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化物所研製新型鎂/海水燃料電池系統完成3000米水深海上試驗

2020-12-05 央廣網

央廣網大連12月4日消息(記者賈鐵生)近日,由中科院大連化物所研製的鎂/海水燃料電池系統順利完成了3000米水深海上試驗,實現了新型鎂/海水燃料電池在深海裝備上的首次實際應用。

新型鎂/海水燃料電池是直接利用海水,將金屬鎂的化學能轉化為電能的電化學裝置,具有能量密度高、安全性好、可全海深工作的優點,在深海著陸器、深海原位實驗站等海洋裝備領域具有很好的應用前景。該電池系統在突破了高利用率合金陽極製備技術、長壽命陰極製備技術、全海深浮力調節技術,組合能源管理技術等關鍵技術的基礎上,開展此次深海海試工作。

在此次海上試驗中,下潛裝置由「鹿嶺號」深海多位點著陸器、「海鹿號」漫遊者潛水器、新型「鎂/海水燃料電池及組合能源系統」組成。鎂/海水燃料電池系統為著陸器和潛水器提供能源,實現多級高效充供電。鎂/海水燃料電池的最大下潛工作深度為3252米,累計作業時間為24.5小時,累計為系統供電達到了3.4千瓦時,充分驗證了新型鎂/海水燃料電池的深海供電能力及長時間放電穩定性。

該項目得到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深海關鍵技術與裝備」重點專項「深海多位點著陸器與漫遊者潛水器系統研究」項目支持。

相關焦點

  • 大連化物所新型鎂海水燃料電池系統完成3000米水深海上試驗
    圖為大連化物所研製的新型鎂海水燃料電池系統完成3000米水深海上試驗。大連化物所供圖中新網大連12月3日電 (記者 楊毅)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以下簡稱「大連化物所」)3日發布消息稱,由大連化物所研製的鎂海水燃料電池系統近日順利完成了3000米水深海上試驗,實現了新型鎂海水燃料電池在深海裝備上的首次實際應用。
  • 【中國新聞網】大連化物所新型鎂海水燃料電池系統完成3000米水深...
    【中國新聞網】大連化物所新型鎂海水燃料電池系統完成3000米水深海上試驗 2020-12-04 中國新聞網 楊毅 3000米水深海上試驗。
  • 新型鎂/海水燃料電池系統完成3000米水深海上試驗
    圖片由中科院大連化物所提供     本報訊(劉敏 大連新聞傳媒集團記者謝小芳)近日,由中科院大連化物所研製的新型鎂/海水燃料電池系統順利完成了3000米水深海上試驗,實現了新型鎂/海水燃料電池在深海裝備上的首次實際應用。
  • 新型鎂/海水燃料電池系統完成三千米水深海上試驗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新型鎂/海水燃料電池在深海裝備上應用 近日,由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王二東團隊研製的鎂/海水燃料電池系統順利完成了3000米水深海上試驗,實現了新型鎂/海水燃料電池在深海裝備上的首次實際應用。
  • 我國新型鎂/海水燃料電池系統完成三千米水深海上試驗
    近日,由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王二東團隊研製的鎂/海水燃料電池系統順利完成了3000米水深海上試驗,實現了新型鎂/海水燃料電池在深海裝備上的首次實際應用新型鎂/海水燃料電池在深海裝備上應用新型鎂/海水燃料電池是直接利用海水將金屬鎂的化學能轉化為電能的電化學裝置,具有能量密度高、安全性好、可全海深工作的優點
  • 今日科技話題:嫦娥五號、新型鎂/海水燃料電池系統、降溫新材料、超算模擬、女性特殊菌、發光二極體
    ——《環球日報》2新型鎂/海水燃料電池系統完成三千米水深海上試驗/海水燃料電池在深海裝備上應用。課題組供圖近日,由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王二東團隊研製的鎂/海水燃料電池系統順利完成了3000米水深海上試驗,實現了新型鎂/海水燃料電池在深海裝備上的首次實際應用。
  • 上汽與華誼集團籤署燃料電池合作協議,尼古拉遭遇博世集團減持
    在氫能供應設施建設領域,雙方將共同探討甲烷加注站改建加氫站,建設燃料電池汽車示範園區的可行性。據了解,作為一家化工企業,華誼集團有著大量的、低成本的氫氣資源,能夠為加氫站示範運營和推廣,提供氫氣製備、提純、壓縮、儲運、加注,以及加氫站建設和運營等專業服務。而上汽集團則將依託自身豐富的燃料電池電堆、系統和整車開發經驗,進一步加大燃料電池汽車的研發,並推動燃料電池汽車在上海市的推廣。
  • 鎂燃料電池的研究進展
    早在20世紀60年代,美國GE公司就對中性鹽鎂燃料電池進行了研究[2]。隨後美國海軍海底戰事中心(Naval Undersea Warfare Center)與麻省理工大學(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Dartmouth)以及BAE Systems公司共同研製成功了用於自主式潛航器的鎂-過氧化氫燃料電池系統[3]。
  • 鎂/空氣電池及直接甲醇燃料電池馳援尼泊爾災區
    通訊員袁秀忠 記者劉萬生 4月28日上午,中科院大連化物所聯合大連愛鎂瑞電池有限公司、江蘇中科天霸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為尼泊爾災區準備的鎂/空氣電池、直接甲醇燃料電池送達國家地震局中國地震應急搜救中心
  • 鎂燃料電池原理研究
    隨後美國海軍海底戰事中心(Naval Undersea Warfare Center)與麻省理工大學(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Dartmouth)以及BAE Systems公司共同研製成功了用於自主式潛航器的鎂-過氧化氫燃料電池系統[3]。該電池採用海水作電解質,鎂合金作陽極材料,液態過氧化氫作陰極氧化劑。
  • 鎂空氣儲備電池「牽出」鎂礦股
    據相關媒體報導,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製的「鎂空氣儲備電池」,一亮相四川災區便引來廣泛關注。鎂空氣儲備電池能滿足一臺10瓦LED照明燈工作30天,或為200部智慧型手機充滿電。分析人士指出,鑑於鎂儲備電池的獨特優勢,其未來的普及將有望帶動金屬鎂需求的增長。
  • 大連化物所研製出新型便攜離子阱質譜儀 實現現場快速鑑定檢測混合...
    大連化物所研製出新型便攜離子阱質譜儀 實現現場快速鑑定檢測混合型毒品 作者:王偉民 謝小芳 2019-10-03 07:34   來源:大連日報
  • 寧波材料所等研製出3kW石墨烯基鋁燃料電池發電系統
    研究團隊始終秉持把科技變成生產力的理念,歷時近五年時間,在電池設計及系統集成技術方面進行了深入研究。2015年成功研製出能量密度400Wh/kg、容量3kWh、輸出功率300W的鎂燃料電池發電系統。
  • 中科院大連化物所研製出長壽命鋅基液流電池用複合離子傳導膜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儲能網訊: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儲能技術研究部(DNL17)研究員李先鋒、張華民團隊在長壽命鋅基液流電池複合離子傳導膜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鋅基液流電池(ZFBs)儲能技術因其具有成本低、安全性高、環境友好等特點,在分布式儲能領域展現出良好的應用前景。但是,由於鋅枝晶/鋅累積的問題,該類電池的發展受到循環壽命差和充放電性能差的限制。離子傳導膜可調控鋅沉積形貌和抑制枝晶生長,在提高電池循環穩定性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 大連化物所研製出光聚合凝膠電解質並用於固態鈉金屬電池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二維材料化學與能源應用研究組研究員吳忠帥團隊發展出一種高室溫離子電導率的光聚合凝膠準固態電解質,其表現出優異的室溫離子電導率、寬電化學窗口和出色的柔韌性,並以此構築出高比能、高倍率、長循環性能的鈉金屬電池。
  • 大連化物所「合成氣制高碳醇」取得關鍵進展
    11月26日,由大連化物所和陝西延長石油榆林煤化有限公司共同開展「合成氣制高碳醇Co-Co2C(鈷-碳化鈷)基催化劑的創製及其在萬噸級裝置上的評價試驗」,在北京通過了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組織的科技成果鑑定。
  • 中科院:攜高科技鎂/空氣應急電池等馳援尼泊爾災區
    4月27日上午,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代表來到國家地震局中國地震應急搜救中心以及新華社、中央電視臺等媒體,捐贈了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製的鎂/空氣應急電池及直接醇類燃料應急電池,以供中國搜救人員和前方記者在尼泊爾地震災區現場工作使用。
  • 大連化物所提出鋅碘單液流電池概念
    大連化物所提出鋅碘單液流電池概念 作者:謝聰鑫 謝小芳 2019-03-03 02:18   來源:瀋陽日報   大連化物所提出鋅碘單液流電池概念電解液利用率近100%大幅提高電池能量密度  近日,大連化物所儲能技術研究部李先鋒研究員
  • 龍蟠科技與大連化物所籤訂聯合實驗室戰略協議
    來源:中國證券網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孔子元)龍蟠科技公告,公司與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簡稱「大連化物所」),共同籤署了《聯合實驗室戰略合作協議》。實驗室主要致力於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催化劑量產技術突破,培養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催化劑量產技術高層次專門人才。本次通過成立聯合實驗室,進一步深化了公司與大連化物所的戰略合作關係,公司將可以充分利用大連化物所的技術積澱、人才優勢,加快實現公司在氫燃料電池催化劑產業領域的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