互影響的。自己是受害者,也容易成為施加者。比如,白天剛被領導數落,心裡憋了一肚子火。
  • 你如果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就更控制不了別人
    只有能控制住自己的人,オ有能力控制別人。連自己都控制不好,又何談去控制別人。這是因為,一個人如果不具備自我控制的能力,不管他是什麼人,都會被輕而易舉地打敗。一個自我控制能力強的人,即便在情緒非常激動的狀況下,也能很好地控制自己。自己控制好自己並非不顧一切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 你以為你的想法、情緒和行為都是受自己控制的,真相卻並非如此
    我們都會覺得我們的想法、情緒和行為都是受自己控制的。但事實上,我們所想、所感覺、所為,很多時候是被我們不知道、不理解的潛意識操控的。就像丈夫覺得自己是因為很累周末才不想出去走走也不想和妻子聊天,只想自己一個靜靜。實際上,他的潛意識是希望妻子能夠照顧他,關心他。當他的潛意識被滿足之後,他就會反過來關心妻子,照顧起妻子。
  • 成熟的職場人,都懂得如何控制情緒
    不管你多麼振振有詞地指責別人,實際上其他人是無法讓你陷入某種情緒的,是你製造了自己的情緒,是你讓自己感到害怕、煩惱或氣憤。讓你產生情緒的只能而且永遠是你自己。聲明二:產生負面情緒後你只有兩個選擇,要麼控制它,要麼被它控制。
  • 他們兩因為路怒同歸於盡,情緒究竟是如何控制我們的?
    很多時候都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明明試圖說服自己控制好情緒,結果卻還是反被情緒所控制,做出了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關於如何解決這個問題,丹尼爾·戈爾曼的《情商》為我們提供了一些方法。那麼,我們究竟為什麼被情緒所控制呢?現在沒有人不知道直播一哥李佳琦了,他的直播沒點定力的最好不要打開,一些人說自己就看看絕對不會買,結果在看了李佳琦的直播後就變成「真香」系列——衝動消費了。
  • 該如何教孩子控制自己的情緒?
    比如父母不小心推倒了孩子的積木,孩子會大喊大叫,甚至是通過打父母以示懲罰,表達自己的憤怒,緩解自己的痛苦。 如何教孩子 調整情緒 現在很多父母,會把調整情緒誤會成壓抑情緒。比如,孩子又哭又鬧的時候,你通過恐嚇、命令制止了他,不讓他發洩。 那麼他那些無法展露給父母的壞情緒,是到哪裡去了呢?被積攢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