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一部《喜劇之王》奠定周星馳一代喜劇之王的地位。
在這部以周星馳個人經歷為藍本的電影裡,周星馳一直強調的一句話是:
其實我是一個演員。
影片中的尹天仇總是以一副很滑稽的樣子向別人強調他是一個演員。
小時候看著這一幕是十分搞笑,但這只是年齡小不理解其中含義。
周星馳的電影是需要時間去發酵。
當你年歲漸長,歷經世事後,回頭再看周星馳的電影,往往能體會到另一番風味。
就如《喜劇之王》尹天仇這句「其實我是一個演員」的臺詞一樣。
《喜劇之王》和一般的勵志片不同,這部充滿周星馳個人色彩的半傳記電影。
藉助尹天仇這個角色,講述周星馳一生對電影的熱愛和堅守。
所以,《喜劇之王》不僅僅是一部喜劇片,而是一部周星馳個人經歷的劇情片。
周星馳人生經歷中最有意義的一環,就是跑了8年龍套。
在那段漫長的龍套歲月,很難想像周星馳是如何堅持下來的。
這一點,就成為《喜劇之王》最基本的劇情框架。
即是低谷,持續不斷的低谷。
尹天仇在影片中一共跑三次龍套。
而且一次比一次失敗。
第一次跑龍套因為擅自加戲被趕出場。
第二次跑龍套雖然成功演了一個死屍,而且認真敬業的工作態度得到娟姐的認可。
但卻缺乏擔當,在不小心闖禍惹事後一走了之。
第三次跑龍套,是做娟姐的替身。
而這一次,把尹天仇一直堅守的專業精神和恪守的演員夢想完全摧毀殆盡。
在做娟姐替身時,一方面是導演不善待跑龍套,但另一方面,也是尹天仇沒能忍住大火燒手的疼痛。
而最有意義的,是達叔一番話徹底摧毀尹天仇「我是一個演員」的信念。
「自作聰明教人演戲,學人說理論,教人扮黑社會,收保護費,簡直侮辱『演技』這兩個字。」
在這三次跑龍套中,尹天仇走到人生最低谷。
和一些厭世電影不同,《喜劇之王》並沒有去指責大環境的問題,而是把關注點放在人物身上。
《喜劇之王》的劇情設計就如影片中周星馳所說的,從人物身上,由內而外來尋求突破。
而這也回到了周星馳電影最美好的初衷,對小人物的歌頌。
哪怕是一個再普通不過鏡頭,我們也能從中感受到小人物的悲情和偉大。
尹天仇的覺醒,正是在這些小人物身上。
在最低谷時,尹天仇遇到了洪爺的奶奶。
洪爺的奶奶的肺癆病剛剛好一點,但擔心洪爺打架鬧事,拖著病體到外面來勸說洪爺。
可當聽到洪爺要去演戲,奶奶轉憂為喜,開心地親了洪爺一下。
洪爺說:「我一世英雄,給她弄得滿臉口水。」
尹天仇反駁洪爺,
「你祖母獨力養大你,她才是真正的英雄,你不是。」
真正讓尹天仇成長的,不是努力奮鬥,而是這些偉大的小人物。
而在和洪爺排演《精武門》的話劇時,柳飄飄適時出現,成為尹天仇第一個觀眾,鼓勵尹天仇堅持夢想。
柳飄飄是一個受過情傷後丟失夢想,自暴自棄的舞女。
偶然機緣下,結識了尹天仇這個跑龍套。
同樣是底層小人物,尹天仇卻一直堅守自己的夢想,而正是這份對夢想的純真吸引了柳飄飄。
在逆境中,兩個遭遇生活苦難的小人物相互鼓勵。
前面漆黑一片,什麼都沒看到。
也不是,天亮之後會很美。
順理成章的,兩個失意的人走在一起。
可尹天仇全部身家都不夠給柳飄飄的過夜費,更別說一個未來。
演員的夢想,愛情的夢想,尹天仇都無力把握。
在現實面前的無力,小人物該怎麼辦?
周星馳給出了自己一直以來的答案。
其實我是一個演員,無論別人如何嘲笑,我都是一個演員。
愛情也是。
尹天仇鼓起勇氣對柳飄飄承諾「我養你」。
也意味著重新找回生活的勇氣,而這回,尹天仇終於能正視自己,對場務達叔說,
「無論你是否看得起我,我都是一個演員。」
有低谷,就有高潮,反之亦然。
人生總是跌跌宕宕,起伏不斷。
走過低谷後,尹天仇得到娟姐的青睞而得到主演的機會,可當尹天仇當著娟姐的面和柳飄飄的深情告白後,又被娟姐無情換掉主演。
這就是社會,永遠都是現實的,但是你最起碼要有一個夢想。
也許奮鬥一輩子,就像尹天仇一樣只是一個被人瞧不起的死跑龍套。
但無論何時,都要像周星馳所堅守的一樣。
其實我是一個演員。
文中圖片來源於劇中截圖,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