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戰「疫」,開學延後。自農曆28開始,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的師生就在為疫情防控工作忙碌著。對他們來說,這場戰「疫」雖然是場硬仗,卻處處充滿著愛和溫暖。
「你們報個平安,我才睡得踏實」
早在1月21日,南信大大氣科學學院2017級的每個湖北籍同學都收到了輔導員梁陳昊老師發來的私信:「現在人在哪兒?」「身體狀況怎麼樣?」「出門有沒有戴口罩?」 23日,武漢封城了。梁陳昊老師索性建了個群,把自己所帶的所有湖北籍學生都拉了進來。他在群裡說:「你們每天報個平安,這樣我才睡得踏實。」家住湖北鹹寧的李琳菲說:「在這樣的艱難時刻,能夠每天收到輔導員老師的問候簡訊,非常感動。隔離的是疫情,但沒有隔離愛。」
其實,在防控疫情的這些天,每天和同學們保持密切聯繫的不止梁老師一人。南信大所有的輔導員老師都與疫情嚴重地區的學生保持著一對一的聯繫,動態掌握學生狀況,讓學生們感受到來自學校的關心與溫暖,心安定,不恐慌。南信大黨委書記管兆勇說:「在防疫工作中要做到有愛心、有溫度,疫情無情人有情。」
隨著疫情的發展,看著每天公布的不斷攀升的病例數字,特別是身處疫情嚴重地區的同學們內心會焦慮,甚至可能產生恐慌。為了幫助師生打好「心理防疫戰」,南信大第一時間開通了防疫心理援助熱線,每天有一位專職心理老師守候在熱線旁,幫助師生解答問題,進行心理疏導。學校還建立了「防疫心理援助群」,引導學生做好情緒管理。
特殊時期,學校牽掛著那些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他們的生活有沒有困難?家人是否安好?物資是否充足?關切轉化為行動,一份《關於做好疫情防控期間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應急資助工作的通知》立刻下發到每位同學手上,對於本人或直系親屬因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導致家庭經濟困難,或在疫情期間發生臨時生活困難而亟需幫助的學生,學校會將臨時困難補助金直接打到學生的銀行帳戶上,幫助學生度過難關。李北群校長布置工作時說:「同學們無論身處何處,都可以感受到來自『最溫暖的大學』的溫度「。
身處湖北、浙江、廣東等疫情多發地區的同學們也紛紛向母校匯報他們的最新情況。同學們表示,生活節奏並沒有因為疫情而徹底打亂,每天依然在堅持閱讀、學習網課、準備考研複試、查找畢業論文資料或是陪伴家人。「加油孩子們,母校等你們回來!」「學校全心全意關心每一個孩子,工作細緻入微,暖心」「湖北的同學們加油,春天來了,一切都會好的!」,一句句鼓勵的話語在學校微信留言區刷屏了。
「中國,我們相信你!」
這個寒假,有近300名留學生留在了學校。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影響,學校周邊的超市、菜場都暫停營業了。為了疫情防控需要,校園也實行了封閉管理。這些留學生的日常生活需要將如何保證?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學校立即開展多方協調,將校園裡已經停業的超市重新開了起來,積極組織貨源,保障各類食品、生活用品的供應。為了讓留學生及時了解防疫工作的進展和有關要求,國際教育學院的老師把學校下發的每條通知都翻譯成英文,virus發送信息並張貼在宿舍門口,確保每位留學生都知曉。
學校的貼心安排、老師的暖心陪伴讓留學生們在疫情嚴峻的異國他鄉倍感溫暖。留校的留學生們還自發錄製了「為武漢加油」的視頻,來自辛巴威、烏茲別克斯坦等5個國家的留學生用英語或還不太熟練的漢語,在鏡頭前表達對中國戰勝疫情的堅定信心。辛巴威的阿什利同學熬了一個通宵完成了視頻剪輯。視頻中,不同膚色、不同口音的留學生表達著同一個聲音:「中國,我們相信你!」「中國加油,世界與你一起共度難關!」
還有的留學生選擇用文字記錄下在抗擊疫情過程中自己的所聞所感,來自馬拉威的陶艾德同學寫了一首詩「Our actions can speak louder than words,because with China we stand.(我們的行動勝於雄辯,因為我們與中國在一起)」,詩中寫道:「Just like "SARS" in 2003, coronavirus too shall vacate and clear.(如2003年的非典一般,新冠肺炎也必將被打敗)」 留學生們用他們獨特的方式為中國祈福。
(陳濤 方向)
[ 責編:王宏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