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樵夫
在每個人的成長中,時常會經歷一段晦澀的時光,才能迎來成長的機會。
當褪去身上的青澀,在人際中,能顧慮到他人的感受時,我們將會用自身的成熟穩重,給身邊的人,留下一種好相處、高情商的感覺。
不過,有些人會認為,凡事不壓抑自己的心性,做一個「真性情」的人,才是一種坦蕩的行為,殊不知,管不好個人的情緒,只是一種心智尚未成熟的表現。
關於人的真性情,曾國潘曾經做出這樣的斷定,他在《冰鑑》中描繪道:
不衫不履,旁若無人,此狂態也。坐止自如,問答隨意,此疏懶態也。
人際關係中,隨性而為的人,很難給他人留下好感,管不住個人的言行,情緒隨意釋放的人,要麼狂妄、要麼慵懶。
情緒隨意釋放的人,雖然會給人一種豪邁、坦誠的感覺,但是也會給他人帶來麻煩。
比如說,桃園三兄弟中的張飛,他情緒寫在臉上,幸虧遇到劉備這樣的兄弟,否則很容易與他人產生矛盾。跟隨劉備的過程中,他逐漸學會了穩重,才算得上有勇有謀的人。
即便是吳承恩筆下的孫悟空,也因為自己的真性情,結果被壓在五指山下五百年。跟師傅取經的過程中,不斷磨礪心性,情緒也很好地得到控制。
生活中,隨性隨心的活著,自己不用承擔任何壓力,結果會把壓力,釋放到別人的身上。
管不住情緒的人,想到哪就做到哪,想說什麼就隨口而來,看似是不拘小節,實際上是一種不負責任,缺乏擔當的行為,一舉一動中,都給人一種不成熟的表現。
情緒隨意釋放,不僅會給別人帶來困擾,也容易讓自己陷入困境。
有句老話說,「過剛則易折」,一個人如果不能控制情緒,那麼很容易說錯話、做錯事,從而得罪身邊的人,讓自身陷入囹圄之中。
對於許多的年輕人來說,他們在追求成功的過程中,即便準備充分,也會因為情緒失控,不覺中就給別人留下較差的印象,結果與成功失之交臂。
我們有豪情壯志,但是卻不能因小失大,有時候,盲目地做一個「真性情」的人,實際上只是低情商的表現。
當我們,能很好地控制情緒時,不僅能夠守拙,也能給別人一種沉穩的感覺。那麼,在日常生活中,大家可以通過怎樣的方式,來把控情緒,提升我們的心智呢?
遇事三思而行
在每個人的生活中,總會遇到一些矛盾和磕碰,面對這些處境時,用怎樣的方式來處理,不僅彰顯出一個人的智慧,也能體現出我們的脾氣和情商。
對於一些朋友來說,明知道自己是個急脾氣,就需要時刻提醒自己,凡事要三思而後行。
不能圖一時之快,隨口就說出自己的想法,當別人提出意見時,我們可以保持沉默幾秒鐘,用心思考問題,以及該怎樣回答,考慮前因後果,能夠讓我們有效改善自己的脾氣。
給自己爭取一些思考的時間,用一種更加成熟的方式,來表達自己,將會避免一些口角之爭,避免其他矛盾的產生。
如果能夠堅持三思而行,時而久之,將會讓自己的一言一行,變得穩重起來,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也會得到改觀。
少說話多做事
待人處事中,那些不愛誇誇其談,喜歡用行動,來證明自己的人,通常能經受得住時間的考驗,成為大家所共同認可的人。
如果,我們的脾氣不好,管不住個人的情緒,不妨遇事保持沉默。
與其開口得罪人,不如少說一句話,與朋友交往時,用行動來證明自己的善良與貼心,反而更能贏得身邊人的青睞。
「忍一時風平浪靜」,不失為一種大智慧,遇到矛盾的時候,多考慮對方身上的好處,少說一句損人的話,都是一種善舉。
當我們養成少說話、多做事的習慣,即便一開始不被人理解,但是要相信,時間能證明一切,真誠的人終究能贏得朋友們的信賴與好感。
生活中的我們,都會有一些小脾氣,當情緒升起的時候,也會難以控制。
不過,朋友們要意識到,若想通過人際交往,把握住更多的幸運,需要用成熟穩重的舉動,贏得朋友們的信賴和認可,所以,控制情緒是有必要的。
管不好「情緒」,是一種「心智」未成熟的表現,希望大家能明白,也能在生活和工作中,做一個體貼善良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