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的好情緒,從管好一張嘴開始

2021-01-07 拾月嶼

被人們稱為:「活著就好」的2020,你一定有過這樣的經歷:一段短暫的低迷,酸楚難耐。情感受挫,工作失利,生活迷茫,消極的自己無從發洩,唯有化悲憤為食慾,似乎情緒才能得到宣洩,結果悲情變悲劇,外形變胖,更加無措。

被人們稱為:「全新開始」的2021,想必元旦小長假中的你少不了歡慶相聚,吃嗨喝翻樂無邊。過往的晦澀一掃而光,盡顯的是心寬體胖的「每逢佳節胖三斤」。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人們似乎習慣了用「吃」來表達自己的情緒:開心了,海吃一頓;傷心了,胡塞一通;憤怒了,嘴巴不停;哀怨了,進食解憂,仿佛和食物鬥爭已經成為人們表達情緒的主要方式。

就像《吃掉情緒》書中的莫拉格會想:要是,要是瘦一點,我就不會感覺這麼糟糕了 。我就不會介意出門,因為我就不會感覺到每一個人都在看著我,想著「老天,她真胖」。也如費麗絲蒂所憶:當我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麼的時候,有一點可以給我一些安慰,至少我能夠控制放入自己嘴裡的東西。

《吃掉情緒》是茱莉亞·巴克羅伊的著作之一。作為英國註冊心理治療師的她,曾受訓於倫敦大學伯貝克學院。在依戀理論、神經科學、身體治療方法的發展,以及創傷心理輔導和認知療法方面有深刻的研究和豐富的臨床經驗,並把這些理論和案例應用於進食障礙的研究中。

她在書中列舉了大量的案例來幫助讀者分析自己是否有進食障礙,以及產生進食障礙的原因。用一種非常舒服的方式去探索「你是誰」和「什麼影響了你的進食習慣」這兩個問題。給受到飲食困擾的人們帶來新的理解和啟發,原來「我們中的很多人從未停止過與食物的鬥爭。」

01.暴飲暴食是欠下健康的債

李湘夫婦參加一檔娛樂節目時候,曾自爆體重,令人難以置信的是身高164釐米的李湘,體重已經重達136斤,體脂率更是高達40%以上。這樣的檢測報告數據,意味著她患糖尿病的風險要比常人高出7.17倍,連醫生都不禁驚嘆了。

對健康亮起「紅牌「的除了李湘,還有她的老公王嶽倫。檢測報告中,王嶽倫也存在體重超標,體脂率過高的現象。

也許你會說:會不會是天生易胖體質呢?遺傳可能會存在一部分原因,但不會成為主要原因。李湘夫婦亞健康的情況,實則跟他們日常飲食習慣息息相關。

李湘曾自爆,她們家每月用在吃上的開銷高達7萬有餘。平時家裡人都喜歡吃些高脂高糖的食物,餐餐可以說無肉不歡。

別人家一日三餐,他們家四餐是標配:早餐是一頓高脂肪的烤肉;午餐、晚餐是營養豐盛的三明治、三文魚、生蠔、香腸等高能量食物;夜宵更是甜鹹俱全,豬蹄、蛋糕應有盡有,李湘嘴裡嘟囔著:「我估計得胖2斤」卻仍將食物塞進嘴裡。

談及自己變胖的事情,李湘也十分坦然的正面回應,自己對這些八卦新聞並不介意,她認為自己的身材自己做主,跟別人沒關係,也不用刻意迎合別人而去減肥,該吃吃,該喝喝才是真我表現。

可是,真我的李湘夫婦並沒有擺脫高危健康的風險,不良的飲食習慣正在逐步侵蝕著她們的健康。健康的「紅牌」也讓他們意識到過分放縱自己的美食慾望,暴飲暴食的享樂,是對自己的極大不負責,是在為自己的健康欠債,如果不及時控制,也許這份債的償還周期就是一輩子。

02.透支健康的危害無窮

老話說得好:「民以食為天「,沒有人可以脫離飲食獨立存活;生活中也常聽聞「病從口入」,也足以見關於飲食決定人類健康與否的關鍵因素。

黃帝內經講道:「生病起於過用。」人的生理機能都有一個適中的「度」,超過了這個度,就是「過用」,一時的肆無忌憚,吃得痛快,喝得暢快,容易引發各種疾病,過早領取健康「紅牌」。

暴飲暴食最明顯的會引發肥胖。在高蛋白、高脂肪、高能量的「三高」飲食下,人們消化系統無法照單全收,不免營養過剩的堆積在體內,形成體胖。肥胖不僅視覺上缺少美感,而且會引發糖尿病、心血管病、高血壓、脂肪肝等諸多疾病,可以說「危力無窮。」

暴飲暴食除了讓體型變胖,還容易令人感覺神經衰弱,倍感疲勞。裝滿食物的胃腸膨脹起來,會對周邊器官造成壓迫,這種「滿足感」擴散給大腦,極易引起神經衰弱,造成大腦反應遲鈍,覺得疲勞犯困。

暴飲暴食嚴重者,還有可能出現骨質疏鬆、老年痴呆甚至誘發癌症。不要覺得這是危言聳聽。據不完全統計,老年痴呆病人中約有30~40%的人,是因青壯年時期暴飲暴食的惡習造成。

健康的「紅牌」正在趨於年輕化,透支健康換來的一時「瀟灑」危害無窮。真到疾病如山倒的一天,怕食物就不再是你慰藉情緒的妙物,而是讓自己愈發痛苦的苦藥。

懂得克制欲望的人,更能掌控自由;學會高度自律的人,才能收穫好情緒的能量。

03.你與健康之間只缺一張管好的嘴

《吃掉情緒》書中這樣說:「無論你的進食方式如何,那背後都帶有自己的目的與意義。當決定丟掉自己不好的進食行為時,你必須要找到另一種方式來照顧自己的消極情緒。」

當你在情緒和飲食的鬥爭中糾結時,自律的人們已然活成令人羨慕的樣子。不老女神趙雅芝,每天堅持運動,而且用餐只吃七分飽;「老戲骨」陳道明,生活雅致,飲食節制:不沾菸酒,不打牌,不去酒吧,還會拒絕一切「無效社交」的飯局;「娘娘」孫儷,營養飲食,養身健身,煲湯低脂低能量,泡腳加運動……這些男神女神無不向人們述說一個道理:「自律者方得自由。」

001.讀懂自己。為什麼要吃東西?是飢餓感提醒自己該吃東西,還是心情變化誘發的想吃。不管是愉悅的慶祝,悲傷的發洩還是無聊的打發,當你讀懂自己,明白究竟為什麼要吃時候,你就會考慮這個吃有沒有價值,能不能幫自己發生改變,也會「嘴下留情」了。

002.記錄飲食情況。每天將自己的飲食情況記錄下來,看看除了維持身體必需的食物之外,自己都在哪些地方吃了哪些東西,而這裡面,有多少是情緒變化引發的不必要飲食,吃完這些食物,自己的情緒是一種什麼狀態。當學會這樣對比思考後,自己也能隨之變得平靜,避免暴飲暴食。

003.重新梳理所處環境。將常處環境的食物撤掉,繼而換成令自己舒服的書籍,小玩物。當想要吃東西時候,手邊沒有唾手可得的食物,自然也就會降低飲食慾望,從而減少食物攝入量。如果覺得難受,可以聽歌、讀書甚至寫字、畫畫等等,只要能舒緩心情的事情,都可以去做。

這樣久而久之,在內外兼控的情況下,良心循環的好習慣就會替代曾經消極的習慣,讓人們在控制飲食的情況下,很好的管理自己的情緒,避免進食障礙情況的出現。

結束語

《吃掉情緒》中提及:澄清對食物的感受,理解你的情緒性進食行為,並一起探索這一問題背後的原因,這樣你就可以找到更好、更適合的應對方式來代替「食物武器」,過好每一天。

中國俗語「能吃是福」。但真正的福滿人生應該是:自我懂得克制的適當。適當的飲食,適當的運動,好吃不貪嘴,好喝不貪杯,運動常做起,心情久晴朗。

成年人的好情緒,從管好一張嘴開始,你準備好了嗎?

(本文完,圖源於網絡,侵刪) 我是@拾月嶼,願與您品生活,聊共鳴,同成長,看人生。歡迎關注~

#讀書#

相關焦點

  • 生活變好,從張嘴不傷人開始
    孩子不小心摔破了一個碗,母親張嘴就罵:「一天到晚只知道吃飯,什麼也做不了,你說你還活著幹嘛?」慢慢地,她發現孩子的話越來越少,整個人越來越孤僻。又忍不住數落:「性子這麼古怪,也不知道像誰。」孩子越來越沉默,終於在一天晚上,他選擇了從天台跳下去。
  • 情緒臨界點,成年人的黑色幽默
    「我要瘋了,我的壓力好大!」「每天加班到十二點,我女朋友沒帶鑰匙,還要讓我給她送鑰匙!」「我真的不想這樣!」年輕人的崩潰像是猝不及防,但更多是「蓄謀已久」的情緒爆發。▼情緒臨界點,成年人的黑色幽默著名心理學者洛薩達提出過一個命題:一個人積極向上的情緒是由積極情緒和消極情緒綜合而成。其中的比例大致是17:6.當積極情緒比為17,消極情緒比為6的時候,人是最積極向上的。
  • 成年人該有的自覺,不打探別人隱私,不評論別人生活,管好自己事
    都說成年人的世界裡沒有「容易」二字,可偏偏有些人卻很閒,以打探別人隱私為樂趣,以評價別人的生活為消遣,自己的生活卻一地雞毛。剛開始小麗覺得,自己是新人,應該和同事搞好關係,給大家留下個好印象,所以,就有問必答,可後來小麗已經對這些問題已經表現出很反感的時候,那個同事竟然不依不饒,甚至還扯著嗓門大聲詢問。
  • 成年人的世界:你的情緒,決定了你的命運
    情緒,作為人腦的高級功能,是我們生存適應的第一心理手段。從生理上來說,情緒由大腦中的神經元迴路所控制,經過一系列路徑對情緒信息加以整合,促使大腦產生相應的情緒行為。 情緒應用到生活中也十分有趣,好的情緒會給大腦興奮刺激,帶來各種活躍的思想,而壞情緒則帶人走向消極、否定之中。
  • 父母照顧好自己的情緒了嗎?否則孩子很受傷
    從心理學來說,每當人生重大事件發生時,不論對成年人還是孩子,都會引發一系列的心理應激反應。這種應激反應,會伴隨著時間、我們的客觀認知評價,以及良好的應對方式和社會支持,而逐漸緩和。但是仍有一定比例的人可能引發嚴重的心理困擾,甚至出現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
  • 成也一張嘴敗也一張嘴,從知名主持人到三線小城走穴,他錯在何處
    此話一出,觀眾們都覺得樂嘉言辭有些過激,但那時也有些人覺得孟非也並無錯處,於是樂嘉的人氣仍未受到太大影響,但是二人的恩怨越積越深,是無法繼續同臺下去了,2013年1月,樂嘉正式宣告離開《非誠勿擾》。可好景不長,樂嘉畢竟不是科班出身的主持人,不知是爆紅之後就飄了,還是樂嘉本身就是一個很容易情緒激動的人,他經常在節目中和嘉賓互懟。在《超級先生》的一期節目中,樂嘉認為寧靜的話傷害到了選手,語調突然升高開始懟寧靜,寧靜也不甘示弱,兩人在臺上爭執起來,場面十分尷尬。
  • 情緒穩定對一個成年人有多重要
    情緒不穩定,即使面前是條康莊大道,我們也得挖個坑把自己埋了。作者:望舒01前幾天,一塊住的女孩下班回來後,氣鼓鼓的,一臉不高興的樣子。我問她發生什麼事了,女孩口氣還是有些不悅,說自己下午接到一個客戶的電話,這人一上來就各種找茬,話裡話外都是她工作沒做好,口氣特別差,但她完成得很認真,對方的一通指責氣得她沒忍住脾氣,直接懟了回去,哦,這姑娘後來還主動掛了客戶的電話。我一聽,嚇一跳,趕緊問這客戶有沒有打電話投訴你?
  • 新一季《奇葩說》再爆金句:成年人的崩潰,從「算了」開始
    在1月14日第七期的節目中,出現了這樣的辯題:成年人的崩潰,要不要藏起來?當晚,李誕的一句話登上了微博熱搜「成年人的崩潰,從『算了』開始」,引發了網友們的共鳴。崩潰本質上是人情緒宣洩的一種方式,然而成年人的身份對這一概念增加了重重限定。很多人都認為,作為成年人,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哪怕遇到再多的挫折,也不應當將其表現出來,不能讓自己的情緒影響到別人,這是當下主流的觀念。
  • 青少年、成年人、老年人 睡覺到底應該怎樣睡?
    簡單而直白,但這確是睡眠日的來由和背後的深意,他在提醒我們每一個人:天黑了,請閉眼,放下手機,睡個好覺。 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一的時間處於睡眠的狀態。不論哪一個年齡段,充足而健康的睡眠都是我們生活的必需品。
  • 管不好「情緒」,是「心智」未成熟的表現
    當褪去身上的青澀,在人際中,能顧慮到他人的感受時,我們將會用自身的成熟穩重,給身邊的人,留下一種好相處、高情商的感覺。不過,有些人會認為,凡事不壓抑自己的心性,做一個「真性情」的人,才是一種坦蕩的行為,殊不知,管不好個人的情緒,只是一種心智尚未成熟的表現。
  • 《如意芳霏》之吳白起:有的人哪兒都好,卻偏偏多長了一張嘴
    從出場開始,吳白起留給我們印象就是典型的紈絝少年,可是隨著劇情推進,我們也看到了這孩子內心柔軟的一面。可是這傢伙,如果心裡想得有多好,但是只要他一張嘴,就能把人氣個半死。尤其是與傅宣的互動中,這傢伙的一張臭嘴,分分鐘都想讓人衝進屏幕揍他一頓。
  • 讓孩子學會「控制情緒」,得從「認識情緒」開始
    解決喜怒無常還需從"認知情緒"開始將孩子的情緒粒度化小2005年,耶魯大學情緒智能中心開始在全世界1000多所小學中教授孩子認知情緒,提出孩子認知情緒應該涵蓋五個方面,包括知道自己和別人情緒的存在、用準確多樣的詞彙細分情緒、理解情緒產生的原因和後果
  • 篩查+好情緒,助女性遠離乳腺癌
    篩查+好情緒,助女性遠離乳腺癌發布時間: 2020-11-04 15:29:03   |  來源: 人民網   |  責任編輯: 張豐據國家癌症中心最新數據統計情緒對女性乳腺影響有多大?內衣對乳腺健康是否有影響?屈新才指出,情緒波動大、壞情緒多易誘髮乳腺增生等各種女性疾病,預防乳腺疾病應保持良好心態和快樂穩定情緒;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合理膳食;保持一定的運動量;遠離誘發因素……預防乳腺疾病,精準篩查尤為重要,應把乳腺疾病控制在源頭。
  • 踢貓效應:管理好情緒,才能掌控生活
    人的心情對傳遞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一個好(壞)的情緒很大程度上能夠影響別人的決策和行為。如果一個人只知道喋喋不休的抱怨,那麼整個人都會充滿怨氣,與這樣的人交往,自然就會在無形之中被對方感染,並且會感到非常的無力,沒有人想面對負面的情緒,好的情緒才會使人感到快樂。
  • 管理好情緒,才能掌控生活
    除了焦慮,困擾我們的負面情緒還有很多,比如憤怒、悲傷、抑鬱、內疚等等。我們為什麼要控制自己的情緒在中世紀的時候,一位騎士在晚宴上被領主訓斥了一頓,他怒氣衝衝地回到自己的莊園,對沒有及時迎接的管家大發脾氣。管家心裡窩火,回家後找了個理由又把自己的妻子罵了一頓,妻子覺得受了委屈,正好看到兒子在床上來回跳躍,上去就給了兒子一耳光。
  • 管好你的暴脾氣--中國數字科技館
    年近不惑的王女士不僅在職場是一把好手,也是過日子的一把好手,勤勞能幹,裡裡外外都照應得很好。但是,王女士還是個脾氣不好、性情暴躁的人,有點事就愛發火,時常與人發生衝突,甚至和丈夫兩次大打出手。
  • 李玫瑾曾說:好孩子是管出來的!6歲以前狠心管,孩子會更懂事
    李玫瑾曾說:好孩子是管出來的!6歲以前狠心管,孩子會更懂事!大部分家長都是比較困惑的,犯罪心理學專家李玫瑾教授在一場演講中說出了問題的答案,就是好孩子是管出來的,重點在這個時間狠心管,孩子會更懂事。因此說明好孩子是管出來的,重點是三到六歲這段時間一定要狠心管,這時家長管教孩子,孩子頂多也就是撒潑打滾,不會做出什麼出格的事兒,但是卻能讓孩子養成好的性格品質。孩子在六歲之前你不狠心管,等孩子長大以後你想管也不好管了。
  • 「你已經是個成年人了」——「可我還沒準備好」
    Ta這樣說8#關於成長和家庭的那些事14你是在什麼時候意識到自己是個「成年人」的?18歲的生日?不再有宵禁?去外地上大學?入職第一份工作?再或者,是壓力很大找人傾訴的時候,收到的那句回應:「你已經是個成年人了。」跟長大成人的喜悅相比,這句話更多讓人感到惶恐。
  • 在職場,真正厲害的人,早已控制了情緒!控制情緒,才能幹好工作
    這時你肯定沒有意識到,時間常常就在這樣的情緒變化中悄然溜走,當你清醒過來時,就會發現時間已經消失了,而問題一點兒也沒有解決,還在眼前晃悠。因此,在職場,一定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事實上,在職場,真正厲害的人,早已控制了情緒!控制情緒,才能幹好工作,這可以說是一條職場鐵律。那麼,具體而言,工作中,如何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呢?
  • 嘴巴最大的鳥類,一口能吞下一斤多的魚,張嘴的時候好呆萌!
    嘴巴最大的鳥類,一口能吞下一斤多的魚,張嘴的時候好呆萌!對於一些我們沒見過的鳥類,我們了解的途徑基本上就是在電視上面的紀錄片,今天說的這種鳥類在很多漫畫和動畫片裡面都有見過,這種就是鵜鶘,一種嘴巴特別大的捕魚鳥類,嘴巴和自己的身形形成了強烈的對比,大小差不多和我們見過的鵝差不多,不過它的那張大嘴就是它最為明顯的特徵了,在水裡面捕魚的時候,基本上就是一張嘴連魚帶水都被吞進最裡面,吃魚帶喝湯,美滋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