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化物所鈉離子電池聚陰離子型正極材料新進展—新聞—科學網

2020-12-03 科學網
大連化物所鈉離子電池聚陰離子型正極材料新進展
中科院大連化物所鈉離子電池聚陰離子型正極材料研究取得新進展

 

 

中科院大連化物所鈉離子電池聚陰離子型正極材料研究取得新進展

 

 

近日,大連化物所儲能技術研究部李先鋒研究員、張華民研究員、鄭瓊副研究員帶領的研究團隊,在鈉離子電池聚陰離子型正極材料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研究成果發表於《美國化學會能源快報》上。

 

鈉離子電池具有資源豐富、低成本、高性價比等優點,在電動自行車、低速電動車、分布式儲能、大規模儲能領域具有很好的應用前景。鈉離子電池與鋰離子電池工作原理相似,正極材料決定鈉離子電池能量密度。聚陰離子型化合物具有較高電壓、較高理論比容量、結構穩定等優點,成為鈉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的優選之一。為提高其倍率性能、優化全電池性能,以及進一步降低材料製備成本、實現材料規模化製備,是急需攻破的難題。研究人員在鈉離子電池聚陰離子型正極材料的結構基元調控、鈉脫嵌機制、碳複合製備、全電池及軟包電池構建等方面展開了系列研究,實現了高性能三氟磷酸釩鈉、氟磷酸釩鈉、磷酸釩鈉等釩基聚陰離子型化合物的高效合成及應用。

 

三氟磷酸釩鈉具有由[V2O8F3]雙八面體與[PO4]四面體間隔性的聯結形成的三維網狀結構,有利於Na+的快速嵌入和脫出。其理論能量密度為500Wh/kg,與LiFePO4在鋰離子電池中的能量密度相當(550Wh/kg),近年來備受關注。

 

研究團隊提出了一種低溫溶劑熱-球磨製備方法,實現了高電導性碳包覆氟磷酸釩鈉(Na3V2(PO4)2F3)的綠色經濟合成。研究發現低溫溶劑熱過程中溶劑種類和pH值對Na3V2(PO4)2F3形貌和產物純度起到關鍵作用。在乙醇和水共混溶劑的酸性環境中,晶體具有很高的表面能,可以獲得高純度且高產率的Na3V2(PO4)2F3。有效提高了其離子擴散和電子傳導能力。由Na3V2(PO4)2F3組裝的鈉離子電池在0.5C的電流下具有138mAh/g的高比容量,在40C的大電流下其容量仍能維持122mAh/g。該低溫溶劑熱-球磨方法將為低成本、高性能鈉離子電池技術的實用化提供一種新的策略。

 

相關連結DOI:10.1039/C8TA08842J

 

 

相關焦點

  • 鈉離子電池高電壓正極材料低能耗規模化製備取得重要進展
    近日,在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綠色化工研究部和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清潔能源團隊多年來持續不斷的合作及共同努力下,鈉離子電池用聚陰離子型高電壓正極材料的低能耗規模化製備取得了重要進展聚陰離子型化合物氟磷酸釩鈉Na3(VO1-xPO4)2F1+2x (0 ≤ x ≤ 1)(NVPFs)作為鈉離子電池的正極材料,具有高達480 Wh/kg的能量密度。如果NVPFs能夠工業化應用,其全電池的能量密度可以和鋰離子電池媲美。
  • 首次發現聚陰離子型鈉離子電池正極材料中過渡金屬離子遷移現象
    近日,廈門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楊勇教授課題組首次發現聚陰離子型鈉離子電池正極材料中過渡金屬離子遷移的現象。過渡金屬離子的氧化-還原過程及其結構穩定性在可充鹼金屬離子電池的電極材料中起到極為關鍵的作用。在兩類主要的電池正極材料(聚陰離子型材料和層狀氧化物材料)中,過渡金屬離子均起到構建材料結構框架、提供反應電子的作用,其在框架中的結構穩定性亦對材料循環性能、容量、電壓、安全性的起著決定性的影響。過渡金屬離子在層狀氧化物材料晶格中的遷移問題已經引起了足夠的重視。
  • 廈大:首次發現聚陰離子型鈉離子電池正極材料中過渡金屬離子遷移現象
    近日,廈門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楊勇教授課題組首次發現聚陰離子型鈉離子電池正極材料中過渡金屬離子遷移的現象。 過渡金屬離子的氧化-還原過程及其結構穩定性在可充鹼金屬離子電池的電極材料中起到極為關鍵的作用。在兩類主要的電池正極材料(聚陰離子型材料和層狀氧化物材料)中,過渡金屬離子均起到構建材料結構框架、提供反應電子的作用,其在框架中的結構穩定性亦對材料循環性能、容量、電壓、安全性的起著決定性的影響。過渡金屬離子在層狀氧化物材料晶格中的遷移問題已經引起了足夠的重視。
  • 低成本、高性能鈉離子電池技術獲進展—新聞—科學網
    11月6日,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科研團隊與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法國波爾多大學等合作,提出了一種簡單的預測鈉離子層狀氧化物構型的方法,並在實驗上證實了該方法的有效性,為低成本、高性能鈉離子電池層狀氧化物正極材料的設計製備提供了理論指導。
  • 大連化物所利用釩基二維異質結材料構建高性能鋅離子電池
    大連化物所利用釩基二維異質結材料構建高性能鋅離子電池 2020-04-27 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製備出二維無定形V2O5/石墨烯異質結構新材料,實現了高效離子-電子協同傳輸,獲得了高安全、低成本、高性能水系鋅離子電池。
  • 強耦合效應二維異質結材料成功用於鋅離子電池—新聞—科學網
    近日,中科院大連化物所吳忠帥研究員團隊設計並製備出具有強耦合效應層狀無定形V2O5/石墨烯異質結新材料,實現了對釩基正極材料的有效保護,極大緩解了釩溶解問題,獲得了高安全、低成本、長壽命水系鋅離子電池。
  • 北京大學劉永暢&李平綜述鈉離子電池中靜電紡絲電極材料研究進展
    SIBs的可逆充放電是通過Na離子在陰極和陽極材料之間的穿梭實現的。值得關注的是,鈉離子比鋰離子更大、更重,通常會導致SIBs反應動力學緩慢;此外,鈉化過程往往會引發電極材料的大體積變化甚至不可逆的結構失效,惡化電池的循環穩定性。因此,開發合適的電極材料以適應快速穩定的Na離子嵌入/脫出成為推動SIBs產業化發展的研究熱點。
  • 大連化物所完成「一三五」國際專家診斷評估—新聞—科學網
    (科學網 劉萬生 周玉紅報導) 11月24日至26日,中科院規劃局組織國際知名科學家對大連化物所進行了「一三五」現場診斷評估。
  • 大連理工《JMCA》:高性能可充電鋅離子電池的自支撐正極材料!
    導讀:本文報導了一種在鹼處理碳布上原位生長的二維水合釩酸銨納米片作為高性能鋅離子電池(ZIBs)的自支撐正極的方法。在可充電電池中,鋰離子電池因其能量密度高而被認為是最有前途的間歇可再生能源存儲技術;但其安全性差、成本高,阻礙了其進一步大規模應用。作為另一種選擇,除了擁有與LIBs類似的搖椅機制外,水性可充電鋅離子電池(ARZIBs)更安全,且資源儲備更廣泛。
  • 大連理工《JMCA》:高性能可充電鋅離子電池的自支撐正極材料
    導讀:本文報導了一種在鹼處理碳布上原位生長的二維水合釩酸銨納米片作為高性能鋅離子電池(ZIBs)的自支撐正極的方法。以此材料組裝的紐扣ZIB在0.1 A g-1的電流密度下能達到523 mA h g-1,能量密度達到343 W h kg-1@150 W kg-1。在組裝成準固態柔性ZIB時,能夠保持良好的穩定性。
  • 中科院大連化物所高能量密度、長壽命鋅碘單液流電池研究取得新進展
  • 大連化物所提出鋅碘單液流電池概念
    大連化物所提出鋅碘單液流電池概念 作者:謝聰鑫 謝小芳 2019-03-03 02:18   來源:瀋陽日報   大連化物所提出鋅碘單液流電池概念電解液利用率近100%大幅提高電池能量密度  近日,大連化物所儲能技術研究部李先鋒研究員
  • Small:同構陰離子取代的高性能鈉電磷酸鹽正極材料
    鈉離子電池表現出的自然界中鈉儲量豐富等優點,使其成為了低成本大規模化儲能的最佳電池體系之一。為了開發優異的鈉離子電池,高性能正極材料的設計製備是關鍵,決定著其能量密度、功率密度和循環壽命等主要儲能參數。
  • 深圳先進院在著名化學期刊上發表新型電池材料綜述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集成所功能薄膜材料研究中心唐永炳研究員及其團隊成員蘭元其、姚文嬌博士、何小龍等人在化學領域頂級期刊《德國應用化學》上發表混合聚陰離子正極材料綜述,全面評述了高效低成本混合聚陰離子正極材料的最新進展和發展策略("Mixed polyanionic compounds as positive electrodes in low-cost electrochemical
  • 大連化物所研製出光聚合凝膠電解質並用於固態鈉金屬電池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二維材料化學與能源應用研究組研究員吳忠帥團隊發展出一種高室溫離子電導率的光聚合凝膠準固態電解質,其表現出優異的室溫離子電導率、寬電化學窗口和出色的柔韌性,並以此構築出高比能、高倍率、長循環性能的鈉金屬電池。
  • 莫一非&陳海龍AEM綜述:鈉離子電池電極材料的計算研究
    這篇文章詳細介紹了基於理論計算研究鈉離子電池電極材料的最新進展,並結合實驗解釋了電極材料的電化學本質,重點闡述了第一性原理計算在提升電池材料性能與研發高性能材料上的重要作用, 強調了先進的理論計算技術可以輔助實驗手段加速新型電極材料的研發。該文章的作者是柏強(第一作者),楊陸峰博士,陳海龍教授與莫一非教授。
  • 在50年後 鋰離子電池的難兄難弟鈉離子電池終於實現量產!
    中科海鈉是一家專注於新一代儲能體系 - 鈉離子電池研發與生產的高新技術型企業,企業擁有多項鈉離子電池材料組成、結構、製造和應用的核心專利,是國際少有擁有鈉離子電池核心專利與技術的電池企業之一   鋰離子的負極可以使用石墨,但是鈉離子幾乎不能在石墨中脫嵌/嵌入,因此容量很小;其他碳材料經過處理最多可以達到差不多300多毫安時;離子在正極中的容量也很小,只有一百多毫安時;鈉離子的半徑大,導致鈉離子在正負極中嵌入/脫嵌時阻力很大,反覆進出正負極材料的微孔對微孔的破壞也更大;可逆性差,不可逆容量損失大。   但相比於鋰元素,鈉離子電池的優勢在於資源豐富。
  • 北理工吳鋒院士團隊在鈉離子電池材料結構設計和性能優化取得進展
    但是,鈉的標準電極電位較高、鈉離子半徑較大,導致現有鈉離子電池能量密度不足。因此,亟需探索具有高比容量和快速離子傳輸動力學的先進電極材料。二維過渡金屬硫族化物(TMC)具備開放的框架結構和良好的電化學性能,廣泛應用於鋰離子電池和鈉離子電池。其較大的層間距和較弱的範德華相互作用,可實現鈉離子的快速傳輸。但TMC的電導率低,導致比容量和倍率性能不佳。
  • 高比能高倍率準固態鈉離子微型電池研製成功—新聞—科學網
    近日,中科院大連化物所吳忠帥研究員團隊與包信和院士團隊以及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餘彥教授團隊合作,開發出具有高比能、高倍率的準固態鈉離子微型電池,並揭示了鈉離子多方向傳輸機制。 近年來,無線傳感器、植入式醫療設備、可穿戴電子器件等微電子和微系統發展迅速,高性能的微型電池開發需求迫切。鋰離子微型電池是目前最流行的微型電源,但是存在鋰資源稀缺、成本升高等問題。相對於金屬鋰,鈉資源豐富、成本低廉,與鋰的電化學性能相似,因此發展鈉離子微型電池具有重要的應用前景。
  • 物理所等在鈉離子電池層狀氧化物研究中取得進展
    Claude Delmas等合作,提出一種預測鈉離子層狀氧化物構型的方法,並在實驗上證實該方法的有效性,為低成本、高性能鈉離子電池層狀氧化物正極材料的設計製備提供理論指導。11月6日,相關研究成果以《鈉離子電池層狀氧化物材料的合理設計》(Rational design of layered oxide materials for sodium-ion batteries)為題,在線發表在《科學》(Science)上。  層狀氧化物具有周期性層狀結構和二維離子傳輸通道,是一類研究較早的嵌入型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