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化物所「合成氣制高碳醇」取得關鍵進展

2021-01-19 東方財富網

高碳醇是重要的精細化工原料,用於合成增塑劑、洗滌劑、表面活性劑及多種精細化學品,其後加工產品在紡織、造紙、醫藥等領域的應用十分廣泛。11月26日,由大連化物所和陝西延長石油榆林煤化有限公司共同開展「合成氣制高碳醇Co-Co2C(鈷-碳化鈷)基催化劑的創製及其在萬噸級裝置上的評價試驗」,在北京通過了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組織的科技成果鑑定。該項目為中科院「變革性潔淨能源關鍵技術與示範」A類戰略先導專項重大科技任務「合成氣制混合醇聯產柴油萬噸/年級工業示範」的階段性研究成果,鑑定委員會專家一致認為:合成氣制高碳醇Co-Co2C基催化劑獲授權發明專利11件,屬於原創性技術,指標先進,應用性強,居國際領先水平。

該項目由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以下簡稱「大連化物所」)與陝西延長石油榆林煤化有限公司共同開展,於2018年正式啟動。項目創新性地首次採用大連化物所開發的碳材料負載的新型鈷-碳化鈷基催化劑,在大型漿態床反應器中完成了世界首例合成氣一步制高碳醇聯產液體燃料的萬噸級工業試驗。今年10月31日至11月2日,該工業試驗通過了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組織的連續72小時催化劑性能考核。在裝置負荷30%的條件下,合成氣總轉化率大於84%,甲烷選擇性低於6%,醇/醛總選擇性高於42%。

目前高碳醇的市場售價為1.5萬元/噸,全球年消費量約為1500萬噸。隨著我國精細化工行業的快速發展,國內高碳醇市場年均需求量超過兩百萬噸,且以年均10%速率遞增。當前,國際主流的高碳醇生產方法——高碳烯烴氫甲醯化法的原料和工藝技術被國外壟斷,國內企業普遍採取油脂加氫法生產高碳醇,產能約70萬噸/年。由於油脂加氫法所用原料國內無法生產,全部依賴進口,價格昂貴且來源不穩定,使得高碳醇產量始終無法擴大,相關下遊產業也嚴重受限。該項目的推廣實施,將為以高碳醇為原料的精細化工行業提供廉價而充足的原料來源。

此外,該項目通過調變催化劑可以改變產物中高碳醇與液體燃料的比例,符合我國大力發展煤制液體燃料、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指導思想,能夠顯著提升煤制燃料企業的經濟效益,提高裝置經濟性和抗風險能力。同時,以高碳醇為原料可以生產高碳α-烯烴,從而緩解我國潤滑油基礎油供應的緊張局面,高碳α-烯烴也是我國發展高端聚乙烯材料緊缺的原料。該項目所用催化劑載體為碳材料,易於回收處理,可實現低固廢甚至無固廢。

該項目開拓了一條合成氣清潔轉化直接制高碳醇等高附加值精細化學品的新途徑,為合成氣中氧元素的高值化利用提供了新的發展方向,是合成氣化工向高值化、精細化轉型的重大進展。

(文章來源:大連日報)

相關焦點

  • 「合成氣制高碳醇」取得關鍵進展 將打破進口原料和工藝限制
    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獲悉,中科院「變革性潔淨能源關鍵技術與示範」A類戰略先導專項重大科技任務「合成氣制混合醇聯產柴油萬噸/年級工業示範」取得關鍵進展。該項目的推廣實施,將為以高碳醇為原料的精細化工行業提供廉價而充足的原料來源。
  • 潔淨能源新方向 我國「合成氣制高碳醇」取得關鍵進展
    新華社北京11月27日電(記者董瑞豐)利用合成氣清潔轉化,直接製取高碳醇等高附加值的精細化學品——一種新技術日前已完成萬噸級工業試驗,26日在北京通過了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組織的科技成果鑑定。合成氣是以氫氣、一氧化碳為主要組分供化學合成用的一種原料氣,由煤、石油、天然氣以及焦爐煤氣、汙泥和生物質等轉化而得。在催化劑的作用下,合成氣可以生產一系列化學品,但通常需要「多步走」,成本隨之上升。上述技術創新性地採用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開發的碳材料負載的新型鈷-碳化鈷基催化劑,在大型漿態床反應器中完成了世界首例合成氣一步制高碳醇聯產液體燃料的萬噸級工業試驗。
  • 中國完成世界首例合成氣一步制高碳醇萬噸級工業試驗
    (中科院大連化物所)於2004年原創發現的一種全新催化劑——Co-Co2C(鈷-碳化鈷)基催化劑,歷時15年持續研發試驗,近期已完成世界首例合成氣一步制高碳醇萬噸級工業試驗,並於26日傍晚在北京通過科技成果鑑定。
  • 合成氣選擇性製備乙醇機理研究取得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理論催化創新特區研究組研究員肖建平團隊與浙江大學教授肖豐收和研究員王亮團隊合作,在合成氣一步法製備乙醇的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乙醇是重要的化學品和燃料。通過合成氣高效並高選擇性地直接製備乙醇是目前能源研究領域的熱點。
  • 中科院大化所在合成氣定向轉化方面取得新進展—新聞—科學網
    近日,中科院大連化物所潘秀蓮研究員、包信和院士帶領團隊在合成氣定向轉化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結果發表在《德國應用化學》
  • 我科學家發現一種新型催化劑 助力合成氣一步製成高碳醇
    來源:經濟日報記者從26日召開的中科院「合成氣制高碳醇」項目成果鑑定會上獲悉:我科學家發現一種新型催化劑(鈷—碳化鈷基催化劑),可助力合成氣(一氧化碳和氫氣的混合氣體)一步製成高碳醇。目前相關研究單位採用該新型催化劑,已完成世界首例合成氣一步制高碳醇的萬噸級工業試驗。
  • 大連化物所金屬氧化物催化劑設計研究取得進展
    大連化物所金屬氧化物催化劑設計研究取得進展 2018-03-09 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字體研究發現,與共沉澱法製備的Ce-Zr氧化物相比,採用FSP方法製備的氧化物所能提供的氧空位數量增加了19倍。該研究成果為新型氧化物催化材料的設計和應用提供了新思路。  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化學科學》上。該研究得到了中科院-亥姆霍茲夥伴研究團隊項目、中科院青年創新促進會的資助。
  • 大連化物所實現甲醇制烯烴失活催化劑積碳定向轉化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甲醇制烯烴國家工程實驗室研究員葉茂與中國工程院院士、大連化物所研究員劉中民團隊在甲醇制烯烴(MTO)失活催化劑再生研究中取得進展,實現了在高溫下將失活SAPO-34催化劑中的積碳物種直接定向轉化為活性烴池物種,提出了通過催化劑再生來調控MTO低碳烯烴選擇性的全新技術路線
  • 大連化物所納米限域催化理論研究取得新進展
    大連化物所納米限域催化理論研究取得新進展 2015-02-03 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字體:、潘秀蓮和中科院院士包信和等基於碳納米管的納米限域催化理論研究取得新進展,相關結果在日前出版的《美國化學會志》(J.
  • 大連化物所二維原子晶體限域生長研究取得新進展
    大連化物所二維原子晶體限域生長研究取得新進展 2015-12-30 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字體中 小】 語音播報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在二維原子晶體限域生長及原位表徵研究工作中取得新進展
  • 大連化物所全無機鈣鈦礦光電探測器動力學研究取得進展
    大連化物所全無機鈣鈦礦光電探測器動力學研究取得進展 2017-09-05 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 小】 語音播報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複雜分子體系反應動力學研究組研究員韓克利團隊在全無機鈣鈦礦光電探測器動力學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 大連化物所高能量密度、長壽命鋅碘液流電池研究取得新進展
    大連化物所高能量密度、長壽命鋅碘液流電池研究取得新進展 2018-05-23 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字體:大 中 小】
  • 煤經合成氣直接制低碳烯烴技術在陝取得新突破
    9月19日,記者從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以下簡稱「大連化物所」)獲悉:該研究所與延長石油集團合作,在榆林成功開展煤經合成氣直接制低碳烯烴技術工業試驗,其設備全部實現國產化,催化劑性能和反應過程的多項重要參數超過設計指標,總體性能優於實驗室水平。
  • 中科院大連化物所高能量密度、長壽命鋅碘單液流電池研究取得新進展
  • 大連化物所金屬有機化合物用於儲氫材料研究取得新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複合氫化物材料化學研究組副研究員何騰和研究員陳萍領導的團隊與廈門大學教授吳安安、美國西北太平洋國家實驗室Tom Autrey等合作,在儲氫材料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成果以背頁封面形式發表在《德國應用化學》(Angew. Chem. Int. Ed.)上。
  • 中科院大連化物所水分子光化學動力學研究取得新進展—新聞—科學網
    中科院大連化物所水分子光化學動力學研究取得新進展
  • 大連化物所太陽能光催化制氫取得新進展
    中科院大連化物所李燦院士研究組利用雙共催化劑發展了Pt-PdS/CdS三元光催化劑,在可見光照射下,利用Na2S作為犧牲試劑,產氫量子效率達到93%,這是迄今為止報導的光催化產氫最高的量子效率。Soc., 130: 7176-7177 2008)的研究工作之後在太陽能光催化制氫方面取得的又一進展。太陽能光催化制氫作為解決能源危機和環境問題的一個重要途徑,受到世界各國的高度重視。提高可見光區量子效率是這一領域的研究目標和最大挑戰之一。在光催化過程的兩個半反應中(電子還原和空穴氧化),氧化半反應被認為是光催化過程的主要瓶頸。
  • 大連化物所在合成氨反應機理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大連化物所在合成氨反應機理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2017-06-14 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字體  在該工作中,大連化物所研究團隊以LiH-Fe複合催化劑為研究對象,發現Fe與LiH在界面處存在強的相互作用。
  • 大連化物所鈉離子電池聚陰離子型正極材料新進展—新聞—科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