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蟲記,法布爾,神奇的麻醉師泥蜂

2021-01-09 徐濱濱談時尚

節腹泥蜂是一個高明的殺手,被節腹泥蜂殺死的昆蟲即使死了幾個星期,在最炎熱的夏天,它的屍體也不會幹化或腐爛,就像活著時一樣新鮮,節腹泥蜂是怎麼做到的?我們保存食物時,要用鹽浸泡,用煙燻,然後把食物放到密封的鐵盒裡,這樣之後食物仍然可以吃,可是遠不如食物新鮮時的質量好。就像沙丁魚罐頭、煙燻鯡魚、鱈魚乾、凍魚,這怎麼比得上剛送到廚房裡時活蹦亂跳的魚呢?而節腹泥蜂保存食物的方法比我們高明多了,它用肉眼幾乎看不見的小滴毒汁就能立即使它的獵物免於腐爛。

遠遠不止是這樣,它不僅使它捕食的昆蟲不腐化,還能讓它關節彎曲自如,內外器官保持著有生命是一樣完整,感覺跟活著沒有什麼區別,或許只有一種比人類科學所能生產出來的防腐液還要強千百倍的東西才能解開這個奧秘。我曾經在不採用任何預防措施的情況下,把節腹泥蜂捕捉的吉丁和象蟲放在玻璃管或者紙袋裡一個多月。經過這麼長的時間後,它們的內臟仍然像開始時那麼新鮮,解剖時也很容易,跟活的動物沒什麼兩樣,這可真是太奇怪了。在這些事實面前,我們無法相信昆蟲已經死去。

生命應該還在它們身上,只不過不能活動而已。對此我是有事實根據的,我的那些裝在玻璃管裡的象蟲,雖然它們再也不會醒來,但卻沒有真的死亡,而是出於一種沉睡狀態然而就在它沉睡的第一個星期內,仍有正常的間歇性排便,直到腸子排空了,排便才終止。我把幾個剛從地裡挖出來的,一動不動的象蟲放到一個裝有木屑的小瓶裡,木屑上浸了幾滴苯。我驚奇地看到,15分鐘後,象蟲的腿動了動,我還以為它起死回生呢,但是很快便停止了,此後就再不動了。後來,我又將死亡了很長時間的象蟲進行試驗,也都出現了同樣的情況,不過昆蟲死亡的時間越久,就越需要較長的時間才能激起它們的動作。

我的實驗證明象蟲並沒有徹底死亡,是因為受到傷害而無法活動,它的反應能力在突然遭到麻痺後慢慢消失,與此同時,它的內臟保存完好,可以供節腹泥蜂的幼蟲享用那麼,這些象蟲是怎麼被謀殺的呢?象蟲身披堅硬的甲冑,甲冑各處又拼合得十分緊密,節腹泥蜂的毒蜇針是怎麼刺進象蟲的呢?死於毒針之下的象蟲,即使用放大鏡也看不出任何謀殺的跡象。

面對這個問題,我沒有知難而退,開始進行嘗試,雖然摸索的過程很漫長,但我終於找到了答案節腹泥蜂岀去捕食沒有固定的方向,搜索範圍也不明確,但是它往返次不超過10分鐘,所以,我覺得它的捕食範圍應該不大,就儘量在它的洞穴周圍尋找它。但是這些節腹泥蜂飛得太快,一瞬間就不見了,我無法觀察跟蹤它們。我不得不放棄這種觀察的方法。

我發現節腹泥蜂抱著獵物回來時,會停落在離洞不遠處的斜坡底下,然後費力把獵物拖進洞裡。我瞄準了那個時機,用鑷子夾著獵物的一隻腿把它從節腹泥蜂的懷抱裡拽了出來,然後立即把一隻活象蟲扔給它。我成功了。當節腹泥蜂意識到獵物從它肚子底下被搶走時,急得直跺腳。而當它轉過身看到那隻活象蟲後,一下子撲了過去,用腿摟起它就帶走了。但是它很快就發現這獵物是活的,於是一場謀殺拉開了序幕。

相關焦點

  • 最美的法布爾昆蟲記(持續更新中,現12個故事)
    不相信的話,跟隨法布爾一起去發現螞蟻的神奇世界吧。《鐵嘴伐木工天牛》「咯吱,咯吱!」原來是天牛在啃樹枝!天牛的嘴巴真鋒利,簡直就是鐵嘴啊!除了有一張厲害的嘴巴,天牛還有一對長長的觸鬚,就像天線一樣。天牛為什麼長著這麼厲害的嘴巴呢?為什麼它要不停地啃樹枝呢?天線一樣的觸鬚有什麼作用呢?
  • 讀書快樂——給4-8歲孩子推薦一套繪本書:法布爾昆蟲記
    在孩子四歲左右時,我買了一套10冊的美繪版《法布爾昆蟲記》,由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韓國人高蘇珊娜改編,金成榮繪圖,李明淑翻譯。這套書用簡潔的語言、可愛的彩繪、生動的故事,以童話的形式,描繪出法布爾先生原著中的一些昆蟲。講述它們的生活,展現它們的個性,其間還運用一些兒歌,來敘述昆蟲們的特點,非常受孩子喜歡。
  • 向法布爾學習如何成為博物學家?
    他最負盛名的成就,是那部一共十卷的作品《昆蟲記》,裡面蘊含了他畢生的心血。不過這並不是一部枯燥難讀的科普介紹,而是經過精細、持久的觀察後,用極有趣而富文學性的筆風寫下的詳盡、系統的記錄。它像一部傳記,又像一個個歷險故事,讀過之後,不但不覺枯燥,反而難以釋手,還想去找找相關視頻,用動態的記錄去印證自己讀過文字的想像。能寫出如此文字,想必法布爾對昆蟲是異常喜愛的。
  • 昆蟲的史詩——法布爾與《昆蟲記》
    《昆蟲記》是一本講昆蟲生活的書,涉及蜣螂、螞蟻、西緒福斯蟲等100多種昆蟲。在這個世界上,人類現在已知的昆蟲種類約100萬種,佔所有已經知曉的動物種類的5/6;並且仍有幾百萬的未知曉的昆蟲仍待人類去發現和認知。法布爾在19世紀中期,於學校教課之餘,和自己的孩子一起在田野間觀察各類昆蟲,為之定名,為之謳歌。
  • 科學網—和昆蟲做朋友
    《最美的法布爾昆蟲記》(全12冊),[日]小林清之介著,[日]松岡達英、瀧波明生等繪,王維幸、田秀娟譯,新星出版社2012年4月出版 法布爾的《昆蟲記》不僅是一部優秀的科普著作,也是一部優美的文學經典
  • 讀《法布爾昆蟲記》,感受生命科學
    大家好,我是華陽小學二年級三班的葉嶸江,今天我給大家分享的書是《法布爾昆蟲記》,首先,我向大家介紹一下作者法布爾。法布爾是法國傑出的昆蟲學家、文學家,他用一生的精力深入昆蟲世界,在自然環境中對昆蟲進行觀察與實驗,真實地記錄下昆蟲的本能與習性,寫成了這部昆蟲學巨著——《法布爾昆蟲記》。
  • 法布爾·昆蟲記 之荒石園--中國數字科技館
    文章數 法布爾·昆蟲記 之荒石園2012-07-20 12:44:39
  • 《昆蟲記》:法布爾耗費畢生心血寫成的一部昆蟲學的傳世佳作
    《昆蟲記》是一本專門介紹昆蟲的習性、外觀特徵的書,它誕生於130年前!也就是說,如果《昆蟲記》是一個人的話,它已經130歲啦!用一個詞來形容這本書,那一定是「經典」這個詞啦。那這麼經典的書,到底是誰寫的呢?
  • 圖畫本《法布爾昆蟲記》 激發小朋友們的好奇心
    法布爾先生是一位熱愛自然的偉大科學家,也是一位優秀的文學家。19世紀末,傑出的法布爾先生捧出了一部《昆蟲記》,世界響起了一片讚嘆之聲,並且這片讚嘆聲響徹了100多年,直到今天!  法布爾先生寫的《昆蟲記》非常樸素和優美,他把一部嚴肅的學術著作寫成了優美的散文,讓人們不僅能從中獲得知識和思想,更能獲得一種美的享受,並由衷地產生一種對大自然深深的熱愛!  作為一位科學家,一位用心去觀察、用愛去體會的科學家,法布爾先生的科學研究是充滿詩意的,他從不把昆蟲開膛破肚,而是充滿愛心地在田野裡觀察它們,跟它們親密無間。
  • 《法布爾昆蟲記》讀後感
    《昆蟲記》系列書中「菜粉蝶」這本非常有意思,書中有好玩圖片,優美的句子,還有特殊的設計,比如菜粉蝶的卵像塑料薄膜做成的橢圓形膠囊。
  • 《昆蟲記》:譜寫昆蟲生命的詩篇
    看電影前,我在公園的樹蔭下讀一本書,那就是法國人法布爾寫的《昆蟲記》,書裡所寫的蜣螂滾糞球的情形,令我覺得比偵探故事還精彩。因為讀書著迷,幾乎忘記了還有場電影等著自己,匆匆走進放映廳時,電影已經開始了。那部電影講的是一對農民夫婦在社會工業化的進程中,失去了他們賴以為生的兩畝地的悲劇。
  • 昆蟲文字寫生——法布爾細心觀察,撰寫《昆蟲記》
    《昆蟲記》(Souvenirs Entomologiques),又稱《昆蟲世界》《昆蟲物語》《昆蟲學札記》或《昆蟲的故事》,是法國昆蟲學家、文學家讓-亨利·卡西米爾·法布爾創作的長篇生物學著作,共十卷。
  • 法布爾與《昆蟲記》:人性對蟲性的深度剖析
    ——法布爾法布爾是法國昆蟲學家、文學家,一位自學成才的鄉村教師,花費畢生的精力與昆蟲打交道,被法國文學界稱作「昆蟲世界的維吉爾」。法布爾一生貧窮,節衣縮食,只想為蟲子寫一部」歷史「——《昆蟲記》。不過,這並不能否定《昆蟲記》是一本不朽的世界名著。法布爾以人性解析蟲性,將昆蟲世界化作人類世界具有知識、趣味、美感與思想的文字。在思想與科學並駕齊驅的十八、十九世紀的法國,一本描寫蟲子的成為了不朽名作在十八、十九世紀的法國,有很多科學家熱衷於將研究成果寫成文學著作,法布爾只是眾多學者中的一位。
  • 觸摸法布爾昆蟲之美
    在讀到《最美的法布爾昆蟲記》中關於蟬的生命故事時,正值春天的微風輕拂過書頁。  忍不住用指尖溫柔地撫摸精緻的畫面,撫摸紙頁間栩栩如生、經過漫長的等待後終于振翅高飛的精靈——蟬。這個時候,我似乎聞到了田野和森林的清香,感受到卑微卻崇高的小生命心中巨大的喜悅。在這個春天,這一套美麗的昆蟲記把我的心靈帶離鋼筋水泥築就的城市,引我走進長久淡忘卻依然神秘而美麗的大自然。
  • 周末閱讀——《昆蟲記》
    《昆蟲記》是優秀的科普著作,也是公認的文學經典,筆調輕鬆詼諧,情趣盎然,被世人稱為「昆蟲界的荷馬」。法布爾31歲時,獲得自然科學博士學位,這段時間他先後創作了《植物》、《保爾大叔談害蟲》等系列生物學作品。1854年,法布爾在法國的《自然科學年鑑》上發表了他的《節腹泥蜂觀察記》,其學術質量令同行廣為稱讚。
  • 中考語文名著導讀:《昆蟲記》知識點梳理
    1847年,來到阿雅克修中學,在那裡遇到了影響了他人生選擇的兩位學者,他從此打定主意,教學之餘潛心研究昆蟲。   1857年,他發表了處女作《節腹泥蜂習性觀察記》,這篇論文修正了當時的昆蟲學祖師列翁·杜福爾的錯誤觀點,由此贏得了法蘭西研究院的讚譽,被授予實驗生理學獎。達爾文也給了他很高的讚譽,在《物種起源》中稱法布爾為「無與倫比的觀察家」。
  • 乾貨:《昆蟲記》名著導讀,知識點匯總
    昆蟲記是一部引人入勝的書,是法國昆蟲學家法布爾花了足足三十年時間寫就的科學巨著。一、作者介紹讓·亨利·卡西米爾·法布爾(1823年12月22日-1915年10月11日),法國博物學家、動物行為家、昆蟲學家、科普作家,以《昆蟲記》一書留名後世。身為現代昆蟲學的先驅,法布爾以膜翅目、鞘翅目、直翅目而聞名,雨果稱他為「昆蟲世界的荷馬」因貧病交加於92歲逝世。
  • 法布爾小傳:為了死去的兒子,從56歲寫到84歲,完成一部史詩
    島上豐富的物種和綺麗的自然風光,讓他重新拾起了對昆蟲和植物觀察的愛好。 1857年(34歲),法布爾發表了處女作《節腹泥蜂習性觀察記》。論文修正了當時昆蟲學大師萊昂·杜福爾的錯誤觀點,法布爾由此贏得了法蘭西研究院的讚譽,被授予實驗生理學獎。
  • 一個視昆蟲為朋友與生命的男人 ___法布爾的一生
    法布爾,一個畢生研究昆蟲的人,他的筆下描繪了上千種昆蟲的習性和行為,他擅長以擬人化的手法描繪昆蟲。如靠奇怪動作恐嚇獵物的螳螂,懶惰總想著不勞而獲而去搶奪蟬吮吸出來汁液的螞蟻,熱愛家園辛勤勞作的蜜蜂等等。這樣擬人化的描寫讓他的作品更加迷人,也更受歡迎。
  • 昆蟲的史詩—《昆蟲記》
    今天,要給小朋友們帶來一本專門描述昆蟲的書,法布爾的《昆蟲記》希望你們喜歡,希望它能成為你的朋友。正如魯迅在《百草園和三味書屋》中所講,每個人的童年都有個秘密的樂園。法布爾也不例外。1880年,法布爾用積攢下的錢購得一老舊民宅,他用當地普羅旺斯語給這處居所取了個雅號——荒石園。年復一年,法布爾穿著農民的粗呢子外套,尖鎬平鏟刨刨挖挖,一座百蟲樂園建成了。