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化物所二維原子晶體限域生長研究取得新進展

2020-11-25 中國科學院

大連化物所二維原子晶體限域生長研究取得新進展

2015-12-30 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字體:

語音播報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在二維原子晶體限域生長及原位表徵研究工作中取得新進展,相關結果發表在美國化學會的《美國化學會·納米》上(ACS Nano; 2015, 9, 11589-11598)。

  二維原子晶體及其異質結結構近年來受到廣泛關注,然而該結構的可控制備是這領域中的一個挑戰。近年來傅強、包信和帶領的研究團隊利用實驗室自行研製的光發射電子顯微鏡/低能電子顯微鏡(PEEM/LEEM)並結合其他表面技術開展了二維原子晶體表界面過程的原位動態研究,發現二維原子晶體與固體表面形成的二維空間可以作為表面反應的納米反應器,並提出了「Chemistry under Cover」的概念(Angew Chem Int Ed 2012, 51, 4856; PNAS 2014, 111, 17023; Nano Lett 2015, 15, 3616)。根據這一概念,該團隊探索在二維原子晶體限域空間中進行另外一類二維原子晶體結構的生長,成功製備了BN/石墨烯等異質結結構。這一結果表明可以通過在層狀結構之下限域生長實現不同二維原子晶體的堆垛結構,為構建二維原子晶體異質結結構提供了一條新途徑。同期中ACS Nano 編輯在In Nano欄目中對這一工作做了重點介紹

    相關研究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科技部「973」項目、中科院重大突破擇優支持、教育部能源材料化學協同創新中心(iChEM)的資助。

    文章連結

 

大連化物所二維原子晶體限域生長研究取得新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在二維原子晶體限域生長及原位表徵研究工作中取得新進展,相關結果發表在美國化學會的《美國化學會·納米》上(ACS Nano; 2015, 9, 11589-11598)。
  二維原子晶體及其異質結結構近年來受到廣泛關注,然而該結構的可控制備是這領域中的一個挑戰。近年來傅強、包信和帶領的研究團隊利用實驗室自行研製的光發射電子顯微鏡/低能電子顯微鏡(PEEM/LEEM)並結合其他表面技術開展了二維原子晶體表界面過程的原位動態研究,發現二維原子晶體與固體表面形成的二維空間可以作為表面反應的納米反應器,並提出了「Chemistry under Cover」的概念(Angew Chem Int Ed 2012, 51, 4856; PNAS 2014, 111, 17023; Nano Lett 2015, 15, 3616)。根據這一概念,該團隊探索在二維原子晶體限域空間中進行另外一類二維原子晶體結構的生長,成功製備了BN/石墨烯等異質結結構。這一結果表明可以通過在層狀結構之下限域生長實現不同二維原子晶體的堆垛結構,為構建二維原子晶體異質結結構提供了一條新途徑。同期中ACS Nano 編輯在In Nano欄目中對這一工作做了重點介紹。
    相關研究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科技部「973」項目、中科院重大突破擇優支持、教育部能源材料化學協同創新中心(iChEM)的資助。
    文章連結
 
大連化物所二維原子晶體限域生長研究取得新進展

列印 責任編輯:葉瑞優

相關焦點

  • 大連化物所發表二維材料限域催化進展報告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鄧德會和中科院院士包信和團隊在《先進材料》(Advanced Materials)上發表題為「二維材料限域催化用於能源轉化」(Confinement Catalysis with 2D Materials for Energy Conversion)的進展報告。
  • 大連化物所納米限域催化理論研究取得新進展
    大連化物所納米限域催化理論研究取得新進展 2015-02-03 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字體:、潘秀蓮和中科院院士包信和等基於碳納米管的納米限域催化理論研究取得新進展,相關結果在日前出版的《美國化學會志》(J.
  • 兩維原子晶體限域生長研究獲進展
    近日,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在兩維原子晶體限域生長及原位表徵研究工作上取得新進展,相關結果發表在《美國化學會
  • 大連化物所納米晶熱載流子弛豫動力學研究取得新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光電材料動力學特區研究組研究員吳凱豐團隊採用飛秒瞬態光譜技術系統地研究了量子限域的鈣鈦礦納米晶的熱載流子弛豫動力學,發現該體系呈現出亞皮秒級別的熱載流子壽命與之前理論預測的「聲子瓶頸」機制不符,進一步研究發現熱載流子能量耗散通道由表面配體分子誘導的非絕熱弛豫機制所主導。
  • 納米石墨烯限域單原子鐵催化劑研究取得新進展—新聞—科學網
  • 大連化物所在二維金屬有機骨架分離膜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楊維慎團隊在二維金屬有機骨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s, MOFs)氣體分離膜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結果發表在《德國應用化學》(Angew. Chem. Int. Ed., DOI: 10.1002/anie.201703959)上。
  • 大連化物所納米晶敏化分子三線態動力學研究取得新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光電材料動力學創新特區研究組研究員吳凱豐團隊基於量子限域的鈣鈦礦納米晶有效地實現了可見光碟機動的萘三線態敏化。相關成果發表於《物理化學快報》(The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Letters)上。
  • 大連化物所實現二維硫化鉬共限域鈷/硒雙原子「裡應外合」高效催化...
    大連化物所實現二維硫化鉬共限域鈷/硒雙原子「裡應外合」高效催化電解水析氫 2020-07-17 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字體:大 中 小】
  • 物理所二維原子晶體銻烯研究取得進展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研究中心研究員高鴻鈞領導的研究團隊,多年來致力於新型二維晶體材料的製備、物性與應用基礎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近日,該研究組博士生武旭、邵巖和研究員王業亮等,製備了單層銻烯,並對其結構和特性進行了研究。
  • 大連化物所提出二維硫化鉬限域銠原子的距離協同催化效應
    大連化物所提出二維硫化鉬限域銠原子的距離協同催化效應 2020-05-07 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鄧德會團隊長期聚焦二維催化材料的表界面調控研究,在國際上率先提出並實現MoS2晶格限域的金屬雜原子來激發其面內S原子的催化活性(Energy Environ. Sci. , 2015, 8, 1594;Nat. Nanotechnol. , 2016, 11, 218;Nat.
  • 「自然圖案化」的新型二維原子晶體材料及其功能化研究取得新進展
    近年來,由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和中國科學院大學物理科學學院高鴻鈞院士領導的研究團隊在石墨烯及類石墨烯二維原子晶體材料的製備、物性與應用基礎等方面開展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居國際前沿的研究成果。在過去十年間,他們採用分子束外延生長方法製備出了大面積、高質量的石墨烯及類石墨烯二維原子晶體材料,例如:石墨烯、矽烯、鍺烯、鉿烯、二硒化鉑和銻烯等,這些材料體系多數為國際上首次創製,在國際上居引領地位。這些新型二維原子晶體材料的成功構築不僅豐富了二維原子晶體材料庫,同時為探索其物理特性和潛在應用奠定了基礎。  一般來說,二維原子晶體材料需要進行功能化或圖案化才可能實現進一步的應用。
  • 大連化物所金屬氧化物催化劑設計研究取得進展
    大連化物所金屬氧化物催化劑設計研究取得進展 2018-03-09 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字體研究發現,與共沉澱法製備的Ce-Zr氧化物相比,採用FSP方法製備的氧化物所能提供的氧空位數量增加了19倍。該研究成果為新型氧化物催化材料的設計和應用提供了新思路。  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化學科學》上。該研究得到了中科院-亥姆霍茲夥伴研究團隊項目、中科院青年創新促進會的資助。
  • 大連化物所碳納米管限域催化研究工作取得新進展
    近日,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張帆、潘秀蓮和包信和等在碳納米管的限域催化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結果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該研究團隊經過多年的研究,證實了這種納米級空間和電子結構可形成獨特的限域環境,導致組裝在其內部的金屬納米粒子和氣體分子的特性發生變化,從而可能改變分子吸附活化模式甚至反應路徑,提出了「碳納米管的催化協同限域效應」的
  • 石墨烯限域催化研究取得新進展—新聞—科學網
    通訊員石瑛 記者劉萬生  12月8日,中科院大連化物所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在石墨烯限域催化及表面催化原位表徵研究取得新進展
  • 大連化物所發表甲烷溫和條件下直接催化轉化研究綜述
    近期,該團隊發現這種石墨烯限域單鐵原子活性位甚至可以在室溫下催化氧化甲烷,並獲得高附加值的含氧有機化合物(Chem,2018)。這些結果表明二維材料限域活性中心體系在催化C-H鍵活化和轉化方面具有潛在的應用前景。  以上研究得到國家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中科院前沿科學重點研究項目、中科院潔淨能源創新研究院合作基金項目等資助。
  • 物理所二維原子晶體銻烯的結構及物性調控研究取得進展
    石墨烯的發現以及其具有的獨特性質和應用價值激發了人們對其他二維材料的研究熱情。其中由第V主族元素構成的單層材料由於具有較大的帶隙、高的載流子遷移率以及「非平庸」的拓撲性質等特點,非常適合應用於下一代電子器件之上。
  • 物理所在二維原子晶體異質結的構築及物性研究中取得進展
    石墨烯,作為二維原子晶體材料的經典代表,由於其獨特的電子和物理性質,自2004年從其母體石墨中剝離以來,短短幾年間成為舉世矚目的研究熱點,引發了世界範圍內對新型二維晶體材料的探索和研究熱潮。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實驗室(籌)高鴻鈞研究組多年來一直致力於新型二維晶體材料的製備、物性與應用基礎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近期,該組博士生王裕祺和武旭、研究員王業亮等成功實現了一種HfTe3/HfTe5(超導體-拓撲絕緣體)異質薄膜材料的製備,並對其結構和物性進行了研究。
  • 科學網—二維金屬碳化物納米片衍生物研究取得新進展
  • 大連化物所全無機鈣鈦礦光電探測器動力學研究取得進展
    大連化物所全無機鈣鈦礦光電探測器動力學研究取得進展 2017-09-05 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 小】 語音播報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複雜分子體系反應動力學研究組研究員韓克利團隊在全無機鈣鈦礦光電探測器動力學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 大連化物所在合成氨反應機理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大連化物所在合成氨反應機理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2017-06-14 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字體  上述工作得到國家傑出青年基金、基金委重點項目、教育部能源材料化學協同創新中心(iChEM)和大連化物所甲醇轉化與煤代油新技術基礎研究專項(DICPDMTO)的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