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如何教孩子控制自己的情緒?

2021-01-08 騰訊網

根據「兒童的道德發展」理論,其實低齡兒童,雖然已經有了初步判別是非的能力,但是他們對待對錯的標準,是依據自己的心情,也就是行動後果能否形成愉悅的角度考慮。

在低齡兒童的心裡,只要滿足自己需求的行為,就是正確的。他們更傾向於關心自己的內在感受,如果感覺受到傷害,便會釋放出敵意。

比如父母不小心推倒了孩子的積木,孩子會大喊大叫,甚至是通過打父母以示懲罰,表達自己的憤怒,緩解自己的痛苦。

如何教孩子

調整情緒

現在很多父母,會把調整情緒誤會成壓抑情緒。比如,孩子又哭又鬧的時候,你通過恐嚇、命令制止了他,不讓他發洩。

那麼他那些無法展露給父母的壞情緒,是到哪裡去了呢?被積攢起來了。

他的壞情緒,通過日積月累,已經成了高壓鍋裡的氣壓,平時看似無異樣,一旦閥門打開,隨時會爆炸。

所以這也提醒了我們,不要制止,要疏導。讓孩子通過良好的方式,發洩情緒。

比如孩子喜歡畫畫,那麼孩子生氣的時候,你可以引導孩子畫畫,把那些讓他感到愉悅、幸福的畫面通過畫圖的形式記錄下來,孩子畫著畫著,內心自然會恢復平靜。

也可以引導孩子通過給父母寫信的形式,讓孩子把不開心的事寫在信裡面,跟孩子一起讀信,同時告訴孩子「其實你回頭看,這是一件很小的事情,對不對,它沒什麼大不了的。你很愛爸爸媽媽,所以你才會對爸爸媽媽發脾氣,爸爸媽媽也很愛你,你知道的。」

這個過程,孩子得到了發洩,內心也得到了治癒。用良好的方式,尋得安慰,慢慢地,孩子也學會了控制自己的情緒。

家長應該

樹立好榜樣

我們一直在強調教育應該是言傳身教的,孩子很多時候會模仿父母,如果他經常看到爸爸媽媽在吵架,在大吼大叫。平時父母經常焦慮、暴躁,難以溝通。你希望孩子如何控制自己情緒呢?

像是孩子做作業喜歡摳指甲,發呆。這個時候作為父母,你是焦慮地大吼,還是心平氣和的勸阻?

要知道,你發洩出來的一切焦慮、痛苦、失落,都會變成負面能量被孩子吸收。孩子經常吸收你的負能量,他也必然成為負能量的接班人。

如果你已經發現,孩子像一面鏡子,把父母身上的壞脾氣全展露出來的時候,意味著父母首先要進行改變,讓孩子在良好的家庭氛圍下成長,才能幫助他們形成穩定的良好情緒,以及學會做情緒的主人。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孩子愛哭不好哄?教家長用「鐘擺效應」,幫教孩子控制好情緒
    家長們面對孩子如此愛哭,往往會擔心:這要是什麼事都哭一場?以後可怎麼辦?但實際上,在兒童心理學上,有一種叫做「鐘擺效應」的心理學原理可以明確的幫助家長們教育孩子,讓孩子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不再隨時隨地的大哭不止。
  • 孩子喜怒無常?讓孩子學會「控制情緒」,得從「認識情緒」開始
    相信很多的父母都有過這樣類似的經歷,孩子的情緒總是毫無緣由,讓人捉摸不透。其實,孩子總是喜怒無常背後的真正原因是孩子並不認知自己的情緒,更不懂得如何去控制情緒。孩子"喜怒無常"說到底還是情緒控制不到位心理研究表明,孩子年紀小,自我意識和自我控制能力都不強,並且對於自己的情感也只懂得簡單地用"開心"或者"不開心"來描述,但對於其他的情感例如驚喜、驚訝、憂鬱等情感卻很模糊。
  • 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
    當今社會,隨著人們壓力的與日俱增,難免會產生一些或大或小的情緒,但這些情緒難免會多少左右你的思想,我們應該找到控制自己情緒的方法。正如羅伯·懷特所說:「任何時候,一個人都不應該做自己情緒的奴隸,不應該使一切行動都受制於自己的情緒,而應該反過來控制情緒。
  • 孩子脾氣暴躁?跟我學,教你如何教育情緒暴躁的娃
    因為在溺愛的關係中孩子逐漸會認為,自己的所有要求都應該得到滿足,都是 合理 的。 跟我學,教你如何教育暴脾氣暴躁的娃 正如前文所說,父母本身脾氣暴躁容易導致孩子的脾氣也很暴躁。因此我們可以通過自我改變的方式來防止孩子成為一個脾氣暴躁的人。家長應該先學會控制自己的脾氣,拒絕無腦宣洩。當孩子生活的環境中不再存在脾氣暴躁的例子時,他自然也就無法模仿脾氣暴躁的人,無法成為一個脾氣暴躁的人了。
  • 這個訓練開發孩子大腦,同時教會孩子專注、安寧和情緒控制的技能
    文 | 動歷盒育兒袁老師現在越來越多的人知道,正念對現代快節奏生活中的成年人有很多好處,許多成年人通過正念和冥想訓練,舒緩了生活中的壓力和焦慮,淨化自己的心靈,正念冥想日益成為自我身心訓練的有效途徑。既然正念的技巧對成年人這麼有幫助,為什麼不教給我們的孩子呢?在許多教育發達的國家,正念對兒童的好處已得到認可。
  • 如何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共情到孩子?
    當發現孩子情緒不好時,鬧騰時,去擁抱她,是最好的方式,儘管他會掙扎,還會耍脾氣,父母堅定而溫暖的擁抱,她感受到愛和溫暖,就會慢慢平復起來。 第二是:積極暫停 當孩子的行為讓父母感覺到情緒不舒服,火起來時,讓自己深呼吸幾次,同時給自己說:冷靜一下。
  • 學會控制情緒,做個高情商家長
    01父母就是孩子的影子我是一名四年級學生的媽媽。從兒子呱呱墜地那一天起,我就擔負了一個重大的責任。我要考慮一些問題,教他說話、吃飯、穿衣等等。但是當時初為人母對教育孩子這件事情還不知如何去做。都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開始時我的理解是父母是第一個教他們學習的人;後來才慢慢覺得,我們的言傳身教才是孩子學習的榜樣。在孩子上幼兒園中班之前,我和其他的媽媽們一樣每天就是上班下班,甚至每天因為上班都很少接孩子送孩子,更不用說星期天帶他出去玩了。後來因為我自己家庭的影響,辭去了工廠的工作,找到了一個可以每天都能陪孩子的工作,也有了星期天。
  • 孩子負面情緒多怎麼辦?巧用「鐘擺效應」,幫助孩子調節情緒
    在隨後的爸爸互換項目中,被稱為帶娃能手的林志穎在面對森碟的負面情緒時也是手足無措的,看來當孩子情緒激動時,再會帶孩子的父母也會很頭疼。1.表達方式有限當孩子被負面的事件所困擾時,孩子們因為表達方式受限,他們不能夠很好地表達自己的情緒狀態以及內心的困惑,這讓他們無處實現情緒的消解,於是語言表達能力有限的他們不會傾訴和排解,只能任由這負面情緒所侵襲。
  • 調節孩子的情緒,方法有哪些?
    長時間影響下,孩子的情緒極易可能崩潰,遇到事情不知道該怎麼辦。2、生理因素:因為遺傳基因的不同,有些孩子大腦與控制有組織發展緩慢,進而導致生理性反應較低。所以這些孩子表達屠緒反應會特別快,同時又很將自己的情緒控制住。3、以自我為中心習慣了:這種孩子往往出生在一個比較溺愛他的家庭,事事以他為中心,自然而然他就養成了都必須滿足我的想法,一旦不滿足,孩子情緒就會很快失控。
  • 孩子出現反常行為,多半是大腦沒有整合,難以控制自己的情緒
    在這種情況下,左腦和右腦的協同運作就非常重要,只有當左右腦通過連結、作為一個整體來進行有默契的運作時,孩子才能夠同時正視自己的邏輯和情緒,從而達到一種平衡狀態。那麼,如果孩子沒能做到左右腦的整合,會出現什麼樣的情況呢?
  • 情緒管理繪本《生氣王子》:孩子的壞情緒裡,藏著父母的影子
    隨著孩子慢慢長大,我反而更加理解為什麼媽媽們對不吼不叫這麼感興趣了,因為要面對那個讓自己不滿意的孩子,還要心平氣和是真的需要情緒的修煉。尤其是很多父母可能並不了解情緒是如何產生的,他們說的最多的就是:我沒法控制我的情緒,都是他讓我生氣的!我也想控制自己的情緒,可是我控制不了啊!那麼到底是孩子太皮,還是父母情緒太差呢?
  • 書評《高情商養育》|律己養兒,不讓孩子為自己的情緒和認知買單
    忍著沒發作的媽媽再也控制不住:「哭什麼哭?考試沒考好,也沒見你難過,不讓買玩具就哭?」孩子哭得更傷心了。這些場景熟不熟悉?哪個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積極、向上、自信、陽光?但我們的教育方式真的能教出心底灑滿陽光的孩子嗎?0-18歲孩子的學習和成長問題,大多是情緒和心理方面的問題。每一種偏差行為的背後,必然都有深層次的原因。
  • 教孩子認識情緒的兒歌If you are happy|跟慢成長學英語
    例如裡面有什麼重點詞彙,怎麼教孩子,還能結合著玩什麼來拓展、加深印象,如何在日常的場景裡學習……統統教給大家!這下大家不用再擔心,買了好資源卻不知道怎麼教了。每周跟著慢成長學一課,在家帶娃啟蒙英語,就能輕鬆上手。記得每周來看哦!01今日內容:兒歌If you are happy兒歌是最適合英語啟蒙的形式。
  • 父母照顧好自己的情緒了嗎?否則孩子很受傷
    如何安全度過這個應激過程而不產生嚴重後果呢? 家庭中,良好的應對方式和社會支持是關鍵。父母對孩子的情緒影響往往有三條途徑,因此父母自己學習如何應對壓力和調節情緒尤其重要 在重大事件出現時,不僅孩子,成人也同樣可能不知如何應對。而且,成人的情緒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孩子的情緒以及親子交流。
  • 如何調節不良情緒:放空自己,理清思緒,然後去做自己該做的事情
    難道要因為別人放棄自己想做的事情嗎,我要是那樣做是不是有些得不償失,最終一事無成,無論在哪一方面。此刻,想通了的我更是隨心所欲的拍起來,別人會怎麼看,別人說什麼已經完全不重要了。拍了一些丁香花的圖片和視頻,我的不良悄緒好了許多,不想讓不良情緒控制自己,只能想辦法去分解它,不讓它影響正常生活。
  • 殘疾人怎麼控制自己的情緒
    加之目前整個中國還沒有真正完全建立起對殘疾人學習、就業、康復、無障礙、遊玩等等友善的社會環境,當殘疾人面臨異樣的眼光、經歷一些挫折或者失去一些機會的時候,對情緒上會有一定的打擊,有些殘疾人甚至會情緒失控。殘疾人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還是有一些方式方法的,和殘疾人夥伴進行分享。首先,從積極樂觀的角度去看待和分析事物。
  • 家人老是揪著自己缺點不放,我該如何處理這種抑鬱情緒?
    如何面對家人們的「習慣性負面評價」?需要當事人首先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不能陷入這種負面情緒氛圍而亂了理性思維。合理的溝通,主動幹預評價過程,或者積極的心態和行為逐漸影響家人,都是可以實際操作的方法。 案例故事:屈小鳳的家裡人經常用他們的想法來評價她。
  • 孩子的負面情緒如何處理?7個核心技巧,和「壞」情緒說拜拜
    內心的大象對遇到壞事比遇到好事的反應更強烈,從進化的角度來看更有生存優勢,但它的副作用是會放大負面情緒反應,讓人類感到不幸福。如果騎象人能夠正確引導大象的話,人就有可能找到通往幸福的道路。」有些孩子不知道如何控制情緒,一點小事就會點燃心中怒火;當他們傷心時,身邊的一切又能觸景生情;當他們著急時,身邊的一切,都成為障礙,讓自己掉進壞情緒的漩渦裡。
  • 王陽明:「有本事,沒脾氣」,4句話告訴你,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
    情緒是智力殺手,你有多大情緒,就會失去多少智商。拿破崙說過:「能控制好自己情緒的人,比能拿下一座城池的將軍更偉大。」傳說清代名臣林則徐,年輕的時候脾氣非常火爆。後來,林則徐寫了「制怒」兩個字掛在自己的書房,時刻提醒自己控制自己的情緒。每個人都有情緒,但不論你能力有多強,你有多大情緒,就會失去多少智商,情緒是智力殺手。
  • 如何培養高情商的孩子,家庭生活是我們學習情緒的第一個學校
    1、什麼是情商簡單描述情商:它是指人在情緒抑制、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質,它是近年來心理學家提出的與智商相對應的概念,提高情商,就是把不能夠控制情緒的部分變為可以控制情緒,從而增強理解他人以及與他人相處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